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关于总是能够引起流量与争论,一方面是因为社交网络女性占比较高,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有同样的共鸣或是愤怒。
一、关于女性的话题
回想一下今年的新闻,一对清洁工夫妇,生了七个孩子都是女儿,一定要个男孩,标题是“如果有男孩,事情就不一样了。”;榆林的一位即将待产的孕妇,人受不了生理上的痛,从医院大楼一跃而下,一尸两命,事情的真相也成了罗生门;
火车站里,一男子肆无忌惮地将手伸进他怀里小女孩的上衣,女孩懵懂地玩着手机,人流密集的车站没有一个人制止,后查证女孩是养女;台湾作家林奕含在写完带有点自传式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后选择自杀;和颐酒店,一男子就在酒店将女生强行拖走,女生奋力反抗待到终于有人察觉出异样才侥幸逃脱。
再对比一下社交网络上的言论:女人一定要经济独立,结婚带来的痛苦多于幸福,如果嫁不好,是会被逼着生二胎的,前男友都是渣男活该被DISS,我永远比他的现女友好看。
像是两个极端的平行时空,现实里,存在着许多女孩没有选择的自主权,而在互联网世界里,成为一种有点矫枉过正的自尊感,我不知道这是否源于长期自卑感的反弹。
回到十年前,小时候看的偶像剧是怎样的呢?女主傻白甜,遇到困难会有男主男配帮她解决一切,她只需要甜甜地笑或撒个娇就万事俱备了,这样的偶像剧女主在潜移默化中,让女性观众代入,塑造了女性的婚恋观甚至价值观,女性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女性话题的那些事儿
作为女性,有一样功能便是生育,她有子宫,因此自然届种族的繁殖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在她的头上,这是与生俱来的,至少在现在,科技的力量还无法改变这一点。因为生育,她需要忍受身体各系统的紊乱,承担新生儿必定无疑会带来的痛苦,她成为一个弱者,在某种程度上,生理的一切一直让她成为弱者,生理期的防范小心,激素的平衡调节等等,这就是自身的限制,要克服,才能达到男性天生的条件。
我不了解社会,所学的都是书本上和观察的结论,我想,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大地上,当然有各色各样的女性,有独立精英,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在力量;也有小家碧玉,渴望安定而美好的家庭婚姻;当然也有撒娇卖萌的姑娘,喜欢被保护被宠爱的生活;也有特立独行不顾世俗的女生,游移在性别的交叉地带寻找自我的风格等等,男性也一样,有的阳刚,有的阴柔,有的秀美,本身就不应该成为被DISS的原因。娘娘腔这种蔑视性的称号,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是一种不尊重。
重点从来不是怎么说,而是怎么做。无论性别,首先是人,应当受到尊重并且不带偏见,其次才是各种差异,地域、种族、性别等等,的偏见在于,在没有给弱势一方平等的环境的机会下,就妄自判定他人的属性与价值。
三、女性关注的话题
1、时尚
时尚永远都是女人不会变的话题,不管是什么年龄阶层的,因为女人爱美,所以就会更加地关注时尚潮流之类的事物,因为时尚的东西总是能给她们带来更好的美丽和千变万化美的体验。
2、男人
这个是成年女性的主要话题,一个成年女性,就会慢慢地谈论男人的好与坏,以及性格;然后会给她们谈论她们终身的伴侣应该是怎么样的?因为她们马上就要步入婚姻或选择她们的终身伴侣。
3、这个主要是成年女性的话题,她们会经常谈论她们在工作、生活、家庭关系的压力;因为她们通常都是需要诉苦的,女人不比男人,女人是有气,就必须需要发泄的,这是本性使然。
4、孩子
这个是已婚女性经常谈论的话题,未有孩子的,就想着生孩子;有孩子的,就想着怎么抚养孩子,教育孩子,想着让孩子变成一个她们期望的人。
5、家庭关系
大多数已婚女性,这些女性话题成为日常,都会为家庭关系而头疼,她们要处理与公婆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与亲戚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甚至是与老公的关系。因为她们的角色变得多了,需要承担的也多了,所以也会成为她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