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情感网丛宁老师,我们的网址是www.qinggan.com 欢迎收听人生果然不同。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将人的精神境界由低到高分成四个层次。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就像动物一样,生活全凭着本能驱动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很少顾及其他。功利境界其实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在的境界。在功利境界的人,言行举止的主要驱动力就来自于对功名利禄的追求。道德境界,也就是常说的君子。看重自己的良知,操守多过于看重自己的成败得失。道德境界的人,要求自己为人处事外无愧于人内无愧于心。天地境界也可以称之为圣人,说她是天地境界,因为她的心就像天地一样广阔无私。他的心里装着芸芸众生,装着这世上的每一个人。对他来说,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都是他生命的一个分支。他们的快乐便是她的快乐,他们流泪,他就会心痛。所以,对于天地境界的人,善待世上每一个人,便是他善待他自己。爱世上每一个人便是他的挚爱。
通常随着人的精神境界越高,他内心道德的比重也会越大。而到了天地境界,道德就成了一种良心的本能。长期以来,我们好像有这样一个误解,说到有德之事就是指那种道德境界的君子。或者天地境界的圣人。凡事必须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为自己着想。好像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件不道德很羞耻的事情,事实并非如此,道德有一个很宽的跨度。它既包含了圣人般的智商,也包含了我们普通人有不忍的那一种恻隐之心。真正的道德,不要求每个人变成圣人,也不要求你为了她人一定要牺牲你自己。道德尊重人性也理解为自己着想是人之常情。道德只是要求我们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能在心里总是留出那么一点点空间为别人想想。仅此而已。今天是我们关于道德这个话题的最后一课我们就来看看为自己着想,是不是就等同于自私?以及当我们最终攀爬到道德跨度的最高境界。
在道德之上,我们会看见什么?以前读一个法国哲学家的一句话,当时让我非常感动。跟大家分享啊,他说我们作为人应当为自己着想。如果你都不为你自己着想,还有谁会为你着想。但是如果我们只为自己着想我们还配当人吗?又有一个误解产生了我们总以为那些为自己着想的人是自私的人不这样为自己着想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人应当为自己着想,所以为自己着想,并不等同于自私,只有只为自己着想,100%为自己着想而不为别人的人这个才叫做自私。你想看,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这种为别人着想。我们根本不可能有残疾人的,因为大多数制定这种政策的人一般不残疾。所以这一切都是需要有那么一些人,他要学会为别人去着想作为一个健全人,你要学会为残疾人去着想。而作为一个年轻人,你要学会为老人去着想。因为当你们去制定很多政策的时候,你们还没有那么老。我们很多时候都说我们要培养有用的人。这句话其实很多时候就真的很功利。那没用的人就不要他了吗?什么人是没用的人啊!任何一个没用的人,放对的地方都是有用的呀。
让我们的好人更放心大胆的去有所作为,让我们的这些善心能够更放心大胆的去落于善行,最后再跟大家说一个道德当中的一个至高境界,道德当中的至高境界是什么东西?尚善行善而忘其善,尚善就是至高的善,最高境界的善是什么呢?你在做好事,但你不知道你在做好事。你在做好事,但你不觉得你是个特别善良的人,你觉得你做了个我应该的事。
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的保护自己这个与生俱来的神圣的同情心,有的同情心里面就会有大爱,你就会有关怀。那么在这里说了半天道德呢其实我是想跟大家再说一句总结的话,没有爱退而求其次才产生了道德。一个人要是有爱的话,根本不用多谈道德,我心里面对这个人是有将心比心,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对的我自然而然会去帮助他,感同身受,将心比心嘛。所以道德是没有爱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结果,法律是没有道德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结果。所以不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心里有爱的人。所以做一个心里面这个神圣的同情心没有泯灭的人,你自然而然会是一个超越了道德的人,心里有爱的时候,道德往往是多余的,当爱消失了。我们只能强调道德了,心里有善,有良知的时候,法律往往是多余的。所以在道德问题里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爱,结论不变才是道德的灵魂,才是最高的道德。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大家可以关注下我们公众号觅知己,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