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开运动会的时候,有个很重要的项目,是10X50的接力赛,这个团队项目被放到了最后,是得分最高的一个。作为运动员之一又是跑的很快的那个,我在下场的时候,被很多人充满关爱的眼神和语气说着加油。同时有人说着千万别掉棒,不然就要我好看。
虽然只是玩笑话,但让本来很平静的我,突然觉得意义重大。我一边默念着,千万别出错,一边做着紧盯着现场,想象着怎么接棒。
但在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的时候,对方给我那一棒的瞬间,却不知道怎么就从我的手中甩了大几米远。在一片手忙脚乱里,我们变成了最后一名。
大家都觉得可惜,我也深感自责,我想那个时候,我有着和题主一样的心情。
但后来我发现,当我刻意去压低心里的预期,事情反而会意想不到。比如我去做一件什么事情,我总会先听听歌,然后睡睡觉,最后才漫不经心去做。
我暗示自己某件事不重要,后来我发现出错的概率竟然变低了很多。
后来问了一个很好的咨询师朋友,为什么事情总是这么邪乎呢,越在意的越是会出差错。他当时给我说了几点,我记得一些部分,简单的整理了一下。
1.生活不能及时反馈
在生活里,我们通过别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深深地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努力必定可以成功。如果不成功,我们又何须努力?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很多事情,我们并不能得到及时反馈。也就是即使你付出努力,短时间内仍然无法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你似乎永远无法获得女神的芳心,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涨工资,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你会焦虑会难过,因为我们总是期待正面的回应,为什么很多人会沉迷游戏?即使它耗费着你的时间精力,没有给你带来任何有效的利益?
因为它,能满足你及时反馈的心理。而越大的目标,实现过程越漫长,带来的心理撕扯就越让你觉得痛苦。很多事无法一蹴而就,而你又过于在意,衍生出的种种负面情绪,也会再次影响到其他事物之中。
2.观察效应引发压力
要做到众望所归,需要能力匹配。而将能力保持稳定,则需要阻挡来自他人的影响。
如果你是一个别人眼中很上进的人,那么你务必会让自己做成应该做成的事情。否则你可能会觉得他们对你的能力产生质疑,直到你也怀疑自己。
量子世界中,观测粒子就一定需要光子,但此时粒子会被光子干扰。别人的目光,会让我们在被观察的时候受到影响,而无法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假设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和学习进程与其他人差不多,但你更容易受到这种观察效应影响,那么你就很难专注做好一件事。
压力带来的失望,就是观测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惜很多时候,被观察的人认识不到这点,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可以转化为动力。
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这个定律说明的是动机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动机是一种内心心理活动的过程,它发动我们的行为去达成某种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对目标的选择、努力程度、对这项活动的坚持和言语推断出动机。太强或太弱的动机,都无法让我们的目标达到想象中的效果。
当任务比较容易完成,我们的动机越强,达成的可能性越高越快。而当任务的难度提高之后,较低的动机水平反而会更有利。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通常,在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里,需要将动机保持在一个稳定居中的位置,一旦越线,反而对后面的行为产生阻碍,最终影响到实际效率。
马克思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本,所以不论你是拿不到奖学金,还是考试考砸了,最开始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