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泛滥、花样百出,虽然有些骗术不高,甚至是漏洞百出,可还是仍有人上当受骗。为什么被骗?只因抓住了人的一些心理,打赢电信网络诈骗其实是一场“心理战”的博弈
近日,一女子落入电信诈骗的陷阱,眼看着10多万元要被骗子拿走,民警机智地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化险为夷。
据荔枝新闻报道,扬州市民高先生报警称,他的妻子接到一个电话后失联,怀疑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
事发后,高先生立刻拿着妻子的工资卡,到银行申请冻结,不料一时慌乱,走错了银行,再赶去正确的银行恐怕已经来不及。
得知情况后,
民警当机立断,在ATM取款机上故意三次输错密码,把银行卡临时冻结
随后,110指挥中心联系上了高先生的妻子,在当地船厂一个偏僻的角落找到了她。
原来,
她遭遇了一起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的电信诈骗,差点转出去10多万,所幸民警及时处理,没有财产损失。
图片来源:网络
新闻引发广大网友热议。“很不理解,为什么会上当”、“自己很穷,没啥可骗的”
但我们现在没有被骗,不是因为我们的防诈手段有多高明,自己有多穷,而是骗子还没设计出适合我们的剧本。
那些人之所以被骗,是因为骗子设计了那些人我们的剧本。
如果我们是父母,要是子女不在身边,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电话,说我们子女突发状况,急需要钱。在面对自己对于孩子担心的情况下,我们的父母是难以保持最起码的理智,最后还是中了对方的圈套。
如果有人对金钱特别渴望,渴望一夜暴富,那么一旦他面对金钱诱惑,肯定会缺乏应有的理智,最终酿成大错。
再者说,如果我们平时行不端,理不正,做了一些在法律边缘游走的事情。如果有自称公检法人员联系上我们,我们肯定会内心恐慌,不会想到去核实对方的身份,最终造成财产的损失。
图片来源:网络
那电信诈骗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1、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比较好的评价。人们认为对自己好的事情,往往刻意忽略可能隐藏的坏的因素。
电信诈骗中刷单类似内容“X年老店,手机操作,每小时75元。”就利用了上述心理,给受害者输入工资高,工作内容轻松的概念,等受害者开始参与,才开始慢慢暴露诈骗的丑恶嘴脸。
2、唤起恐惧策略
唤起恐惧策略又称敲警钟策略,诈骗者试图借用带有较强的恐惧或性情绪色彩的媒介信息去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
上面这起电信诈骗就是冒充公检法或者上司来电的诈骗,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核查资金或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唤起恐惧效应”。
3、贪便宜又好奇
电信网络诈骗中的中奖诈骗、各种补贴或退税诈骗,实际上是利用了老百姓贪便宜又好奇的心理。
当同学们听说“中奖了”,或者能拿到所谓“奖学金”或“助学金”,在贪便宜的心理驱使下,先是会半信半疑,接着,会在好奇心的怂恿下追问“我怎么会中奖或有补贴”,骗子再根据编好的说辞,让你的“半信半疑”变成“深信不疑”,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4、开放式聊天套取个人信息
“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啊?”“还不错,你是陈XX吧……”
类似的电话聊天方式在电信诈骗中很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猜猜我是谁”。在心理学上,这叫“开放式聊天”,骗子的问题都很宽泛,故意在关键之处留下很多空白,让对方猜测性地去填空,其目的在于通过“套话”而获取个人信息。一开始聊天,往往先示好,让你放松警惕,然后慢慢地套话,把你引入事先设好的陷阱,然后编造借口让你汇钱。这类诈骗的心理路数,大致如此。
5、因信任了熟人反而放松了警惕
盗号诈骗、朋友圈盗号诈骗等手法,都是骗子利用木马病毒盗取了网友的号或微信号,借着通过病毒文件盗取密码,掌控网友的号或微信号,了解网友与各个好友之间的关系,分析出有诈骗价值的对象,抓紧时间学习和模仿。一旦发现有机可乘,就把网友或朋友圈中真正的好友悄悄删掉,由骗子假冒出现,他再编造各种借口,向网友借钱。“这种作案手法是高科技加上心理战术,对老百姓双重迷惑欺骗。”
那什么人最容易被骗呢?
1、涉世不深的人
此类人可能还在学校,或者刚走出社会,还不能分辨复杂社会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时一通电话就能逼得他们嗷嗷大哭,千方百计来证明自己清白,直至钱款被转走。对于这类人,不管是亲戚朋友、教师同学都要对他们进行一个系统的防骗教育,让他们能够安安心心上学,平平安安步入社会。
2、缺乏辨别能力的人
此类以年长者居多,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却逐渐与网络信息时代脱节,但还往往听不进其他人的劝解,轻易相信其他说客,执意在一些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资(虚假贵金属投资、期货投资、三维码投资、外币投资等),最后血本无归。有些人在购买保健品上执着坚持,甚至儿女都无法劝阻,最后耗尽毕生积蓄。
3、过于自信的人
与我们平时的认知不同,有小聪明的人更容易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此类人有谜一般的认知自信,不接受任何反诈宣传,甚至有些抵触,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会笨到被诈骗。此外,一些人喜欢钻空子,喜欢在网络上“撸羊毛”,认为足不出户也能赚大钱。这类人是高危被骗群体,几十种诈骗手法,就等你的一个不小心了。都以为自己能够“反杀”骗子。
诈骗分子利用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弱点?
1、挽回损失心理
有些受害人被连环诈骗,其他人很难理解,事实受害人就是陷入到挽回损失的心理陷阱中。一些电信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已经有部分钱款被骗,他们在挽回损失的心理支配下,按照诈骗分子的指示,反复多次汇出钱款。经济学中有一个“沉没资本”的概念,即已经投入但不能收回的成本。很多人在遭遇了沉没资本时是拒绝承认的,他们会增加投资,以挽回自己的前期损失。诈骗分子利用这种心理特点,引诱被害人不断汇款。
2、恐惧心理
诈骗分子利用人的恐惧心理实施诈骗的手段由来已久,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骗术已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通过一部电话,就能对受害人进行远程控制,目前依然不少人被骗,且涉案金额巨大。近期还有注销贷款账户诈骗,骗子通过恐吓受害人:如果不注销贷款记录会影响征信,影响未来贷款买房、买车,最后诱骗受害人一步步进行转账操作。
恐惧心理指借用恐惧信息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如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要求受害人注销贷款记录,否则会影响信用,影响未来贷款买房、买车,最后诱骗受害人一步步进行转账操作。
3、求成心理
当电信诈骗被害人有一种迫切的愿望、急于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种目标,如找工作、通过某项考试、做成某单生意、找对象等等。一旦有诈骗分子向他们投放“饵料”,受害人就会紧紧咬住,唯恐错失良机。这时,受害人认知容易出现盲点,对一些危险情况不能做出正常的判断,或选择性忽略一些关键细节,导致被骗。
4、利他心理
很多大学生单纯善良、乐于助人,帮助他人时不假思索,容易被诈骗分子精心编造的故事所蒙蔽,落入他们设计的圈套。例如,诈骗分子冒充亲戚、朋友、同学等遇到困难,急需受害人的经济帮助,这时,受害人的善良就被利用了。
大学生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呵护中,很少见识社会的阴暗面,心思单纯。他们通常对问题的考虑不够周全,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相信他人。
5、不谨慎心理
最直白的表述就是“粗心”,转账汇款不经过任何核实,刚汇款出去才猛然惊醒,可为时已晚。QQ冒充熟人诈骗就是个典型案类,“熟人”的范围很广,包括:领导、老师、小孩、朋友等等。这类诈骗,骗子最怕你进行核实,会不断催促你,告诉你这个事情很急,要马上办,就等你的一个“不谨慎”。
6、趋利心理
趋利心理是电信诈骗分子利用的主要心理缺陷。面对诈骗分子给出的诱人条件,被害人往往自以为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受利益吸引,最终被骗。具体来说,犯罪分子会虚构中奖、网上刷单、网上投资高回报、网上交友、网上优惠贷款、退税分红、高薪招聘等。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0%的诈骗案件,就是骗子利用了人的贪念实施成功的。施以小利,诱骗上钩,放小抓大,最后拉黑走人。更深入一些就是加入一些“爱情”的元素:网上交男女朋友之后,逐步诱骗其进行赌博、投资,最后骗光受害人所有钱财,甚至使受害人欠下一身债务。目前最高发的贷款诈骗也一样,号称无抵押、低息、快速放款,“贷款者”会觉得仿佛天上掉馅饼一样,逐步按照对方所说的去操作,最终……
7、求成心理
当电信诈骗被害人有一种迫切的愿望、急于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种目标,如找工作、通过某项考试、做成某单生意、找对象等等。一旦有诈骗分子向他们投放“饵料”,受害人就会紧紧咬住,唯恐错失良机。这时,受害人认知容易出现盲点,对一些危险情况不能做出正常的判断,或选择性忽略一些关键细节,导致被骗。
8、服从权威心理
很多电信诈骗分子虚构自己的身份,如公检法工作人员、警官、检察官。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公众对其高度服从和尊重。所以,一旦收到公检法部门打来的电话,很多人都会诚惶诚恐,并积极配合。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一些诈骗分子冒充学校老师、教育局工作人员实施诈骗也是利用了学生的服从权威的心理。
当大家接到汇款、中奖、发证件、特殊包裹等信息或电话时,要冷静一下,
向官方部门查验联系方式,跟亲戚、朋友电话确认事实,下载反诈骗APP等,防止掉入诈骗陷阱,保护好财产与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