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尖天堂》是一本由王南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拱尖天堂》读后感(一):《拱尖天堂》
《拱尖天堂》是王南老师"建筑史诗"系列计划24本,目前已经出版的第10本书。说不清楚是从哪本书开始喜欢上这个系列的,但总体感觉第10本比他以往所写的要吃力一些,并没有那种读完使人酣畅淋漓的感觉,可能是这本是目前为止10本书里最厚的一本,也可能是哥特建筑实在是太过于繁复庞大的一个系列,要一本书以概之确实会有点难以取舍。
"建筑史诗"系列已出10本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哥特建筑的发源地,然后到它的传播,到异域风情,再到最后的哥特大教堂。从法国到英国,从西班牙到德国,书中大量的配图是配合文字有助于我们普通读者详细了解这些建筑巨构的关键。哥特建筑的美学概念是"崇高",通过一个个升腾向上的塔楼,不同的构件,传达与引领了那个时代的人们进入教堂所追求的那种仿佛进入天国的感受。哥特建筑都是以数十年为单位进行建造的,尽管这些建造者他们明知道在他们有限的一生可能是完不成目标的,但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投入到这样的努力与追求中,可谓本身也是一件让人敬佩的事。本书最后所讲到的科隆大教堂,从开工到完工用了600多年,其中正立面的建造依据了五百多年前的设计手稿进行建造,既是对于前辈同行的原始设计的尊重也传达出哥特建筑的工艺几百年来依然传承稳定。
书中还有一些建筑的名词或者配件也令人印象深刻,如”飞扶壁”`"玫瑰窗",巨型彩色玻璃与雕刻,绘画等,无论哪一方面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以百年为单位进行考虑与计划,那么眼前的问题也许只是一点小小的插曲吧!
读书摘抄读书摘抄读书摘抄读书摘抄读书摘抄兰斯大教堂拥有法国最美的哥特教堂西立面最美的木质拱顶拉昂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兰斯大教堂(从左到右)西立面《拱尖天堂》读后感(二):拱尖上演奏的乐章
拱尖上演奏的乐章
贾珺
周星驰在电影《国产凌凌漆》中有一句神叨叨的台词:“其实,我擅长的是飞刀——飞是小李飞刀的飞,刀是小李飞刀的刀。”
每一座哥特建筑都有资格套用这句话,自豪地声称:“其实,我擅长的是尖拱——尖是肋架尖拱的尖,拱是肋架尖拱的拱。”
拱券是砖石建筑的重要结构形式,最简单的造型呈半圆形,古罗马时期成为主流,从凯旋门到巴西利卡,从大竞技场到万神殿,都可以见到这种半圆拱的身影。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半圆拱技术由欧洲东部的拜占庭帝国继承,而在西欧地区则急剧衰落,直到五百年后的中世纪罗曼时期,才重新捡了回来,略微恢复了一点古罗马拱券的神采。
十二至十四世纪是中世纪最后一个阶段,文艺复兴理论家借用古代蛮族之名,将这段时间内流行的艺术风格称为“哥特”,也就是“野蛮”的意思。这个饱含偏见的贬称一直流传至今,其原始的涵义已经少有人提——哥特艺术早已洗刷冤屈,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创造的时代之一。
建筑是哥特艺术最重要的载体。西方建筑肇始于古典时期,之后大多数历史风格或多或少都带有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如柱式、半圆拱、比例规范等等,唯有哥特建筑是一大异数,从外部造型到内部空间,从结构体系到细部装饰,都与理性的古典风格截然不同,富于不拘一格的浪漫气质——以至于有西方学者将所有西方建筑式样分为古典式和哥特式两大类。在诸多鲜明的特征之中,哥特建筑最本质的要素是尖拱以及用尖拱搭建而成的肋骨框架体系。
尖拱与半圆拱比较示意图。引自《拱尖天堂》典型哥特建筑尖拱框架体系解析图。引自《拱尖天堂》尖拱与半圆拱最大的区别是其轮廓由两条不同圆心的弧线构成,因此顶部有一个明显的尖点,其优点在于可以更好地抵御荷载的侧推力,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高度和跨度灵活调节,同时在视觉上带来一种上冲的动感。
尖拱在欧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也常有运用,比如波斯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甚至中国古代一些拱桥也可以见到尖拱的身影,但只有哥特建筑将尖拱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有鉴于此,王南老师《建筑史诗》第十册关于哥特建筑的书起名为“拱尖天堂”,详尽解析了尖拱的由来,以及众多用尖拱构成的哥特教堂杰作。
书中各章的标题很有意思,分别是“巴黎交响乐”“沙特尔合唱团”“玫瑰咏叹调”“英格兰奇幻森林”“伊比利亚擎天柱”“意大利变奏曲”“日耳曼巴别塔”,有点像在写音乐史。南哥把欧洲各国的哥特建筑比作用尖拱谱写的不同乐章,可算是别出心裁。如果我来打比方,更愿意将拱尖上漂浮的哥特建筑比作脚尖上跃动的芭蕾。
沐浴在阳光下的圣德尼修道院唱诗堂。引自《拱尖天堂》第一座哥特建筑是位于巴黎北面一座小城中的圣德尼修道院教堂。这座始建于5世纪的古老建筑在12世纪初发生火灾,修道院院长叙热(Suger)长老于1130年至1144年主持重建,首次用尖拱组成的肋架体系来支撑回廊,取消了厚实的承重墙,结构轻盈,空间通透,还在柱拱间安装彩色玻璃窗,让斑斓的光线照进室内,令人耳目一新。
这一创举轰动一时,法国其他教堂纷纷效仿,并流传到欧洲其他地区。二百多年间,千百座哥特教堂拔地而起,新风格由一眼清澈的泉源汇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
法国巴黎圣母院主立面。贾珺 摄去年不幸失火的巴黎圣母院是名气最大的哥特教堂。这座教堂位于市中心塞纳河上,一直被视为巴黎的标志,并因为维克多·雨果的小说而广为人知。
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小尖塔与飞扶壁。贾珺 摄哥特教堂的外立面通常会在主入口两侧竖立一对高高的钟楼,两边使用飞扶壁来支撑中厅的侧墙,内部不同方向的尖拱落在一根根束柱之上,室内外充斥大量的雕塑和尖形装饰,中厅上部和侧廊外侧都铺满彩色玻璃窗——所有这些特征,都可以在巴黎圣母院的身上看到。
法国沙特尔主教堂正立面。引自《拱尖天堂》由于钟楼高耸,石料沉重,施工十分艰难,很多教堂的钟楼建造时间长达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例如沙特尔主教堂南北两侧的钟楼居然间隔了三百来年,长得完全不同,相映成趣。有些教堂的钟楼最终只建成一座,另一座空缺,看上去仿佛独臂大侠。法国北部的兰斯主教堂和亚眠大教堂代表着哥特成熟时期的面貌,形象更为完美。
法国以外地区的哥特建筑融入更多本土元素,在保持主体特征的前提下,各有不同。
英国林肯大教堂中厅。图源网络英国的哥特教堂更喜欢将肋形尖拱雕刻成极其复杂的花式线条,完全不顾及石材本身的性能。从室内往上看,其屋顶宛如树枝缠绕,临风飘舞。
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图源网络西班牙大部分地区曾经长期被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占据,天主教徒建造的哥特教堂也受到伊斯兰风格的影响,尖拱体系注入浓郁的异域风情,其中最著名的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前身是一座清真寺,改建后依旧保留原有的一座宣礼塔作为钟楼,混血面貌非常醒目。
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外观。贾珺 摄意大利地区的哥特教堂最不纯粹,经常将尖拱与半圆拱混合运用,建筑的外观往往依旧带有罗曼式的旧轮廓,简洁的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和繁复的米兰主教堂代表着不同的审美趋向。
德国乌尔姆大教堂外观。图源网络德国地区哥特教堂所建的钟楼最高,其中包括排名世界第一的乌尔姆大教堂,高达161.6米。这些雄伟的教堂大多建于哥特晚期,被誉为“日耳曼精神的象征”,堪称哥特建筑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
去年南哥有机会去美国访学一年,远离日常琐事,稍稍清静,得以完成《拱尖天堂》这本书,讲述了哥特建筑的全部发展历程和所有经典案例。书中最后一段写道:
天堂究竟在何处?对中世纪哥特时期的人们(包括僧侣、信徒和匠师)而言,他们将所有虔诚的努力都奉献给哥特大教堂那一座座神圣的大厅,在他们的心中,天堂大概就在大厅里面那高高升起的拱顶终点处吧。
相比建筑史诗之前的各册,这一册明显要厚一些,想来南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感觉材料丰富,难以割舍。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无疑又是一次阅读的盛宴。不用我再多说废话,大家直接看原书就好。
至于要真正体验到哥特建筑中来自天堂的神奇光线,聆听拱尖上演奏的乐章,还是争取去实地探访一下才好——最好带着这本书一起去。
《拱尖天堂》读后感(三):随手记
所谓“拱尖天堂”,表意指大教堂主入口中央拱门雕刻沿着尖拱两侧弧形上升的雕像串,手足相抵,仿佛列队升入天堂,在尖拱定点处,两侧顶部雕像的头在此相会,仿佛暗示朝向拱尖的方向就是升上天堂的方向。
雨果有言: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哥特大教堂的件件作品,便是一部部“石头的史书”。
哥特,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对中世纪晚期一种极为流行的“国际化”艺术风格(涵盖建筑、雕塑、绘画以及工艺美术)的称呼,其实与哥特人毫无关联,因而带有极为明显的贬义色彩,被认为是野蛮的象征。及至十八世纪后期才平反,尤其深受浪漫主义运动的青睐。
中世纪哥特艺术深深吸引浪漫主义者的,恰恰是文艺复兴或古典主义者所厌恶的恶品质-非理性的自由想象与基督教的神秘主义。
从西方建筑史的角度看,中世纪罗曼时期的修道院教堂开始为以主教大教堂组成的哥特建筑所接替。
主教大教堂,其特点在于:
往往集一座城市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建成的宗教纪念碑,因而建设周期旷日持久,几十年至上百年不等除建筑无与伦比外,更是荟萃中世纪最杰出的雕刻、绘画以及彩色玻璃、金属、象牙等诸般工艺于一身,是中世纪文化艺术集大成之结晶。谈哥特,离不开哥特三要素:尖拱、肋拱顶和飞扶壁。
尖拱:如其名,外形尖锐高耸,与其他建筑所钟爱的半圆拱有明显区别, 哥特建筑的必要条件肋拱顶:结构空间方面最重要的特征,解决过往建筑拱顶因为结构沉重形成的厚墙、小窗、室內幽暗的局限性飞拱壁:独门绝技,使哥特教堂墙面得到彻底解放,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和随之而来的明亮光线成为可能每个时代的建筑成就均建立在其独特的材料、结构基础上
古希腊建筑:大理石与梁柱结构垒砌古罗马与罗曼建筑:砖石或混凝土与半圆拱券结构筑就哥特建筑:石头与肋拱结构体系的产物本书对哥特大教堂世界的巡礼,大体按历史演进脉络展开,从发源地法国,到迅速跟进的英国、西班牙,最后是意大利和德国。
巴黎交响曲真正意义上的哥特建筑,诞生于以巴黎为中心,半径不超过一百英里的范围,即所谓的法兰西岛地区。巴黎,作为十二世纪欧洲新兴的文化中心,成为哥特建筑诞生与发展的舞台。
哥特建筑诞生于1140年前后,作为其序曲,绝大多数学者公认,圣德尼修道院教堂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哥特建筑。它的重要性在于:
其唱诗堂回廊第一次完成了哥特建筑空间的成功试验,制作出震撼人心的光线效果主持教堂建造的修道院院长叙热Suger,通过文字从理论上、美学上对哥特建筑的核心理念进行阐发,包括强调光的重要性,及利用彩色玻璃工艺和大理石发展出由物质向精神(上帝之光)升华的美学起承上启下的巴黎圣母院则被雨果誉为“石头交响乐”,具体说来可分三点:
圣母院坐落于西岱岛,是法国中心巴黎的中心,其位置可谓法国的心脏整个修建历时182年,漫长的建造历史使得其被雨果称为“从罗曼式过渡到哥特式的建筑”以及“所有教堂的综合”雨果笔下的圣母院被描述为“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圣母院因雨果的不朽著作而声名更盛,恰如《滕王阁序》与滕王阁,《岳阳楼记》与岳阳楼一般,可谓文学与建筑相得益彰的典范。沙特尔合唱团十二世纪末,哥特大教堂发展迎来其经典时期,所谓“盛期哥特High Gothic”,即哥特建筑的各项基本特征已经完全成熟,得到最清晰的表现,达于完满之境。
沙特尔大教堂便是第一件杰作,是法国哥特大教堂难得一见的包括建筑、雕刻、彩色玻璃在内都基本保持原状的作品。
创新性的中厅设计是一大特色,具体体现在:
基本空间单元由双开间、六瓣拱顶变成单开间、四瓣拱顶,使整个空间节奏由慢变快内立面构图由四段式变为三段式,整体比例设计带来更充足光线其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艺术、历史价值体现在:
不仅是此前早起哥特教堂发展的集大成者:综合圣德尼修道院和巴黎圣母院的精髓,其卓越的独创性体现在总体结构、内外立面、雕刻及彩色玻璃等诸多方面更是此后盛期哥特教堂的开风气者:1)提供了一个经典范本:沙特尔类型;2)继承与发展:兰斯大教堂拥有最完美的立面外观及雕刻群,亚眠大教堂在结构方面尤其是中厅设计登峰造极从沙特尔到兰斯,再到亚眠,德韦,盛期哥特教堂清晰的体现了其演变脉络,即对跨度更大、空间更高、结构更轻的不懈努力,挑战工程技术极限。
玫瑰咏叹调法国经历盛期哥特,在结构、空间方面达到登峰造极后,转而追求玫瑰窗和高侧窗的花饰窗格的轻盈剔透艺术效果,形成了著名的辐射式哥特风格。其风格的形成得益于建筑制图技术的发展,以及石工的标准化设计与制作,类似中国古代模数化,只不过一个是石构一个是木造。
相比盛期,晚期的法国哥特教堂减少纪念性,增加复杂性(形式的复杂和空间的精巧),结构的高与大让位于构件的薄与轻。
从1180至1270,将近一百年时间,法国一共建起约八十座哥特大教堂,直至十四、十五世纪,才放缓了脚步。
英格兰奇幻森林大约1170年,英国哥特建筑已现萌芽,但并非照搬法国风格,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独立发展(百年英法恩怨)。
在尽可能保留其盎格鲁-诺曼建筑传统的基础上,选取可以与自身传统兼容并蓄的形式特征加以借鉴,体现在最终展现形式上,则是不以钟塔和高大中厅见长,而是在拱顶复杂性、装饰性及幻想性方面大做文章。
同时,丰富的木材资源加之具备优秀技艺的木工,造就了各种千奇百怪、繁复至极的木制拱顶。
艺术史家将英国哥特建筑划分为三大主要时期,每一时期皆以引进一种法国哥特建筑特征并本土化为开端:
早期风格时期(1170-1240):重修坎特伯雷唱诗堂为标志装饰风格时期(1240-1330):效仿亚眠大教堂为开端垂直风格时期(1330-1530):起源法国辐射式风格伊比利亚擎天柱与法国仅一山之隔的以利比亚半岛,因其地理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更快的接受了法国哥特的流行风潮,尤其是西班牙。其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开始早:约1170年就已经出现哥特建筑特征元素持续时间长:十三至十六世纪,尤其是国力鼎盛的十五和十六世纪,如火如荼低建设哥特建筑形式多样:伊斯兰建筑文化和基督教建筑文化的混血意大利变奏曲有别于西班牙的全盘接受、英国的主动挑选,意大利对于哥特风格一直处于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不愿全盘接受,并发展出变种哥特风,并最终在中世纪末期发展出文艺复兴风格。
更强调绘画和雕刻的装饰作用也为此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刻的大发展积蓄了力量。
日耳曼巴别塔作为罗曼建筑的发源地和重要中心,德国是最晚接受哥特建筑样式的,初期甚至是强烈抵制。直到1230年以后才慢慢润物无声。
除了学习经典法国哥特风格外,也发展出自身的独特风格:
室内空间构成角度方面,打造“厅堂式”教堂外观造型方面,钟塔高度为欧洲之最建筑材料方面,形成了红砖哥特式的地方风格雕刻装饰方面,隆重雕刻群主入口不再常见。整体而言,虽后知后觉,却后劲十足,持续时间最久。虽不是创始者,却是集大成者和终结者。
结语总体来看,拱尖天堂,和修道圣所一起,呈现了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之完整面貌。代表哥特大教堂的中世纪哥特时期的“时代精神”也被作者称赞为愚公移山精神,其结构的合理性和强烈的象征性满足了不同人对其的要求和想象。
王南「建筑史诗」系列随手记:https://www.douban.com/note/758184647/
《拱尖天堂》读后感(四):突然决定了旅行的目的地
突然决定了旅行的目的地
吴语
2013年,王南老师经《城记》的作者王军老师引荐,结识六哥并接受约稿,开始创作“建筑史诗”系列。没过多久,首作《万神殿堂》即刊发于《读库1303》,随后又出版了单行本。
身为作者,王南老师从最开始就有了完备的写作计划,希望能以中西比较、往复交替的方式写出二十四篇文章:“我的理想规划,是把中西方的建筑历史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所以写这部‘建筑史诗’,对我而言,如同一场中西方建筑史的远征。”
作为编辑,六哥说:“需要有一套书,能够让读者知道:建筑应该怎么看?建筑能有多好看?这应该是一套‘高阶入门书’,或者说‘给外行看的专业主义书籍’,让外行能够享受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建筑之美,能够看懂建筑学的一些门道。”
被当事人形容为“天雷勾动地火”的一场合作,双方达成高度共识:“用一本书的体量,把一座建筑写透;让一座建筑成为一本书的主角,用几万字、上百幅图片的篇幅,以深入浅出的文风和丰富详实的资料,爬梳其筋骨结构与血脉传承,进而拼构成一幅恢弘、全景式的建筑史画卷。”
如今七年过去,征程近半,前两卷中已经出版的作品大致可做以下对比:
这一次,《拱尖天堂》的主角是哥特教堂。
虽说是新作,但其实《拱尖天堂》与之前的《修道圣所》构成姊妹篇,它们都没有绝对的主角,而是“群星闪耀”,共同描绘了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之面貌。
单独来看上表中右侧的西方建筑部分:
补入时间信息后,不难发现前三部作品中介绍的建筑在起讫时间上是连续的,从古罗马建筑开始,王南老师将西方建筑史娓娓道来。而到了后两部作品,时间上出现重叠(12世纪和13世纪)。但凡地域相邻或时间重叠,就比较容易发生变化。
以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为例,它于1015年动工,早期看外观是朴素的罗曼建筑,11世纪与12世纪之交开始从罗曼式向哥特式转变,最终落成之际,已然是一座哥特教堂。
王南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如果说罗曼时期已是黎明前的曙光,那么哥特时期完全就是一场光芒万丈的日出。”
作为“中世纪文化艺术的总结晶”,哥特大教堂在建筑结构上有一些共性,“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尖拱、肋拱顶和飞扶壁”。
尖拱
尖拱和半圆拱的弧线。图源《拱尖天堂》罗曼建筑钟爱使用半圆拱,它的受力表现为侧推力(需要将来自拱上部的重力转换为向拱脚两侧的水平推力),因此只有两侧的墙壁厚重敦实,才能保证结构稳固。
而哥特建筑使用尖拱,如果跨度相同,侧推力会小于圆拱,墙壁有望变薄,再加上外观高耸向上,“在视觉上也具有更加轻盈,向上升腾的感觉”。
德国施派尔大教堂。图源《修道圣所》《修道圣所》介绍:“施派尔大教堂可谓神圣罗马帝国罗曼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是罗曼世界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这座教堂中厅两侧的墙面几近两米厚。
巴黎圣母院。图源网络王南老师在新书第一章“巴黎交响乐”中率先介绍了圣母院:“整个正立面最重要的‘母题’是尖拱,它反复出现,从尖拱门、尖拱窗到透空尖拱廊或者盲拱,表现手法则包括大小、高低、凹凸、深浅的对比,并且互相嵌套,此起彼伏,如同由尖拱组成的巨浪,一层一层涌向观众的视野。”
“使用尖拱是哥特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以之为这部新作命名,恰如其分。
肋拱顶
肋拱顶即肋拱与尖拱的组合。
韦兹莱大教堂中厅。图源《修道圣所》韦兹莱大教堂的中厅里,筒形拱顶的半圆拱肋使用灰白二色的大理石,交错相间。筒形交叉拱顶只能建在正方形平面上,对角线受力不佳。
法国亚眠大教堂肋拱顶仰视。图源《拱尖天堂》肋拱顶则可以建于任何形状的平面,对角线的肋拱可以建成所需的任意高度,尖度也能随意调整,受力性能优越,施工也更加便捷。
两相对比,罗曼建筑的厚重与哥特建筑的轻盈一目了然。
肋拱顶建造示意图。图源:《拱尖天堂》王南老师在书中打了这么个比方:“如果说筒形拱顶好比一块厚厚的肥肉的话,那么肋拱就是一根根肋骨,由其构筑的肋拱顶就像一块轻巧的肋排。”对于哥特建筑,肋拱顶是更具决定性意义的发明。
飞扶壁
法国兰斯大教堂东南面飞扶壁形成的美丽韵律。图源:《拱尖天堂》书中提及飞扶壁时,王南用了“独门绝技”一词——匠人们在墙体外建造一根根扶壁,并且从这些厚重的扶壁上部起拱,飞升并支撑住位于高处的柱头(即肋拱拱脚的位置),从而抵御来自拱顶的侧推力。“不妨把这些飞扶壁想象成一排彪形大汉,伸手从侧面推着哥特教堂高大的立柱及外墙,从而支撑住上面巨大的拱顶。”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飞扶壁。他提到:“飞扶壁的发明,与哥特教堂的建筑师希望尽可能多地在外墙上开窗,为室内带来足够光线的强烈愿望有关……最重要的是,随着飞扶壁体系的完善,哥特教堂的墙面彻底得到解放,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射入教堂大厅的明亮光线,和因为使用彩色玻璃窗而引入的神秘斑斓的色彩——光线在哥特教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哥特建筑的灵魂。”
德国科隆大教堂午后,“哥特大匠以至高无上的光的表现作为终极追求”。到了这个时候,自古罗马以来的厚墙承重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创了哥特教堂“骨架结构+透明玻璃”的全新建筑模式——尖拱营造向上升腾的空间,与仿佛来自天国的瑰丽光线结合,构成了哥特大教堂的精神超越之感。
沙特尔大教堂两百扇彩色玻璃分布示意图。图源:《拱尖天堂》王南老师也感慨:“人的一生中,如果有幸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走进一座哥特教堂,恰好目睹阳光透过一扇扇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在教堂的石柱、地面、座椅、圣坛、屏风上洒满五彩缤纷的光芒,一定会有见证奇迹,甚至步入天国的感觉。”
《拱尖天堂》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七章,分别为“巴黎交响乐”“沙特尔合唱团”“玫瑰咏叹调”“英格兰奇幻森林”“伊比利亚擎天柱”“意大利变奏曲”“日耳曼巴别塔”,各地不同时期哥特风格的代表性教堂云集。
在这样一部宏大的哥特建筑史中,中世纪匠师们的作用与力量不容小觑,“他们心甘情愿地投入那些很可能自己辛苦一生,也见不到其完成的大教堂工程中,并且坚信后来者一定会继续自己未竟的使命,真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除了极少数的例外,绝大多数大教堂的建造都超过百年,于是每一代匠师几乎都仅仅是大教堂漫长建造历史中的匆匆过客,只是尽量完成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使命。但正是哥特匠师的这股愚公精神,使得欧洲大地遍布石头丰碑,漫长时间和无数心血不曾白费,因为这些大教堂已成为人类建筑史中相对更为永恒的纪念碑”。
绘画中所见中世纪建筑匠师的工作场景,此后,越来越多的“石匠大师”得以留名。 图源《拱尖天堂》在哥特时代,参与建造大教堂的匠师们大多拥有了姓名,社会地位明显提升,主持建造的建筑师当时被称为“石匠大师”。教堂建筑本身是宏大的工程,又集成雕刻、绘画等诸多艺术门类,要求这些“石匠大师”见多识广、技能卓越。
在“沙特尔类型”的大教堂中,最重要的成员是有“法国四大哥特教堂”之称的沙特尔、兰斯、亚眠和博韦大教堂,它们承前启后,跨度越来越大、空间益发高阔、结构更加轻盈,展现出盛期哥特教堂的演变脉络。哥特匠师们不断思考、改进、完善,一次又一次挑战人类工程技术的极限。
法国兰斯圣尼塞斯大教堂的建筑师雨该·里伯吉埃的画像被刻在石碑上,手中捧着大教堂模型。图源:《拱尖天堂》制图技能也是匠师们必备的:“成熟的建筑制图技术不仅对建筑设计、施工至关重要,而且对建筑技艺的传播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那些“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智识,那些“无中生有”的营建过程,也尽在其中。
乌尔姆大教堂中保留的古老图纸。凝聚在这些建筑巨构中的精神与智慧,穿越千百年,连接古今。直到现在,当下的人们依然在清洁、修缮,甚至改变着当年的中世纪教堂。
科隆大教堂南耳堂的玻璃花窗。科隆大教堂此处原本的玻璃花窗毁于二战,战后被更换为一扇近乎白色的玻璃窗。2002年,德国视觉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受邀创作。他耗时五年完成设计:在这扇113平方米的窗户上使用了11500块手工绘制的正方形玻璃,72种颜色均取自中世纪的彩色玻璃花窗,色块由计算机随机排列。在地面远观,高达20米的窗上,图案有如一个个放大的像素,充满了现代气息。午后的阳光透过来,窗面璀璨如万花筒,众人无不仰头欣赏,沉浸在这无限静谧中。
“彩色玻璃毫无疑问是整个哥特大教堂的‘高光’。如果大教堂是一部交响乐,彩色玻璃就是它的华彩乐段;而如果大教堂是一出歌剧,那么彩色玻璃无疑是当中最美的咏叹调。”
里希特说:“我喜欢教堂,因为教堂本来就是永恒场所。……很欣慰这件作品没出什么问题,因为它不像是画一幅画,不满意还能随时摘下。”
中世纪的教堂也影响着我们。
贾老师写到:“至于要真正体验到哥特建筑中来自天堂的神奇光线,聆听拱尖上演奏的乐章,还是争取去实地探访一下才好。”读者莫昭也说:“读他(王南老师)的书,有一种非常花钱的读法,就是拿着这些书,按图索骥去他所写的每一个地方。”
《木骨禅心》刚刚出版,同事和吴语就带着它游览了法隆寺,在金堂前合影。临走时,我们将这本新书留给了法隆寺寺务所。编辑八月曾经整理过一份攻略:
古迹游:去南京带《六朝遗石》,去意大利带《万神殿堂》,去土耳其带《金色天国》。
主题游:去欧洲看罗曼建筑带《修道圣所》,在国内敦煌、云冈、龙门看佛塔与石窟可以带着《塔窟东来》,去西安西汉陵墓深度游可带《汉家陵阙》。
中国经典古建游(山西):《梦回唐朝》(唐代建筑,如佛光寺、南禅寺等)+《营造天书》(宋、辽、金时期,如独乐寺、应县木塔等)。
日本古建游:非《木骨禅心》莫属了,京都+奈良。
现在,可以加进《拱尖天堂》了。
本文作者是读库的编辑吴语,也是《拱尖天堂》的审校编辑。
《拱尖天堂》读后感(五):“巨大而精致的奇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巨大而精致的奇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吴语
巨大而精致的奇迹
去斯特拉斯堡完全是个意外。
临行前与朋友吃饭,他带来了自己刚回国的女朋友。女孩子听说我打算去南德,很热情地推荐我有时间的话不妨再往南跑一点,去她留学的斯特拉斯堡看看。“非常不错的小城,可以住一晚,白天慢慢逛逛,大教堂很有名。”
当时我刚好拿到德铁通票,就顺手查了一下,德法边境换车非常方便。距离上次去欧洲已有五年,也动了点“故地重游”的心思。就这样,拔腿就走了。
在德国待了将近一周,火车一入法国国境,连空气都轻盈了许多。到达斯特拉斯堡已是下午,安顿好开始查询教堂的开放时间。“七点就开门?真不错。”我是早起型,盘算着看完教堂还能多逛逛再返回德国。
教堂离住地很近,第二天一早,我慢慢溜达过去,二十分钟后就站在了正门口。看一看表,刚刚好七点。不过万万没想到,开门时间临时被推迟到九点。我纠结了一下,决定不打道回府了,就在周边逛一逛。
斯特拉斯堡是法国城市,但历史上,德法两国多次交替掌握它的主权。大教堂的法文名是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Strasbourg,一看即知,和巴黎圣母院一样,也是献给圣母玛利亚的。
秋天的清晨挺冷,太阳还没完全升起,小小的广场上风很大。我裹紧外套,抬头望去,壮美的西立面虽然背光,但依然能看清其上极为繁复的细节,即便使劲仰起脖子,也很难看到顶部——1647年至1874年间,这曾是全世界最高的教堂。
正立面全景。图源:Wikipedia往后退了又退,直到把自己逼进小巷中,才将将完整看清教堂的西立面。
早起的好处显出来了。
亲眼看着阳光一点一点把教堂照亮。这座建筑本身以孚日山区独特的红色砂岩筑成,颜色随着阳光呈现梦幻的变化。整高足有142米,外部雕刻极为精细,难怪雨果曾称颂它为“巨大而精致的奇迹”。
高耸的北塔南部顶端平台,被阳光染得火红飞扶壁墙体的石料是深深浅浅的红色。如果哪里有损坏,也是用回孚日山区的砂岩,取出旧的,补入新的。教堂南侧有一座小小的雕塑。这么看就更清楚了,它的一大特色是只有北塔,而无南塔。如此平视,才惊觉塔楼本身居然与西立面的长方体外墙部分几乎等高。
西立面有一扇直径达13.6米的巨大玫瑰花窗。尤为特别之处在于这是双层结构,内层是典型的辐射式玫瑰花窗,外层是花饰窗格,用王南老师的话说,“好似悬浮的蕾丝花边”。
花窗的外景和内景。图源Wikipedia奇迹的落成
绕到教堂南端,有一部分拦了起来正在修复。走到北侧,无意中在墙上看见这样一幅教堂外观变迁图:
被震住了。教堂最初居然是图里左侧这样朴素的样貌!这不是罗曼建筑么?那会儿刚读完王南老师发在《读库1602》上的《修道圣所》,文中的图片还历历在目。
图中显示大教堂的始建时间是1015年,我来到这里时,恰好过去了整整一千年。
实在是好奇,从左图到右图,从1015年破土动工到1439年彻底完工,这424年间大教堂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查了资料才发现,如今大教堂的所在地,早在1015年之前就矗立过多座宗教建筑。考古发掘显示,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末或五世纪初。
1015-1048年 ©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1048-1180年 ©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在这一时期,有好几座教堂的建筑风格受到这座大教堂的巨大影响。同时,大教堂本身经历了数次火灾,每次灾后都依照原样复建。1176年,又一起火灾发生,原因是教堂中厅覆盖的木制框架起火。不过,这一次人们放弃依照此前的教堂谨慎修复,主教海因里希·冯·哈森堡转而对它进行现代化改建。
1180-1235年 ©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重建工程基于此前的基础,主要进行了教堂东部的改造,从图中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变化。同时,修筑了石拱顶——正是在这一时期,大教堂的风格开始从罗曼转向哥特。
1235-1275年©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这段时期只有短短四十年,主要改造的是中厅,从原先的罗曼式改为哥特式。与此同时,西立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侧部也修筑起飞扶壁和排水系统。
1275-1340年 ©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看图便不难发现这一时期重点建设了西立面及南塔,它堪称哥特建筑的真正杰作。建筑师欧文·冯·斯坦巴克修筑了立面的下部,他的儿子让和孙子杰拉德修筑了其他部分。三座宏伟的大门是中厅扩建工程的一部分,饰有丰富的雕塑。歌德曾经赞叹这座西立面“美丽中蕴含崇高”。
1340-1371年 ©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这三十一年里,最大的工程是建成北塔,教堂的雕塑与彩绘玻璃窗也进一步完善。此时,原本的计划发生了变化——在南塔与北塔之间要加建一座钟楼,填补西立面上部的空缺。
1371-1399年 ©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耗时二十多年,钟楼落成,之后项目再次发生变更——修建更高的塔楼,增加教堂的高度。
1399-1419年 ©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西立面北部建起一座高塔,设计师是乌尔里希·冯·恩辛根。在他的设计方案中,这座高塔会带有一个镂空尖塔。遗憾的是,未及建成,他已去世。
1419-1439年 ©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又耗时二十年,科隆的约翰内斯·许尔茨对乌尔里希的计划做了修改,最终完成尖塔。当时,这个高度是前所未有的,有人甚至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427年,教堂钟楼的钟铸成,它直径2.2米,重8500公斤。
至此,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大致成为如今的模样。
由于是意外的行程,便随遇而安,到了大教堂才就地发掘看点,没想到足足在教堂及周边逗留了大半天。
镂空的设计。尖塔细部。有个朋友每到一座城市总爱登高望远,受他影响,我也渐渐养成了这个习惯。在斯特拉斯堡时,天气好到不得了,九点一开门,我就趁着人少爬上塔楼。沿着狭小的旋转楼梯连续攀登330级是个体力活儿,不过一切都在登顶时得到了报偿。
站在高处,不免想起雨果《莱茵河》中的文字:“我们所在之处如此之高,以至于风景不再是风景;而是一张地图,但却是一张动感的地图……我,我从一个小塔到另一个小塔,就这样轮番注视着法国、瑞士和德国,它们沐浴在同一缕阳光下。”
飞扶壁俯瞰斯特拉斯堡,远处的孚日山脉隐约可见。博物馆与天文钟
大教堂里的天文钟声名远扬,但若想看影片听解说就得等到12点。
从塔楼下来,时间还早,便先去了教堂旁边的圣母院博物馆。
小小的屋子,门脸毫不起眼,里面却收藏了大量与大教堂相关的文物、雕塑、建筑装饰等。千百年来,经历了雷击、地震、火灾,瘟疫、大革命、战争、城市主权反复变更,教堂一次次大修、重建,历代更换的构件在这座博物馆多有收藏,非常值得一看。
当时在教堂里拍下这架管风琴,完全是因为其外观小巧华美,不同于此前在其他教堂看过的那么庞大。据说它是1981年由管风琴大师阿尔弗雷德·肯恩改制的,使用了1385年的垂饰,1491年的木壳和1716年席伯尔曼家族管风琴的250根琴管。
管风琴的放置位置很有讲究。
这与教堂的空间关系密切:如果中厅不太狭长,最好放在入口处上方,即祭台的正对面,这样居高临下四面无阻,声音能够向四方传送。要是中厅很长,最好的位置是边墙大约一半处,同时需要处于一定的高度,以消除回音。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管风琴正是如此。
图里这个天使之柱是大教堂中的雕塑杰作。据说柱体建于1230年,十分古老,最高处是被天使围绕的耶稣,中部是吹奏号角的天使,底部则是福音传教士。他们的表情与动作皆栩栩如生。
© Fondation de l'Œuvre Notre-Dame/Stéphane Potier - Inventive studio在角落里的这个人趴在栏杆上,据说他参与了天使之柱建造的竞争,可惜败下阵来。他不相信仅靠这一根柱子就能擎起穹顶,便守在旁边,几百年来始终等待着,期待有一天目睹其坍塌。
天文钟全貌。这台庞大的天文钟就在天使之柱旁边,精美绝伦,伴随着12点的钟声,我和其他游客从教堂南侧一个小门鱼贯而入,直接来到天文钟旁。
教堂摄制了英文版短片,为大家介绍这台钟。光看外部就知道它非常复杂,左边是绘画柱,中间是天文钟,右边是旋转楼梯,底座显示天文时间和宗教时间,由艺术家、数学家、雕刻家、画师、钟表匠等共同发明并完成。
这样一件杰作背后是中世纪的黑暗传说——为了世间不再出现同样完美的钟,这些制作者事后刺瞎了双眼。不过,目前教堂里这台钟,已经是制作出的第三座了。
天文钟本体的上部有两个小小的舞台。第一个舞台每隔15分钟会走出一个小人,依次是孩子、青年、中年人和老人,周而复始,象征着人生的四个阶段。到了整点,死神出场报时。
12点半时的表演是人人期待的:表盘左边的小天使敲响铜铃,右边的小天使倒转沙漏,公鸡跟着打鸣,舞台上,12位信徒逐一从耶稣面前走过。随后,还有众多机械小人轮流出场,上演精彩的戏码。
本文作者是读库的编辑吴语,也是《拱尖天堂》的审校编辑。
《拱尖天堂》读后感(六):有幸在大火之前看过巴黎圣母院
有幸在大火之前看过巴黎圣母院
吴语
打开巴黎圣母院官网,首页正中写着“自2019年4月15日火灾之后,大教堂关闭”。距离那场大火已经一年多了,为它叹息的同时,也懊悔自己没有早些去看,这座古老的建筑不仅承载了文明的故事,本身也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本身就美得让人惊叹。
巴黎圣母院官网▼
“终于等到了。”
收到同事发来需要审校的PDF时,我很是激动。早在编《修道圣所》时,就看王南老师在书中写到“罗曼建筑上承古罗马,下启哥特”。期待了两年,总算读到“建筑史诗”系列第二卷的第四部作品《拱尖天堂》。
书里介绍了一座又一座伟大的哥特教堂。当这么多美且震撼的建筑在一本小书里同时出现时,作为读者,很容易受到剧烈的冲击。
我碰巧也去过书中提到的几座,有些是在王南老师写书之前,有些是在读了他的书之后。是的,编辑的福利之一就是可以在新书尚未出版时带着PDF去旅行。
书景对照,幸福感油然而生。那么,就从巴黎圣母院开始吧。
巴黎,作为十二世纪欧洲新兴的文化中心,成为哥特建筑诞生与发展的舞台。位于这座中世纪名都心脏地带的巴黎圣母院,恐怕是当今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哥特教堂。
——王南《拱尖天堂》
艾略特说过,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
去年四月,巴黎圣母院意外遭遇大火,在全球的社交网络都掀起轩然大波。早起看到新闻的震惊感依然清晰,时间过得太快,到现在竟然已经一年了。
回看摄影师布列松的作品,照片中位于中厅与横厅交界处的尖塔已在大火中损毁。
View Atop Notre Dame,Paris,1948。摄影:布列松 大火之后的圣母院。图源网络回想当年我去的时候,圣母院里好几处地方都挂着告示牌,提及之后的2013年是850周年纪念,将举行诸多庆祝活动。
教堂里人头攒动,任谁都会觉得建筑永恒,圣母院哪怕再立850年也完全没有问题。
如今打开官网,首页正中写着“自2019年4月15日火灾之后,圣母院关闭”。
Ile de la Cité,Paris,1951 摄影:布列松2011年,我拍下的同一视角照片。上面两张照片纯属巧合。
当时是站在艺术桥上望着西岱岛拍摄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巴黎圣母院。
隔着遥远的距离,建筑本身自然看不太清,但标致性的尖塔过目难忘。直到回来写游记时,才发现自己布列松附体,他也在同样的位置拍过一张照片,当时是1951年。六十年过去,无论是西岱岛、圣母院,还是横亘于塞纳河上的新桥,看上去都像凝固在了时间的琥珀中。
远眺圣母院。著名的西立面
第二次看到巴黎圣母院是一天之后,在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的天台上。从这个角度望去,是圣母院东侧的圆弧形外观与飞扶壁。
王南是这样描绘它们的:
目前所知最早的飞扶壁即出现在巴黎圣母院,这是圣母院值得自豪的又一项成就。这些排列整齐、造型轻盈而富于动感的飞扶壁,为巴黎圣母院的外立面—特别是西立面以外的其他立面增添了丰富的表现力,尤其是半圆形的东部立面,呈弧形放射状的飞扶壁格外挺拔有力。
从塞纳河上欣赏巴黎圣母院的侧影,钟塔和屋顶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固然为建筑提供了优美的轮廓,飞扶壁带给建筑的优美韵律则更加令人难忘。
又忍了三天,我终于在午后来到圣母院门前。这座哥特式建筑端庄、优雅、精致,百看不厌。走近它,仰视它,没有一处不让人赞叹。
经典的西立面全景。图源网络圣母院的西立面高达七十米,宽四十八点五米,仰头看去非常震撼。阴郁的天空与灰色的石材色调颇为和谐。那天广场上搞活动,搭满了巨大的白色帐篷,无法拍到全景,只能从网上找来一张夜景照片,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立面被等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图源 Wikipedia下段是三座门,从左至右依次为玛利亚门、末日审判门和圣安纳门。
门的上方是占据整个立面宽度的国王廊,排列着二十八尊法国君王雕像。
玛利亚门有一个细节。左起第三位是天主教圣徒圣丹尼斯,作为红衣主教,他于公元272年和两位教友一起被斩首。之后,他抱着自己的头颅一直走到蒙马特山方才倒下。
末日审判门。图源 Wikipedia末日审判门边缘层层缩进,增加了透视纵深感和阴影效果。
从外部看中段。中段是著名的玫瑰花窗。
在教堂里向外望去,前方的黑影是管风琴。
上段的双塔钟楼。图源网络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也描述过这座经典的西立面——
确实很少有别的建筑比得上它的前墙那么漂亮。
那三个挖成尖拱形的大门道,那一排有二十八位穿着旧的绣花长袍的君王的神龛,正中间有个巨大的玫瑰花饰圆窗洞,两旁各有一个小窗护卫着,就象祭师和助祭师陪伴着神甫一样。那高大而秀气的三叶形回廊,它的平顶被一些小柱子支撑着。
最后还有那两座黝黑笨重的巨大钟塔,连同它们那石板的屋檐,在整体的宏伟中又各各协调,依次分为五大层展现在你的眼前,虽然拥挤却并不混乱,连同无数的雕刻、塑像以及雕镂装饰,很适合它整体的庄严伟大。可以说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
整个建筑既单一又复杂。它是整个时代各种力量的奇特的产物,从每块石头上可以看出,有水平的工匠在艺术家天才的启发下把神奇变成了现实。
总之,它是人类的一种创造,象神的创造一样又有力又丰富,仿佛具备着两重性格:既永恒又多变。
圣物与弥撒
大教堂门口的海报上展示了三件圣物每个月第一个周五下午三点,这里会举行大型弥撒。
只有在每月此时和重大的宗教节日,圣母院才会向公众展示收藏的三件圣物:耶稣基督受难前戴的荆棘之冠残片、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铁钉,以及十字架上的一块残木片。
耶稣被钉十字架前,遭到押送兵丁的嘲笑和戏弄:他们给耶稣戴上用荆棘做的皇冠,给他穿上紫红色的袍,又拿一根芦苇放在他手里,把他打扮成国王的样子。
从主入口末日审判门走进圣母院,就来到中厅。这是一个极为修长的空间,颇为阴暗。两侧点着明明灭灭的烛光,雕塑在黑暗中沉默。
中厅,两侧有双重侧廊。连续的六瓣拱顶。图源网络仰头望去,连续的六瓣拱顶好似华盖,覆在中厅之上。
唱诗堂及横厅为举行弥撒做了布置。置于桌上十字架前方的荆棘冠。图源网络王南说:
人的一生中,如果有幸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走进一座哥特教堂,恰好目睹阳光透过一扇扇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在教堂的石柱、地面、座椅、圣坛、屏风上洒满五彩缤纷的光芒,一定会有见证奇迹,甚至步入天国的感觉。
我特意挑了挑日子,但能不能遇到好天气就完全看天了。抵达圣母院的时候,抬头看还是阴天,待我在中厅第一排正中落座后,天气转晴了。
圣母院巨大的玫瑰花窗举世闻名,它们和周边的高侧窗共同为教堂提供光源。午后的阳光透过细碎的彩色玻璃照进教堂,点亮它们,这璀璨的色彩与柔和的光线又给窗户赋予了生命。花窗越亮,教堂就显得越暗。我身边的人越坐越多,但没有人喧哗——在这样的空间里,人很容易觉察自身的渺小。
玫瑰花窗构图庄严,细节令人震撼。图源网络经过这扇高侧窗,我才知道它还可以这样打开。
三点整,弥撒开始。我并非信徒,对仪式流程一无所知,只能跟着身边的人们有样学样。当然,如愿看到了三件圣物。神职人员会带着它们全场绕行,确保信众看得确切。
历时近一个小时,弥撒结束,却不能马上离场。
辅祭者比划着手势让我跟紧前一位排好队,我惊恐地发现居然还有一个环节。
由于找了正中的座位,所以没等几个人便轮到了我。面前站着两位神职人员,一人捧着荆棘冠,一人拿着消毒湿巾——每个信徒都需要上前亲吻荆棘冠。
我一时间张口结舌,不知作何反应,既说不出“我不是信徒”,又没有勇气当着神职人员的面逃出队伍,只好硬着头皮学其他人那样低下头去。
对于信徒而言,荆棘冠意义重大。我亲眼见到敬虔的人们为宗教力量所感染,痛哭流涕者有之,倒头就拜者有之。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你看过磕长头的人们吗?他们头手可能很脏,皮肤也可能已经开裂,可是他们的心很干净。”
身处这样的空间,完全不会想到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建筑,甚至彻底遗忘它,只感受到所在空间的意义。或许,这就是建筑本身的力量。
圣母院周边
如果你去到圣母院,不要忘记还有这些:
1.圣母院前方的广场上,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理标志,被称为“法国公路原点”。
它非常低调地嵌在地面上,如果不刻意寻找,很容易错过。好奇如我,当然去找了,可惜当天广场上搞活动,一个个白色大帐篷把地面遮了个严严实实,就没有看到。据说踩一踩这个标志,未来便有机会重返巴黎。
法国公路原点。图源 Wikipedia2.饮水泉是巴黎街头一景,它们大都是绿色的雕塑,唯有圣母院附近这尊与众不同。
圣女造型的饮水泉。3.皇家圣礼拜堂距巴黎圣母院只有几步之遥,推荐。
如果像我一样看完整套弥撒出来,圣礼拜堂怕是该闭门谢客了。有个学建筑的朋友专程去过,他是这样描述的:“如果说其他教堂的彩绘玻璃是窗户的话,那么这座教堂除了彩绘玻璃的部分都只是窗框而已。”
圣礼拜堂有世间罕见的大型彩绘玻璃,如果阳光明媚,室内定将晶莹剔透。
皇家圣礼拜堂。图源网络4.塞纳河上总共有三十五座形形色色的桥,西岱岛及周边就足有十四座。
巴黎很多桥并不像桥,西堤岛除非眺望,否则也看不出是个岛。岛屿是非常独特的地理元素,也是很有意思的土地,甚至专门有一个英文单词“islomania”用来表示极其痴迷岛屿的人。不论你是不是islomania,西岱岛都值得走上一走,因为即使圣母院眼下关闭,“La promenade reste un moment magique et memorable”(步行的时光也依然是神奇而令人难忘的)。
西岱岛及周边的桥。图源网络5.著名的莎士比亚书店就在西岱岛旁边,离圣母院很近,可以一并去看。
莎士比亚书店。附:上周五云游世界No.02《去香港不止可以买买买》发出后,收到留言询问文末“史努比岛”是否有照片。可惜海风太大,她手机里的照片都是高糊,只好从网上摸来两张答疑解惑。下周见。
史努比岛 图源网络大一点的叫“大洲”,小一点的叫“尖洲”,是不是颇得史努比的神韵?本文作者是读库的编辑吴语,也是《拱尖天堂》的审校编辑。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