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似乎总是被催婚、相亲等话题充斥着。在外奔波了一年,终于回去与家人团聚,却又要忍受来自家人、亲戚的盘问和催促。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每逢春节,关于婚恋、相亲的话题就频频霸占网络热搜榜。
近日,河南新乡38岁的王先生就因被硬核催婚而登上热搜。
(图片来源:网络)
2月3日,王先生在其社交平台账号上发布的一则题为“关于我快四十了还没结婚,我妈带我看精神病这件事”的视频,瞬间火了。
“俺妈又带我来看病了”
视频中,当王先生问妈妈“看啥病”时,妈妈直言“精神上的病”。
王先生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自称已经“北漂”10年了。2011年,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北漂”,在北京做起了网球教练,2014年转行演话剧。
“之前谈过恋爱,但后来因为教网球,一天上课就得十几个小时,挺累的。”王先生自称并不是不婚主义者,只是工作比较忙,没有遇到合适的。“而且自己在北京还没攒够首付,谁愿意嫁给我啊。”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一直没有结婚,每次回家过年,王先生的妈妈都会带他去医院做检查。“从2020年开始,连续四年了,因为我每年都没带女朋友回家,年后妈妈都会带我去一次医院,因为她就觉得我不结婚肯定脑子有问题。”王先生说,在农村,这个年龄确实太大了,妈妈也因此经常睡不着觉,“我也觉得挺自责的,去医院做检查,也是让她放心。”
“这只是每年返京复工的常规检查,很幸运又顺利过关了,但是不太确定明年还有没有这个运气。”视频最后,王先生调侃说
“医生诊断我没事,我妈病了。”
王先生的遭遇,被网友评为“最惨催婚现场”,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那催婚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
1、未完成事件带来的紧张感和驱动力
在传统文化看来,一个未嫁娶的成熟个体,是不完整、未完成的存在,是很不稳定的,必须要找到另一半,组成家庭,还要有个孩子,才能被视为一个整体。
孩子不结婚不生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未完成事件。这种未完成感会带来一种紧张和驱力,会驱动人们去做点什么补足它,就像看到一个有缺口的圆,总是忍不住在脑海中把它补齐一样。
基因延续的未完成感,使得催婚成了一种良好愿望的惯性,虽然没有问过子女被催婚的感受。
2、不被认同的恐慌和焦虑
中国特色的婚恋目的不在恋爱,而在于组建家庭、传宗接代。在中国的家族体系里,人与人的差异性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大一统的标准。也就是说,中国人认为自己一定要和别人活得一样,似乎“不一样”就意味着异类、不正常、不安全。
3、缺乏边界,有爱也有伤害
很多父母催婚,的确是出于关心子女,担心子女一个人过得辛苦,无法照料好自己,老了以后孤苦无依。但也有一些父母催婚,不是真的为了子女幸福,而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消除羞耻感。
为了催婚,有些父母可能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口,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孩子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使得有家不敢回、不想回。
那该如何去应对催婚呢?
1、面质技术
面质技术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自我探索,最终实现统一。在这里,面质技术又叫讲道理技术。
父母以为,只有结婚,我们才能在以后日子里,有所依靠。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了解决孤独终老的恐惧而结婚,所面临的痛苦比孤独终老大N倍。
2、情感表达技术
情感表达技术就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
美国密歇根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和父母的关系,是这辈子最长,最持久的社会关系,除了爱和支持,这个关系中通常还充满了烦扰、紧张和混乱”。无论我们想做什么事,都是需要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努力表达自己的对婚姻的看法、需要、迷茫以及父母对自己催婚的情绪及感受,争取建立必要的暂时的同一联盟。
3、共情技术
共情是指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共情技术的应用是展现咨询师咨询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这个技术的精髓是“忌讲道理,宜用共情”。
适当的共情,不仅可以减少父母的催婚次数,还能让家庭更和谐有爱,例如我爸妈会闭上双眼,安慰我其实长得不丑之类的.......
婚姻的意义,就是有个人跟他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一起生儿育女,在经历人生的大风大浪后还能坚定的站在一起。
年龄不是决定是否结婚的关键,来自父母或者其他外界的压力更不是决定是否结婚的关键。
前提是自己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结婚,通过婚姻是要获得什么,需要在婚姻中付出什么,然后积极寻找自己的伴侣。或者觉得不想结婚,便认真安排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