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理应被我们好好的呵护着成长。但是,总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欲望而把“咸猪手”伸向了年幼的孩子,简直是堪比
“人间恶魔”
2022年10月3日中午12时58分许,浙江宁波,某小区的电梯内,发生一起令人气愤的案件。两个小女孩乘坐电梯回家时,偶遇一名身穿白色上衣、黑色短裤的同小区:同个单元楼的男业主。
万万没想到的是,该男子居然趁电梯内没有其他人时,
对两个小女孩做出令人不齿的猥亵行为
监控视频显示,两个小女孩走出电梯后,男子有整理裤子的动作。电梯门关闭后,该男子又再次打开电梯门,并半个身子伸出电梯,张望两个小孩到底是进了哪一户人家。随后该男子才回到电梯内,并到达其所住楼层。
两个小女孩回到家里后,立即将自己刚才在电梯里的遭遇,告诉家长。家长得知此事后,立即找到物业并要求查看监控。
家长与物业固定证据并锁定该男子所住单元后,立即报警求助。
随后警方根据物业与家长提供的证据,将该男子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
此时,物业也第一时间联系该男子的家属,并劝说该户业主,无论警方最终如何处理该男子,都劝其以后不要入住到该小区。物业同时还温馨提示各位家长要照看好自家孩子,以免被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图片来源:网络
有网友表示,男子胆子太大了,居然敢在装了监控的电梯内,对两个小女孩做出如此令人不齿行为,因此必须严惩!
还有网友表示,通过两个小女孩回家后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来判断,家长和学校老师平时应该有教育两人遇到危险后,应当如何处置的。
但也有网友认为,虽然男子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但只要司法机关对其处罚后,其仍然有权利入住该小区,因此物业给压力家属并劝说其不要再回来住,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从法律上来说,面对于这种猥亵的行为,
那只是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需要受到治安处罚而已。
不过从心理上来说,这种猥亵行为是怎么造成的呢?“恶魔”的心理成因是什么呢?
1、猥亵侵害被告人的性格特征
据调查结果显示,一个人缺乏同理心,就不会感觉到别人的痛苦。猥亵侵害被告人因为存在生理的断层线,缺乏同理心。他们无法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因此会为自己的罪行辩解开脱。
而且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强奸犯罪的发生与一个人想释放自己的性欲望有直接关系,他们在与异性交往上存在更多焦虑,更强烈的主导态度和较高的自我性欲感受。
有调查研究表明,性侵害或猥亵被告人性格特征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内向”“话少”“孤僻”“朋友少”“懦弱”“自卑”“自闭”等。
此类人群在生活与工作中由于自身条件(低文化、低收入等)的影响极易遇到挫折,而内向、自卑等性格特征使其形成压抑自己愤怒情绪的倾向性,而长期的情绪压抑则可能导致聚集在潜意识的愤怒、委屈等发展成为强烈的冲动而导致外显的犯罪行为的发生。
此类人群在对自己的人生不幸与挫折寻找原因时,往往将失败归因于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从而产生强烈的怨恨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对其实施犯罪行为起着激发作用。
强奸及猥亵被告人更容易主观选择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儿童去释放负性情绪,满足自己无比强大的幻想,拥有操控他人的能力,缓解社会角色失败所带来的不良体验。
2、恋童癖及其成因分析
其一是心理因素。爱恋儿童,留恋童年时代,对儿童表示关注的行为和心理若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作为一种观念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并控制人的行为,便成了恋童癖患者。
其二是社会因素。有的人因为在工作、生活中,人际关系受挫,对与成年人打交道感到疲劳、紧张、可怕,从而把兴趣转到了儿童身上。也有人是因为在青春期时萌发的好感,被家长或师长打压,导致成年后无法正常与同龄女子交往,从而对儿童产生兴趣。
其三是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不好,使之对成年人间的性生活失去兴趣,而把对象转向儿童。
其四是性格缺陷因素。此类人群由于性格胆怯、懦弱,缺乏应付危机的能力,当遇到意外的重大精神打击时,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希望退回到童年,于是把心思转到儿童身上。
其五是其它原因因素。有的则是因为智能发育迟滞、慢性酒精中毒、残废、年老或其他脑病,而接触正常成年女性的机会很少,故将满足性欲的对象转向儿童。
3、家长、学校能为孩子做到哪些方面引导与教育?
家长和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不同内容的性知识教育。比如幼儿园、小学的孩子,让他们认识到男生和女生在生殖结构方面有不同,对自身的敏感部位是不允许其他人碰触的;初、高中的学生,让他们认识到青春期男生和女生在性生理和心理上是有很大变化的,如何正确对待自身的改变,更好地接纳自己。同时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对性侵害有最基本的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对陌生人递给的糖果、零食,或者说带他们去买吃的、去好玩的地方时候,要学会拒绝,懂得说“不”,这一点很重要。
4、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受侵害的孩子能做些什么?
对于受到性侵害的孩子,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干预,提供给孩子一个释放负向情绪的出口;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信任的环境,不要再谈论与提及此事;再次,对于受到过性侵的孩子,在他们青春期时要进行一个性知识的再教育,并让他们认识到不是他们的错,不要自责;最后对这类群体孩子的关注与关爱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甚至在他们婚恋期如果出现困扰,是需要进行心理干预与咨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