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树要修,孩子要管。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人父母,要学会对自己的孩子负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果你真的疼爱子女,就应当为孩子考虑得更长远些;有方法地爱,严格地爱,才是真正的爱。要知道,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宽严并济、奖罚分明的!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近,四川宜宾一名小学三年级男生因为经常在学校对着老师和同学比中指而被姑姑惩罚“竖中指”一天。男孩儿非常不情愿,但是奈何姑姑太厉害,只好照做。据悉,这名男生因为竖中指已经被姑姑批评过多次,但是男生始终不听,无奈之下,姑姑才罚他扎着马步竖中指,希望他能长记性,不再对着别人竖中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孩子的教育不是小事,“竖中指”这种行为表面上是一个小动作,但是一旦形成行为习惯,就会给人一种“没素质”“没礼貌”的印象。对这样的孩子,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基本都不会太待见他,长此以往,不仅会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还会引发教师的反感,严重者甚至会面临被开除的风险,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小编要为这位姑姑防微杜渐的做法点赞。
现实生活中像这位姑姑这样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并不多,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处于放养状态,“只要不哭不闹,其他随便”。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不严格要求孩子,那么将来到了初中,孩子力气大了,本事大了,家长即便想要教育也无济于事了。
那么错误的惩罚方式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无论是肢体暴力还是冷暴力,对孩子的伤害都超乎你的想象。
1、当众斥责
研究表明:自尊可从婴儿期开始。它可以仅仅因孩子感到安全、被爱和被接受而开始。
当众斥责会极大打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变得敏感、不敢表达、更容易遭遇校园暴力、面对失败很难应付,越做越错。
2、关小黑屋
这是父母无力管教孩子时,对挫败感的逃避。它不解决任何问题,却寄望于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改正。
关小黑屋最容易破坏安全感,让孩子变得胆小,形成讨好型人格甚至变得自闭。而对有幽闭症的孩子来说,关小黑屋的经历可能成为他一生的噩梦。
3、关门外反省
有研究表明,把犯错的孩子粗暴地关在门外,会增加他们的不安全感。哪怕成年后,他们仍然会患得患失,不相信爱不敢爱。
同事J小时候有次犯错被推出门外,任她怎么哭着砸门妈妈都不开。J说虽然事情过去很久很久了,久到记不清事情的原委,但被关在门外痛哭、恐惧、无助的经历,至今回忆起来,心里某个角落都还会有真实的痛感。
4、打一顿
AAP(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父母或监护人不要打孩子,「打」不会教授给孩子责任感和自制力,反而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和愤怒感。比如经常被打的孩子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能会更容易打别人。
另外,AAP认为,体罚不仅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尤其是18个月以下的孩子),也可能影响大脑发育。一项研究发现,多次被打屁股的孩子灰质少(灰质:一种神经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智商测试中,他们的灰质表现低于同龄人。
5、比较、诉苦
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以及极力向孩子诉说自己的不容易,或许可以达到让孩子懂事、努力的目的,但同时也会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内向甚至更叛逆,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何正确惩罚孩子呢?
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那孩子犯错该怎么正确惩罚?那么如何正确惩罚孩子呢?
1、 设立惩罚角
这个“惩罚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冷静、平复情绪。而不是合理化家长的情绪。所以,请不要用威胁、情绪化的语气对孩子说:“再不听话就去罚站!”“看看你干的好事,滚去罚站”“我看你是又想罚站了!”等等之类的话。
2、 没收孩子物品或收回某项权利
对孩子来说,最严厉的惩罚可能不是被“打”,而是不让他玩想玩的东西,不给他吃想吃的零食。提前跟孩子说明事情严重性,并且告知他:即便哭闹,爸爸妈妈也不会妥协。
3、打手心或屁股
这里说的“打”,可不是指家长气急之下抄起什么工具就给孩子一顿揍。我们可以提前用旧报纸卷成一个纸棒,赋予它一个名字,比如:警惕棒、惩戒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醒。
4、为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孩子犯错,不仅需要让他明确后果,更要教他承担责任。江苏宿迁一位妈妈在孩子犯错后,贡献了教科书级的处理方式。第一时间带孩子看恶作剧的后果;带他挨家挨户道歉;让他一起帮忙清洗被污染的衣物;外墙清洗时,让他站在大太阳底下看着。整个事情处理过程中,妈妈都没有大吼大叫骂孩子,却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5、用奖励正确行为的方法,压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AAP的政策声明“养育健康儿童的有效纪律”强调:专注于教导良好的行为而不是惩罚不良的行为。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也指出:孩子在学习中的任何错误,都不建议用惩罚的方式来纠正。用奖励正确行为的方法,让孩子的正确行为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不是惩罚孩子错误的做法,让孩子学会正确行为。
比如孩子弹琴时有错音,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总是弹错?!”而是对他说“你是大将军,所有的音都是你的小兵,但有个逃兵逃跑了,你能把它抓回来吗?”把指出错误,变成成就期待,一旦孩子达成目标,给予赞赏和奖励。
总之,小编建议家长们帮助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有礼貌、尊师长、爱读书、爱运动的习惯,这样到了初中就会好管很多,到时候即便孩子学习不好,也起码不会学坏,对孩子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都会受益众生。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教育需要的是:适度宽容,及时严格,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注觅知己网站喔,如需咨询情感问题或情感诉说请点击下方的“情感导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