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是一本由[英] 马库斯·莫图姆著作,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一):很有趣的科普绘本:原来好奇号是这样诞生和工作的!
广袤的宇宙充满着迷人的色彩,行星们有着许多未知的秘密,很多问题都还没有答案。每每抬头看到星空闪烁,都会暗暗感慨这个世界的神奇,我的孩子也正如曾经的我,总会抛出很多的疑问:星星为什么会发光、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真的有外星人吗等等。
知识有限的我,只好借助科普绘本,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是一本关于火星探测的绘本,也是孩子非常喜爱的绘本之一。在诸多的行星探测器中,“好奇号”是明星般的存在,一来是好奇号的造价惊人,高达25亿美元;二来是好奇号探索的目的地是火星,任务异常艰巨。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将火星车拟人化,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了“好奇号”从诞生到火星表面探索的故事:
在探索宽广浩渺的宇宙时,人类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生命存在吗?而科学家们认为,最有可能找到生命的地方是火星。
但是,由于火星距离地球旅程较远(预计至少要6个月),且没有办法再把到那里的宇航员带回来,发射一个探测器到火星上显得更为可行。
在好奇号之前,NASA已经多次成功发射探测器到火星上,只不过它们都是“轨道探测器”和“近行星飞行器”,它们没有真正登录火星。
而这一次,科学家们希望设计的探测车是要登录火星,在地形条件恶劣地火星上移动,而且要携带很多设备,以收集数据和检测样本。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科学家们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即使是研制的实验室,也需要一尘不染,进入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严格防护,以防将细菌、静电等带入实验室。
在研制成功后,科学家们还面临着将“好奇号”成功发射到火星上的巨大挑战。 发射的时间和地点都很重要。为了从地球自转中获取尽量多的能量,发射地点需选择在接近赤道向东的地方,而东面有海的地方更为安全。
在时间上,则需要选择地球与火星距离相对最近的时候,以便探测器可以更快的抵达。如果错过这一时机,就得再等几年。
2011年11月26日,是好奇号发射的日子。幸运的是,“好奇号”冲进火星大气层,经历了“恐怖七分钟”的考验后,顺利地在科学家们预期的最佳地点登录。
从2012年至今,“好奇号”每天都在工作,远超了科学家预期2年的时间。例如,它会用激光探测岩石,还会钻孔、收集粉末,在内部的实验室检测,并不断的给NASA科学家们传递回来火星上的探测情况。以上都是绘本给孩子呈现的精彩的知识,而书中还有大量的细节,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绘本并没有因为面向的读者是儿童,而刻意的将科普知识过度简化、画面设计低幼化,而是运用多种媒体创作的几何学透视图、运用清晰简洁的逻辑,尽量阐述复杂的科学事实和有趣的科研细节。封面设计及绘本设计,也是采取暗色调,既尊重科普事实,也映衬出好奇号独自在冷酷、宽广、浩阔的火星上探索的寂寥。
真是让人对这个小家伙肃然起敬呢!
每每跟孩子阅读这本绘本时,看着孩子认真、严肃的神情,我就忍俊不禁,想必这孩子的思绪已经跟着好奇号在火星遨游啦!
好奇号的成功,逐步给我们揭开火星的神秘面纱,而人类的好奇心,会带领我们继续探索怎样的奥秘呢?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二):孩子总问星星上有什么?给他读这本书
这周读书分享班会上,昊昊带上了他最心爱的绘本。这个小小理工男不仅喜爱组装各种汽车模型,最感兴趣的是各种天文知识,晴朗的夜晚他时常用爸爸送的天文望远镜观星,宇宙深处的奥秘深深吸引着他。
妈妈体贴地送了他一本《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他一看完马上封为最爱的书,并决定在班会上分享。那天回家后,他兴奋地向妈妈汇报,同学们都听得很入迷,放学路上,我还跟几好朋友讨论了好久,又拿出来看了几遍,特别是火星车着陆那里,太神奇了!我告诉他们网上有火星车着陆的视频,看视频更过瘾!
看着眼睛里有光的昊昊,妈妈心想,为了让你这个安静的小理工男乐于上台分享,我也很用心呢!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究竟是怎样一本书,有着如此魔力?‘好奇号’火星车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研制的火星探测器,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它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第四台火星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
绘本把火星车拟人化,让‘好奇号’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从实验室到火星的旅程,为小读者们开启了亲切、有趣的阅读之旅。2019年获凯特·格林纳威大奖提名。
绘本的故事从封面开始,作为科普绘本,将它的封面、封底打开平摊,看到一幅层次清晰而辽远的画,让人进入到静寂浩瀚的火星世界。
蝴蝶页的深红底色和磨纱质感的山的形状,呼应着火星的环境。
接下来,扉页上,是天文望远镜里的红色星球──好奇号的目的地。
无论你现在身处世界的什么地方,我都离你非常遥远。我甚至和你不在同一个星球上。我是一辆火星漫游车。一辆漫游车是一个移动机器人,用来探索一些很远的地方──那些对于 人类来说太远或者太危险的地方。我是怎么来到火星的?为什么要送我来这儿?下面就是我的故事。第一页正文内容,简洁明了,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为了寻找地球以外的其它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体,人类在完成登月后,又将目光投向了火星,它是太阳系中跟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之一,即便如此,火星与地球的距离是月球与地球距离的200倍。
书中以横跨左右两页的数字和右上角的红色小球体,形象地表达了这种遥远。
凝聚了无数科学家智慧的火星车为什么能完成复杂的探测任务?书中对它的构造进行了清晰简洁的讲解。
火星车的发射时间也经过仔细选择,选在它离地球相对较近时。
为了确保火星车安全着陆并正常工作,书中还对建造要求和着陆过程介绍了许多细节,这些细节分别又涉及了其它相关的知识,对有兴趣的小读者更深入找寻答案有很好的启发和引领。
整个绘本的采用冷色调深色系,复古又充满科幻感,作者运用多种媒材创作的几何学透视图,场景感强大,极具辨识度。
书的最后,介绍了自1964年起至今的火星任务时间表。原来,半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人为探索浩渺的宇宙做了那么多努力!他们不也都曾是仰望星空的孩子吗?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三):用天文打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类幼崽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离我们很遥远却又看得见的东西充满了好奇之心。在孩子小的时候也会经历天文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星星、宇宙这些天文知识非常感兴趣。儿童在成长到5-6岁的时候天文敏感期会来临,在这个时候抓住孩子敏感期,借助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非常重要。
如果回顾2020年这一年有什么大事值得纪念的事发生,那么在这一年的7月23日天问一号发射成功肯定要被记录下来。天问一号的发射预示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前进了一大步。天问一号探索的红色星球火星也进入了孩子的面前。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通过第一视角科普了为什么探索火星,和一辆火星车诞生的过程,让孩子通过几何图片与文字了解天文知识,了解科学,为孩子思维埋下一颗探索的种子。
他出生于英国南部威尔特郡的马库斯,小时候经常随家人搬家,从诺丁汉到雷丁,到萨默赛特,甚至到比利时和德国柏林,导致上学期间经常转学,但他很会结交新朋友。马库斯对于画画的热爱就开始于他这段性格形成时期,他会花很多时间画画,直到画笔用完。
第一视角,让孩子了解火车星的前世今生
从古至今,人类的探索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登录月球之后,探索火星就成了下一个目标,可是火星距离地球太远了,是地球到月球的200倍,所以还不能载人去到火星。那么探索就此停止了吗?不,火星车诞生了。
以火星车的第一视角,让孩子了解为何制作火星车,以及火星车的功能以及火星车是如何到达火星的,让孩子在科普的同时增加科学视野,探索科学的神奇。
“用来建造我的实验室必须尽可能保持不受污染,进入实验室的每个人都得穿白色的连体工作服,防止把灰尘和细菌传给我和我的装备”。通过文字和图片告诉孩子火星车的制作需要无菌无尘的特殊环境中,条件之严谨;给火星车设计的轮子需要让他在不同的地面上都可以稳健行驶,这些都需要科学家们无数次的实验,通过模拟来进行测试。
第一视角的描述让孩子有代入感,更好的了解这些科普知识,增加孩子的探索意识和兴趣。透过他传递也对太空探索的热情。
几何透视图呈现科幻感
马库斯·莫图姆是英国新锐童书作家,他非常擅长用清晰简洁的逻辑讲述复杂的科学事实,也擅长绘制大幅的精美插画。这本书是8K篇幅,特殊的几何图形设计,具有科幻感,整体的色调偏暗,视觉上给人一种神秘感,非常有辨识度。明暗不同的几何图形叠加在一起,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
打开孩子对宇宙的猜想,发散孩子的创造思维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案例:心理学家奈拉·利伯曼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邀请一群6岁至9岁的孩子到实验室,接着给孩子们看图片。第一组孩子看的是大量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片,比如桌子、椅子、凳子等;另一组孩子看的则是大量星空的图片,例如银河系、星空、恒星、黑洞、星座等壮观天文景象图。接着他们让孩子回答一些问题,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孩子思维变得狭窄、缺乏创造力,而后一组的孩子则拥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研究的结论表明:让孩子接触天文知识,可以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成长。通过《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打开孩子对星空的好奇之门,培养孩子探索之心,发散孩子的想象思维。
用第一视角和科幻的几何图形拼接,让孩子了解探索火星的过程,给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好奇好,一辆火星车的故事》值得每一个孩子细读。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四):跟着“好奇号”来一场火星之旅吧
我想,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生存,我们还会去探索大自然甚至是浩瀚宇宙中的未知,而好奇心和探索力在人类进化至今的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当面对孩子关于世界关于宇宙的种种疑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充分保护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提供给他们营养丰富、适合孩子阅读的科普读物来点亮他们的求知之路。最近发现了这样的一本好书:《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就了解了关于火星探索的很多知识。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首先,它是以火星探测机器人“好奇号”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来讲述它登陆火星的全过程的,这让孩子没有距离感,提高了阅读兴趣。英国绘本作家Markus将“好奇号”尽量还原本貌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一些呆萌的气质,让我和孩子一看到他的样子就想到了《机器人瓦力》里的主人公,也是那样的亲切可爱。“ 无论你现在身处世界的什么地方,我都离你非常远,我甚至和你不在同一个星球上”,这样的叙述很能勾起孩子的兴趣,他们会在脑海里浮现很多的问题,那么你是谁?你离我有多远?你不在地球上,又会在哪里?看,孩子迫不及待的要听机器人接着讲下去。
接下来,它将可能困扰孩子的问题以清晰的逻辑、简洁的语言、一目了然的图示一一作出解答。地球周围那么多星球,为什么偏偏要去火星探索?“我”为什么要被制造出来代替人类去火星?在“我”之前还有哪些探测器被派去完成类似的任务,它们收获如何?“我”是在怎样的实验室环境中被制造出来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面对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我”身上的各个部件都有什么功能,可以帮助我在火星上完成哪些任务?“我”是如何得名的?从实验室到火星之旅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所有的问题都在一环扣一环的讲述中给出了答案,把科普融入到故事的讲解中,让孩子自然而然的了解到这么多的知识。
8k大开本的设计,特别适合太空主题,宇宙之浩淼,星空之美丽尽收眼底。配色也很复古高级,没有明艳的颜色,因为宇宙本来就是深邃幽暗的,几种饱和度低的颜色配在一起,给人非常舒适的感受。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登陆火星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那么多令人畏惧的未知,经历着无数次让人失望的挫败,人类却依然在探索之路上屡败屡战,从不放弃,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思考,不断尝试,一定可以克服种种困难,让探索达到新的高度。我想孩子也会感受到这种精神力量的鼓舞吧,这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五):从实验室到火星,“好奇号”带你见证奇妙的宇宙探索之旅
北京时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成为我国第三个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12月2日4时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和封装。
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总是能够引起太多太多的关注。自古以来,人类对头顶这片天空的探索就从未停止。随着时代的进步,探索宇宙的历程也从最初的肉眼看天空、望远镜观察天体,转变为探月、登陆火星、建立空间站等实际行动。
当人类探索宇宙的的每一个壮举被载入史册,就意味着我们对宇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想,人类之所以执着地探索不止,大概是因为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想知道:在地球以外,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生命存在吧。
在英国童书作家马库斯.莫图姆创作的绘本《好奇号:一辆火星车》中,作者就以“好奇号”火星车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向孩子们详细地讲述了从实验室到火星的奇妙探索之旅。
“好奇号”火星车出现的历史背景在科学家看来,人类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球。而除了月球之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要属火星了。它是太阳系由内而外属的第四颗行星,尽管表面拥有着不同于地球的耀眼红色,但是通过以往的探测可以发现,这个星球曾经有过湖泊、流动的河流,甚至巨大的海洋。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拥有着和地球相似环境的火星,自然成为人类探索宇宙最有必要去的星球。然而,即使地球与火星看起来很近,人类想要去往火星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们彼此之间相隔超过3亿5千万英里。于是,不需要食物、水和氧气的“好奇号”火星车应运而生了。
从“好奇号”的研发,到走出实验室火星车的全称为“火星漫游车”,是人类发射到火星表面行驶并进行考察的探测器,就像如今正在进行月球考察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充分考虑到火星车顺利使命所需要具备的一切条件,经过了数年的测试,才最终研制了比以往漫游车更大、更灵活、更先进的“好奇号”火星车。
令人觉得意外的是,“好奇号”火星车的名字居然来自堪萨斯州的一名叫做马天琪的六年级小学生。在我看来,这个名字倒是挺贴切的,而通过社会公众竞赛的这种取名方式无疑也让更多人参与到宇宙探索活动中来,其中就包括拥有巨大好奇心的孩子们。
满怀期望的“好奇号”火星探索之旅“要带我进入太空的‘宇宙神五号’正在佛罗里达等着我。”经过无数人的共同努力,“好奇号”的火星探索之旅终于提上了日程。2011年11月26日,在进行最后的检查后,“宇宙神五号”正式发射,“好奇号”也在其各种助推器的帮助下,经过漫长的太空旅行得以顺利到达火星。
“好奇号”到达火星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向NASA传达“确认着陆,平安到达”的信息。由于火星与地球之间遥远的距离,这条信息直到15分钟后才被控制中心接收到。之后,随着“好奇号”的观测和考察,人们才得以窥见火星的真面目,从而得到有关火星的更多更丰富的数据资料。
虽然“好奇号”是迄今为止发射到火星的最先进的漫游车,但是她并不是唯一去探索过这个红色星球的漫游车。而我也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依然会有更多地漫游车登上火星以及宇宙中的其他星球。
8开的精装大绘本,宏大的手绘插图,祥实的历史资料,阅读《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的过程,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它是一本优秀的科普绘本,可以让小读者们深入了解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进程,学习更多关于火星的知识,同时激发孩子对未知宇宙的探索精神。假如你家孩子对神秘的宇宙感兴趣,那么这本是绝对不容错过!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六):认知宇宙星空,就从好奇号探测车所工作的火星开始吧!
谈起我对火星的认知,仔细想了想,可能有三个阶段,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上映的电影《火星救援》,较远的一次是1996年上映的电影《火星人玩转地球》,最早的一次,则是在小学地理课上学习到的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现称八大行星),其中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被天文学家以投票形式正式划为“矮行星 ”,从“行星”之列中除名。
《火星救援》剧照儿子马上要七周岁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待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疑问,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前面他在看过关于介绍宇宙星空的绘本后非常喜欢,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充满了无穷尽的秘密和奥妙,太阳和星辰,陨石和卫星,还有跟地球同为太阳系行星中的其他七颗行星。
千年以前,人类就开始观察星空,由于时代发展所限,所获甚少。而近百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冲出地球之外的梦想得以实现,但也仅限于登录月球,对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唯有火星被人类所青睐,登月之后的几十年间,人类陆续向月球发射了各种勘探和观察火星的探测车,一直以来好不间断并持续的观测火星。
那么,为什么是火星?
带着这个大的出发点,我在儿子面前摊开了这本由英国著名画家、插画家马库斯·莫图姆根据事实编绘的童书绘本《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作为引导儿子认识火星的第一课,这本绘本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研制的一台探测火星任务的火星车,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它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第四台火星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2019年10月,美国航天局表示,“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石坑内发现了富含矿物盐的沉积物,表明坑内曾有盐水湖,显示出气候波动使火星环境从曾经的温润、潮湿演化为如今冰冻、干燥的气候。
马库斯·莫图姆采用了对于孩子来说最直观、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他将好奇号拟人化,站在火星探测器自己独特的视角,给我们描述了它从出生到发射,从着陆到工作的全过程,并在过程中对火星做了最为详实且简化的介绍。
我是一辆火星探测漫游车,我现在在距离地球3亿5000万英里(约5亿6000万千米)的火星上给你们讲述关于“我”的故事,小朋友们可要认真的看和听哦!
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吗?
科学家们断定,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存在的地方,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行星之一,也是跟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被称为红色星球的——火星。
红色星球——火星为什么说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呢?据科学家们研究,在这颗覆盖着红色尘土的星球上,数百万年前,可能曾经有过湖泊、流动的河流,甚至巨大的海洋。毕竟根据地球上的情况来分析,有水的地方就会产生生命。
然而,更为严峻的问题是什么呢?
很显然,是距离。按照目前地球文明中最先进的宇宙飞船送人类飞去火星,根据前面我们提到的距离来计算,单程需要至少六个月的时间,关键是,没有办法将人送回来!
那么,怎么能够具体、细致的观察、探测火星的各种情况呢?既然人类无法胜任,那么有没有一种不需要食物、氧气和水的探测器可以代替人类去执行任务呢?
于是,我(好奇号)的开发和制造成为了必然!
首先,制造我的实验室必须保证绝对的不受污染,绝对不允许将地球上的病菌生命体带去火星;
好奇号建成其次,我需要携带很多设备,尤其是便携实验室,用来检测我在火星上发现的东西。为了确保所有的零件和功能都运转正常,需要经过长期的测试,毕竟,如果在火星上出了什么问题,没人能来把我修好;
第三,我的名字“好奇号”是一位堪萨斯州的六年级小学生马天琪选择的,当然考虑的名字还有冒险号、旅程号、追求号、神奇号等等。
2011年11月26日,我乘坐一次性运载火箭“宇宙神五号”顺利升空,经过253天后,终于接近了火星,科学家们为我的安全着陆设计了专门的技术,经过预计的七分钟时间后,我顺利着陆——我做到了!
“确认着陆。我们安全到达火星!”
我即刻开始工作,先将我的自拍传回地球,然后开始探索火星。
工作工作火星上面曾经真的有过生命形态吗?
火星上到底适合生命生存吗?
火星上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
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生命存在吗?红色的火星表面随着我的探索,有些问题可能会有答案,但有些问题仍将迷雾重重,可能还会因为我的探测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想想这都是令人非常振奋的消息。
好奇心是一切探知、探究的动力,只有产生好奇和兴趣,才会激发人们的热情,并且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带来的挑战同样让人兴奋。从古至今,现在来说,人类的好奇心已经将人类文明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但是放眼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星空,这种高度又显得极为渺小。就让我们跟着好奇号火星探测车,从火星开始,逐步去揭开浩瀚宇宙中那些无穷尽的奥秘吧!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采用大开本对开的展现形式,利用画幅的宽度给孩子们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拟人化后的好奇号火星车非常可爱,这边拍张照片,那边行进几步,时而还钻探火星表面的岩石,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也能启发孩子们不能偷懒、好好学习的好习惯。
马库斯·莫图姆不愧是擅长大幅彩色插图的画家,他的构图、色彩搭配和画面寓意都恰到好处,丝毫不做作,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能从这本童书中获得满满的干货,真正让大小读者们沉浸在丰富的画面之中。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七):给孩子的天文科普课:乘坐好奇号火星车,一起探索火星的奥秘吧
导语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一样是植根于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一样就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了。” 一一康德每个孩子都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
抬头仰望天空,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空中到底有多少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整个宇宙中除了我们生活的地球,还有什么类似的星球?别的星球上也和地球一样,有生命体存在吗?我们能和别的星球上的生命通话,交流信息吗?……
浩瀚的宇宙,承载了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也吸引着孩子无尽的好奇心。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点从他们刚出生还不能自主活动,视野只有不到15cm的时候就开始了。
他们通过观察,通过手以及嘴的接触开始慢慢的探索,等他们稍微大一些,接触到的看到的事物多了之后,就开始不断的向爸爸妈妈们发问,这就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好奇心在3-5岁之间达到了“顶峰”,不过之前孩子的好奇心,还局限在身边的一些事物,一些现象以及一些动物等等。等他们到了5岁以后,很多孩子的兴趣就开始转移了,开始对那些看得见摸不着或者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感兴趣了。
最明显的就是科学以及宇宙了,所以5岁又被称为孩子的“天文敏感期”。
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相应的科学以及天文学科普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帮助是很大的。无独有偶,美国经常出版一些给孩子看的天文学科普绘本,大都标注5岁以上的孩子阅读,其实就是根据孩子这一时期的表现决定的。
为什么是天文学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对天文学感兴趣呢?
其实这和孩子的心智成长是分不开的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种好奇心,叫做知识性好奇。
顾名思义,知识性好奇主要是面对那些自己能看到,却不知道为什么的科学现象产生的。研究这些现象,或者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能够让孩子们一直处在一个愉悦的状态下,而找到的每一个答案,都是知识的赞赏,都会促进孩子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又使得他们愿意在这个方向去深入钻研。
而天文学则是很多孩子们都喜欢,都愿意去钻研的一个学科,也是最容易培养孩子兴趣的一个学科。
学习天文学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其实人类最早的科学研究就是从天文学开始的。
给孩子天文学的科普,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能够让孩子与日常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方面产生联系起来,整体上推进孩子的认知发展。
而且天文学本身是研究浩瀚宇宙的,不经意间就能够提高孩子的心胸,以及对事物的认识,能够用一种宽大的胸怀来对待发生的每一件事;还能培养孩子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能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人生价值。
所以说,天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而做好孩子的天文学科普课,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为什么是火星
而说起给孩子的天文科普课,不得不提的就是火星了。
在《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绘本中,给出了比较详尽的答案。
比如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大动力,就是想知道除了我们地球在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体。而经过科学家们的仔细观测认真推理,认为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火星了;
比如火星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之一,无论是前期的发射探索卫星探索器,还是后期的人类真实探索,难度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小的;
比如火星还是太阳系中和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既然构造相似,那么火星上的所有物体都具有了极大的研究价值,对于我们探索宇宙走出地球,有着很深刻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证据证明,数百万年前,火星上可能有过湖泊河流,甚至是巨大的海洋。说实话,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毕竟我们地球上生命就是从海洋形成的,所以研究火星对我们了解宇宙,有着很大的借鉴性。
正是上面几个原因,使得我们人类乐此不疲的对火星开始了研究探索,而这颗看上去像是着了火的红色的星球,逐渐向我们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而给孩子进行天文科普课,自然是要找那些我们认识的比较全面,了解的比较深刻的星球啦,所以火星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为什么是好奇号
说起对火星的研究,不得不提的就是好奇号了。
虽然上面开心爸爸说了,火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但这个近也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长达5亿6000万千米,这个距离有多长?
这么说吧,就算是以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最高的科技城就,也没有一个比较安全的方式,能把人类送到火星上。毕竟这趟旅程至少需要6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去了就再也没办法回来了。
所以火星探测车应用而生。
好奇号全称好奇号火星车,是美国NASA研发的目前人类能够制造出来的,功能最全面,技术最先进,体积重量最大的火星探测器。可以说好奇号承担起了很大一部分我们人类对火星的研究任务。
而《好奇号:一辆火星车》中,作者就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给孩子们讲出了关于好奇号的那些事。
好奇号之所以会叫做火星车,是因为其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汽车构造差不多,是靠6个大轮子作为动力输出对象的。当然这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无论在什么时候,这6个车轮都能保证同时接触地面。
而且好奇号也很“全能”。有车载化学实验室,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化学实验;因为整个车的自由度很高,一些特殊的地形也能比较轻松地通过;有车载气象站,能够忠实的记录下火星上的风速温度以及辐射等数据;还有随身携带的机械工具,比如钻孔机啊电刷等,可以用来探索火星的表面情况……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好奇号火星车更多的满足了孩子对于科学技术的一种想象,它不同于变形金刚等只在动画片中出现的形象,而是真真切切存在并且有十八般“武器”。是完全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并且激起他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的。
当初知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他之所以能够走上对天文学的研究这条路,和早前接触到的一个按照日影定时刻的仪器是分不开的,这个可以用来确定时间的“怪物”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天文学的门,最终他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好奇号这个名称的来自于堪萨斯州的一名6年级的小学生,她叫马天琪,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10年后,马天琪从耶鲁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研究的主要是地球的大气海洋以及气候如何作用。
可以说,正是给好奇号命名的这段经历,改变了她的生活,为当时年幼的她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并且长大,也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这其实就是爸爸妈妈们应该给孩子进行天文学科普的最大原因。
开心爸爸有话说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
有了好奇,就有了后期学习以及研究的萌芽,而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呢,就是利用好孩子的好奇,给予他们足够的启蒙教育,为年幼的孩子树立起一个“宏伟”的目标。
孩子虽然出生于这个时代,但他们更多的却是属于未来。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八):给孩子的天文科普课:乘坐好奇号火星车,一起探索火星的奥秘吧
导语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一样是植根于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一样就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了。” 一一康德每个孩子都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
抬头仰望天空,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空中到底有多少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整个宇宙中除了我们生活的地球,还有什么类似的星球?别的星球上也和地球一样,有生命体存在吗?我们能和别的星球上的生命通话,交流信息吗?……
浩瀚的宇宙,承载了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也吸引着孩子无尽的好奇心。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点从他们刚出生还不能自主活动,视野只有不到15cm的时候就开始了。
他们通过观察,通过手以及嘴的接触开始慢慢的探索,等他们稍微大一些,接触到的看到的事物多了之后,就开始不断的向爸爸妈妈们发问,这就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们的好奇心在3-5岁之间达到了“顶峰”,不过之前孩子的好奇心,还局限在身边的一些事物,一些现象以及一些动物等等。等他们到了5岁以后,很多孩子的兴趣就开始转移了,开始对那些看得见摸不着或者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感兴趣了。
最明显的就是科学以及宇宙了,所以5岁又被称为孩子的“天文敏感期”。
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相应的科学以及天文学科普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帮助是很大的。无独有偶,美国经常出版一些给孩子看的天文学科普绘本,大都标注5岁以上的孩子阅读,其实就是根据孩子这一时期的表现决定的。
为什么是天文学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对天文学感兴趣呢?
其实这和孩子的心智成长是分不开的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种好奇心,叫做知识性好奇。
顾名思义,知识性好奇主要是面对那些自己能看到,却不知道为什么的科学现象产生的。研究这些现象,或者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能够让孩子们一直处在一个愉悦的状态下,而找到的每一个答案,都是知识的赞赏,都会促进孩子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又使得他们愿意在这个方向去深入钻研。
而天文学则是很多孩子们都喜欢,都愿意去钻研的一个学科,也是最容易培养孩子兴趣的一个学科。
学习天文学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其实人类最早的科学研究就是从天文学开始的。
给孩子天文学的科普,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能够让孩子与日常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方面产生联系起来,整体上推进孩子的认知发展。
而且天文学本身是研究浩瀚宇宙的,不经意间就能够提高孩子的心胸,以及对事物的认识,能够用一种宽大的胸怀来对待发生的每一件事;还能培养孩子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能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人生价值。
所以说,天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而做好孩子的天文学科普课,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为什么是火星
而说起给孩子的天文科普课,不得不提的就是火星了。
在《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绘本中,给出了比较详尽的答案。
比如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大动力,就是想知道除了我们地球在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体。而经过科学家们的仔细观测认真推理,认为最有可能找到其他生命的地方,就是火星了;
比如火星是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之一,无论是前期的发射探索卫星探索器,还是后期的人类真实探索,难度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小的;
比如火星还是太阳系中和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既然构造相似,那么火星上的所有物体都具有了极大的研究价值,对于我们探索宇宙走出地球,有着很深刻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证据证明,数百万年前,火星上可能有过湖泊河流,甚至是巨大的海洋。说实话,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毕竟我们地球上生命就是从海洋形成的,所以研究火星对我们了解宇宙,有着很大的借鉴性。
正是上面几个原因,使得我们人类乐此不疲的对火星开始了研究探索,而这颗看上去像是着了火的红色的星球,逐渐向我们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而给孩子进行天文科普课,自然是要找那些我们认识的比较全面,了解的比较深刻的星球啦,所以火星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为什么是好奇号
说起对火星的研究,不得不提的就是好奇号了。
虽然上面开心爸爸说了,火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但这个近也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长达5亿6000万千米,这个距离有多长?
这么说吧,就算是以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最高的科技城就,也没有一个比较安全的方式,能把人类送到火星上。毕竟这趟旅程至少需要6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去了就再也没办法回来了。
所以火星探测车应用而生。
好奇号全称好奇号火星车,是美国NASA研发的目前人类能够制造出来的,功能最全面,技术最先进,体积重量最大的火星探测器。可以说好奇号承担起了很大一部分我们人类对火星的研究任务。
而《好奇号:一辆火星车》中,作者就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给孩子们讲出了关于好奇号的那些事。
好奇号之所以会叫做火星车,是因为其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汽车构造差不多,是靠6个大轮子作为动力输出对象的。当然这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无论在什么时候,这6个车轮都能保证同时接触地面。
而且好奇号也很“全能”。有车载化学实验室,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化学实验;因为整个车的自由度很高,一些特殊的地形也能比较轻松地通过;有车载气象站,能够忠实的记录下火星上的风速温度以及辐射等数据;还有随身携带的机械工具,比如钻孔机啊电刷等,可以用来探索火星的表面情况……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好奇号火星车更多的满足了孩子对于科学技术的一种想象,它不同于变形金刚等只在动画片中出现的形象,而是真真切切存在并且有十八般“武器”。是完全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并且激起他们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的。
当初知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他之所以能够走上对天文学的研究这条路,和早前接触到的一个按照日影定时刻的仪器是分不开的,这个可以用来确定时间的“怪物”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天文学的门,最终他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好奇号这个名称的来自于堪萨斯州的一名6年级的小学生,她叫马天琪,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10年后,马天琪从耶鲁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研究的主要是地球的大气海洋以及气候如何作用。
可以说,正是给好奇号命名的这段经历,改变了她的生活,为当时年幼的她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并且长大,也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这其实就是爸爸妈妈们应该给孩子进行天文学科普的最大原因。
开心爸爸有话说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
有了好奇,就有了后期学习以及研究的萌芽,而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呢,就是利用好孩子的好奇,给予他们足够的启蒙教育,为年幼的孩子树立起一个“宏伟”的目标。
孩子虽然出生于这个时代,但他们更多的却是属于未来。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九):愿你眼中有好奇,心里有勇气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 《秋夕》
过年期间因为疫情关系陪孩子住在了乡下,乡村的夜晚星星总是明亮又闪烁的,最常见的不过是启明星。往往饭后散步总要待到启明星升起。在隐约的星光和月光下,牵着孩子的手,说着星星的故事,路总不觉得漫长。
在拿到《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后,孩子立马翻出做好的好奇号模型,对比着绘本自顾自的开始探索。
【我是谁?】
在做模型的时候孩子问过这个问题,什么是火星车?
“我是一辆火星漫游车,一辆漫游车是一个移动的机器人,用来探索一些很遥远的地方。”无论你现在身处世界的什么地方,我都离你非常远,我甚至和你不在同一个星球上。超级喜欢以这么拟人化且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作为故事的开始,就像两个小朋友在最初相识时候的简短交谈,平等而友善。可想而知这是一次很快乐的旅程。孩子们会玩的很愉快。
偏灰暗的色调,远处绵延的山峰,以及凹凸不平地面清楚的显示出与地球完全不同的环境面貌。
孩子一直在问火星车到底在哪里呀?当然是火星呀。
我是怎么来到火星的?为什么要来这里,下面就是故事这些提问式的语句很轻易的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那么就继续推开下一扇门吧。
【我为什么要来这里?】
火星一如其名,穿着火红的衣服,一如地球蓝色的外衣一样。这些颜色显示了它的基本生态环境。
火星覆盖着红色的尘土,有证据表明,数百万年前,这个星球可能曾经有过湖泊,流动的河流,甚至巨大的海洋。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两颗星星之一。乘坐宇宙飞船去往火星的旅程超过350,000,000英里。把人送到火星上去-这趟旅程至少需要六个月时间“”颜色,数字对孩子来说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孩子能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关联性的记忆。也能从这些数字中了解到哪些在星空中闪烁的星星,确实比肉眼看到的距离我们还要遥远。这不是平日里我们出一次远门那么简单。
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生命存在吗?有水就有可能存在生命!
原来火星车是去找外星人去啦,孩子说。
是的,它是代替人而去的!
【我的诞生?】
哪它怎么是长成这个样子的呢?为什么和人一点都不像呢?孩子问。
因为它是机器人啊。
早期火星漫游车孩子两下对比着,怎么是一模一样的呢?因为这是用火星车为模板做的模型呀。
它们都是用太阳能作为动力的。
它的眼睛是用照相机做的。
它居然有6个轮子。为什么呢?
可他们到底是在哪里被造出来的呢?
建造和设计火星漫游车的项目基地,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附近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这是好奇号吗?
好奇号本尊和孩子一起比对发现,原来好奇号和原来的火星漫游车并不尽然相同。
核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更强大,增加了使用寿命。身携带车载化学实验室,可以做所有的实验。有肩膀,肩肘,手腕,因此可以很灵活。车胎花纹会留下很多痕迹,帮助判断走了多远。这么多的变化都是因为火星恶劣的生存环境,也因为没有任何支援,火星车必须独自进行探索和实验,并把相关照片和数据结果传回地球。
这是一次多么孤单的旅程,独自前往,独自工作,独自行走,独自生存然后直面死亡。在核电池电量用光的时候。
这时候,孩子紧紧抓住了我的手,靠着我,一言不发。
我轻轻的捏了捏他的小手。
【现实中的我】
现实中的我是庞然大物。庞大无比。
约3米长,2.7米宽,2.1米高幸好绘本中做了动漫形象的处理,并且给好奇号加了眼睛,这个形象更拟人化,孩子会更能接受。
【我是怎么来到火星的?】
妈妈,我们出门都是坐飞机或者火车的,好奇号是怎么去火星的呢?也是做飞机去的吗?
要带我进入太空的“宇宙神五号“火箭正在佛罗里达等着我。我被装进火锥,火箭的最顶端。经过253天,我终于接近火星了,剩下就是最难的部分,安全着陆。用这个视角来看,8K的装帧能很清晰的感觉到火箭向火星飞来的急迫感。仿佛已经近在咫尺,经过253天漫长的太空旅行。好奇号终于要抵达目的地了。然而它需要接受最后的考验-着陆部分。
它安全的着陆了吗?
当然了!好奇号可不是盖的。在安全着陆后第一时间就发回了自己的自拍。
【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叫“好奇号”。是堪萨斯州的马天琪小姐姐给我取的名字。
小姐姐说:好奇心是燃烧在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永恒的火焰。这个名字取的真好。这是源于好奇而起的一次星际探索。对于地球而言,火星的一切都是好奇而陌生的,而对于孩子而言,所有家之外的世界何尝不都是好奇而陌生的呢?
哪么小姐姐后来呢?
小姐姐现在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研究科技和环境政策。
孩子问我,好奇号还会回来吗?
我说,不知道。或许会吧。毕竟地球是它的家。
阖上书,孩子已经悄悄的睡着了。
希望你有个好梦,希望好奇号能陪着你,一路闯荡。
用好奇心探索整个世界,用勇气丈量走过的路。
无论多远,家永远都在这里。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读后感(十):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好奇号”的火星好奇之旅
1、宇宙探索排头兵,我,好奇号的使命
沙,黄沙。
黄昏,黄昏后。
酸雨起,辐射来,车孤寂。
我是火星车好奇号,
来到这里已经7年了,
没有发现水,
没有发现外星文明,
陪伴我的,只有无边的荒野,和对蔚蓝家乡的思念。
不过,在这几年中,
我钻探了无数的底层,做了无数的试验,
向地球实验室传输了浩如星海的数据。
不管他火星间平添陨坑几何,
视之如无物。
火星行走7年来,我已经走了21000米,
探索了不知多少个观测点。
脚(轮胎)已经不堪重负。
但,这不就是人生吗?
天地本无情,何况是远离家乡的外太空。
若见有情,天已荒,地已老。
车活一世,许多事情,是不得不做的,
区别在于有没有意义。
能够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途中,
在星辰大海的目标里,
做一个排头兵,
这就是我,好奇号的使命。
2、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火星探索的大背景
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不管是科幻小说也好,对未来的憧憬也好,征服浩瀚的宇宙,是几代科学家的梦想。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中莱因哈特皇帝的这句话,可以视为人类文明的心声。
无论是寻找宇宙中文明的同伴,还是在将来发生灾难时保存地球文明的火种,对地外文明的探索也是人类对太空探索极为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去年火爆的《流浪地球》,其实也就是源自于这一对未来灾难的焦虑与未雨绸缪。
火星是太阳系的地四颗行星,也是离地球轨道最近的一颗行星。火星在许多方面与地球较为相像:火星的自转周期几乎与地球一样;火星自转轴的倾角也几乎和地球相同;火星也有四季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太阳系有地外生物的话,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火星上。如果发生灾难性事件,最适合星际移民的城市,也就是火星。
正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苏联、欧洲各国竞相开展对火星的探索。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正是源自于这个大背景之下。
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人类对火星的探索过程
迄今为止,人类一共向火星发射了40余颗探测器,其中只有大约40顺利到达火星表面。
1962年11月,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成为人类向火星探索的开端。但很可惜,“火星1号”最终失联了。
1964年11月,美国向火星发射“水手4号”飞船,发现火星上存在大量环形山。
1969年,美国“水手5号”和“水手6号”飞船再次掠过火星,对火星地表拍摄了200多幅照片。
进入新世纪后,2003年,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于6月和7月发射升空。它们都成功登上火星,对火星岩石和地貌开展长达七八年的漫游考察。
再就是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发射升空,这是人类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陆的最精密移动科学实验室。
4、“好奇号”的诞生历程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中提到,为了建设这个有史以来最精密的火星车,美国宇航局在洛杉矶附近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开始对火星车进行研发。
在研发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保证不受污染,每个人都要穿白色的连体衣,还要进行空气吹淋,将皮屑、毛发、灰尘等不应有的物品全都吹跑。
为了避免静电的干扰,进实验室之前还要通过专门的设备释放静电。看到这里感觉非常的亲切,毕竟在我们有些部门的实验室中,也需要通过一模一样的步骤。
为了模拟火星车在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还搭建了模拟火星环境,对“好奇号”进行测试。
这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叫做“天地一致性”考核。
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好了之后,NASA准备了“宇宙神五号”火箭,准备将“好奇号”送入太空。
这个“宇宙神五号”火箭足足有19层楼的高度,有效载荷,也就是送入太空飞行器的质量,能够达到8700千克。
发射火星的时机可不是随便确定的,当火星、气球、太阳同处一条直线上时,也就是所说的相冲时,发射是最经济的,也被称为“火星发射窗口”。地球的公转周期复是制365天,火星的公转周期是687天,二者会合周期是779.9天,这个窗口期间隔大约为26个月,也就是说,一旦错过了发射期,那么就要等26个月才能再次发射火星探测器。
历经种种艰辛,终于到达火星之后,着陆也是个非常考验探测器的事情。因为火星的大气层很稀薄,当飞行器进入大气层开始下落到着陆,一共只有短短的7分钟。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探测器的时速由20000公里下降到0,充满了危险性与不确定性。这也被称为“恐怖7分钟”。.
当“好奇号”平安降落到火星表面后,15分钟之后电波才传到了地球。
“我成功了,人类成功了!”
5、2020年,又一个火星窗口,火星之年
其实中国近些年在火星探测的技术上发展也极为迅速。
2020年7月,我国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说起来2020年真可以说是一个火星年了。各国相继发射了许多火星探测器。阿联酋的“希望”最先启程,中国紧跟着发出“天问”,美国则把“毅力”留到了7月底。要不是疫情影响,欧空局和俄罗斯合作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原本也会进行探测活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2020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本轮的火星发射窗口,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又要等上26个月了,各国都不愿意错过这个时机。
中国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来源于屈原的一首长诗《天问》。这两个字一语双关,既表现出来了对宇宙的探索,又能够结合中国古典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020年美国火星探测器“毅力”号名字的来源一名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13岁中学生,名叫亚历山大·马瑟。
很巧的是,《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中讲到,“好奇号”名字也是由一名堪萨斯州的六年级小学生来命名的,她的名字叫做马天琪。
中美之间文化传统的差异,从这个细节也可见一斑。
6、即将带着月球“土特产”凯旋的嫦娥五号
《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开头提到了阿波罗十一号将宇航员第一次送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迈出了著名的月球第一步。
非常巧,中国最近也开展了月球探测活动,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表面,并将开展一系列的科学考察活动。
嫦娥五号在月球实现了软着陆,清晰地拍摄下了月球表面的图像。
随后的19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12月3日,上升器带着“月土”顺利升空,踏上返程。这可是真正来自月球的“土特产”呀。
在挖土完成后,上升之前,着陆器将一面五星红旗展现在月球的表面。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们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数代人的努力,数十年工程师们的汗水,终于让中国的五星红旗在月球飘扬。
6、星辰大海,宇航精神的传承
从小就喜欢太空,喜欢仰望那浩瀚的星空,心中憧憬着无限的美好,尤其是那-句“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这么霸气的豪言壮语,让幼小的我不禁心潮澎湃。
现在长大了,对太空了解的越多,则越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去太空的梦想恐怕在有生之年是不会实现了。
好在有《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这是一本带我们,带我们的下一代步入太空之书。读完之后,你会感觉,这是一本能够满足你好奇心的火星之旅。
有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听到一个小朋友与爸爸的对话,可能是幼儿园刚进行了航天日的教育,孩子跟爸爸说,我以后要当飞行员、宇航员、消防员。哈哈,多么可爱的小朋友啊,想一想,阿姆斯特朗、特里维尔茨也是在幼儿园就立下了要当宇航员的志向,谁又能说这个小朋友不会成为中国的下一个宇航员呢?
这是孩子画得航天与探索主题图画。画风虽然略显稚嫩,但是也显示出航空航天精神在我们下一代中的影响力。有了《好奇号:一辆火星车的故事》的激励,没准会诞生出第一名登陆火星的宇航员呢?
相信在我们几代航天人的努力下,中国的太空探索之路会越来越顺,越来越宽广。
星辰与大海,我们来了!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