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下午茶》是一本由陈鹏 著 三水 绘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东坡的下午茶》读后感(一):他一直在认真的跟这个世界做游戏
我常想,那些凄风苦雨的深夜里,汹涌的海风日夜不息,他该怎样回味自己的一生!少年中举,名动京师,壮年意气,直言变法,中年流离,乐观豁达,老年漂泊,海外传道。一生坎坷却依旧心胸开阔,他把自己变成照亮世人的灯塔,即使在天涯海角之处,也依旧明亮如初,璀璨耀眼。
在我眼中,李白是值得相思一世的逍遥浪子,东坡则是值得守候一生的文化情人。
《苏东坡的下午茶》读后感(二):一起来个下午茶
对苏东坡的印象来源于学生时代语文课上必背诗词吧,一蓑烟雨任平生或者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真正让我喜欢上苏轼这个大文豪的是他写给亡妻的那首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开篇就让我很感动,那个时候年纪也小,只是单纯的觉得这首词写的很好我很喜欢。后来有朋友专门做了一个关于苏东坡的公众号,把我学生时代对苏东波的喜欢慢慢唤醒,这个名副其实的宝藏男孩。有人评论说:他不仅是“禀性难改的乐天派”“新派的画家”“酿酒的实验师”“假道学的反对派”“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也是一位“但愿生儿愚且钝”的慈父,嘘寒问暖的兄长,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低吟浅唱的赏月人,与神仙邂逅的梦游者。我很赞同,而这一切都在等着我慢慢去发现。
《苏东坡的下午茶》读后感(三):我们真是谈不够苏东坡
如果有机会跟古人同游同乐,谁是最理想的伙伴?李白很有趣,但是可能只顾自己不顾同伴;陶渊明很好但可能略嫌单调;杜甫有点太苦哈哈了,难免沉重。首选还是苏东坡,苏东坡最会玩。
过去我们的很多书都把中国古人写得太严肃太无趣,幸好近来有不少人在做努力让古人的面目更可亲。陈鹏曾经有一本长销的《苏东坡传》发行,可写完之后,还有太多“原材料”弃之可惜,于是有了这本《苏东坡的下午茶》。
我们真是谈不够苏东坡:读书、诗歌、吃喝、游山玩水、出处、养生、朋友……一个中国读书人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苏东坡都是我们遥望、想象和寄托的对象。我们对苏东坡寄托了太多乡愁,以至于我们必须不断谈论他才能缓解。
看这本书的体验真的像是聊天,我、作者陈鹏,就着一杯清茶或者一杯浊酒,桌子上放着这本书,四舍五入相当于苏东坡也在场。我体会,长篇、按人生经历的顺序的叙事固然不可少,但侧面的细节也同样有趣,若论读后的感触和记忆,后者可能还占上风。内容忘却了大半的时候,有些小侧面、小轶事还会永久地记得。另外就是,整体叙事难免要有个主线,偏离主线的就要舍弃,而这本“二十一个侧面”完美避开这个问题,令写的人和读的人都过足瘾。
《苏东坡的下午茶》虽从最最轻松的吃喝说起,但诸如”工程师“”慈善家“这样的侧面,提供了不少新鲜的东西,是其他传记中比较少见到的,令人对苏东坡的理解更加完整全面。更可贵的是,由于没有任何学术上的负担,陈鹏的文笔体现真性情,对哪些侧面最有感触就从哪里写起,看似轻松随意,实则却不乏深刻独到,可能更堪称东坡知音。
《苏东坡的下午茶》读后感(四):喜欢凡人苏东坡
上学的时候喜欢李白,神潇气洒,好像可以永远青春。走入社会后就比较共情杜甫,悲欢离合,叹人生莫不如此。随着年纪变大,越来越感兴趣苏东坡。
林语堂一本《苏东坡传》早已成为经典,出了多少版本不知道,几十年来各种遇见。前两年,陈鹏又写一本《苏东坡传》,居然再次热销,足见喜欢东坡的人实在很多。
喜欢苏东坡不需要理由,毕竟那样的全才历史上没有几个,当下更是一个不见。我喜欢苏东坡的理由多少有点别致(不愿用“怪异”),所以啰嗦几句。
听好几个佛家大师说过,著名的憨山大师是苏东坡的转世,也就是说东坡本来就是大修行人来世,难怪他有那样出类拔萃的成就,人家自带福报。好吧,作为一个信佛之人,这样奇异的观点可以理解。更不见怪的是,元音老人、南怀瑾等大师,都可惜他那一世没好好修行,走的时候没能像王阳明那样了悟生死,白白浪费了一世沉浮。
可是,恰恰如此,我倒好起奇来。一个内化德行如东坡这般高的人,仅仅做个凡人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的三观和我们普通人的会有什么不同?谁的人生不是起起伏伏,重要的是在起伏中保持的姿态,不同人姿态各异,而这姿态又非柴米油盐起居坐卧不能体现。作为东坡的粉丝,我似乎对他的日常比对他的文辞书画更感兴趣。
感谢陈鹏又写了本《苏东坡的下午茶》,一翻之下,竟有21个侧面的丰富素材,琐琐碎碎絮絮叨叨,很是过瘾。
本来有点不喜欢这个书名,下午茶,文青味道。上次和《读库》的资深老师芳洲分手时,她说:“回家洗个澡,沏杯茶,读《苏东坡的下午茶》,这样的日子不错。”那副满足的嘴脸……好在当时我也一本在手。好吧,我也文青一回去。
《苏东坡的下午茶》读后感(五):世人皆可苏东坡
陈鹏君可能是觉得自己前一本《苏东坡传》太过正统和严肃,喝着下午茶休闲适意的苏东坡更能接近真实,抑或是他真正心向往之的苏东坡。 国人喜欢给古人贴上标签,苏东坡的标签之多令人咋舌,陈鹏君更加发挥,一股脑子给苏东坡贴了一脸的标签。但是,总结下来,《苏东坡的下午茶》中主要有三个苏东坡,一个是生活在一地鸡毛中的苏东坡,一个是在朋友圈晒人设的达观才子苏东坡,一个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完人苏东坡。 即使在宋朝当世,苏东坡作为话题人物,就被人演绎了很多段子,这些段子,假作真时真亦假,连生活中的龃龉和人性中的小瑕疵,都显得可爱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苏东坡在他的生活中唱了太多的凡人歌,其诗歌文赋充满了对他一生经历的诗意消解,说了太多我们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做了我们难以做到的潇洒走一回。 陈鹏君搜集史料文献,把苏东坡放在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这些场景正是我们常常所经历的,使我们觉得拧巴和纠结的一地鸡毛。 那就看看苏东坡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 读了陈鹏君笔下喝着下午茶的苏东坡,你会发现,坚持自己,坚持良心,坚持善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我们也可做苏东坡。 有句话: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从孔子开始,文人们就总是发出类似的感慨,这几乎亘古未变,苏东坡的时代亦是如此。 我们现在的时代呢? 粗鄙压倒精致,快餐代替精致饮食,假劣产品横行霸道。 大众骂战精英,键盘侠主导舆论,脑残党成为上帝,高尚行为被人怀疑耻笑。 那个时代也有那个时代的拧巴和纠结,看看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苏东坡,早就给我们做了榜样。 所以,看了这本书,世人皆可苏东坡。
《苏东坡的下午茶》读后感(六):生活的“狡兔”:我的朋友苏东坡
大师常有,能让普通人产生亲近感的大师不常有,苏东坡算是其中一个。他所带给人的那种亲近,常常让人忘却他是大师,而总有一种“我的朋友苏东坡”的错觉,可以不约而至,夜半叩门,煮酒分茶,做竟夕之谈。
专栏作家写文章不免要讲故事说段子,而为让故事可信,让段子有代入感,则不免不要取诸身边亲近之人,于是就有了“我的朋友某某某”的体例。而苏东坡作为一个不世出的文学大师、自成一格的书画名家、不得意的政府官员、为生计所迫的美食与旅行爱好者,佛道不避的大儒,自带流量的网红,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段子主角,人缘之好,几无出其右者,实在是人人皆可称之为“我的朋友”的不二人选。
但就是这样的朋友,想要一言道尽他的好,总嫌不够。
近日读陈鹏君新著《苏东坡的下午茶》,居然一口气写出苏东坡二十一个人生面向,可以说很下功夫了,但这仍然只是苏东坡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弱水三千中的一瓢。
论写诗,苏东坡不如前辈李白杜甫;论做官,他不如老师欧阳修;论学问,在宋代群儒之间,他也只能勉为其难;可论起人生态度,生活情趣,穷达变换之间始终萧然自适的本事,苏东坡就当仁不让了。
能为普通人所喜欢的大师不是一般的大师。他并不高蹈自许,拒人以千里之外,他也不眉头深锁,整日为家国情怀所苦,他更不揽镜自照,除自己之外,再也看不见别的什么。人们热爱苏东坡,不是因为他出口成章的诗词歌赋,不是因为他常被贬黜获得的同情,而是因为他身上的烟火气,他的家常味,是可以和我们谈论柴米油盐,竹肉并举的生活家。这种生活的烟火气,你在李白和杜甫那里体会得到吗?就算是诗酒田园的陶渊明,也未免过于孤僻清冷吧。苏东坡和陶渊明比起来,身上有的是热情,有的是幽默,有的是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的办法。陶渊明能做的不过是忘忧,而苏东坡要做的是从各种不快乐的生活中发现快乐。
苏东坡也有痛苦,有大痛苦,这种痛苦的深邃,不比陶渊明们浅,甚至还要更深。当他孤独感悲剧感人生幻灭感袭来的时候,也是无以复加,“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但是他懂得自我拯救。每当遭遇人生的打击,他总能从一饮一啄的生活细节中重新获得生活的力量。
狡兔常有三窟。三者,极言其多。苏东坡给自己安排的兴趣爱好之窟怕不是只有三座,而有三百座。写诗不足可以著文,著文不足可以作画,作画意兴阑珊还能研究美食,但美食有时其实是不足为外人道的饥饿者的游戏,那也可以研究些鸟兽草木之名。总之,苏东坡是一个常常在多处精神洞窟之间来回穿梭的苏东坡,再穷极困顿,也不会有一个无处可排遣的苏东坡。
陈鹏这本《苏东坡的下午茶》,我以为点中了苏东坡这一立身的要害,把苏东坡还原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大生活家。只有看清这生活的“狡兔”的真面目,才会更加理解苏东坡,真爱苏东坡。
在这本书诞生之前,陈鹏还写过一本《苏东坡传》。其实再好的传记也不能写出一个人的全部面向,更何况是苏东坡这样的人。传记还可一写再写,换个方式写,换个姿势写。我以为这本《下午茶》是个很好的尝试,是传记的变体,和整体的苏东坡比起来,是一个切片一个切片的苏东坡。正餐也好,下午茶也罢,都是生活的滋味。
《苏东坡的下午茶》读后感(七):满地都是六便士,有人看见了苏东坡
前几年因为写作《苏东坡传》,我阅读了大量东坡史料,限于篇幅和表达需要,许多史料被舍弃——是心疼的感觉。传记出版之后,得到许多读者的鼓励和厚爱,但总有种怅然若失感,总觉得应该再写些东西,好让他的形象更为饱满和丰富——他不应该只活在传记之内,他活泼热烈的生命力是一本传记无法掌控的。
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本书选取了东坡的二十一个侧面,采用的是列举法,仍然没可能穷尽他所有的角色,这个人实在太丰富,太全面,太好玩,太值得我们从各个角度品味,他是不可能被穷尽的存在。我只希望这本书给读者一点点启示,人人都可以去苏东坡的人生中挖掘更多无尽宝藏。
林语堂先生说,“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禀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 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按林先生的思路撸下去,他还是一位嘘寒问暖的兄长,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热爱嬉戏玩乐的派对达人,浅吟低唱的赏月人,与神仙邂逅的梦游者,无意引领潮流却总是成为潮流所向的时尚教主……他神通广大,无处不在。
现在的人们所以爱东坡,是因为他身上所蕴含的种种特质,在现今繁忙嘈杂的社会里,显得如此稀少珍贵。
我们被丰富的物质牵绊,被发达的科技掌控,内心却愈是贫乏无味,人们忙着挣钱、买房、购车、剁手,心灵的滋养成为奢侈,满地都是六便士,没有人抬头看月亮,更遑论“闻多素心人,乐数晨与夕”(陶渊明诗)。一旦上紧的发条变慢,便自然地恐慌,便更不敢慢下来,观照自己的内心。
因为心底无物,会悲哀地发现,活着的乐趣已不复存在。挣那么多钱,买那么多房,依然无法过好这一生。
精神层面暴露出的种种漏洞,自然需要苏东坡这样的古人来弥补。他的纯粹,他的笃定,他面对精神危机时的种种自救,都可以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榜样。若真正读懂他,至少能解决掉一大半精神危机。
可以肯定的是,后世的人们,依然能够从东坡那儿获取教益,获得帮助。
我写苏东坡,自认受益良多,我在生活中经常有意无意学习他的处世态度他的人生哲学他的自我救赎,就像他学陶渊明那样。
我试着抬头看月亮,纵然写不出他那样天才诗句,但也能获得诗意;
我试着豁达开朗,纵然做不到他那样世事看透,但也能纾解焦虑;
我试着学佛读经,纵然无法四大皆空,但也能稍微看淡世事 ;
……
这几年生活中但有一点长进,都可归功于苏东坡老师。
这本书里的苏东坡,是我个人理解的苏东坡,我能做的,只是尽力写得客观一点。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苏东坡,各人完全可以根据各人的思路去理解他,领悟他,热爱他。
经典作品和经典人物皆如此。
最后,特别感谢一下本书责编唐婧老师,我们只在三里屯的将将,喝过一次冬日咖啡,便将本书的合作谈妥。她给我最大的信任和写作上的自由度。
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师友。
感谢画家三水,她为本书特别创作的东坡,潇洒而不失趣味,可爱且不缺幽默,是我心目中苏轼的本来模样。
感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及相关博物单位,它们的图片开放政策,令本书受益。
《苏东坡的下午茶》读后感(八):多面苏东坡:中国人永远的仰望
趁着年中大促,入手了期待中的《苏东坡的下午茶》。
有关苏东坡的书籍数不胜数,既有林语堂先生的经典传记珠玉在前,又有龙吟、康震、李一冰等一大众学者的研究解读络绎不绝。尽管此前已购有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之所以现在又选择购买此书,原因在于两点,一个是它新颖的切入角度,一个是书中包含的众多高品质的图片插画。到手后迫不及待看完,果然不负我望,欣而藏之。
对于苏东坡,林语堂先生曾总结过:“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在他眼中,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这段话无疑是对在众多方面集大成者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但是,很多时候,在众多研究他的著作中,苏东坡的这些各个不同侧面的鲜明特征被淹没在一件件编年体式的从前而后发展变化的传记性质历程和事件之中,或者至少是不明显的。
而《苏东坡的下午茶》这部书以独特的切入角度,选取苏东坡的二十一个侧面,从不同维度着眼,塑造了他豪放的诗词家、潇洒的散文家、创新的书画家、快乐的美食家、悲天悯人的慈善家、忧国忧民的良臣、公正廉明的官吏、疏河治水的工程师、热情坦诚的朋友、豁达开朗的落魄者……从而还原出一个思想丰富,立体有型的活生生的苏东坡而不是概念化的“文学巨人”。
此外,书中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相关博物单位和画家合作,呈现了百多幅精彩的书画文物图片和插图,为本书增色不少。同时作者语言诙谐,不枯燥,内容丰富;结尾处辅以苏东坡年谱,令人一目了然;书中文字字号适中排版舒服,全彩印制装帧精美,插图丰富,翻阅起来让人心情舒畅。理想的书籍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一部开阔视野的好书。
有段话相信不少人都看到过,古人有点闲工夫都是修身养性炼丹修禅琢磨着怎么长生不老,现代人忙完一天的事静下心来瘫在床上心里只有四个字:不想活了。现代的人们所以爱苏东坡,是因为他身上所蕴含的处事、认知、达观等种种特质,在现在嘈杂无味的生活中显得如此稀有珍贵。他和他的精神,宛若昭昭皎月润泽众生,使人引颈仰望之余获得前行的方向。
《苏东坡的下午茶》读后感(九):“日高人渴漫思茶”
对于人物传记和历史类书籍,自己貌似从读书时代起就对它们十分心水。只是浅薄如我,虽然喜欢它们的“有料”,却很少逼迫自己忍受阅读它们时会遇到的诸多困难,所以这类书正儿八经看完的也没几本。
也是巧合吧,那天脑子里突然想到了苏东坡《定风波》里的诗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随手在主页上搜了一下,哈,结果就搜到了这本书。
是了,我就是那种买书先看脸的人。封面,真的觉得那个感觉很到位。腰封,虽然我买回来就放一边了,但是没有像以前那样扔掉,因为确实觉得这个不规则的荷叶边蛮有新意。
内容的话,我就不做剧透了。只能说,它成功吸引我把它读完了。
封底上写的分类之一是“通俗历史”。确实,语言活泼又接地气。但是朋友们也不用担心这本书内容很俗哈,除了写苏东坡其人其事,里面还有很多干货的,毕竟再通俗的“通俗历史”也绕不开与话题相关的史料支撑。
然后我真的是要再夸一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文排版了。
文字的大小和间距刚刚好,看起来感觉很舒服。文字除外,书里还配了很多宋朝的文物和绘画插图,于是在满足我对苏东坡这个人的好奇心外它还额外满足了一些我对于大宋朝的好奇心。对,还有一点。腰封宣传语上写的那几个字:“插画师三水倾情创作”。每一章的篇章页以及单张开头都有插画师根据本章内容画的一幅图。我对画不是很懂,感觉像是水粉画?不过这个也不重要了,反正我感觉跟这本书很搭就是了。
随手拍了几张图。
看完啦,这就把它纳入收藏区。
下次我再拿出来,一定要泡上一杯茶。
苏东坡的下午茶,着实享受~~
(差点忘了,这本书这个月刚刚上市,当当和京东上还买不到。倔强如我,当时没搜到我直接给出版社打了电话。。。等不及当当和京东上货的朋友们可以去他们社的微店“四川人民出版社直营店”,发货还是很快的,同城隔天就到咯。)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