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是一本由[英] 贾斯廷·马罗齐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5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格达》读后感(一):巴格达
“巴格”和“达”直接意义翻译:神之花园
西方:叙利亚和埃及的商品,经过幼发拉底河运输到巴格达。
东方: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花瓶,印度的柚木和檀香,经过印度洋,抵达波斯湾,由巴士拉港口的水路,沿着底格里斯河运到巴格达。
北方:摩苏尔、亚美尼亚的粮食,经过波斯人挖掘的运河,运到巴格达。
巴格达城本身: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众多运河。一是灌溉耕地,花园。二是供水。三是驱动磨坊,磨面;驱动水力钟表计时。四是当作护城河,船桥可以随时拆掉,阻止敌人过河。
总之,阿拉伯半岛缺少水,水特别珍贵。两河之间的这篇天堂之土,靠的就是河流。
《巴格达》读后感(二):走进《一千零一夜》的故乡,探索公元一千年的神秘《巴格达》
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曼苏尔于762年营建巴格达以来,这座城市就有“和平之城”的美誉,但从它不同寻常的历史来看,它也经历过十分血腥的统治年月。回溯其历史,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巴格达一直是阿拉伯帝国的中心,金碧辉煌的宫殿群、宏伟的清真寺、伊斯兰学院和热闹的集市鳞次栉比。它是“代数之父”阿尔.花喇子模生活过的城市,也是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的都城。古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描写了诸多有关这位穷奢极欲、贪欲享乐的著名哈里发及其都城的故事。作为一个繁荣的交易中心,巴格达吸引了大量来自中亚和大西洋地区的商人,其经济的繁盛程度曾一度招致西方和东方的同等羡慕。
然而,巴格达的历史也有其血腥残酷的一面。这座城市经常遭受瘟疫、饥荒和洪水的侵袭;经历过大量恐怖外敌入侵和军事占领;也时常需要忍受独裁者的残暴统治。因此,巴格达的历史也是其统治者和征服者的历史。《巴格达:和平之城、血腥之城》的作者,著名旅行作家、历史学家贾斯廷·马罗齐通过流畅乐观的笔调和极具创新意义的视角将巴格达1300多年的辉煌和苦难娓娓道来,勾勒出了巴格达这座城市迷人的历史轮廓。
稍有历史常识的读者应该清楚今天的伊拉克,其前身便是曾经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如此厚重的千年历史实则是很难浓缩到一本书中,表现其精髓的。在波斯语里,巴格达一词为“神赐的地方”,这座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部,距幼发拉底河约30千米,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市区,迄今人口已约700万,在阿拉伯世界位于开罗之后列第二位。自建立之日起,这里就充斥着丑恶、情色、血腥与杀戮,但同时,它也是伊斯兰文明的政治、宗教、经济、商业、学术、交通中心,是一座兼容多民族多教派的城市。
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于公元762年将阿拉伯帝国都城迁至此地。彼时随着阿拔斯王朝的日益强盛,巴格达迎来了史上最兴盛时期——哈伦·拉希德王朝(786~809年)。曼苏尔建城后的每任哈里发都定都于此,并不断扩建,巴格达逐渐向底格里斯河东岸发展,成为当时中东广大地区最重要的文化与贸易中心。这位哈伦.拉希德便是书中前两章重点阐述的开创了阿拔斯王朝盛世的著名哈里发,因名著《一千零一夜》生动地渲染了他的许多奇闻轶事而为众人所知。在其统治的23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首都巴格达更是一跃成为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文人学士的荟萃之地。
书中指出,哈伦·拉希德在正史中非常关注学术,不仅赞助科技、文学、宗教人才,而且还主持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翻译运动,将古希腊、印度、波斯的学术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还加以校订。为了讨好这样一位追求知识、尊重人才的君主,巴格达的其他高官、富商也纷纷不遗余力地斥资建起了收藏数万册书籍的庞大图书馆。几个世纪后,这些阿拉伯文的古典典籍被欧洲人重新翻译成拉丁文等欧洲文字,直接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所以,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吉本非常热情的称颂了哈伦的这方面功绩。
在今天的巴格达,我们还能看到最古老的一条主干道,这条被命名为拉希德大街的主街道最早是为纪念奥斯曼军战胜英军而建。与萨马拉大清真寺一样,几乎所有巴格达城内地标建筑物的故事都真实而又残酷地映射了这座城市的血腥历史。但这又是一条充满了艺术气息的街道,电影院在这里随处可见,满足了人们的夜间娱乐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两旁的茶舍和咖啡馆更因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资助而闻名。古老与现代、血腥与和平、杀戮与安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交织……
《巴格达》读后感(三):《巴格达》:一座和平与血腥的千年古城
对于位于中东地区的千年古城——巴格达,很多人比较陌生,这座和平又血腥的城市是如今伊拉克的首都,也曾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提起巴格达,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和平、诗歌,爱情,阴谋,这到底是座什么样的城呢?
四处漂泊的阿拉伯著名古代地理学家穆卡达西在自己书籍中提到:巴格达是”体面人的居处、学者的源泉”,是伊斯兰的中心,是幸福之城,在这座城市中,一切事物都是最为佳美的……其伟大远超我们所能描绘,即使再多的赞美也称不上它。
出于对历史的好奇,最近阅读了这本讲述巴格达发展史的书籍——《巴格达——和平之城,血腥之城》,作者是英国记者、历史学家、旅行学家贾斯廷·罗马齐,他毕业于剑桥大学,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和白金汉大学高级研究员,曾在伊拉克、阿富汗、达尔富尔、利比亚、索马里等国家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中东的历史也有一定的研究。
全书共有五百多页,讲述了巴格达于8世纪的一场残酷宗教政变而兴起,公元7世纪,不同家族及其势力出现巨大分歧,伊斯兰教亦由此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而逊尼派占据多数,人们在阿拔斯家族后人的带领下,推翻了伍麦叶王朝的统治,虽然还是逊尼派统治,但也建立了全新的阿拔斯王朝。
首领哈里发在经历一系列变故,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在底格里斯河东岸新建一座首都,于是有了”巴格达“的诞生,是”神建立“的意思,这个名字很具有宗教性,寓指巴格达是神建立的,据说当时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建设首都.......
战乱后的人们把巴格达作为了新的家园,拖家带口的定居下来,并希望在这座美丽的城市能够安家乐业,寓之为“和平之城”,在阿拔斯王朝的鼎盛期,巴格达一直是阿拉伯帝国的中心,金碧辉煌的宫殿、宏伟的清真寺、伊斯兰教学院和热闹的集市,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商人进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中古时期这里也供养着全阿拉伯世界最顶尖的官员、学者、艺术家甚至大厨。具有“学者的源泉,世界的中心”之称,在这里诞生了阿拉伯最早的哲学家(非神学家)、百科全书和布丁,让“和平之城”名不虚传.....
当然,一座城市的发展有辉煌也会有灰暗的时期,巴格达也是一样,有和平的一面,也有血腥的一面,比如1258年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进攻巴格达,劝降失败以后,不仅洗劫了巴格达的财宝,还在城内展开了一场残忍的屠杀,据历史记载,当时死亡人数从20万到200万不等,巴格达瞬间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成为了一座灰蒙蒙的死城......
在后面几个世纪的变换中,瘟疫、饥荒、内乱、战乱,巴格达也不断在重建与被侵略中反复成长,最近的一次血腥之战便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了,美军再一次把这一座古城变成一片废墟!战争与和平,时代一直在变迁,巴格达的命运也在不断转换.....
《巴格达——和平之城,血腥之城》讲述了巴格达长达1300多年的辉煌与苦难,作者贾斯廷·罗马齐用生动的文笔,独特的历史视角去诠释着他眼里的巴格达,让读者更近一步走进这座迷人的城市。
文中有很多值得读的点,书前几页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图与各种小地图非常赞,还有数十幅插图,方便读者文图结合阅读,了解历史!
《巴格达》读后感(四):巴格达:天赐的重城,还是被上帝遗忘的废墟?
“伊朗正拼命把美国赶出伊拉克。美国正拼命把伊朗赶出伊拉克。我们伊拉克人要不要离开自己的国家,把它留给你们?”这是2020年起始,伊拉克人民常说的一句“笑话”。
这句话,也许是伊拉克人民的自嘲,也许是伊拉克人民的黑色幽默,它成为了全世界对伊拉克政局的无奈之语。有人看着这句笑话满面嘲容,有人却能够从这句话中看到背后血泪的真相。这种带有宿命论的幽默感言论,让人心里为之难过,我是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
美军和伊拉克小女孩关于伊拉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年一组关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图。那时候我还在读大三,在一节音乐鉴赏课上,老师播放了一组至今让我记忆深刻的照片。照片里,一个男人在残存着爆炸痕迹的抵上的演奏大提琴,他是伊拉克国家交响乐的大提琴家卡里姆·瓦斯夫,在发生爆炸一小时后,他来到这里,支好椅子架好琴,在这篇废墟上开始演奏。
卡里姆·瓦斯夫在废墟演奏大提琴他演奏的不再是单纯的乐曲,更是战争中的希望,他用音乐来回应战争的恐怖与痛苦。而在电视上看到的伊拉克,让人开心的声音并不多,音乐是一种,清真寺的祷告声是一种,然后,更多的是士兵的盘问、战机发动的轰鸣、爆炸的巨响、刺耳的警笛声……在这种嘈杂聒噪声中,人们也渐渐遗忘了那个被誉为是“天赐”的“和平之城”——巴格达。
也许你知道伊拉克,但你却不了解巴格达。巴格达是伊拉克的首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中部地区,在3000多年前,这里是神秘的古巴比伦帝国,巴格达这词的本意为“天赐”,意思是上帝赐予的城市,在阿拉比统治时期,曾经是世界文明的摇篮,是世界学术和文化的中心。这么一座美丽的巴格达,它的历史却充满了伤痕,它的美丽与哀愁,让它成为了中东地区的一颗明珠。
图书《巴格达》外封英国记者兼作家的贾斯廷·罗马齐就写过一本《巴格达——和平之城,血腥之城》用于纪念巴格达。自从阿拉伯帝国于762年营建巴格达之后,巴格达就有了“和平之城”的美称,但实际上,它的历史却同样充满了血腥与战争。它的历史,其实就是统治者与征服者的历史。
一、巴格达的全盛:一千零一夜的发源地,智慧馆的起点
《一千零一夜》,这本耳熟能详的作品,相信很多人没有读过也听过,在中国它被称为是《天方夜谭》。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而《天方夜谭》描写的恰好是巴格达。在巴格达,住着许多富豪商家,在繁华拥挤的商场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品,他们还卖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
历史证明在8世纪中期至9世纪的巴格达,确实如同《天方夜谭》书里描绘的那样,统治者广建清真寺、宗教学校、图书馆、天文台、客栈、驿馆、市场、澡堂及市政交通设施,使巴格达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和宗教中心。这里经济繁荣,交通四通八达,商贾辐凑云集,市场店铺林立,学者荟萃,文化昌盛。
巴格达空中花园文化文学的中心智慧馆就是在这时期由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建立的全国性的综合学术机构。智慧馆的图书收藏,有希腊语、古叙利亚语、波斯语、希伯来语、奈伯特语、梵语、阿拉伯语等十几种语言的古书典籍,内容涉及有关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文学、艺术、语言学等等各类原本、手抄本数以万计的收藏,在现代也是一座文化的宝库。为后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珍贵文献,被为是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源泉,智慧的宝库,学者的圣殿”。在《巴格达》书中,作者马罗齐也用:<哈伦·拉希德与巴格达的“一千零一夜”>和<“学者的源泉”,世界的中心>两张内容还原了巴格达的繁华与辉煌,以及巴格达作为世界文明金顶明珠的璀璨一面。
但巴格达,不仅仅是世界文明的明珠,更是近现代社会的战争多发地、屠宰场,说它是人间炼狱也不为过。不然也不会艺术家在非去用艺术去演奏希望的惊人之闻出现。
图书《巴格达》内外封面二、巴格达的浩劫:经历洗劫,成为殖民地
辉煌全盛时期的巴格达,是世界文明、财富的中心,但在阿拔斯王朝覆灭的时期,巴格达开始被迫走向毁灭,成为了世界人眼中的“肥肉”,真实演绎了什么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真实写照。1257年,蒙古与鞑靼的铁蹄,践踏了这片土地,他们开始在巴格达肆意掠夺烧杀。1258年,巴格达被蒙古攻占,因为巴格达人民的反抗,蒙古领导者旭烈兀下令屠城,每人屠杀2名巴格达子民,此后巴格达迎来了灰暗的时刻。蒙古军在巴格达开展了无尽的屠杀,房屋、清真寺、医院、交通设施等等均被焚灭,其中包括阿拔斯王朝创立的人类知识宝库“智慧馆”——巴格达智能宫。
巴格达的智慧馆但这不是巴格达的终点,随后而来的是“土耳其人与旅人”在巴格达的肆意控制,以及大英帝国对巴格达的殖民统治,让巴格达成为了一个可以随意被人践踏、毫无民主自由的土地,这里滋生的只有血腥与战争,曾经的辉煌荣光再也不会亮起,它从一座精绝古城,被迫变成了一座“弃绝之城”。
好似这一篇土地被赋予了“诅咒”,任何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统治者,都会变得奢靡腐败,他们让巴格达成为了一座被鲜血染红的城市,毁了《天方夜谭》中所描绘的巴格达,更是让巴格达从此充满了战争。这里也不再是“天赐”的重地,而是成为了一座被上帝遗忘的城市,成为了杀戮之城。
三、被上帝遗忘的废墟:屠戮时代的到来。
而今的巴格达,已经彻头彻尾成为了他人争利的场所,成为了他人对赌的牌桌。否则伊拉克人民也不会说出“伊朗正拼命把美国赶出伊拉克。美国正拼命把伊朗赶出伊拉克。我们伊拉克人要不要离开自己的国家,把它留给你们?”这样的话语。美国也在英国之后插手伊拉克,“帮助”伊拉克重新构建伊拉克的政治体系。成为了又一只掌控伊拉克这只提线木偶的大手。距离这本书首次出版的2013年,现在已经过去了7年,美军在伊拉克上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伊朗还是和伊拉克在做着没有结果的内战,他们想把对方赶出伊拉克,却都着迷于伊拉克的一切,巴格达和伊拉克,一如既往的处在混乱的战争中,每天都有爆炸的巨响,每天都有防爆的警笛。
巴格达这座世界上最美丽的古城,在时间的洪流中,在人性的扭曲中,被夷为平地,被烧成焦土,街上堆积尸体,到处是断壁残垣,空气中迷茫腐臭味,整个巴格达大地都布满了饥荒、瘟疫和死亡。这样的“屠戮时代”,不知会在何时结束,又会在何时死灰复燃,巴格达的宿命,总是逃不开被当做牌桌的结局。
图书《巴格达》内封这本书的作者贾斯廷·马罗齐,他英国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和旅行作家,曾在《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担任驻外通讯记者,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索马里等中东国家和地区工作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中东地区可说是非常了解,为了写这本书,他还在这期间,采访了巴格达大量学者、官员、居民甚至英美军人,这才有了这本厚达576页的《巴格达》。读完这本书,从开始的惊叹到惋惜,再到最后的无奈,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于巴格达的赞美与热爱,也许往后的日子,巴格达可以真的站起来,重铸辉煌,也一不定。这是美好的愿望。
《巴格达》读后感(五):巴格达的前世今生:创造与毁灭,辉煌与苦难,和平与血腥
河流与文明相伴相生,这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通常的现象。
在西亚两河文明的演进史上,底格里斯河畔的巴格达是一个让人唏嘘感叹的符号。这是一个充斥着辉煌与苦难的古老城市,一度成为伊斯兰文明中伟大的阿拔斯王朝的都城,是世人艳羡的一颗璀璨的皇冠,有着和平之城的美誉,但风水轮流转,随着阿拔斯王朝“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座城市接二连三遭受了一系列的兵燹之乱,从冷兵器时代蒙古和鞑靼的“毁灭朝圣”的杀戮浩劫,再到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血腥征服,及至近现代大英帝国的以及本世纪美国的入侵之后的意图对其进行现代文明的嫁接与重塑,巴格达一次次被动地成为“修罗场”,背负着血腥之城的恶名,而如今一切依旧在持续,巴格达在痛苦的呻吟中呈现出失血过多的苍白,再也回不去昔日鼎盛与繁华,前路依旧一片迷惘。
处在文明冲突的风暴中心的巴格达,近年来流行着一个这样的笑话:“伊朗正拼命把美国赶出伊拉克。美国正拼命把伊朗赶出伊拉克。我们伊拉克人要不要离开自己的国家,把它留给你们?”这样的黑色幽默的背后,巴格达乃至伊拉克人的尴尬和无奈一览无遗。而追溯巴格达的前世今生,这样的宿命之问其实由来已久,但巴格达人一次次在令人窒息的绝望中重拾勇气,写下了他们的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的篇章。在英国记者、历史学家和旅行作家贾斯廷·马罗齐所著的《巴格达:和平之城,血腥之城》一书中,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和现实的勇气,致力于还原一座城市的多重镜像,在细节中生动地展示出这座城市的辉煌的过去、苦难的历程以及凄迷的未来,读后令人掩卷长思。
伟大的阿拔斯王朝时期的荣耀与辉煌
在古波斯语中,“巴格达”的意思是“神赐之城”。
而这座城市的兴起有着鲜明的强人印记,且带有一种简单粗暴的理想主义色彩。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位哈里发“嗜血者”艾布·阿拔斯推翻了伍麦叶王朝,改朝换代的伊斯兰世界掀开了崭新的篇章。在艾布·阿拔斯秋风扫落叶般的追杀之中伍麦叶家族遭到了灭顶之灾,但或许是印证了“刚者易折”的宿命,不到四年这位阿拔斯王朝的建立者在三十出头的年纪竟然意外死于天花。他的弟弟艾布·贾法尔也继任登上了哈里发的宝座,号称曼苏尔,意思为“胜利者”。一座新的王朝需要一个新的首都,曼苏尔几经选择,决定在底格里斯河边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建立一座全新的都城,他最终选定了巴格达这个地方,并以他饱满的宗教热情、苛刻的细节审美为巴格达这座城市注入了一种宿命的因子,既高贵典雅但又缺乏宗教包容,就像这本书中提到那样,“曼苏尔的人格优点与缺点,也正是巴格达未来走向的微观缩影。”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巴格达这座新兴的都市在哈伦·拉希德治下终于迎来了他的盛极一时的鼎盛岁月,这一时期可谓是如幻如梦,在阿拔斯王朝37代哈里发中独占鳌头,成为伊斯兰世界中名副其实的幸福之城。在阿拉伯经典文学《一千零一夜》这本书中,可以清楚地领略到这一时期巴格达登峰造极的辉煌,哈伦作为当时“阿拉伯人中最有权势且最富活力的君主”,他本人也成为“阿拉伯故事中永不缺席的主人公”,他挥金如土、穷奢极欲为巴格达这座城市涂上了炫目的色彩,那些拔地而起的高大建筑,无比繁荣的商业和文化气息,为巴格达上层阶级纸醉金迷的生活增添许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桥段,他们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性爱、阴谋与冒险等元素,流连于奢华的宴会与荒淫的狂欢。而上行下效,特别是随着贸易的发展带来的财富积累,巴格达城中的居民也很快便学会了在放纵挥霍中寻欢作乐,安逸的世俗享乐与虔诚的宗教朝圣并行不悖。
政治与商贸上的累积的巨大声望和超卓实力,通过反哺的方式促进了文艺的大发展,使巴格达成为“体面人的居处、学者的源泉”,甚至堪称当时全世界的文化与艺术中心。文学、艺术、科学、数学、哲学、法学、天文学等方面的所取得的成果都当之无愧地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代表了当时全球人类文明的顶峰,这些文化与学术的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力,为巴格达的光辉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物极必反,阿拔斯王朝的后期,随着思想的禁锢和社会的动荡,巴格达的文化垄断时代也渐渐走向了尾声,而新崛起的外来游牧文明的强大的军事冲击下,延续了五百多年的阿拔斯王朝老态龙钟不堪一击,随之巴格达的辉煌就此愈发黯淡下来,反反复复陷入了生死一线的绝境之中。
从“毁灭朝圣”到英式君主时期反反复复的毁灭和重生
一次次的山重水复,一次次的柳暗花明,一次次的起死回生。
阿拔斯王朝之后漫长时期的巴格达,“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为它苦难处境的真实写照,“才脱虎口又入狼窝”成为它悲哀宿命的生动剪影。蒙古与鞑靼疾风暴雨般的杀戮,波斯人和奥斯曼帝国嚣张跋扈的控制,以及此后大英帝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巴格达命运的重塑,你方唱罢我登台,巴格达一次次身不由己陷入了各方势力的操纵和摆布之中,就像提线木偶一般完全不由自己,往昔的荣光与辉煌再也回不去了。
1258年是巴格达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成吉思汗的孙子——号称“天命之主”的旭烈兀以志在必得的挥师攻向巴格达,并且以极其傲慢的语气末代哈里发穆斯塔绥姆发出了一道最后通牒。而此时的穆斯塔绥姆政权内部早就外强中干,一击即溃,攻进巴格达的蒙古军大开杀戒,即使是旭烈兀本人保守的估计也自称屠杀了20万人,哀鸿遍野的巴格达从此元气大伤。尔后巴格达又再一次遭到鞑靼人帖木儿的再次血洗,“在如雷霆闪电般攻陷这座城市后,他又如洪水烈火般毁灭了它”,巴格达几乎夷为平地,成为了“弃绝之城”。
历经两场浩劫的巴格达劫后重生的蹒跚步伐,在地区军阀你争我斗中苟延残喘着。尔后随着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巴格达的逐鹿,其时的巴格达已经失去了对自己命运的主宰权,并最终于1543年北奥斯曼帝国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自大的土耳其人统治期间,巴格达作为一个行省的首府,在全新的行政等级体系下,帕夏成为这座城市的最高统治者。而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欧洲人的势力逐渐进入了巴格达,而波斯帝国也一直对此贼心不死,甚至一度卷土重来,巴格达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下日渐虚弱,加上瘟疫等灾害,奥斯曼帝国对巴格达的控制力日渐减弱,以至于实质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奴隶帕夏王朝。而到了19世纪末,随着石油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巴格达更是成了国际问题的焦点,各方外部势力在巴格达的角逐愈演愈烈。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英帝国终于在1917年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这座古老的城市,而此时的巴格达人以无比的热情欢迎着新的征服者,这一幕与此后的美国占领巴格达时的画风何其相似。
大英帝国对巴格达的重塑看上去很美,但紧接着这样的美好幻象在现实面前便七零八落。随着民族主义力量的觉醒,巴格达很快便陷入了英国势力与伊拉克势力旷日持久的对抗与冲突之中。1932年,英国正式结束了对伊拉克的托管,伊拉克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加入了国际联盟。但此时的伊拉克社会内部的分歧也逐渐显露出来,一场场政变与阴谋此起彼伏,而后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石油业聚集的大量财富,巴格达迎来了短暂的稳定和繁荣时期,展现出世俗而现代的风情。不过随后之冷战时期,巴格达再次身不由己陷入了大国角逐的齿轮之中,导致了这短暂的繁荣最终还是在暴烈的动荡中划上了句号。
复兴党时代短暂的回光返照和后萨达姆时代难以破解的死局
巴格达自建立之日起,它的血脉里就被注入了强人的基因。
伴随着血腥与杀戮,一个个强人的崛起与衰落,成为巴格达这座城市历史演进中不可忽视的标记。而巴格达最终再一次震惊世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那就是复兴党领导人萨达姆的崛起和最终走向灭亡,其带来的后遗症直到今天还依然还争议不休众说纷纭。
不可否认,萨达姆是伊拉克一个传奇性的人物。而他的崛起伴随着刺杀、党争和入狱,最终逐步走向权力的巅峰,1968年就渐渐控制了伊拉克的权力机构,并于1979年正式就任伊拉克总统,上台伊始,就展现出他铁与血的一面,对反对派冷酷无情的追杀和清洗成了他的首要政治任务。但同时,在他执政的早期,随着石油产业的兴起,伊拉克经济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局面,而在这种石油经济的刺激下,好大喜功的萨达姆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对巴格达进行了大规模的兴建,一度成为建筑师嘴里“又一场全球建筑运动的潜在源泉。”的确,萨达姆的独裁一度为伊拉克带来了畸形的繁荣,而他也一直以现代的哈伦·拉希德自居,但这样的妄自尊大其实掩盖不了他的井底之蛙的浅陋和盲目。
在他的权力逐步稳固之后,他很快就将伊拉克拖入了战争的泥潭。1980年9月17日他撕毁了1975年与伊朗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权,并在前伊朗国王的流亡将军们的蛊惑下,22日出兵伊朗,从此两国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顺利的开局很快便陷入了双方之间的僵持,巴格达与整个伊拉克也随着战争的持续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这场战争的后期巴格达这座城市也时不时遭受伊朗炮弹的袭击。而两败俱伤的战争双方不得不接受联合国的调停,于1988年正式停火,边界重新回到战争前的状态,而这次战争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没有胜利者的战争,除了消耗各自的国力之外,双方什么都没有得到。而颇为讽刺的是,当时支持伊拉克的科威特不仅在战争中支持伊拉克,而且对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的“胜利”表示祝贺。可志大才疏的萨达姆很快便翻脸不认人,1990年8月,不宣而战入侵科威特,萨达姆的孤注一掷让整个世界目瞪口呆。不过,外强中干的萨达姆的最终的结局也在这一刻便已经写就,左支右绌的他在此后便风光不再,最终在2003年北美军逮捕,并于2006年12月30日被处决,这是一个精心挑选的日子,是宰牲节。
据说萨达姆在临时之前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我的伊拉克一文不值。
而后萨达姆时代的巴格达和伊拉克依旧是一团乱麻,宗教派别之间的斗争使暴力动荡成为家常便饭,以至于很多人都公开承认即使在萨达姆时代,生活也比如今要好。巴格达这座城市不仅没有迎来期盼的和平和安宁,反而陷入了无尽的泥淖之中,解不开的死结直至今天依旧死死地捆住了巴格达复兴的希望。
巴格达是一座无可比拟的城市。
世态炎凉,白云苍狗,在创造与毁灭、辉煌与苦难、和平与血腥的轮回中,巴格达展现出它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尊严感。
贾斯廷•马罗齐在这本《巴格达:和平之城,血腥之城》一书中,论述了巴格达这座城市从它的绝代风华到一次次的绝境重生的历程。而贯穿巴格达的历史的兴衰,那种根深蒂固的宗教以及宗教派别冲突成为巴格达不可承受之重,而西方外来文明的强行介入不仅没有调和反而激化了这样的冲突,导致如今的巴格达依旧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借伊拉克一位名叫马纳福的退休外交官之口说出了对这座城市最深沉而又略显无奈的祝福:
巴格达在毁灭与兴盛之间循环往复的历程漫长而嗜血,但我们仍要怀有希望。但愿在我们永远安息之前,和平之城能够重拾它的美名。《巴格达》读后感(六):诗歌,爱情,阴谋,巴格达的一千零一夜
哈伦·拉希德哈里发(786年至809年在位)统治的时代是巴格达最光彩夺目的时代,历史与传奇合二为一。尽管短短不到半个世纪,但在这段时间里,巴格达从一无所有崛起成为财富惊人、举足轻重的世界中心,与拜占庭帝国分庭抗礼。随着帝国的财富积累膨胀,这座首都的显赫辉煌也与日俱增。在这个时代,巴格达成了一座“举世无双之城”。 ——P.K.希提,《阿拉伯通史》,1937年
▲一幅19世纪的素描,描绘了从底格里斯河望去的巴格达景色
尽管并不是可靠的历史文献,《天方夜谭》仍旧描绘了一幅惊 人的中世纪巴格达图景。在这里居住着豪商巨贾,拥挤的市场上商 品货物琳琅满目,狭窄的街巷两侧挤满了房屋,其上有着突出在外的阳台和高高的马什拉比耶雕花窗—从这种窗子内往外张望的人 不会被外人看到。
这里还有宏伟的清真寺、奢华的浴场和蜂巢状的 商栈(比如米尔江客栈)。疲惫的行商与旅人可以在这些商栈下榻 休息,储存货物,以及享受好客店主提供的热情服务。
正如《天方 夜谭》的译者、法国东方学家安托万·加兰在18世纪初提及这些 故事时所说的那样,“从这些故事所展现的东方礼仪与传统,以及 穆罕默德信徒和异教徒的宗教仪典来看,它们也是十分有趣的;而 且这些话题的表达,要比作者与旅者的记录更加有趣”。
▲《一千零一夜》的主角之一、8世纪哈里发哈伦·拉希德与他的理发匠
《天方夜谭》是一座故事宝库,其中包含着数不胜数的精彩元 素:性与爱,阴谋与冒险,奢华的宴会与荒淫的狂欢。
也有着无 数光怪陆离的异域人物:从独眼的驼背怪人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精尼 (阿拉伯神话传说中一种超自然生物),从英俊的王子到品行端庄、 顾盼流光的美丽女孩。故事中不仅有傲慢自大的维齐尔,也有目无 法纪的盗贼,还有精明狡猾的骗子,性感诱人的侍妾,漂泊在外的渔夫,因吸食大麻神志不清的乞丐,以及饮酒酣醉不已的浮夸朝臣。
这些故事抨击了腐败的警察与色迷心窍的法官,也对同性恋女巫和骚扰男人的淫乱荡妇冷嘲热讽。它们描绘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世界,其间充斥着商人和钱商,裁缝和理发师,诗人和苦行僧,歌手、学者与水手。
水手里最著名的无疑是辛巴德,他与阿里巴巴 和四十大盗以及哈伦本人都在《天方夜谭》中占有一席之地。与阿拔斯王朝时代的巴格达相似,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生活也有着反复无常的一面。
▲大家最熟悉的《一千零一夜》之中的故事之一: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比如某人在觐见伟大的哈里发时,永远也无法确定 自己接下来会被赏赐鼓鼓囊囊的一袋第纳尔金币,还是会被迫跪在 刽子手呈上的皮垫子上,等着利剑一闪,人头落地。《天方夜谭》中的瑰丽梦境启发了一代又一代作家、艺术家、诗人和电影制作人。
几个世纪以来,他们在想象中重建的巴格达魔 法世界已融入西方文化中。《对天方夜谭的思忆》最初发表于1830年,在这首长诗中,年轻的丁尼生为这座城市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感性图景。
他在月光点点的底格里斯河上漂流,吹着清凉的微风,“漂过镶金的巴格达神殿,围墙高耸的古老绿花园”。他穿过芳香 缭绕的凉亭与柠檬林,在繁星点点的靛蓝夜空下泛舟经过黄金的圣 所。然后,他进入一座异域花园……
还传来隐隐的都市之声;
开着花的森森没药树丛
围住了挺拔的雪松、柽柳,
香气四溢的处处玫瑰花,
高大的东方灌木、方尖塔……
“睁着迷迷糊糊的眼睛”,他来到哈里发的凉亭。这是一座闪 亮悦目的楼阁,在雕花的杉木门后,有着层层叠叠的台阶,扶手闪 耀着金光。
窗户中灯火通明,那是百万蜡芯在银制灯盏中燃着火苗。仿佛命中注定一般,诗人瞥见了一位波斯姑娘:
她眼睑白如银,神情安详,
明眸含情,她乌亮的睫毛
黑得发光,珍珠般的额角
披着黑檀似的长长香发——
一个个黑油油奇妙发卷
飘垂在玫瑰般脸颊之下。
她是当时最可爱的女子……
▲一本 18 世纪法语译本的《一千零一夜》中的插图最后,他来到了一座由六条纯银支柱托起,其上垂挂着金线 织物的庞大宝座前,坐在上面的便是伟大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
我看到那里唯一的红日,
当时正是其金灿灿的盛世——
正值哈伦·拉希德的好时代。
将近一个世纪后,1923年,也就是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那一年,他写下《哈伦·拉希德的赠礼》。这首诗意境朦胧,具有 柯勒律治诗歌的风格,同样受到了《天方夜谭》的启发,描绘了一 个飘散着茉莉花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哈伦时而出使波斯,时而与拜占庭人开战。诗人被“ 一位苗条的新娘”的美丽深深吸引:
如今我的一切迷惑都烟消云散。
女子的美丽如同旗帜在风暴中飘扬,
而智慧在旗下矗立,只有我——
在全阿拉伯的有情人中,独我一人——
既不为旗帜猎猎而目眩神迷,也没有
因黑夜沉沉而迷失方向,
仍能听见那掌旗人的话语声。
就如1921年,格特鲁德·贝尔在写给她父亲的信中抱怨的那 样,她可能认为没有人能了解哈伦·拉希德时代的巴格达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天方夜谭》以及阿拔斯王朝时期的许多其他史书为我 们提供了无数生动多彩的可能性。
比如在《搬运工与三位女士》 的故事中,我们便在哈伦的巴格达见证了一场富饶集市的香艳购物之旅。
故事中,一位戴面纱的黑眼睛女子雇用了一个生性多情的未 婚搬运工帮她打下手。买了一壶葡萄酒之后,她去水果摊上买了“叙利亚的苹果,乌斯曼的木梨,阿曼的桃子,叙利亚的茉莉和睡 莲,秋黄瓜,柠檬,苏丹尼橙,芳香的桃金娘、女贞花、甘菊,红 色银莲花,紫罗兰,石榴花和野蔷薇”。
从屠户那里买过肉后,她 去杂货店买了阿月浑子、蒂哈玛果干和带壳杏仁作为甜点。然后, 她在糕点店又买了各式各样的糕点:“甜蛋糕、内填香料的甜面圈、‘皂糕’、柠檬挞、麦蒙尼挞、‘宰娜卜的梳子’、小甜饼和‘法官 的零食’。”
这场花销庞大的购物血拼深入拥挤的巴格达市场,来 到了香水商铺,她在这里购买了十种香水,其中包括睡莲香味和柳 花香味的香水。
《天方夜谭》中的大多数故事都光怪陆离,但也有些故事仅仅 反映了历史现实。比如在《哈伦·拉希德与年轻的贝都因女奴》中, 身边陪伴着贾法尔的哈里发爱上了一个女孩,他既为她的美貌,也 为她的诗歌天赋而深深着迷。
由于她能够吟诗作对,并将其润色改 编成引人入胜的歌曲,哈伦大为赞叹,娶她为妻,她也获得了哈伦 长久的宠爱。
《天方夜谭》将那些巴格达巨富的奢华生活讲述得惟妙惟肖, 魅力非凡。
▲近代的《一千零一夜》
然而如果读者知道祖蓓达不仅拥有著名的宝石拖鞋,而且每次必定用贵重金属制成的餐盘进餐,那些由黄金或水晶制成的 酒盏和汤勺时刻被摆放在镶金饰银的餐桌上的话,山鲁佐德讲述的 故事也就不显得那么夸张离奇了。
这些个后续被改编、谱写无数次的充斥着色情下流、有时还十分粗俗的幽默故事,的确反映了至少一部分阿拔斯王朝巴格达人的生活品位。
但在多年后的今天,要追忆巴格达的荣光似乎变得艰难漫长,我们只能从包含着色情、冲突、矛盾,也包含富饶、丰硕、奢华的故事里寻得一丝丝微弱的痕迹。正如格特鲁德·贝尔与父亲的对话时交谈到“哈伦·拉希德时代的巴格达是什么样的?”所言,人们早已经得到了真相:
许多人用尽一生时间想要为那个时代描绘一幅模糊图景。 没有人能够得出真正的结论。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