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感觉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态现象,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够获得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才能适应环境并得以生存。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根据刺激的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两种,即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前者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听觉、视觉、味觉、嗅觉以及皮肤感觉;后者是由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与机体觉。
美国心态学家贝克斯顿、赫伦和斯科特在1954年做了一项实验。这个实验雇佣了一批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每天付给他们20美元的报酬。心态学家在加拿大一所大学的实验室里,把学生都关在一个设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内,给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可能减少他们的视觉刺激;然后,又给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他们的袖口处套上了一个长长的圆筒,让受试者不能通过手的触摸感知四周的事物;还在他们的耳朵内塞上耳塞,让他们听不到一点声音;为进一步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心态学家们又在他们的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同时还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的“嗡嗡”声来限制其听觉;除进餐与排泄时间外,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这样就营造了一个全部感觉都被剥夺的状态。
在进行实验之前,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上一觉,或静下来思考一些事情,没有被骗的感觉。可是他们发现,在这样的状态下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也不能清晰的思考什么事,哪怕是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结果,基本上没人能够在这项感觉剥夺实验中忍耐3天以上,虽然坚持下来就能够得到非常高的报酬。在刚开始的8个小时里,他们状态还算良好。后来,学生们就吹起了口哨或自言自语,以此来缓解逐渐出现的烦躁不安心态。实验持续几天以后,学生们就产生了一些幻觉。其中,大部分是视幻觉,也有人出现听幻觉或者触幻觉。视幻觉大都在感觉被剥夺的第三天出现,像光的闪烁以及看见大队老鼠行进的情景等;听幻觉有警钟声、滴水声、警笛声、狗的狂吠声和打字声等;触幻觉包括感到有冰冷的钢块压在前额与面颊,觉得有人从身体下抽走床垫等;到了第四天,学生们就出现了双手发抖、无法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和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心态学家在实验结束后又继续对学生们进行追踪调查。他们发现实验结束后,学生们的精神根本不能集中,有种被骗的感觉,就算只做一些简单的事也总是会出错,要等三天后才能够恢复到从前的正常状态。
上面这个实验就是心态学上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所谓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等都被排除。在该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等接收不到任何外界的刺激信号,一段时间以后,便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态现象。比如,在实际生活中,长途汽车司机其实就时常处在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之中,正是因为这样,有些时候,他们就会看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可见,人的身心如果要保持正常的状态,就需要不停的得到外界刺激。丰富而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现实社会中,适应环境是以信息平衡为前提的,信息不足或者超载都会造成身体机能的严重障碍。曾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题为《温柔的禁锢》。在某个城市,有一次一个8岁的小女孩不小心迷了路,她的家人都被吓坏了。在找到她之后,顾虑重重的母亲便辞职专门“照看”宝贝女儿,既不允许她外出,也不让她和人交往,就这样整整过了20年。没想到,正是母亲这样为女儿遮挡一切风雨的行为,导致女孩感觉器官钝化,最终身心都产生了废用性萎缩。这位“尽职”的母亲不明白接受各种外界刺激对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性。若说感觉剥夺实验是着手于感觉器官,让人接收不到外界信息、痛不欲生的话,那么这位母亲就是着手于外部信息,阻断了女儿的感觉器官应当接收的外部信息,从而导致了这个让人惋惜的结果。
智力与情绪等心态因素是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大脑的发育以及人的成长、成熟都建立在和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积极感受多姿多彩的外界环境,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这样才能够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反之,封闭的环境只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在3岁时就双目失明,在她享有盛誉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她表达了对拥有正常人感觉能力的渴望,感动了世界。确实,只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领略如诗如画的风景,感受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的成长,我们的生命之花才能美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