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郡岁月》是一本由[美]阿尔多·李奥帕德著作,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3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沙郡岁月》精选点评:
珍藏挚爱。
很美的文字,温润的细腻的情感。。
嫉妒啊,并认识自己的粗鄙
在Geogia的LA必读书目里找到的 跟按着逻辑顺序写下来的专业书完全不一样 可以当一本散文来读 中文的翻译很美 想必英文的也有特别的味道 跟着作者踏上威斯康辛的土壤 听雁鸣 看鹿 触摸美加落叶松 渐渐学会像山那样思考
文字很美,读来也让人有所收获,需细细品味,粗略读完,还需后续阅读。
都不记得内容啦 只记得喜爱新鲜空气的人
想学修辞美文必备此书!
不错的译本
又美又深刻!!
发明“优雅”这个词的人,必定看过高原鹬收拢翅膀。如此动人:)
《沙郡岁月》读后感(一):像山一样思考
——当梭罗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时,或许他正暗示着这一点。或许这就是狼的嗥叫所隐藏的意义;山早就明白了这个意义,只是大多数人仍然不明白。
庄子、梭罗和他,是我心目中三个最伟大的自然哲学作者...
《沙郡岁月》读后感(二):是美文,也是经典!
作者是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但这本书却同时也显露出他在人文以及哲学方面的造诣,非常难得!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段是第二部份地景的特质开头一段:
“有一天,我俯伏着,
我的眼睛正吸收着沼泽的知识。
一只弗吉尼亚秧鸡几乎触着我的鼻子,
一只鹈鹕的影子从水塘上方掠过,
一只黄脚鹬则以颤声鸣啭着,降落在池塘上。
我想我绞尽脑汁才能“写出”一首诗,
而黄脚鹬只需提起它的脚,
就能“走出”一首更优美的诗。”
在作者眼里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应当受到保护的!
《沙郡岁月》读后感(三):所有的野地保护都是与目标背道而驰的
所有的野地保护都是与目标背道而驰的,因为,为了珍惜野地,我们必须观看野地、爱抚野地,等到我们看够了,爱抚过了,我们也失去了可以珍爱的野地了。P133
或许每个年轻人都必须偶尔进行一次野地之旅,以便明白这种自由的意义。P147
倘使我们的孙子不曾看过野地的河流,那么,或许他们就不会怀念在歌唱的河流上划独木舟的机会。P151
每个有生命的生物都在歌唱、啁啾、或萌芽。P163
免于恐惧的生活,必然是贫瘠的生活。P164
我同意他们的话,但心里持着一些远方的保留。P167
像山一样思考:我们来到老儿狼那儿时,还可以看见它眼睛里凶狠的绿火渐渐熄灭。自那时起,我明白了,那只眼睛里有某种我前所未见的东西——某种只有狼和山知道的东西。
《沙郡岁月》读后感(四):葶苈——《沙郡岁月》
下面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喜欢到可以背诵下来:
现在,在几个星期之内,所有开花植物中最娇小的葶苈(draba),将以小小的花朵点缀每个深深地。
抬眼仰望、期待春天的人,不会看到如葶苈这般渺小的东西。垂头丧气、对春天绝望的人,往往脚踩葶苈却浑然不知。只有膝盖跪在泥巴里寻找春天的人看见了它,而且发现到处都有它的踪迹。
劳苦2只要求一点点温暖和舒适,而且也已经得到 了这些;它靠着没人要的时间和空间中的残留物。植物学方面的尽收眼底只给它两三行的说明,从不曾附上插图或照片。贫瘠的和微弱的阳光孕育出这些葶苈。毕竟,葶苈并不属于春花,葶苈只是一个希望的补充说明。
葶苈从来不曾令人动心。如果它有香气,那香气必定早被一阵阵的风吹散了。它的颜色是那种平淡的白,叶子上有一层明显的软毛。这太小了,不足以成为动物的食物,也没有诗人为它歌咏;曾有一位植物学家为它取了一个拉丁名字,但后来便将它忘了。总而言之,它是无关紧要的——它只是一个迅速而妥善地做好一件小差事的小东西!
—— 摘自沙郡岁月
《沙郡岁月》读后感(五):如何拥抱自然
我一度十分反感许多中国作家有关环境与生态的散文。他们总是慷慨激昂地斥责现代文明的发展,哀叹田园生活的逝去。在这些人眼里,高速发展的人类社会似乎早已与大自然这个概念格格不入。
他们的许多忧虑的确不无道理,终日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每个人都会怀疑自己与自然融合、拥抱原始朴素的生活方式的能力。
这样的心情,一方面源于对快节奏、过分物质化而单一的都市生活的厌倦。人类不断地成长,学习、发展新技术让自己的生活更舒适便利,却不知不觉成为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戴上假肢的神”,生活不断被异化,内心的空洞并没有被消失反而增大。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对田园牧歌的向往已然成为永恒的主题。这是传统,更是当今的必然趋势。甚至早如老子都号召人们“回归自然”,摒弃高度社会化的生活。人类童年时期的生活状态无疑承载着大量乡愁。
另一方面,长久以来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是让位于经济发展的,一切行动的依据都要落在经济效益上。事实上,许多看起来没有经济效益而被粗暴抛弃的事物,对生态系统却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这样的策略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只有当一个个环境问题真切地威胁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开始坐立不安,才慢慢认识到环保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自然也坐不住,各种环保文学、环保理念层出不穷,而其中的“自然美学”的信奉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的文章强调自然之美,但他们笔下的自然是与人类社会严格对立的。城市的高楼林立成为一种原罪,一种违逆自然的畸形产物。自然美学者们的信仰者们宣称,现代人灵魂空虚是因为原本归属大地的人类与过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本质上是格格不入的,人们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家园。但这样的控诉太过苍白,对工业时代存在价值的简单否定是一种过分武断而幼稚的做法。事实上,过分地从美学的角度探讨环保问题是廉价的。我们需要更有价值的思考,中国不乏声情并茂的环保散文,但始终缺乏真正深刻的,抛弃了对自然的低级幻想的作品。
与此同时,环保主义的另一种声音也时常出现。更加理性的环保主义者希望告诉我们,对环境的保护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他们的呼吁十分有力:如果我们仍不去重视对自然的维护,生态环境必然逐渐崩溃,人类也会遭受惩罚。“可持续发展观”即是基于这个理念的产物。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我们衡量人类行为是否合宜的标准是足够优秀的。但我不禁担忧,这样的理念是否仍然过于功利了。如今的环保思想的确是对经济至上主义的超越,但依旧只是一种更高明,更富远见的经济至上主义。这样的环保主义把自然纯粹当作了人的附庸品,在不再被需要的时候是可以被抛弃的。至少从现在看来,我们完全没有真正了解并掌握这颗星球的全部知识,仅仅有这样的理念是十分危险的。
以上的两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在过分感性的环保主义者眼中,自然是被人抛弃的栖息之处,人从自然中诞生,却在发展的过程中远离家园,人类文明的现代产物都被理所当然地归为非自然的东西。而另一种理论的支持者们难免完全彻底地坚持“以人为本”,自然只是供人享用的资源库。但问题在于,人类从来就不应该被单独拿出来考虑,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应该讨论的是:人,作为一个已经变得与众不同的元素在自然中的地位与生存方式。人本身就是生态的一部分,强调与自然的分隔只能是激化矛盾,让问题更加复杂。
我们对自然的思考,仍然是有欠缺的。需要有一种新的系统,能够兼顾情感因素与理性考量,而这样的体系,前人已经有所探讨。人类究竟改如何正确地面对自然,在美国学者阿尔多·李奥帕德(Aldo Leopold 1887-1948)生态人文写作的经典《沙郡岁月》(A Sand Country Almanac with other essays)一书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启发。
《沙郡岁月》是一本文笔及思想俱佳的生态文学经典。包含了李奥帕德的四季观察文集《沙郡年记》、一些自然散文以及探讨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杂文。这本文集记载了李奥帕德与自然的相处经验与细腻的情感体验,同时较为详尽地展示了他对于环保问题的观点。
李奥帕德的文章首先是优美的散文。他终身与山林、田野相伴,且对这样的生活十分热爱。他会怀着极大的爱意,去聆听群鸟的“号角”声,去追踪雪地里大胆冒险的臭鼬,去观察群雁的舞蹈。李奥帕德对自然有着深切的爱意,但他的散文却不至于情感泛滥。事实上,他并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深情,而是引导读者去发掘田野里的细节,这些小“风景”在他灵动细腻的笔触下熠熠生辉,闪耀出震撼人心的美感。在李奥帕德的笔下,自然之美绝不只在于风景的优美,而更在于种种生灵的生命活动。“葶苈只要求一点点的温暖和舒适,而且也已经得到了这些:它靠着没人要的时间和空间中的残留维生。植物学方面的书只给它两三行的说明,从不曾附上插图或照片。贫瘠的沙土和微弱的阳光孕育不出较大、较美的花,却足以孕育出这些葶苈。毕竟,葶苈并不属于春花,葶苈只是一个希望的补充说明。”一株无人问津的小花,却在李奥帕德的笔下展露出人性的光辉。渊博的学识与深邃的思想让他的笔触深沉而灵动,诗意而富有哲思。
李奥帕德的自然审美从来不是浅层次的,他对自然始终抱有强烈的悲悯意识,这样的意识,让他对自然的关怀已然超出了普通的热爱、尊敬与欣赏。也正因为此,他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上天的仁慈,让几千种相互残杀以建立现今世界的植物和动物保留了一份历史感。现在,同样仁慈的天意,正从我们这儿收回这种历史感。当最后一头牛离开威斯康辛州时,很少人为它伤心;当最后一株裂叶翅果菊随它前往梦幻之国青翠繁茂的大草原时,同样很少人会为它哀泣”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份悲悯,我们投向自然的目光会变得更加沉重。在《像山一样思考》一文里,李奥帕德讲述了自己与以人为核心的功利环保主义的决裂。当全美国都在狂热地猎杀狼,以为狼少鹿多,就成了猎人们的天堂。于是当他和友人们撞见一匹带着幼崽的小狼时,他毫不犹豫地扣下了猎枪的扳机。然而,“当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这时,我察觉到,而且以后一直是这样想,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但是,在看到这垂死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人类总是试图掌控一切,但在这里,李奥帕德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他明白他可能违背了一种神圣的法则。当狼都被捕杀殆尽,猎人们幻想的天堂却并没有出现。野鹿们失去了天地,开始疯狂繁衍,并很快地吃光了所有的树叶然后陷入饥荒。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狼、鹿、树、人最终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通过自己的经历,李奥帕德试图唤醒我们的对自然的敬畏,更重要的,他希望我们去理解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去理解一些看似平凡的,可以轻易被人类掌控的事情背后的逻辑。
书的后半段是作者的一些杂文,体现了他的重要思想:“土地伦理”。在他看来,今日人类对自然开发导致的种种失衡,其根本原因是人类未能建立合理的价值体系。“人类和土地的关系仍然完全是经济性的,包含了特权,但不包含义务。”他希望拓宽伦理标准的范畴,将作为水、动物、植物等一切生态成分的简单总和:“土地”纳入这个体系中。
人类的伦理架构曾经不包含女性,也不包含奴隶,但随着人类的发展,伦理架构也不断拓宽。如今,有必要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李奥帕德强调,“目前为止,所有已成形的伦理规范都以一个前提为基础:个人是成员相互依赖的群体的一份子。个人的本能激励他在群体中争取地位,而个人的伦理规范则激励他和其他成员合作(或许如次才有可供争取的地位)。”而人类始终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并参与着生态循环,我们依附于这样一个系统并随时对它产生影响。因此,理应有一种伦理规范,”使’智人’(Homo sapiens),从土地—集体(Landcommunity)的征服者,变成土地—集体的一般成员和公民;这暗示着,他对这个集体内其他成员,以及对这个集体的尊重。”
在“土地伦理”之前,美国的自然资源保护系统是完全以经济目的为基础的,这意味着土地集体的大半成员的生存是不受保护的——它们没有经济价值。因为没有经济价值,它们在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做出的贡献于是被忽视。更为讽刺的是,基于这一事实,“当这些不具经济价值的类目之一受到威胁,而它碰巧是我们喜爱的,我们便发明一些借口,使它具有经济上的重要性。本世纪初,人们以为燕雀群即将消失,于是鸟类学家立即展开抢救行动,并举出一些既不可靠的证据,例如,如果没有鸟类抑制昆虫的数量,那么昆虫将会吞噬我们。证据必须具有经济性,才算有效。”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以这种过于功利的环保主义指导行为的自然开发总是伴随着种种人类始料未及的问题,因为人类高估了自己对自然的认识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李奥帕德希望能用一种更长久,更稳定的体系去规范人类的行为,这便是“土地伦理”。尽管当代的学院派哲学家大都不认同他的观点,但“土地伦理”的确向我们强调了一件事:人始终是土地—集体中的一员。一切漠视这个事实,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的环保主义思想,都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从热爱,到尊重、敬畏,再到理解,李奥帕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环保主义者的心灵历程。诚然,“土地伦理”的理论依据还有待考量,但李奥帕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探讨,值得我们去反思。《沙郡岁月》以超然的美和深沉的悲悯情怀打动读者,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然的新视角,它需要你对自然怀着强烈的爱、敬畏与悲悯,尝试超越自身的局限性。面对自然、审视自然,其实也是在审视人类自己。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