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106天的胡鑫宇案件,终于尘埃落定了。殊不知道得是胡鑫宇案落幕,在他的身后,还站着太多崩溃的孩子。
“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
这是胡鑫宇生前在社交软件上写下的一句话。
自2022年11月以来,很多人都在密切地关注这个案件,面对这样的结局真的让所有人心痛不已!
2022年11月16日,江西15岁高一男生胡鑫宇离开宿舍后失踪长达1月,搜救人员3D搜索、热成像都用了,一点踪迹都没有。
2023年1月2日,警方通报办案进展:可能有厌学情绪主动离校。
2023年1月29日,胡鑫宇遗体在学校附近被发现,现场勘查发现录音笔。
2023年2月2日,官方通报胡鑫宇为自缢死亡,录音笔中两段音频均有自杀意愿。
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于2022年10月14日离校出走,在学校附近的粮库内,用一根鞋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越来越多细节被披露,胡鑫宇出走自杀的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
胡鑫宇本人性格内向、孤独:内心常有避世想法,却少与家人、朋友做沟通,缺乏情感支持,缺少情绪宣泄渠道。
中考发挥失常,成绩严重下滑:初中期间成绩不错,语文曾考班级第一,但中考因生病发挥失常,分数排名倒数。
高中无法适应,出现心理失调: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等功能障碍,存在内疚痛苦、无意义感等情绪问题。
随之而来的,还有生理失调:存在入睡困难、早醒、醒后难以入睡等睡眠问题,进食出现异常,感到恶心想吐等。
俗话说,江河决堤,非一日之雨。
事实上,在胡鑫宇出走之前,他已经不止一次用文字、言语、行动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尝试告诉大家他活得很痛苦、很艰难、很无助,不知该怎么办。
但遗憾的是,他的声音和需求一次次被忽视,最终在极度绝望之下,走向了自杀的不归路。
图片来源:网络
胡鑫宇的悲剧,再次将青少年心理危机推到公众面前。
近年来,类似的青少年自杀案例,不在少数。
因为长期用否定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会慢慢形成一种自我否定心理机制,他们无法看到自己身上好的部分,对自己的不满也会转变成一种害怕,恐惧,肝气完全被郁滞了,最终变成越来越严重的焦虑和抑郁。
如果不改变这些情绪诱因,仅仅是用药物干预,效果往往不尽人如意。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有一个患者,他高二时来我这里看焦虑失眠烦躁,后来等他进大学离开家后,他的失眠不药而愈了。
每年全球有近46000名青少年结束自己的生命,相当于每11分钟,就有1名青少年死于自杀,值得注意的是46000是「自杀身亡」的青少年,曾有过「自杀企图」的孩子,可能是这个数字的20倍之多。
那么当孩子因厌学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父母该如何做,才能化解孩子的心理危机?
1、担责,还是指责?
很多时候,真正给孩子造成心理困扰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被他人责备、嘲笑而产生的羞耻感。这个时候,父母能够主动担起责任,维护孩子的自尊,显得尤为关键。
2、接纳,还是忽视?
如果你是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听到孩子如此消极的厌学情绪,你会怎么做?
很多家长的惯性做法是否定、忽视:你上课不认真肯定听不懂啊;你自己都不主动怎么会有朋友呢……
其实这里面就呈现了一种特别普遍的误解:接纳自我,就是不思进取,不想努力了,老老实实躺平做咸鱼。而对自我真正的接纳是如实地看见自己,并在对这个“真实”的认知上,建立现实的、积极的目标。
3、对被评价很恐惧。
如此优秀的孩子,战战兢兢却成了他们生活的日常。比考第一更难的是什么?是每次都考第一。
他们不敢失败,哪怕一次,于是长期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之中。
这就是为什么能被致远中学提前录取的优秀学生胡鑫宇,在成绩偶然出现下滑后,会心急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书也看不进去。甚至多次打电话给母亲说不想念了。
4、肯定,还是否定?
在一件件日常小事中,不断肯定孩子的价值,让孩子从事件和经历中,得到阳光而正向的回应。这是帮助一个孩子重新树立自信的关键。
面对孩子考试失利、厌学时,我们父母、老师到底是担责还是指责?
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我们是及时给予帮助还是一味打骂忽视 ?
养孩子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我们要记住:
父母是孩子最后一道防线,父母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愿逝者安息,家属节哀。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唯一,生命只有一次,请多关心您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抑郁、失控、绝望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