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也是双向奔赴的过程。作为学生,我们首先应当意识到,老师是愿意与我们像朋友一样去交流,形成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友好师生关系的。
辽宁机电职业院校内就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只见一名老师在查寝室时与学生发生了口角,这位老师的口气十分的“霸气”,对学生说“哪个不服?来!”,言语之间更是多次用手指推搡学生,并且问当场的学生谁不服。
而后对着一男生用教训的口气说道,“我查寝你就好好配合,明白吗?”男同学表示自己没有不配合。该老师继续问在场的男同学“谁不服?”。紧接着男生表示自己不服,男老师对男生说道“你不服,你表现一下”,“嘴不服”,“你嘴不服啊?”。然后男老师转身又对着其他学生说道,“有没有带刚的?”,男生接着怼老师,“有本事你处分我”,老师就用手指着自己的脸称,“你打我一下,我就处分你”。
该视频一出引发网友的热议,有的网友认为,老师就应该有老师的样子,本来是来查寝的,但是却有种黑社会的感觉,指着学生就问服不服,有损老师的形象。作为老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应该注意基本的言行,因为老师的言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老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更应该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受到学生们的尊重!
还有的网友表示,其实也不完全怪老师,因为该老师本来就是查寝的,结果男生更有挑衅的感觉,不配合老师,才引发老师的愤怒,面对一群不服管教的学生,老师也只能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从视频上来看,学生也有做得不合适的地方,在被问谁不服的时候,男生理直气壮的表示我不服,你有本事处分我,可见也不是善茬,也就不能完全怪老师了。
而针对这一事件,学校对此回应称,视频不完整,正在调查。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现在暂且不能下定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学生也好,老师也好,都应该摆正态度和心态,为学生有更好的未来而努力!
该如何正确维持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它在人类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个关系中,教师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角色,而学生则是接受知识、成长的主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恰当的师生关系,比如教师利用职权对学生进行性骚扰、学生与教师谈恋爱等等。这些现象不仅违反了教育的基本原则,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因此,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老师,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黑板上擦去的是功利,写上的是真理。”首先,我们要在认识上,感情上去理解老师的辛苦,多多体贴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路遇老师,要主动向老师问好,而不是绕路而行;日常和老师交流、相处时态度要尊敬,使用礼貌用语;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和请假制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习中以进取、严谨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保持创新精神,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合理建议。
这些都是尊重老师的表现,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还体现出你优良的素养。下面,以提问场景为例:
如果想要向老师提问,尤其是和课程或专业相关的问题,首先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在问问题之前可以列一个大纲,以最简短的话语描述出问题关键。在与老师沟通过程中,做到高效而条理,尊重老师的时间和劳动。
提问方式的选择方面,可以根据老师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有的老师喜欢面谈,有的老师喜欢邮件沟通。可以在课前问问老师习惯何种方式,这样的沟通会使双方舒适很多。
提问的态度和措辞也很重要,作为学生,要虚心求教,对老师要有应有的尊重。当和老师有不同的看法时,更要注意语气和措辞,避免和老师的直接冲突,必要时可以先将问题放下,待合适的时机再向老师请教。
同学们天然对老师有一种深深的敬意,仰视膜拜着老师和这个学科,认为老师“高高在上”,不敢与老师交流,或者是沟通时战战兢兢;而有的同学则对老师不以为然,不屑听老师的语重心长的教导,这两种心态都不会有良好的沟通效果。
其实,大家要相信,老师们是乐意与学生沟通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当遇到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时,大家可以积极去找老师沟通和学习。
并且,老师们有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思想,与老师的每一次认真而有效的沟通,都能让我们在为人处事或者专业知识上有所收获。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交流礼仪。同学们在使用微信、 QQ等社交软件与老师沟通时,可以注意以下方面。
1、选择合适的时间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2、把握老师的聊天习惯,针对性地发送文字或者语音信息。一般情况下,尽量发送文字信息,而不是语音信息;
3、交流前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年级班级以及姓名;
4、交流时注意效率和态度,明确自己的问题和需求,礼貌提出请求;
3、使用通俗易懂的话和老师交流,尽量不要使用“ssfd””xswl”“zqsg”等“黑话”;
4、可以展开优质的心理课
一堂优质的心理课既要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又要以积极的视角、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笔者在设计《考试压力那些事》一课时,从“看见”学生需求到“看见”教学目标;从显性的师生“对话”到隐性的生生“对话”;从学习者的“成长”到执教者的“成长”,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探索。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注
觅知己情感网站喔,如需咨询情感问题或情感诉说请点击下方的
“易倾诉”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