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往往都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外界或者其他人无意的伤害,那么什么是异常心态?异常心态的表现有哪些?儿童异常心态又有哪些表现?
一、异常心态
实质就是异常心态的原因、机理和心态结构问题。心态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态和异常心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异常心态与正常心态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本质的差别;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又可能只有程度的不同。其次,异常心态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生物因素、心态状态、社会环境等,所取的角度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致了。其三,单纯的心态问题目前并没有什么仪器可以检查化验,全靠专业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情感问题555,领取专业的情感分析
二、异常心态的表现:
1、疲劳感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
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
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如面临高考,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3、歇斯底里
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禁用词语。儿童可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
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
5、恐怖和对立
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6、疑病现象
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偏执和自我牵挂
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通常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立即注册会员,立即领券畅听百门,轻听每一天,陪伴追爱的你。
8、错觉
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态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觉
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士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
10、自笑、自言自语
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三、盘点孩子“异常心态”
1.撕手皮咬手指
有些孩子喜欢咬指甲,咬出了血,有的因为缺少微量元素会起手皮,然后情绪紧张时就会一直撕手皮,一方面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减少手指起皮,一方面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多带出去玩耍缓解孩子心态焦虑,切忌斥责。
2.冲动发脾气暴怒
有的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开始大发脾气,而且攻击性很强,不要误以为这全是孩子天生的性格,这时家长可以先采取冷处理的办法,让他单独待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冷静几分钟,任何人不要去安抚,同时家长不要当孩子面吵架。
3.退缩行为
孩子比较孤僻,课外活动时会自己躲在一旁,不参与集体活动,不回答老师问题,是因为孩子的适应能力太差,遇到陌生的事情不敢尝试怕出丑,这是一种自卑心态在作怪,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些社交,鼓励他与其他孩子交往。
4.拔毛癖
有些孩子出现情绪焦虑时 会拔自己的头发,睫毛,眉毛,可能因为学校或者家长的压力产生了心态忧郁,爸妈要多主动与孩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多做亲子活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5.撞头、撒泼打滚
有的孩子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开始虐待自己,用头撞墙,捏自己,使劲拍打自己的头,扯自己耳朵,在地上打滚,这种自虐的表现更是因为缺乏安全感,父母弄清孩子自虐的原因,然后矫正,也请父母自省下自己的婚姻家庭关系,如果严重的话可带孩子咨询心态医生。
6.口吃
口吃一方面跟遗传、发音器官障碍、神经系统控制问题有关,另一个就是心因性口吃,因为紧张,焦虑产生,这个时候爸妈需要多关心,更加注重孩子周围的环境,以防其他孩子模仿,导致孩子敏感不敢开口说话。
7.过度恐惧
孩子出现超出正常范围的恐惧,像是怕天黑,看见医生就吓哭,这个可能跟宝宝曾经的经历有关,过去的经历造成了心态阴影,这个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孩子安全感,安抚加解释真相,因为4岁左右的孩子想象力很丰富,容易混淆现实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