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擦肩,转身,回首,然后各奔东西,这几个动作串联在一起,带来的是无尽的伤感。
每一个人都在苦苦追寻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但很多时候,这样的追寻常常伴随着令人心痛的错过。所谓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满心满眼的遗憾,就在下面的八首古诗词里:
《铜官窑瓷器题诗》(节选)
【唐】佚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表达的是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的无奈辛酸。原诗已经哀婉动人,而江西省德兴市诗人程东武续写了此诗,续接的完美,以至于现代人把整首诗都误认为是古人作品,文颇凄美,遍转各网站,影响深远。
《君生我未生》
【现代】程东武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赠张生》
【唐】元稹《莺莺传》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西厢记》是爱情的经典,但原来的故事却并未是这样的喜剧结尾。一篇《莺莺传》,张生始乱终弃,负心行为人尽皆知。张生抛弃了莺莺,最后二人各自成婚,但张生无耻却想再续前缘,幸亏莺莺冷静绝情,彻底断绝了关系。错过的就让它过去吧,从今以后各自安好,也免得徒增烦恼。
《节妇吟》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是一首具有双层面内涵的唐诗,原本是为了表达忠于朝廷的心迹,但却因此而描绘了最感人,却也最无奈的一段感情。当爱情与婚姻出现了碰撞,当缥缈的浪漫与现实的生活产生了冲突,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这位“节妇”或许给了我们一个示范,尽管这选择无奈又心酸。
《赠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首诗描写的是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这是一个因门第悬殊而造成的爱情悲剧。诗的寓意颇深,表现手法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看似平淡客观的叙述中巧妙地透露出诗人的不满,对弱女子的爱怜同情。而“一入”、“从此”两个关联词语,概括出寒门情侣长久、无止尽的痛苦,所表达的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深沉的绝望,比那种直露的抒情更哀感动人。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本诗虽然有些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无可奈何,又含无限怅惘。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物是人非,有了戏剧性,也有了传奇的色彩,因而脍炙人口。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上片写去年情事。下片写今年相思。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了悲戚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旧情难续的深重哀伤。这首词与上一首诗类似,却较崔诗更见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也更具民歌风味。
《钗头凤·红酥手》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宋】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两首词描写的是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二人的悲剧爱情故事历来让人传送不休。陆游词记述了二人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美轮美奂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唐词是回到家中,愁怨难解的和唱,的种种心事,直抒胸臆,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二人的凄楚痴情,催人泪下。
上一篇:给朋友的生日祝福(送朋友的甜蜜生日祝福贺词精选) 下一篇:被爱的人有恃无恐(被爱的那个人永远都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