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效应,极为普遍,有积极的暗示效应,比如望梅止渴;也有消极的暗示效应,比如卖拐。
一、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态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所谓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态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就是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态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二、心态暗示效应
心态暗示效应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态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态现象。
从心态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态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电视广告对购物心态的暗示作用。
人都会受到心态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态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当人处于一个环境中时,会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环境所“同化”,因为环境给他的心态暗示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
因此,人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心态暗示,心态暗示有强弱之分,但是心态暗示效果的好坏无法由人的显意识控制,也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觉得这对你好不好,你已经受到心态暗示了,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心态暗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学习、危险的躲避习惯等,也都是由于心态暗示的作用才得以实现。
三、反暗示效应
反暗示效应是指抵制暗示影响的一种现象。一方面是指被暗示者识破了暗示者的意图,有意抵制,表现出与暗示意图相反的心态或行为;另一方面指暗示者由于暗示方法不得当,使暗示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反。中国的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这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