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吼骂、威胁、哄骗……,你是用什么方式让孩子乖乖听话?根据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家长们会因材施教,选用对自家孩子最有效的招数让孩子服从安排。
这些方式虽然对孩子有一定的效果,可同样会带来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
说教多了孩子会变得“左耳进右耳出”;威胁多了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厚脸皮”;吼骂多了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为人父母,大都有操不完的心。不多说两句,就怕孩子做不好;不多提醒两次,就怕孩子会忘记。
可结果常常是,父母苦口婆心,三寸之舌磨成了两寸,孩子却一句没听进去。
为什么听不进去呢?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载有新信息的语言第一次讲出时,对大脑刺激最大、产生的印象最深。
当同一内容反复次数太多,就会使大脑皮层产生某种抑制,自动关闭其接受系统。
简而言之,父母越是说得多,孩子越是“听不见”。
其实,对孩子而言,一句话,哪怕打着爱的名义,经过无限重复、发酵,就是一种“精神噪音”和语言暴力。
杭州有一位男子,因为再也忍受不了妈妈的唠叨,一时心急,竟报警称“自己把自己杀了”。
在警车上,男子只提了一个要求:你们把我拘留好吗?
面对民警的劝解,男子更是突然哭了起来:“她不是一般的妈!你十个妈都比不上我一个妈!”
妈妈停不下来的嘴,让他觉得家比监狱更可怕。
评论区,很多网友也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特别理解,我妈一开口,我脑袋就嗡嗡响,真的要爆了。
我妈也特别能叨,什么都要说,她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真的,说两句没什么,但日日如此,十几年如此,谁不疯啊!
非暴力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过一句话:“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他人的痛苦。”
这正是唠叨隐藏的可怕之处,伤害早已造成,而施暴者却不自知。
心理学上有一个“
法拉滨法则”,指的是:一句话的输出=55%的态度+38%的语气+7%的内容。
当父母喋喋不休时,孩子能接受到的,往往是父母脸上的不耐烦、不信任,还有语气里的埋怨、指责或命令。
所以,没有这55%+38%的有效传递,那7%就很难起到作用。
唠叨,注定是父母一个人的独角戏,只是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根本无助于改变孩子。
在网上,看过一位妈妈的求助:孩子特别不自觉,怎么办?
每天,她若是不一直催孩子,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做事,包括做作业也是,总是要一直提醒,孩子才会不急不慌地写。
教育家钱志亮说,唠叨会让孩子产生惰性,形成依赖心理。
表面上看,这位妈妈是因为孩子做事懒散而不得不一直提醒。
实际上,正是因为妈妈说的太多,摧毁了孩子的积极性。
唠叨最大的破坏力,便是在无形中将孩子自主做事的内动力转换成了他动力,让孩子养成了事事依赖父母的心理。
而有的孩子,自主意识比较强,父母的反复强调就容易引起他的逆反。
那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说什么,才能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呢?
1. 话不在多,方式要对
根据研究,一句话重复的频率与说服的效果是呈“倒U曲线”的。
一旦过了恰当的次数,父母说的越多,孩子反而意识不到这句话的重要性,会把它当成耳旁
所以,与其费尽口舌反复强调,父母不如“点到为止”。
2. 关系大于教育
教育学者詹大年说:关系建立,教育才会真正发生。
父母想让孩子听话,不妨先蹲下来去理解孩子,教育才会由“控制–对抗”转为“尊重–接受”。只有当孩子感觉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好。
3. 身教大于言传
费尽口舌不如耳濡目染,把道理用行动的方式传递给孩子,才是最高级的教育。
无声的言行,比任何道理都有效。
亲子间的沟通,是需要智慧的,它无需千言万语,只需“点到为止”就好。
请给孩子多一点信任和尊重,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希望父母们都能少一份说教,多一份身教,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很多时候,父母的唠叨是出于一种“无力感”。
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家长没有一定的原则和界限,舍不得依照规矩惩罚孩子,或者干脆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只好不停唠叨,以安慰自己不安的心。
如果你看不惯孩子的某些行为,想要帮助他纠正坏习惯,和孩子约定好规则,比日复一日无用的唠叨有效得多。
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往往是宽厚、温和、从容的。唠叨,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教育方式,父母和孩子都很受伤。
不做唠叨的父母,从这些一点一滴的转变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