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贞操”二字,我的内心是一片迷茫的。因为从小接受教育的理念错位,就如和不相识的男子在大街上嘻嘻哈哈,也会被人骂成:“不要脸的婊子,一点贞操都没有。”
懵懂年级时,真不懂“贞操”是什么鬼,但内心明白,那玩意一定是身为女性比较重要的东西。因为“贞操”从来都是拿来衡量女性的标准。
自古自今,传统文化的渲染之下,中国女性被许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即便是当下,也有很多人如此评价一个女人:你看看她,很早就不是处女了,还要嫁一个好男人?
我呸,处女和好男人是同等的吗?不是处女就不能嫁人了,只能按照古时候的方法浸猪笼吗?
还有更好笑的是,某女子去相亲,对方问:“你是不是处女?你和几个人睡过?”
女子一脸懵逼,愣了半天摇头说:“我不是处女。”
男子立马尖叫地说:“天啊,你那么优秀,怎么可能不是处女呢?你可是某某……”
哦,我倒是想问问这个男人,优秀就必须是处女来着,还必须是你遇到?
滚,我真想说有多远滚多远去。你是镶着金边还是咋个?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邱莹莹因为不是处女被甩,瞬间引起了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和讨论。而台湾作家林奕含因小学时期被男辅导老师性侵一事后导致长期的心理阴影和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最后选择了自杀。网络上也是砸开了锅,没有人去追究辅导老师的责任,反而是一堆谩骂老林奕含老师的文字。说什么男人就应该娶一个“干净温柔的处女。”
究竟是什么把我们的思想和觉悟推向了一个死角的。女人站在偌大的一个社会体系里,被这一堆扯淡的思想绑架着?那么我们自身的存在以及我们的脑子都长在阴道里的吗?
难道我们的那些所谓的“贞操”以及作为女子一生的智慧、思想、美貌、贤惠等等都是从阴道里面长出来的?还是我们最终把自己推向了那个落满了丑陋社会扭曲价值取向的“贞操”里?
在微博里看到这样一个组图,那是米叔阿米尔汗的一个访谈节目《真相》,米叔采访的一位印度老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提到:“如果我被强奸了,有人会说我失去了贞操,我怎么就失去了贞操呢?我的贞操不在我的阴道里。”对呀,贞操什么时候跑去阴道的?那么究竟是谁把女性的贞操放在了阴道里的?
纵观当下社会风气,如若一个真正被强奸的女子站在社会道德的批判的红线上,绝对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承受着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抨击以及非议,这种非议包括精神上、肉体、灵魂。亦如林奕含老师,即便事件过去了很多年,她的内心依旧背负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如林奕含在书中所说:自杀是对诱奸犯最好的恭维。与其说是对诱奸犯的恭维,不如说是对社会的偏见和斯文败类的无声控诉。
亦如印度老者说:“失去贞操的应该是强犯,而不是被强奸的人。”只是社会风气当下,男权主义太可怕了。作为女性,我们的贞操究竟是在哪里?价值观扭曲的时代里,一层处女膜能拯救吗?
答案显然是错误的,我们的贞操不在阴道里,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都应该被尊重。婚前也好,婚后也罢,与我们所欢喜的人一起,无关贞操,那是一种爱。而那层处女膜仅仅是一层膜,和贞操真的毫无关系。
贞操?纯洁?美貌?可爱?智慧?能和身体的一个器官阴道同等吗?心理贞操和生理的贞操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概念,男权主义的由史而来,男人们想控制住自己的女人,为她们延续香火的同时也是他们的性工具。即便如此还要用各种理由约束女性,由此可见是相当不公平的。
当然,现在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观念和思想已经不再停留于过去。不过做个一些调查,男人还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另一半婚前性行为的,虽然表面不说出来,但内心里总在某一刻耿耿于怀,亦如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媳妇为自己生一个儿子一样,那是一种刻入骨子里的需索。
记忆里,过去岁月的某些场合里,如果一个女人打扮妖艳、涂脂抹粉,在大街上招摇都话,那么一定会被人用吐沫星子淹死。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这种女人是没有人格和贞操的,会被人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指着鼻子骂:贱人、婊子、不要脸;而当一个女子不断换男友,也会有人觉得这女子不纯洁;而那些乖乖女,因为婚前和男朋友同居而怀孕,最后还弄得去堕胎的,同样也会被人骂成没有贞操的坏女人。
究竟是谁把女性的贞操放阴道里的?不顾及别人感受的人,又有多少“贞操”呢?究其原因,不是贞操的问题,而是大家选择性的惯性思维模式在作祟。
是谁把女性的贞操放阴道里的?作为女性我们应该理性选择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面对那些非理性的批判和思想本来就有缺失的言语可以选择置之不理。因为我们的贞操不在阴道里,而是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上。
贞操不在阴道里,也不在男人的胯下,而在我们各自的内心里。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且是一层处女膜能一概而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