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问题】
当孩子每天好好吃饭,按时上学,回来好好写字,给他说话他听的时候,我还挺喜欢他的,也会专门给他做他爱吃的。他爱吃啥,就尽可能做的满足的让他吃,他想要什么玩具,再舍不得花那个钱,看到他那渴求的眼神,咋样都不肯离开的行为,自己一狠心还是会给他买。只希望他健康、平安、快乐长大,但当他在家不听话,鞋子袜子脱的满屋扔,说话不听。
我说一句,他还顺嘴溜好几句,这时我就很烦恼,开始忍呀忍,终于还是被孩子的行为激怒。晚上看到好不容易孩子父亲在家,但是他却给孩子找了视频和孩子一起看。我告诉他,好不容易他在家,他这人力资源就这样闲置着,他在家完全可以陪孩子一起看书,孩子哪里不会他可以给孩子讲。反正现在疫情孩子也去不了学校,视频可以留着他爸上班时间,孩子在家时,他可以一个人看。这样给他爸说,他不听,嘴上哄我说视频只有十几分钟,然后就不理我了,只顾和孩子一起看视频去了,再给他说话也不理。气死我了,我说不让看,孩子就打我,真的是对孩子既爱又烦。
【案例分析】
看到孩子会觉得烦,是因为:自己的心里可能从自己做父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做一个非常完美的父母。但是,你却做不到;而这理想中的父母与你所想要的现实,相差得有点多,从而导致你觉得可能孩子怎么做,你都是不顺眼的。
爱是有边界的。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的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因此建立规则,让孩子明确边界,如何满足孩子的需求。
【咨询建议】
都说孩子睡着了是天使,不听话的时候是恶魔。看得出来,你在生活当中是很爱孩子的,想让他在不缺乏物质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不希望他的生命留下缺憾,可是又对孩子的一些坏的生活习惯和对待你的态度上有些不满意,本想着从爸爸那里寻求帮助,可是爸爸好像不太配合,这让你既感到生气,也让你觉得有些无助。
我的建议:1、跟爸爸两个人,在育儿这个问题上私下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看看能不能沟通一下,达成一致性地意见。2、如果觉得孩子生活习惯有问题,那就先从生活习惯开始入手,一样一样慢慢来,给孩子定个规矩,做到了就给他一个小奖励,比如她喜欢的玩具或者书籍,而不是平时他想要就立马给他买。这样让他意识到想要得到什么是要付出努力与代价的。3、教育孩子是一个慢长的过程,千万不要过于心急,慢慢来。可以一个月改变一个坏习惯。
做父母的人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烦躁的时候做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面对孩子,在心里默默的念:他(她)是我心爱的宝贝。试试看能不能缓解烦躁。
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的不愉快锁事,及时解决,如果没有解决问题,把随身携带的包包里放一个笔记本,把不开心写在上面,心情得到释放,压力得到缓解,也许通过写字梳理情绪的过程中让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不要把负面情绪带给家人,更不要转嫁给孩子,你的烦躁情绪会传染给他,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遇事没耐心,容易发脾气,说话爱顶撞,与父母对抗、与老师对抗、与单位领导对抗。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潜移默化的第一个老师,第一个心理医生。父母要对孩子柔性沟通,及时回应孩子的诉求,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多陪伴,不让孩子内心有失落感,孩子需要父母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更自信
孩子有孩子的特点,天性,调皮捣蛋,顽皮无赖,天真无邪,童言无忌,既有可恨之处,也有可爱地方,可爱地方远远大于可恨之处,如果孩子温顺羔羊,就失去了孩子的特性,是指管教的失败,所以说,包容孩子,认识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对孩子又爱又恨太正常了
现代社会对带娃的要求,越来越精细。从前的社会,医疗水平低下,幼儿死亡率很高。所以之前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两个字:活的。可现在,育儿的颗粒度越来越精细。养孩子,如果是纯体力活,一点也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