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丁克一词的不断普及和现在女性越来越晚的要孩子,我们不禁好奇,这背后都有哪些原因。在说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57岁母亲本来有一个梦想:当姥姥。可34岁的博士女儿,偏偏选择丁克。
一怒之下,她自己又生了一个孩子——
“你不让我当姥姥,我就让你当姐姐!”
面对母亲的剑走偏锋,“被姐姐”的女儿执拗“拒收”:
“养你们二老可以,但你们的孩子,我不负责养!”
很多人说,这个世界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丁克?
丁克的名称来自英文DoubleIncome No 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 Double Income No Kids有时也写成Double Income and NoKid(Kids)。仅从单词字面意义解释是双收入,无孩子的。选择的原因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经济,个人发展或者家庭等等非生理因素。成为丁克的首要标准是: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需要层次基本理论。书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认为,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照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需要发展。但这种需要层次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人会在低层次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去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而丁克一族大多数是高收入人群,是社会的中产阶层。于他们而言,物质条件基本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当他们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若是不生孩子,能让他们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更多的金钱,更多的精力去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不仅如此,若是他们不将时间花在为孩子的事情奔走忙碌上,将会有更多时间满足自身享乐需求。
而一部分丁克一族有着全新的婚恋观,他们认为孩子不是维系婚姻的纽带,不是婚姻的保鲜剂,而是占据自己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的“负担”,影响着他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再者,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城市生活压力大,养育孩子成本高,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夫妻俩的负担。
有些丁克一族认为社会太残酷,竞争太激烈,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各样补习班,不愿意让他从小到大就为了学习,为了工作,而不得不卷入社会的残酷竞争中以取得社会地位,赢得他人尊重。一些丁克一族认为自己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中已经够累了,不想让孩子跟自己一样过得如此辛苦,干脆就不生育孩子了。
“丁克”只是一种选择,体现的是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没有必要去给它贴上诸如“自私,不孝”之类的标签。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体,都拥有选择生育或是不生育的权利。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人生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题,而是否生育只是其中的一道,只要我们根据自身现实条件,做出无悔于心的选择,就足够了。
如果某些坚持要生二胎的老人,是因为自己心怀恐惧,想通过生孩子建立自己的安全感,那也一样,需要疏通情感。希望我们有且只有一次的短暂一生,可以真正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因恐惧而妥协,同时承受它可能带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