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小时候中的一个小小要求就有可能成为父母日思月想的事情,可能我们早已不放在心上了,但是父母还是依然还是放在心上。有时候爱不是勇敢的表达,还有可能是默默的付出......
“初中我的一句话,他记到现在”
近日,网友“未名湖锦鲤”分享的一段特殊的亲情故事,在社交平台走红,感动了不少网友。
10日,该网友回复记者称,自己今年24岁,工作已近两年,初中时的“一句话”是让爸爸帮忙给她的QQ资料卡点赞。
“没想到,爸爸居然一直点赞到现在,快十年了。爸爸一直在爱我!”
图片来源:网络
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该网友介绍,自己今年24岁,江苏苏州人,目前在上海工作。
“我是家中独女,家人一直很疼我,爸爸也很宠我”她表示,初中时同学们QQ个人主页的资料卡点赞数都很多,自己很是羡慕,就让爸爸帮忙给自己的资料卡点点赞。其实,自己转头就忘了此事,长大后也很多年不用QQ了。“8日,我登上QQ,看到许多消息记录,才发现爸爸几乎每天还在帮我点赞,快十年了啊,现在已经有37000多个赞了,一天一天点起来的啊!最疼我的爸爸!”
图片来源:网络
为此,她还晒出了相关的截图。记者注意到,她近期的QQ消息列表显示,“老爸”在国庆期间,几乎每天都会给她的资料卡点赞,而且每次都是点赞10次。相关点赞数也已经累计到37059个。
“每天只能点10个赞,我有37000多个,是爸爸点了10年点出来的啊!”她再次感慨道,虽然也有其他人点赞过,但都是很多年前了,看消息记录,这些年基本都是爸爸一个人在坚持点赞。
图片来源:网络
自己都工作了,爸爸为什么还要继续点赞?为此,她还专门进行了询问。记者注意到,在她向记者发来的与爸爸的对话截图中,爸爸承认还在点赞。至于原因,他简洁地表示:“坚持呗!”
她透露,爸爸1968年出生,今年已经54岁。“平时生活里,爸爸不会直接表达爱,就像对话中简洁的回复那样,但他会支持我,各种决定都会尊重我的意见。生活上,也会各种照顾我。”
图片来源:网络
“我工作刚两年,工作之后离开家,和家人在不同城市。”她表示,好在上海距离苏州并不算远,大约一个月左右,自己就会回家一次,看望家人。
“也许在爸爸眼里,你还是会因点赞量少而难过的小女孩呢”“我们已经走远了,爸妈还在原地爱我们呢”“我妈也是,蚂蚁森林一直给我浇水”……不少网友看到后,为其这份特殊的父女情感动的同时,纷纷想到了父母对自己不同形式的爱。
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贵州黔南一男子将妈妈38年前做的布鞋当车内挂件。
10月11日,贵州黔南。一男子晒出自己的车挂件,表示是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男子称:挂件是自己半岁时,妈妈亲手做的布鞋。
男子将它保存下来,收藏着,后来把这个布鞋当挂件,挂在车子上。直到现在已经38年了,男子母亲也离世9年了。
母爱是无私的,而这个布鞋代表着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把布鞋当作母亲一直陪伴在身边,母爱伴相随。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该如何理解孝顺呢?
在中国文化中,二十四孝的故事绵远流传,“忠”与“孝”两者并列道德至尊,而“不孝”更被视为人伦大忌。每个子女,小时候只要稍一懂事就被教导“要听父母的话,要孝顺父母”。孝顺与否,成为社会人际关系,以及家庭亲子关系的指标。儿童渐渐长大成人,知识阅历愈来愈丰足之后,是该继续听父母的话?还是可以不听父母的话呢?
子女总认为:有“孝”心,不一定要有“顺”行。父母却认为:“不顺”就是“不孝”。
这种对立冲突的消解,正是孝顺心理学的终极价值
对子女而言,“孝”的定义有三个面向:一是消极面, 二是积极面,三是冲突面。其消极面不外是:保护与维持自己的安全、健康,稳定的社会地位与生活质量,以及不让父母担忧;积极面则为:主动关心与维护父母的安全、健康、快乐与生活质量。冲突面却是:顺与不顺。“顺”代表绝对的服从;“不顺”代表相对的选择与判断。
当子女把生活事件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上权力与真理时,由于两代间权力与真理相对的差异性,让子女选择我的真理和我的权力,而非父母的权力与真理。所以产出的结果就是“不顺”,虽然我真的有满满的“孝心”,可是我真的做不出“顺行”,因为那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亦即,虽然不顺从父母,可是子女的心却毫无歉疚。
子女愿意用父母亲的观点,去评估、去认可、去执行父母的决策,去满足父母的动机,这种心意就是孝心,这种行为就是顺行。当自己的权力与真理和父母的权力与真理对立冲突时,为什么子女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要怎样才能让自己“心甘情愿”地,用父母的价值观来取代自己的价值观呢?什么样的解答,能让每一代的每一个子女心服口服,让“孝=顺”浑然天成呢?答案就是:
百善“孝”为先
该如何用心去孝顺父母?
1、理解接纳是前提
孝顺父母的前提是理解父母,接纳父母。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很不易。家里的每个成员更是有他的不容易,尤其是我们的父母、长辈,他们在过往经历了很多艰苦的岁月,也经历了很多人生的坎坷,起起伏伏,一路走来已经相当的不易。
虽然我们的父母是平民百姓,但是平民百姓依然有着坎坷非凡的经历。我相信大多数父母的初心和动机都是为了更好的爱他们的宝贝,只是可能有时候行为无效,会有意无意的伤害到孩子。
从小到大作为子女的我们做了很多的错事,走了很多的错路,也干了很多混蛋的事情,父母最后选择了包容、理解、接纳。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了,我们开始强大,开始理性。
孝顺父母的前提是先理解父母,接纳父母。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接纳父母的不完美。
儿不嫌母丑,即使父母不完美,也是我们唯一的、最亲最爱的父母。
2、最好的爱是传承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会更加本能的把太多的焦点都给了孩子,把太多的爱给了孩子想把孩子的教育做到极致,是培养做到极致。其实孩子的父母好好孝顺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如果我们一味的疼爱孩子,溺爱孩子,陪伴孩子,却没有去想着陪伴和孝顺家里的老人,这对孩子的教育是缺憾不完美的。
亲子教育应该是系统的,应该是完整的,应该是有生命传承的,有家风传承的。如果切断了自己和家里老人的关系,一味的去连接和下一代的关系,我们的孩子得到的爱和祝福是不完整的。
3、永远不剥夺父母做父母的权利
永远让父母当父母,哪怕父母的能力已经没那么强了。哪怕父母已经退休了,哪怕父母已经开始进入老小孩的状态,我们还是让父母当父母。
一个小例子:朋友要买房子,打电话向老爸借钱,房子买下了一共400万还差5000,怎么都凑不齐了。你出5000,我出300多万,咱们合伙买套房子。
这时候家里的老人会非常有参与感,老人最害怕的就是被边缘化,老人最害怕的就是他对系统已经没有任何作用,已经没有任何帮助,已经没有任何贡献了。
所以一定要老人有一种感觉,他对家庭很重要,他的决策他的意见他的贡献是对家庭起了很大决定作用。
这个时候老人总是精神矍铄,内心充满价值感,这个很重要。我们永远不要剥夺父母做父母的权利和价值感。让爷爷奶奶永远当爷爷奶奶,永远让爸爸妈妈当爸爸,这是他们生命需要的。
4、给老人足够的安全感
人归根结底是动物,动物只有欲望和恐惧。年轻人做很多事情是为了满足欲望,而老人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远离恐惧。所以我们需要给到老人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是稳定的,老人自己的老年生活是有保障的,所以各位年轻人作为我们做子女的,我们一定要给到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给了他们足够的物质上的安全感,情感上的安全感是心理上的安全感,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5、最好的爱是传承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会更加本能的把太多的焦点都给了孩子,把太多的爱给了孩子想把孩子的教育做到极致,是培养做到极致。其实孩子的父母好好孝顺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如果我们一味的疼爱孩子,溺爱孩子,陪伴孩子,却没有去想着陪伴和孝顺家里的老人,这对孩子的教育是缺憾不完美的。
亲子教育应该是系统的,应该是完整的,应该是有生命传承的,有家风传承的。如果切断了自己和家里老人的关系,一味的去连接和下一代的关系,我们的孩子得到的爱和祝福是不完整的。
《父母恩重难报经》云:“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人生在世,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以报。事实上,一辈子唯一无法回报的恩情,不是养育之恩,而是“生”之大恩。
所以奉劝各位,别等人走了之后才懂得去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