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塾与学堂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的作品,今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然后了解一下如何写书评,要知道需要从文章以及作者本身去了解的。
一、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郁达夫)
现在回想起来,书塾里的生活,实在是快活得很。因为要早晨坐起一直坐到晚的缘故,可以助消化和健身体的运动,自然只有身体的死劲摇摆与放大喉咙的高叫了。大小便,是学生们监禁中暂时的解放,故而厕所就变作了乐园。我们同学中间的一位最淘气的,是学官陈老师的儿子,名叫陈方;书塾就系附设在学宫里面的。陈方每天早晨,总要大小便十二三次。后来弄得先生没法,就设下了一枝令签,凡须出塾上厕所的人,一定要持签而出;于是两人同去,在厕所里捣鬼的弊端革去了,但这令签的争夺,又成了一般学生们的唯一的娱乐。
(情感困惑加导师\/信,一对一免费分析)
我后来进了当时由书院改建的新式的学堂,由书塾而到学堂!这一个转变,在当时的我的心里,比从天上飞到地上,还要来得大而且奇。其中的最奇之处,是我一个人,在全校的学生当中,身体年龄,都属最小的一点。
当时的学堂,是一般人的崇拜和惊异的目标。将书院的旧考棚撤去了几排,一间像鸟笼以的中国式洋房造成功的时候,甚至离城有五六十里路远的乡下人,都成群结队,带了饭包雨伞,走进城来挤看新鲜。在校舍改造成功的半年之中,“洋学堂”的三个字,成了茶店酒馆、乡村城市里的谈话的中心;而穿着奇形怪状的黑斜纹布制服的学堂生,似乎都是万能的张天师,人家也在侧目面视,自家也在暗鸣得意。
进县立高等小学堂院第二年春天开学的时候,在我的那位寡母,辛辛苦苦,调集了几块大洋的学费书籍费缴进学堂去后,我向她又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硬要她去为我买一双皮鞋来穿。在当时的我的无邪的眼里,觉得在制服下穿上一双皮鞋,挺胸伸脚,得得得得地在石板路大走去,就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情;跳过了一班,升进了一级的我,非要如此打扮,才能够压服许多比我大一半年龄的同学的心。为凑集学费之类,已经罗掘得精光的我那位母亲,自然是再也没有两块大洋的余钱替我去买皮鞋了,不得已就只好老了面皮,带着了我,上大街上的洋广货店里去赊去;当时的皮鞋,是由上海运来,在洋广货店里寄售的。
一家,两家,三家,我跟了母亲,从下街走起,一直走到了上街尽处的那一家隆兴字号。店里的人,看我们进去,先都非常客气,摸摸我的头,一双一双的皮鞋拿出来替我试脚;但一听到了要赊欠的时候,却同样地都白了眼,作一脸苦笑,说要去问账房先生的。到了最后那一家隆兴里,惨遭拒绝赊欠的一瞬间,母亲非但涨红了脸,我看见她的眼睛,也有点红起来了。不得已只好默默地旋转了身,走出了店;我也并无言语,跟在她的后面走回家来。到了家里,她先掀着鼻涕,上楼去了半天;后来终于带了一大包衣服,走下楼来了,我晓得她是将从后门走出,上当铺去以衣服抵押现钱的;这时候,我心酸极了,哭着喊着,赶上了后门边把她拖住,就绝命的叫说:
“娘,娘!您别去罢!我不要了,我不要皮鞋穿了!那些店家!那些可恶的店家!”
我拖住了她跪向了地下,她也呜呜地放声哭了起来。两人的对泣,惊动了四邻,大家都以为是我得罪了母亲,走拢来相劝。我愈听愈觉得悲哀,母亲也愈哭愈是利害,结果还是我重赔了不是。
自从这一次的风波以后,我非但皮鞋不着,就是衣服用具,都不想用新的了。拼命的读书,拼命的和同学中的贫苦者相往来,对有钱的人,经商的人仇视等,也是从这时候而起的。当时虽还只有十一二岁的我,经了这一番波折,居然有起老成人的样子来了,直到现在,觉得这一种怪癖的性格,还是改不过来。
到了我十三岁的那一年冬天,是光绪三十四年,皇帝死了;小小的这富阳县里,也来了哀诏,发生了许多议论。熊成基的安徽起义,无知幼弱的溥仪的入嗣,帝室的荒淫,种族的歧异等等,都从几位看报的教员的口里,传入了我们的耳朵。而对于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国文教员拿给我们看的报纸上的一张青年军官的半身肖像。他说,这一位革命义士,在哈尔滨被捕,在吉林被满清的大员及汉族的卖国奴等生生地杀掉了;我们要复仇,我们要努力用功。所谓种族,所谓革命,所谓国家等等的概念,到这时候,才隐约地在我脑里生了一点儿根。
(选自《郁达夫文集》,有删改)
二、书塾与学堂书评怎么写?
身困逆境,一般人往往不是埋怨就是听任命运摆布。生活中还有另一种人,他们不畏艰难,在困厄中受磨砺奋发,在逆境中受锻炼而成长,《书塾与学堂》中的郁达夫便是。
郁达夫幼时曾觉得穿上一双皮鞋便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事,然而家庭经济拮据,母亲拿不出钱,想赊帐,结果得到的是“白眼”和“板脸”。这给了他很大的打击,面对残酷的现实,不畏困厄的人非但不消沉,反而由此受到磨砺的少年郁达夫自此发狠再也不穿皮鞋了,他具备了强者的素质,不畏困厄是可贵的,但光有这一点,并不就是强者。
郁达夫之所以是一个强者,在于他不仅正视了现实,经受住了磨砺,而且在受磨砺同时进而大胆地求索,继而奋发有为。懂得穿皮鞋并不能改变生活的窘迫。于是逆境反而促成了他的志向;仇恨剥削者,投生革命行列之中,在人生的搏斗中,他找到了高尚的目标,为这目标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他才能在不断地磨砺中不断前进,永远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强者。
坚硬的石块在重击中迸出火花,强者在困厄中受磨砺而奋发。郁达夫不是死于床上庸人,而是死于日本帝国主义屠刀下的斗士,他的死最终证实他是个强者。
我们这一代,要干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也得勇于接受磨砺,做一个强者。
三、如何写书评?
1、书评怎么写之‘了解作者’
不了解作者,就不可能了解作者的书。所以,要写某一本书的书评,首先要了解作者,熟悉他的经历成长和心路历程,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脉络,准确地理解作品的精髓。怎么了解作者?可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看有关作者的介绍或者作者的自传,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与作者对话沟通。
2、书评怎么写之‘读懂作品’
不读懂作品,不要妄言书评。读懂作品,往往一次不够,需要二次三次或许更多次才行。匆忙下笔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的书评,难免有失偏颇。怎么才算读懂作品?就是说我们不但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思路脉络,而且能够准确地描述作品的亮点与不足,还能感知作者的弦外之音。
3、书评怎么写之‘书评写给谁看’
在写书评前,要知道写的书评是给谁看。一般来讲,除非写给专业人士看,我们的书评要写得言语通俗、言简意赅、有可读性。少从技术层面去分析作品,而应从读者角度去写书评,并尽可能让读者读了书评能对一本书有直观的印象。所以准备写书评前要弄清对象。
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