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趟远门,要么就乘飞机,要么就乘高铁或火车,对于普通市民,在出行花费方面肯定能省则省,所以火车就成了很多想节省花费人士的选择。
然而,湖南有一名叫谷巩的男子,在乘搭上一列株洲到耒阳的K435次火车后,却惨遭横祸,竟然无缘无故被一名陌生男子残忍杀害,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让人感到痛惜。
5月7日下午,四川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四川观察》发布消息称,5月4日,K435次列车,一男子在火车上被陌生人持刀杀害,凶手当场被抓获。死者表哥称:死者与凶手不认识,行凶的刀有18厘米长,死前最后一刻还把刀抢过来压在肚子下面。
5月7日,广州铁路公安局衡阳公安处向新京报记者证实,网传5月4日晚K435次列车上一男子被人持刀杀害一事属实,且凶手有案底。
警方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凶手35岁,重庆人,“2014年和2017年(凶手)曾两次持刀伤人,2010年和2011年曾两次被强制戒毒。”广州铁路公安局衡阳公安处一位民警告诉记者,事发时间为5月4日22时许,当时K435次列车行驶至湖南省衡山县到衡阳市之间,“凶手使用的凶器是一把小刀。目前,受害者家属正与集团公司、车务处和车站派出所沟通。”
图片来源于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事件发生后,网友们也纷纷关注并热议。
5月7日,#男子火车上被陌生人持刀杀害#话题冲上热搜。
在行凶过程和动机都未有官方调查结果的情况下,这也是很多网友最为关注的问题,火车站安检按理说应该是非常严格的,平时不要说可以伤人的刀具了,连喷雾式的防晒、发胶都会被拦下来。
记得前不久,网传有一些农民工带冲击钻和其他装修工具过安检都被检查出来,并被禁止带上车,而这名凶手却能将一把18公分长的刀具带上火车,难道车站的安检通道是拿来装饰用的吗?就算凶手把刀具藏在身上,那车站一般都有那种可以检测乘客身上是否带有金属的安检门的,那当时凶手是怎样通过安检门的检测呢?
无论任何一版的《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中,管制器具都是排在非常前面的,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导致人身伤害,无论是无意中被使用,还是被不法分子当成凶器,在封闭的车厢内,都是对所有乘客人身安全的重大威胁。
通过安检及时发现危险品,将任何有危险的东西卡在站外车下,无疑是守住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关卡。相对而言,如果安检有漏洞,走过场,没有发现风险隐患,就有可能发生令人目不忍视的惨剧,对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和车辆安全运行造成重大损害。
“五一”假期前,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加大警力投入,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全力确保假日期间旅客出行安全。特别督促车站安检部门加强安检查危力度,严查各类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确保将各类违禁物品阻拦在站外车下,而这起凶案正是发生在“五一”假期期间,可见,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落实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否做到了从严从精,万无一失,的确需要打一个问号。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现有的安检流程,是经历过以往各种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用无数经验和教训铸成的“安全闸门”,如果说,18厘米的刀都没检出来,无疑是非常重大的安检失误。在抓紧调查案件,惩治凶手的同时,所涉车站和铁路公安机关,必须对安检这一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严肃倒查追责,否则,漏洞不堵上,隐患不消除,无法告慰死者及家属,不能让公众信服和安心!
以上内容来源:四川观察、新京报、极目新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令人十分不满的情况,受害者的亲属在寻求帮助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和打压,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发声,没有途径寻求公正的协助。这种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待遇令人痛心。
而在案发时,车上的医务人员拿着药箱过来对伤者进行救治,来到现场才发现忘记了带药箱的钥匙,又得重新跑回去找钥匙,这个过程又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在包扎伤口时又把纱布包到了伤者的嘴巴上,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虽然他表弟的死跟抢救是否及时没有很大关系,但也从中暴露了火车上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存在瑕疵。
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人感到痛心之余,网友也纷纷呼吁加强对旅客和火车安全的监管和管理,让每个乘客的安全都得到注意和重视。
当然,这种令人痛心的事件,谁都不希望发生的,我们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不要过度渲染事情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遵循法律程序,让法律正义得到伸张。
希望相关方面也积极跟死者家属进行沟通和协商,安抚他们的情绪,人死不能复生,再多的悲伤也无济于事,现在只能让法律严惩凶手,无论他行凶目的是什么,都要让他为自己的行为去付出代价,这样才能告慰死者,才能震慑犯罪。
这件事和早前连续发生了几起随机伤害路人事件,每次的新闻评论下面都会有人说:“这就是反社会人格,正常人干不出这事”。
这些罪犯是否是反社会人格我们不得而知,在这里我们也不做更多分析,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今天展开说说:反社会人格,究竟什么是“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是天生的吗?
究竟什么是“反社会人格”?
简单来说,反社会人格的显著特征就是一个人极度的自恋和自我中心,缺少同理心和悔过感,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由于无法共情、难以与他人建立关系等社会功能的受损,反社会人格者无法体会他人的痛苦,更谈不上有恻隐之心,因此,他们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经常做出说谎、操控他人、极度冷漠等行为。
例如,杭州杀妻案中的许某在杀人分尸后依然能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白银连环奸杀案的凶手在讲述罪行时内心毫无波澜;北大包丽案男主以PUA招数操控女友,实施精神虐待。
去抑制化行为也会使得他们藐视一切社会规则,喜欢按照自己的利益和乐趣来行事,追求冒险和刺激,习惯性地侵犯他人的权益,没有责任感。例如一些暴力分子、偷窃成瘾者。
可以说,在反社会人格者的世界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不存在是非对错,就看自己喜欢与否。
反社会人格是天生的吗?
基因或生物学因素对于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反社会人格形成的确切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主流的观点认为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家族中反社会人格的发生率越高,与确诊亲属的血缘关系越近,则发病的可能可能性越大。
2、大脑功能异常
有研究发现,反社会人格者的大脑皮质机能和一般人有所不同,其脑部负责情绪感知的部位功能缺失,导致他们对痛苦、快乐、恐惧等情绪的反应迟钝,甚至是毫无反应。因此,反社会人格者无法体会到他人的痛苦,习惯了像对待“物品”一样对待别人。
3、环境因素
根据哈佛大学临床精神病学专家玛莎·斯托特的研究,50%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剩下的一半则可能源于未知的混合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包含家庭、社会、学校等等。
比如,不和睦的家庭关系、错误的教养方式,都有可能让孩子受到精神创伤,从而导致性格的扭曲,最后诱发反社会人格的出现。
可见,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有反社会人格基因的人是否会变成危险的罪犯,最终还是要看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
如何识别,可能隐藏在身边的反社会人格?
行为模式:反社会人格的行为模式通常会表现出对他人的漠视和不尊重,以及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的倾向。例如,他们可能会欺骗、操纵、欺负和伤害别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经常违反约定和承诺,以及表现出冷漠和无情。
社交关系:反社会人格通常会有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亲密和稳定的关系,可能会与人发生冲突和纠纷,并对他人产生恐惧或压迫感。此外,他们也不太可能与其他人建立长期的情感联系。
态度和信念:反社会人格通常会表现出自私、不负责任和无耻的态度,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他们可能会对道德和价值观缺乏认同感,经常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之上,并表现出攻击性和愤怒的情绪。
个性特点:反社会人格通常具有自我中心、冷漠、易怒、不安、焦虑、不负责任等特点。他们可能会有很高的自我评价,但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上面的四种方法,也许并不能帮你锁定反社会人格者,但至少可以帮你更好地认识反社会人格的特点,尽可能地减少风险。
毕竟,反社会人格很难改变,反社会人格者也往往不认为自己需要治疗,如果遇见他们,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远离。
当然,如果你怀疑自己的朋友或亲属可能有反社会人格障碍,除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也应该委婉地建议他们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