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你》是一本由古尔浪洼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一):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对别人下定论。
我对这类书,具有天然的排斥性;觉得不入流,有点low。我自己喜欢的是历史,是大经管,觉得读起来高大上,像这类成长励志类的书籍,是给二三四线城市的小白领看的,与自己没有关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不得不读它,便硬起头皮,胡乱的翻翻。无意中看到一个标题,叫“放大自己的优势”。原以为是让我们在别人面前积极展示自己,获得别人的认可。大概浏览了一下 ,有些信息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就认真的读完了这篇,令我惊奇的是,书里面并没有太多的说教,只是举了两个事例。
事例一讲的是一个学漫画的女孩去一家机械制造厂实习,对于专业落差这么大的情况下,一般人会进行拒绝,要是没办法必须去,也是混完实习期,尽快离开。这个女孩子不一样,她采用自己的特长,利用自己的画画技能,把生产中的很多细节进行动画展示。工作量很大,并且会加班,她没拒绝和退缩,竟然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把完成的生产线利用动画的模式展现出来,并把很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标注,让生产线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三个月的实习期内就可以跟实习单位高级工程师和领导一起开会探讨,大家都已经把她当做正式员工来看待。实习期结束,公司给她开出了高于常人的待遇,但她还是选择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
虽然漫画和机械制造完全是不相关的两个行业,只要懂得放大自己的优势,在任何岗位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深深的冲击了我,我平时总是抱怨这个产品不好推销,那个产品不好宣传,不是去寻找到合适的卖点和渠道,而是在原地抱怨。这对我的工作何尝不是一个大的启发呢?
这改变了我对本书的观点,一扫之前的偏见,而是拿起来仔细阅读。书中并没有强加型的的说教,而是扎扎实实的经验展示。像一个成功人士跟你讲,他之前踩过的所有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看完了全书,我觉得我还会阅读第二遍,第三遍。书中的内容,让我惊诧,是什么样的经历,才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我尝试着去了解作者本身。
作者是高中学历,跟大多数人比,可能会被嗤之以鼻。但是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十几年的时间,从一个一线工厂的质检员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副总裁。这样的经历更使本书的意义提升了一层。只有经历过人生风雨,才会润物无声。
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不起的你,不是来自外部的夸赞,而是来自内部的自我修养。我们只有扎实的磨炼了自己,才能更上一层楼。读完本书,最大的感悟就是,作者在耳边叮嘱我——学会优秀。优秀不是优秀的人特有的品质,而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学会的基本技能。
学会让自己成长,学会让自己优秀,学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你。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二):《了不起的你》:从逆境逆袭也是有方法的
关于职场和个人提升的书看过不少,但让我眼前一亮的莫过于这本《了不起的你》,作者通过朴实的文字和自己从业以来的一些经验教训,总结出职场生存的一些法则,通过6个步骤,10种工具,从逆境成长,你将会变得了不起。 不要小看职场,它其中也蕴含了很大的学问,抱怨是没有用的,任何困难惟有迎头而上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1、简历职场的敲门砖,小简历大学问 我们大部分人面试都是从一张简历开始,不要小看一份小小的简历,它也能决定你的“生死”。作为一名HR,他每天要面对无数份简历,千篇一律的简历很难激起他的兴趣。 有很多初入职场的新人都很会挖空心思,想把简历做的漂亮一些,有的职场“老人”因为想让面试官留下印象,把简历做的很详细。 作者以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简历要简洁、有亮点,干货才是第一。作者还特别强调一点,慎填兴趣、爱好与特长。 说到这点,我想起一个朋友,他在简历的特长那里写了自己爱好读书,自认为读了几本书就很了不起,但是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是一个老道的文学爱好者,不问其他的,就问他读了哪些书,然后他自己又提了一些书名,但是他提的书我那朋友大多数没有读过。 我们挖空心思的想让自己多才多艺,本来认为可以加分的,但是后来却变成减分向,得不长失。 有很多人喜欢写长简历,其实喜欢写长简历的一般都是些应届毕业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就喜欢把在学校获的所有奖励都写一遍,但是这些简历往往显得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有点卖弄的意思。 这里作者给的建议是:少卖弄,多实绩。长简历可以写,但是要言之有物,多讲实绩。 2、学习是晋升的跳板 一般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喜欢先了解作者本人,本书的作者古尔浪洼是一个从业比较早的人,他高中毕业以后就开始出来找工作,一开始在车间做着普工的工作,因为爱好文学,喜欢读书,所以在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有岗位变动,他调离了岗位,去了一个公司人人都关注的岗位,特别是老板也会时不时的关心和叮嘱。 因为认真和好学,他在那里得到了老板娘的认可,老板叮嘱部门经理好好培养他,在他工作的第六个年头,部门经理调岗去了制造部当经理,推荐他做了品质部的经理。 后来他帮别人开办工厂,在工厂步入正轨以后,抽身而出,最后他去了跨国集团做高管。 他的成功除了有客观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因为是文学爱好者,他在豆瓣、头条等多平台中公开自己的工作经历,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数百万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书里还有一个方法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表格,之前在工作中,我也喜欢长篇大论,不喜欢用表格,但是自从上级领导要求写报告时必需用表格时,才发现表格是真的太好用了,一目了然,而且各种事项也非常清楚,最主要的是领导也能一眼就看明白。 不过你是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人,如果在职场中遭遇困惑,不妨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一读这本书,它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里面除了分享一些个人成长的经验,还有一些职场相处之道。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三):白手起家到五百强集团高管,看看如何混职场
古叔是我书评写作的领路人。白手起家到某跨国集团高管,靠的是勤奋、努力和方法。 这本《了不起的你》是古叔多年在职场总结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古叔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他那种持续耕耘的心态,那种虚心接受“专家”、“老板”建议,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 1.与一位专家的交流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难免遇到一些问题,遇到问题一般人都会向人请教。 古叔在工作中也不例外。有次古叔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托人联系了一位专家,去他家登门拜访。 本以为专家忙碌不会很热情。没想到剧情大反转,专家很热情,在约定的时间内,在一块小板凳上跟古叔聊了四个小时。 分别后,还送了一袋子这个行业的资料。因为专家担心时间匆忙,很多东西没讲清楚。 古叔说,他第一次在生活里读懂了“上善若水”四个字。 的确,榜样的力量无穷!能有机会靠近这样的榜样,更是古叔多年在职场上努力向上的结果。 2.自创“两个一”笔记 初入职场,看什么事情都觉得新鲜,恨不得把所有不懂的地方都记下来。 古叔也是如此。年轻时,为了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可没少折腾。光是记笔记,就写了十几本笔记本,一段一段写,一条一条记,在密密麻麻的流水账中,追踪找灵感细节。 后来,他发现了这种流水账式笔记的弊端:费时、效率低。于是,有了笔记的改进版。从前到后,是流水账式笔记;从后往前,是灵感与思考笔记。 这种笔记持续做了八年,在一次课题写作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一些好的有价值的想法,都躺在箱子里睡大觉。 痛定思痛。古叔这次决定同时记两本笔记,新增的笔记,一周记一次,把有价值的数字提炼到一页,取名“一页数字”,从前往后记。再把第一本笔记本有价值的想法灵感,提炼成一行,取名“一行想法”。 有了“两个一”笔记,古叔的笔记就自成体系,没有多余的水分。 不是每个会写笔记的人都能成古叔,古叔在探索笔记迭代的路上给我们无尽的思考。那就是在做中学,不断优化个人能力,在时间的沉淀里,让笔记自然开花结果。 3.自我管理的四个维度 杭州95后获得100万房补,告诉我们一个不真的事实: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自我管理。 古叔在职场上也悟出了一些自我管理的心得。他认为,不论在哪个岗位,收入是多少,都要从四个维度上管理好自己。 第一,要明确自己的使命。比如,小熊是一名教师,那么小熊的使命就是帮助每一位来班上学习的学生取得学业上的进步,获取更多的学科基础知识,并且出了社会还能学会学习。 第二,学会和自己达成协议。这个协议包括,做什么事,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 第三,学会给自己授权。就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跟谁合作,跟谁协调。 第四,不要把自己禁锢在条条框框中。就是不要只做本职范围内的事,多做事,提高自我技能,累积行业经验。 这四点恰好解释了工作中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也决定了一个人是抱着成长性思维做事,还是固守一隅不敢越雷池一步。 总结与收获 小熊花了三个小时,一气呵成看完了整本书。看的时候一边做笔记,一边在脑海里寻找相似的案例。 古叔的职场起点并不高,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悟性一步步走到今天。今天写的这本书《了不起的你》,更多的是长辈对年轻职场人的一种关怀,还有客观描述职场中各类见闻,也有在职场中提炼的好点子。 小熊在这里只分享了部分内容,篇幅不长,却也可以发现古叔是一位创新型前辈,并怀着一颗虚怀若谷的心混职场。 我们可能忘记书中的内容,但我们无法抹去书中只言片语,对我们某一段人生的启迪。 这也许是读书的意义吧!读些与专业无关的书,扩大人生半径,不也是丰富人生的一种途径么? 就像小熊,在十八线小镇教书,不能和500强高管面对面聊天,却可以透过他的文字,读懂很多职场的礼仪与暗语。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四):你一直在努力,可惜的是,你仅仅是盲目努力而已
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一直有在努力,然而可惜的是,你仅仅是盲目努力而已,更加遗憾的是,盲目的努力,几乎是看不到什么效果的。
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并不能够万众瞩目,但请不要忘记,最强大的敌人一直都只有自己,如果你能够实现超越了自己,能够比昨天的自己更了不起,就已经达到了目标了。
笔者毕业两年,在两年后的今天,才看到这本《了不起的你》,如获至宝的捧在手上,想当初如果能够在毕业的时候,看到这本书,能够少多少辛酸泪,少多少荒唐言!
《了不起的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你!没有你,世界上面都不是,它是一本个人精准提升手册,手把手的教你精准提升能力,如果你现在处在顺境,这本书就陪着你成长,要是你现在被困境所惑,这本书就陪着你不退!
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个人的20多岁的样子,都是差不多的,然而在步入社会的8-10年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甚至到了35岁之后,同样的两个人在同样起跑线上,两个人可能会渐行渐远,迟早会变成两个世界的人。
而事实上,老天爷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为你是某人,就会对你格外垂青,一切都是靠自己去争取,就算每个人的经历都相同,每个人做出的选择也都不相同,而相同经历的人,能够有几个呢?这两天高考放榜,成绩分数查看,金榜题名的人欢呼雀跃,名落孙山的人却暗自落泪,在面对个知识点的时候,有的人选择攻克,而有的人却选择侥幸心理,说这道题不一定会考,而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会的人拥抱美好未来,不会的人被迫选择。这难道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吗?
《了不起的你》作者古尔浪佳,原名李发文,他十余年间,从一个普通员工,做到了一个集团的高管,他分享的人生与职场的经验,已经帮助了数百万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了不起的你》中,作者聚焦工作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和误区,从思维、行动、效率、优化、实践、持续改善6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了“高绩效思维六何法”“效率地图5步法”“结论优先逻辑”等10种简单且有效的实操工具。只要遵循书中的方法持续精准提升,便可以日益精进,也许你就会成为下一个了不起的人。
笔者觉得这本书确实是值得大学生和职场新鲜人一读的好书。书中穿插了作者是一步步从基层奋斗到集团高管的小镇青年,所以文字很有实操性。最喜欢他对自我劣根性的剖析,发现问题、改变问题,最后成就属于自己的明天。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五):一本年轻人精进自我的职场指南
书名:《了不起的你》 作者:古尔浪洼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在拿到这本书的前十秒,我非常害怕这是一本徒有其名的书,害怕都是一些无用的鸡汤文。但事实证明自己想错了,人只有在放下一些自以为是的偏见的时候,我们才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才能接收到一些平被自己忽略的信息。
. 所谓:吾日三省吾身。 这本书里的原则,我都在工作生活中实践了一个月,所以会结合自己的成长和收获来谈几个问题。 第一,作为职场新人最需要注重培养自己哪些能力? 第二,有哪些让你高效行动的方法和工具? 第三,年轻人需要如何调整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第一篇:能力篇 比起总是希望前辈告诉你成功的捷径,不如通过观看他人的人生总结出共通的法则并尝试自己先做到来的实际。这本书的作者用了很多实际的案例和故事给到年轻人很多启发和正向引导。很适合刚刚进入工作岗位0-3年的年轻人,迷茫无措时看完本书,不能说立马解决你当前的问题,但一定会给到你改变现状的破局思路。
. 1、接纳当下,当下才会接纳你。 或许,此刻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也和我一样,羡慕那些早早成为自由职业者,或家境殷实,不喜欢当下的工作就去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还能够轻轻松松就能挣到钱的人。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自己看到的单一因素之外的其他复杂因素,单纯地以为他人的轻松都是因为运气,殊不知别人运气的背后积攒了多少实力。
作为普通的大学毕业的我们,与其纠结“我不喜欢这份工作,还有更好的选择吗?”这个大部分人的共性问题,还不如学会去接纳它,并喜欢它。因为心猿意马是无法让我们专注于一个领域,精耕细作出成绩的。况且,主业工作就像一棵大树的主干,永远是我们普通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他副业和兴趣收入,只是旁枝斜逸,算是锦上添花。如果我们任由各自兴趣好和自己喜欢的事物乱长而不节制的话,这颗树就很难成材,而且可能就是一堆废柴。 就拿我们经常听到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它的最短板。但我们一个人能够取得多少成就,往往得看他最大的优势和强项。 所以,无论你此刻身处何处,有着多美好的期待。都要学会立足当下,接纳当下,努力发展自己的主干,当你有了自己的“1”,后面才会衍生出更多的“0”。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 2、重视基础力 很多人会问:什么是基础力?为什么它怎么重要? 我们总说建一栋大楼,无论它的上层建筑多么好看,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底层基础。地基稳固,向上才有无限可能。 那么,作为刚入职场的新人,想谋求更好发展的你又该如何做好这五项基础力呢?
. 融入力: 快速的适应能力和融入能力决定了你在这个团队是否能够高效顺畅与团队成员工作。这就涉及到选择加入这家公司前是否了解过企业文化,以及工作方式是否能够接受。如果底层价值不匹配,那么离开也只会是早晚的事儿。
. 兑现力: 我们说好的兑现能力,不是简单的完成即可。而是需要在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工作的效能和影响,是否能够深入理解工作的原本意图和目的,从而挖掘潜在的续需求,最后给出超出预期的答案。比如:8月我首次完成了一个培训项目,虽然拿到的指导书和课程体系都是一样的,但因为自己的深入思考和走心设计不仅让参与者体验很棒,也让设计课程的部门对我赞赏有加。根本原因就在于,别人只是在简单的把它当做一个任务完成即可,而我则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公司的角度,参与者的角度全面思考课程背后的目的和意义,从而给出了一个超乎所有人预期的答案。
. 踏实力: 这是最简单,但也最不平凡的一种能力。因为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础品质。在追求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大部分人只愿意走人生的捷径。如果你能够秉持着踏实进取的心,从长远视角来看,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 服务力: “你能够服务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人愿意服务于你。”从管理角度,服务就是领导力的一部分,领导就是为团队沟通协调资源,解决一些非常规问题的决策。从销售角度来看,谁说销售的只有物品,其实服务也是产品的一部分,只是它不容易被看到。在职场,我们抱着服务的精神来做事,也更容易与同事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更容易学习到你边界之外的工作方法。
. 沟通力: 现代的沟通方式已经不只局限于当面谈判沟通一种,E-mail/QQ/微信等让我们的沟通变得 更加容易。职场里正式沟通(会议)能够让我们在有限时间里了解公司的动向,以及团队的重点工作。很多人只听与自己相关的部分,殊不知了解其他人的工作也会有助于提升个人全局观,或许你面临的困惑,别人已经有了相似的解决方案。第二种,非正式沟通有助于团队 成员的和谐互动,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熟悉彼此,增进友谊。 如果你进入到一些核心岗位,可能还会涉及到写报告,这也是职场向上沟通的重要方式,下一期我会再工具方法论里结合自己的工作整理干货与你分享。
/书里的启示干货很多,笔者仅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了几个点,不喜勿喷/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六):“了不起的你”来自点滴
花了断断续续两周的时间,在带娃间隙读了古尔浪洼老师最近出的职场指南《了不起的你》。
古老师写的书,特点是案例鲜活。看到他一次次从工作生活中提炼做事法则,更加明白他如何从工厂的一线工人一步步升级到企业的负责人:总结验证再修改不断学习升级;也明白一本书是怎样在繁忙的工作中积累出素材:时时处处留心生活,总结案例提炼主题,即使是工作繁忙的企业负责人,也有办法把书踏踏实实地写好。
看他的书,就是和一个出色的职场人士聊天,听他不厌其烦地把触动自己的慢条斯理地分享给你,我边读边带入自己有限的经历,常有点头赞同的冲动。我想写书的梦想也又一次被触动,哪怕用零碎时间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任何行业和领域都能产出果实。
这本书适合职场新人,也能为进入职场一段时间遇到迷茫到朋友提供解惑,看看他的故事与心得,总有让人豁然开朗的地方。
列几个特别有触动我的点吧:
1 谋生--不放弃,不干崩,在自己的赛道上坚持做下去
古老师本人在一个领域做了二十几年,从工人到管理者,从问问题的人,到能够给人提供答案的人。我觉得这是对谋生领域的正确态度,要一直坚持做下去,就会超出大部分人。不在于天赋,跑得快和跑得久在职场上还是后者更具有穿透力。
我的一位同事,是非常有天赋的厨师,最近突然告诉我她想离开这个行业了。她还很年轻,在行业里有很好的前景,我很看好她的能力。可是她说已经厌倦了在高级餐厅后厨每天工作14个小时,给有钱人做饭的日子。我听了为她惋惜,我知道她有多拼命,再往上一步很有可能成为有影响力的业界新星。可是每天过于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干得崩溃了,兴趣已经不在。如果可以真希望她能让热情均匀地分配,不要一下燃尽。这样或许能走得更远,有不一样对行业的体会。
《选择卓越》里讲的故事:阿蒙森和斯科特两人1911年10月分别带队前往南极,前者没有节奏狂突猛进,结果全军覆没,后者日行三十二千米,无论晴雨最终成果达到。重要的不是一时凶猛,而是节奏稳定的持续行动。
不要一次性把自己干崩溃了,留得青山在,我自慢慢烧。
2.做事--不追求完美,享受做的过程
不纠结意义是我和闻韶的一大不同,闻韶做事情是结果导向,不参杂太多情绪,只要分析利弊决定要做了,那就会坚决执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完成。我就会
对必须做的事情非要问个意义,导致我很多重要的项目纠结意义,而疏于行动,因此常被闻韶吐槽。比如,我做视频太看重数据和反馈了,觉得没反馈没意义。其实我只是想记录自己学会更多菜的过程,同时也分享教别人,加深自己印象的过程,这个过程享受就好,不必要求所有事情都达成才有意义。做的过程本身就是意义。
古老师书里也提到了这一点,只有做了才有意义,很多事情不做不会真的了解意义,靠着想永远不会知道。
边做边修正,不追求完美。享受过程,过后检讨。注重过程和经历。我想我应该做的就是关闭我的敏感感受,先沉浸在做这件事里本身,比如,赶紧把昨天做的recipe总结分享一下。
3.习惯--写日记重要,总结日记更重要
古尔浪洼一开始是写日记的,但后来发现写完了也不会看没有什么用。后来他开始写“中央笔记”是把流水账日记用周记总结一下,重要的数字以及灵感想法提炼出来。有了提炼,每天的反省才有了穿透时间的总结,更有价值,反复咀嚼仍然有用的被留下编辑在一起,方便翻阅。这样坚持一年数据和感悟许多都被用在他的论文里面,再也不是没用的日记了。
我自己的日记最近一年断断续续地写,带娃的日子过得比较荒芜,以娃为中心经常生活不规律,要随叫随到,日记也经常忘记,自己很多反省和自查也流失掉了。应该每天写写简单的感受或知识收获笔记,每周再总结一下。把周记从计划和总结得失,扩展到复习知识和信息。笔记必须复习和提炼,否则就是收集而不归档,必然不会好用。
4.修养--遇见两位同事,先问候职位低的同事
古尔浪洼分享自己做事的原则中有一条是,路上遇到职位高的同事与职位低的同事同行,应该先想职位低的同事打招呼,然后在想职位高的同事打招呼。
自认为是个善于体会他人情绪的人,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直觉会先和上司打招呼,仔细想实际上你打招呼的如果是同级同事或者更低职位同事,这更能体现对人本身的尊重,其实比按照等级打招呼更让在场每一个人舒服。
读完书觉得工作忙并不是不总结的理由,只要留心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我们总能够打破环境的束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自己。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七):跟着6个步骤,借助10种工具,你我都可了不起
每个职场人都期待自己在工作上了不起,实现升职加薪的梦想。但是每天却要面对工作中的一地鸡毛:怀才不遇的自己能着做高中生都能做的工作、被冗长且低效的会议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工作多年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提升,想辞职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 工作中的难题这么多,有没有好办法来化解呢?能不能在破解这些难题的同时实现提升自我的目标呢?来看看这本《了不起的你》吧!
了不起的你评价人数不足古尔浪洼 / 2020 / 南海出版公司本书作者古尔浪洼,原名李发文,在十余年间从车间的普通员工做到了跨国集团高管,还帮助别人筹建了一家工厂。同时,他坚持在豆瓣、今日头条等多个平台公开自己的工作经历,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数百万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先后获得“今日头条年度职场号”、“豆瓣阅读专栏奖”等荣誉。
这本《了不起的你》是古尔浪洼的第二本书,在这本书中,古尔浪洼从思维、行动、效率、优化、时间和持续改善六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提供了10个实用工具,帮助读者在工作中不断精进,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观念:转变思维,不断成长
相信许多毕业生在刚工作的时候,都曾经被专业与工作不对口这个问题所困扰过:大学所学的专业根本用不上,每天也不过是一些简单没有含金量的工作。针对这个问题,古尔浪洼的回答真的非常实用且接地气了:学着喜欢你的工作。这是因为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大学生毕业后,都无法从事完全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只学四年,即使专业对口,最多也就是打了一个基础,80%的应用知识和实际的动手能力和技能,还是要在参加工作后从头学起。既然80%都需要从头开始,那就别再抱怨,尝试去喜欢这个可以养家糊口、让自己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吧!
行动:高效行动,持续学习
本书的第四章“高效行动的工具和方法”中详细介绍了高绩效思维六何法、提升开会效率的三个技巧、日常流水账笔记法等实用高效工具。听着非常高大上,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难:高绩效思维六何法就是我们常说的“5W1H”法。这套方法不过就是what、where、when、who、why和how,但是实际使用起来,你就会发现,这个方法能够训练我们提炼问题、描述原因、表达想法和思路的能力。而且,古尔浪洼还在案例中详细展示了这个方法的改进版,读者既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也可以参照老师的思路,探索专属于自己的效率工具。
提升:善于总结,成就自我
的确,在人的学习、工作和成长中,对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思考是不断积累、变化和深入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反思。不管看书读文,还是闭门自学,除了要接受和吸收新知识、新观点外,更要思考、怀疑,通过分析,可以有效将不同的理论转换成自己可适用的技能。有时间的时候也应该多去有意识、有针对性的收集信息,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业务能力、人际交往、职场沟通等等,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努力去应用、去改变自我、提升自我。
这本《了不起的自己》聚焦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案例分析,通俗易懂,实用好学。《了不起的自己》可以说是大学生必读,职场人必备。对即将毕业走入职场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给出了非常实用有效的求职技巧,也能够帮助读者顺利转换学生思维,成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对于已经工作的职场人来说,这本书能够帮助你破解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给出了解决方法,帮助你实现自我提升。当下是最好的时代,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精准提升,日益精进,不负时代,实现自我使命!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八):个人成长如何倍速前进?这六个步骤帮你达成!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想要快速成长,终身学习,持续努力,不能缺少的干货,都成了每个人所渴求的东西,但是这又是一个极度碎片化的时代,今天一点,明天一点,给你带来的只是“睡前想想路千条,早晨起床走原路”,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那么到底有没有帮助个人成长加快倍速的方法呢?答案当然是有的!
这是经过豆瓣的百万用户,亲自实践,有人实现了升职加薪,有人通过自由职业实现了财务自由,也有人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想知道他们都是怎么做到的么?
这本古尔浪洼的《了不起的你:6个步骤,10种工具,手把手教你精准提升能力》(以下简称《了不起的你》)能够带领你实现人生系统化的升级。
作者古尔浪洼,自身就是通过一步步的努力,从底层工人奋斗到集团高管的位置,所有的方法都是他自己经验教训的总结,并且已经得到了现实的检验。与此同时,现在他还是微博书评人,简书签约作者,领英专栏作者,某知名企业总经理,他在豆瓣的专栏《慢成长》更是获得了豆瓣阅读的最佳专栏奖。多年成长经验的总结,加上系统化的输出,希望这本书也能帮你的成长,装上加速器!
1、慢即是快
昨天跟团队中人聊天,大家共同提到一个问题,现在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有“飞一般”的速度,不论什么事情,最好能够当下做了,马上就出效果。
这也就有了很多奇怪的现象,办了健身卡,两天没出明显效果,就不想去了。
最受欢迎的内容是:3天掌握,一周学会,一个月上手,等,这样速成的内容,因为这样的内容才是受到市场欢迎的内容。
说到这个,大家都笑了,还真的是,虽然都知道经典能成为经典,必然是有道理的,但是没时间呀,着急呀,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速成方式。
其实这是对时间感和空间感的缺失,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全能自恋”,就是人们认为我是我所不能的,这也导致了有的人会觉得我一天能完成一百件事情,结果下来一件都没做好。
但是在个人成长这件事上,最快的方式就是慢慢来。
在成长思维当中,古尔浪洼提到了“从缓慢成长到十倍速爆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慢慢来,才能看清细节,才能从别人的言语当中有自己的领悟。
尝试慢下来,深入进去,扎根在这,投入的做这件事情,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成果!
2、思考的前提是你有素材
“你好好想一想。”
这是对于思考最简单的说法。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思考,这就导致很多不断去想很多,但是没有素材的情况下,对于一个单一的主题,我们只能是一拍脑袋,天马行空,走到哪里算哪里,至于思考的结果,是否有效,其实是忽略的。
在书中古尔浪洼提到一个教授说的关于论文写作的故事。
要写出优秀的论文,凭空想象是出不来的,需要先收集素材,甚至有的素材并不是一下子能够收集好的,需要长期的积累,但是对于写论文来说,这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只有储备了大量的素材,再加上深思熟虑,才能最终诞生一个优秀的论文,要不然只能是自己想象的一篇文章。
同样的对于思考,即使是现在比较热门的问题“我要不要做副业”,我们也是需要去找数据,找资料,才能最终思考出合理的决定。
具体的素材收集以及信息筛选,在《了不起的你》这本书中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从书中去继续深入了解。
不论你大学生,还是职场新人,还是自由职业,只要你是想要实现自我成长的人,这本《了不起的你》都将会成为你成长路上的一本不可或缺的手册,6个步骤,让你在每个阶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10种工具,总有一种让你觉得眼前一亮,像其中的日常流水账笔记法,中央笔记,效率地图五步法,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操作方法,希望你也能实现10倍速的个人成长,成为《了不起的你》!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九):《了不起的你》——让未来现在就来
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关注的古叔了,虽然加有好友,但基本上也没说过话,只知道他的经历还是比较厉害的,按照书中的描述是从一个普通员工做到了跨国集团高管。可能看着说的目录你觉得有些话谁都能说得来,不过和一些小编在绞尽脑汁地凑齐了一些网络文章有着截然不同的是,这是实实在在的从笔记里面提炼的精华。
毕业到现在也好几年了,有时候也对没有能够在毕业前就对工作有个初步的概念而感到遗憾,以至于后面踩了不少的坑。如果说能够有前辈指导,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自己摸爬滚打是常态吧。所幸,现在网络比较发达,一般有能力的人也都会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去展示自己,这也让人能够接触到平常无法接触到的一些人和事,学到各种东西。
你的鸡汤可能是勾兑过的
鸡汤之类的词,最早还是在《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上面看到的,那时候心灵鸡汤还不是贬义词,至少没有现在这么不招人待见。
我记得上学时候,一般英文练习册后面都会有练习题,然后有几个近义词让人选择,这种题一般比较容易做对,因为既然在这个章节出这个题目,大概率是跟这个单词有关系,蒙也能蒙对。但是如果放到期末考试,可能很多人就不知所措了,感觉ABCD每一个不像的。
这像极了你平常看到的各种文章,今天A号告诉你细节改变命运,明天B号告诉你做人要有格局,不要在乎一些细节,当你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会恍然大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当时间长了,你两边都看过,然后回头再想想的时候,自己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了。
当一个人强调某个观念的时候,那么这个概念就是最重要的,他会被放大,其他的会被暂时忽略不计,就像那种课后英语习题。但是当你放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真正地考验你的思考能力以及现实的处境了。
有时候人在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免会将问题简化,或者是直接下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A那边可能是做人不要太内向,B那边可能是做人要主动沟通,要外向一点。如果你只记住一个结论,一个观点的话,那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观点是廉价的。如果你非常了解中国的俗语老话的话,你会发现其实有大量冲突的俗语存在的。我随手搜了下,下面是60条中的5条。如果没有一定经验的话,看完足够你怀疑人生,老祖宗真是把话都说全了。
01、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02、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03、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0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05、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现在的职场类书籍比较泛滥,好像谁都可以出书。有些书看下来可能就书的名字起得比较有道理,里面的内容可能还都是网上拼凑起来的,毫无逻辑和事实可言。
古叔可能是偏制造业方面多些,在他上一本书里面,也有不少和工厂之类相关的案例,但这不妨碍我们去学习他们的经验教训。有时候我们看着不经意的事,可能就是别人的一生。
那如何判断是不是鸡汤呢?
看能不能落地执行,可操作性强不强作者是不是在玩文字游戏、玩概念是不是充满了逻辑漏洞认识你自己是一辈子的事
2015年的时候,建康说他觉得“让未来现在就来”这个广告词还是挺好的。我还真很少关注手机的广告,后来想想,确实是这样。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广告语也非常不错——“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是人一辈子的事,无论是你上学还是工作,自己去感知还是看书看电影,人的一辈子都是自我认识的一个过程。
王阳明说“事上练”,职场就是我们平常会经历事情的地方,到处是锻炼自己和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要工作好长时间,三四十年,足够一个人去好好地锻炼了。
看到里面有提到关于开会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会议,可能更多的时候你是观众,有的人选择在下面玩手机,有的人选择练字,有的人看着窗外打发时间,有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与此同时,有的人参加会议多了,已经学会了如果记录会议纪要,知道了如何控制时间,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何在规定时间内脱稿演讲。
以前我觉得,遇到一种事情,第三遍的时候应该想着总结规律,提高效率,因为这么高频的事情后面还可能会遇到,越晚的话越划不来。最近我想,还是在第一遍的时候就把他做好吧。
图为新闻“湖南女孩免费给农妇化妆”的图片
《了不起的你》读后感(十):逆境之下,更需要提升自己
导言: 顺境也好,逆境也罢,生活在继续,为了我们自己,为了那些我们爱的人,没有理由不让自己成长!
***据说2020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我们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有更难的,但目前真的很难。大环境如此,作为事实,唯有接受。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越是处境艰难,越能促进我们改变自身。 比如,利用这段时间来提升自己,找工作的学学怎么找工作,已在职的学学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通过学习来让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层楼,让自己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听说,当学生准备好时,老师就出现了。 我来介绍一位老师——古尔浪洼老师(后文称古老师)。他曾是普通的车间员工,十余年间,成为一家跨国集团的高管。他因乐于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先后获得“今日头条年度职场号”和“豆瓣阅读专栏奖”。他把所有职场经验,都写在这本书里了——《了不起的你》。 正如书名所写,此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你精准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如何精准提升自己呢?*** 古老师从定位、思维、行动、效率、优化、教养这六方面展开来说。这几个步骤也是职场进阶六步曲,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一步步接近了不起的自己。 1、定位: 找工作时最容易碰到的问题之是“不喜欢和专业不对口”,怎么办? 古老师的建议是: 专业不对口时,需要的是迅速学习。 专业在你选定工作的那一刻,已经摆在你面前,并对你提出要求了。 训练自己去喜欢赖以谋生的工作。 书中有个例子很有趣, 一个学动画专业的女孩到制造业工厂实习,她用PPT的方式,画出了每天所见的设备,并用动画方式,让设备运转起来,清晰标出了生产节拍、产能,她的动图清晰呈现了整条生产线的状况。 当时正逢工厂做产能改造和重新调整生产线的工作,所以,她的动画就成了每次谈论的工具,她也因熟悉设备而一起参与讨论。这个女孩的专业跟制造业是不搭边的,但没影响到女孩,用古老师的话来说:“喜欢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 2、思维: 思维决定行为,在所有的思维模式中,获得成长性思维至关重要,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更新认知、了解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 我们都希望能够获得快速成长的能力,但很多时候,慢,才是破解10倍速成长的密码。因为只要是基本功,没有一项能速成,都是由汗水和勤奋一点一滴累积而成。而长时间的积累,才让你有能力把握住全局和问题的关键。 举个例子来加深理解: 故事主角是古老师的老上司,是他们所在行的专家,在他七十岁之际,他创办的公司成功上市。他大学毕业后,上山下乡十多年,35岁时,回到工厂,成为一名化验员,一切从头开始。他有把工作经验写成文章的习惯。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关于化验方法的,很短,此后几年写的也都是有关化验的文章。 隔个几年,文章的内容就发生一些变化,视野从化验室到企业管理,从行业发展趋势到宏观数据预测,最后落在行业上下游及相关配套产业链上。在他发现制约行业发展的原因后,不仅呼吁国家和全行业扶持,自己也是出钱出力,最后干脆拿出自己全部积蓄,成立了一家仪器公司。 这个故事我很喜欢,读故事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一个拓荒者的形象,一个勤奋、热情、执着的拓荒者。这位老者用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成长性思维。 3、行动: 再好的想法,如果不转化成行动,也仅仅只是个美好的想法。很多人之所以不敢行动,一是因为喜欢在已知的世里工作和生活,恐惧未知。二是因为,过分追求意义和动力。 古老师对此的观点是: 凡事过分追求意义,绝对是个坏毛病。 多做事、多思考,做过后再总结,意义和体会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大部分人所谓的动力不足,是热情不足、自我发掘和感受兴趣的能力不足。 过分的思考也是一种累赘。 4、效率: 努力行动也要讲究方法的,无用的努力只能感动自己,仅此而已。首先,识别哪些事情可以提升自己,哪些事情在消耗时间和资源。其次,找出自己的能力边界。 能力范围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靠的不是能力,而是技巧和效率的应用。 古老师给出了很多提升效率的方法,比如“高绩效思维六何法”、“效率地图五步法”、“自我管理的四个纬度”等。 5、优化: 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切忌被动、盲目和按部就班。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才能发展预见性,而预见性是建立在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数据材料之上的。 6、教养: 在职场上,工作能力是立足之地,而软实力,如情商、素养、情绪……这些细节才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在一次研讨会上,古老师向一位行业专家请教了一些问题,当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不太了解”。古老师心里很不舒服,以为对方是不想说。不料,半个月后,收到一个包裹,包裹里有八十多页资料,全是关于上次那个问题的,是那位行业专家给他的。包裹里还有一张便签,解释上次未能回答的原因。 古老师说,在那一刻,他既感动又羞愧,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什么是“上善若水”。 古老师通过自己十来年的职场经验,总结出这些可以提升能力的方法和心得。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想要改变自己、想要提升自己的人。任何老师,能给出的只是方法和建议,行动就靠我们自己了。 古老师把提升能力的方法分成几个步骤来讲,但真实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整体,每个步骤之间都是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 ***在这些步骤中,存在一些基本的元素*** 1、对事情负责 你心中可以没有老板,但需要有负责对象。的确如此,不管在做什么,有一颗负责的心,就不会敷衍和懈怠。 2、善于学习知识 我总觉得自己所处的年代,是特别好的,比如说学知识,只要想学,什么都学得到。唯一担心的是,学知识变成了囤积知识。能把学来的知识,消化理解并运用,是个很了不起的能力。 摄取、存储、理解、消化、实践、反思、改进,这是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必经过程,缺一不可。 3、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每个问题的爆发,都是由299个细小的问题累积造成的。 老子说得道之人“不出户,知天下”,就是因为得道之人能透过事物表象发现其内在运行规律,发现规律后,遵循规律,这是顺道而行,也是我们说的“有远见”。 4、人际交往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交往。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造就不一样的性格、思维、行为模式。 我们在与他人接触时,接触的不仅是眼前这个人,而是在与对方的整个成长环境相碰撞,接触过程中,我们都希望能得到对方的认同,希望别人能按自己的方式做事。不过,这很难做到,我们能做到尊重对方、接纳对方的不同,不轻易评判对方,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我推荐这本《了不起的你》*** 是因为相信每个人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看完书后,不要忘了去实践实践。 在学习新知识,将其转变为行动的过程中,只有做过、成功过、失败过,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运用之妙。 简而言之,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唯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我们才会变得了不起!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