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生孩子,一定要生孩子吗?当孕育新生命成为当代社会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时,也许我们自己都曾有迷茫过。近期一个试管婴儿与妈妈孕期的所有针管合影的视频引起上万人讨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试管宝妈在经历促排、移植、保胎整个过程中的艰辛。
在视频里,我们看到大大小小的针管超百只,这些针包括:降调针,促排卵针,破卵针黄体酮……贯穿了从“排卵之前”,到“胚胎移植到子宫后”的整个孕期......,与宝宝可爱的稚嫩的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妈妈在镜头前也露出了由衷的、幸福的笑容!我想这位妈妈在这一刻,看到宝宝的睡颜,一定觉得值了。
虽然视频只截了12秒,但我看了几秒就关了,太可怕了。是那种令人心酸的可怕,养育一个孩子真的不容易。
没有做过试管的人可能很少去了解这个流程。
网上有一张图(仅作科普,以下都是)——
有一个数据上面还没有写,就是即便是适龄女性,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也仅在40%至50%之间。
40岁以后这个成功率很难超出20%。当然这只是数据,因人而异,技术也发展到4代了。
不过,李玟就是如此,吃了那么多苦较后没有自己的宝宝。国外也有一张图片,一位妈妈接受了很多次人工受孕后终于怀上了宝宝。而一年备孕下来,用过的针管能绕孩子一圈。
艰难和不易,压力和痛苦,没有亲身体会的人,真的很难感同身受。更别提中间还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幺蛾子。
在祝福之余,也让人不由感慨:试管妈妈太不容易了。同时该视频引发了一个更广泛的讨论,孩子该不该生?即每个人是否有权决定是否要生育,以及何时何种方式生育。这包括了试管婴儿技术的伦理问题,以及社会对不同生育选择的接受程度。
首先是能不能承受生育对身体的伤害。
生育毫无疑问是一件伤身体的事情。怀孕时的胃酸、心悸、呼吸困难、关节酸胀、腰背疼痛、耻骨联合分离等等......这些在生产后大概率会自行缓解的甚至都不算什么。
难受的是生完之后,你会面对一团糟的身体。你的腹肌中间可能会有4指宽的缝隙,腰上的肉会松弛的像个布袋子,大部分人都会出现盆底肌问题,痔疮、漏尿,子宫膀胱脱垂都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与此同时,生产之后你还会迎来荷尔蒙变化的巨浪,它会带给你非常猛烈的情绪上的冲击,很容易就陷入产后抑郁。
这些状况有的可以通过医学手段来修复,有的却会一直伴随着你。
如果选择生育,这些问题就是你无法逃避的。
所以,真的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你目前的身心状态能够承受这些吗?
第二,经济条件是否足够支撑。
这里说的不只是养育孩子的花费,而是你的经济条件能不能让你从容的面对养育这件事。如果家庭财务紧张,养育压力就会翻倍,如果为了省钱买了不太好的纸尿裤,然后宝宝居然还真的就红屁屁了,你会非常非常的痛苦和自责。
这和你有能力买较好的,但是觉得没必要,就选了个中等的完全不同。没选,和没能力选差别是非常大的。
第三,孩子出生之后的养育模式。
我们面对现实情况是孩子出生之后,社会、家庭等等,各方面的认知惯性会把孩子推向母亲,把他视为女性责任。作为母亲想要侥幸逃脱桎梏,大概率是另外一位伟大的母亲承担起了主要的劳动。奶奶或者姥姥,运气好的话再加上其他长辈。
所以我觉得在生一个孩子之前,一定要全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孩子未来的养育模式,不要觉得宝宝出来后就自然而然的有解决方案了,没有这回事的。前面不做好准备,你就会非常被动,可能要拖着产后未愈的身体过度的操心劳累,千万别这样。
第四,能不能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
做母亲有时是很沉重的事情,孩子会吞噬你的自我,真的很难抑制那种牺牲自己成全孩子的冲动。
但人的本性就是有过多的牺牲,就会有过多的要求,你会叹息自己把大好年华消耗在了孩子身上,所以潜意识里也会期待孩子用绝对服从回报你。
这样纠缠在一起的人生,往往会让双方都变得破碎。
你是否有足够成熟稳定的心态,有能力把自己调整好,能够适应并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呢?
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就不要着急着成为父母,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孩子,先好好爱自己,享受自己的人生吧。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孩子来了,就尊重他们,让孩子无忧无虑做自己。如果实在没有孩子,也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好,不留遗憾。养育后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无论什么时候,咱们也先养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