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牌7堂课》是一本由秋叶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02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一):为什么需要个人品牌?
其实一个人,要加速发展,不选打造个人品牌是不可能的。
凡是能加一个“名,知名,能手,特级,标兵,星,红,大"这样的修饰词的的身份,岗位,职业,都需要打造个人品牌。
比如教师有名师,特级教师,超级名师。
艺人有网红,有明星,有名导。
厨师有大厨,有特级厨师。
就是钳工,也有钳工能手,标兵钳工,特级钳工等等。
给自己加.上这些修饰词,你在某个特定领域,就有了个人品牌,和普通人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无非互联网在官方体系之外,给了你打造个人品牌的新空间。
就算你是一一个自由职业者,没有单位编制,今天你也可以在网络上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网络的传播性更好,反而能让你的个人品牌更有覆盖面,更有能量。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二):如何找对适合自己的平台
昨天分享的是选对平台才是成就个人品牌的关键,茶小喵问:如何知道或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一个个试吗?还是有其他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了解各个平台玩法和特点,找对赛道和找对标人物,通过以上三者的结合或是焦点会找到那个平台是什么,比如教育赛道的彭小六老师人称简书一哥。 先说说适合打造个人品牌主流平台及方向: 微博:适合短内容,平台有优先扶持的频道方向 微信公众号:适合长图文,平台没有扶持,需要自己做内容。 今日头条:适合长图文+短内容,平台有优先扶持的频道方向。 抖音:适合短视频+直播,平台有优先扶持的创作类型。 快手:适合真人短视频+直播,平台有优先扶持的电商方向。 淘宝:适合真人直播,平台有优先扶持的电商方向。 说到赛道《个人品牌7堂课》书上提供了几条路径便于我们对照选择: 第一是教育赛道:滚动开班,高单价获客,走规模效应。 教育赛道是最容易产生个人品牌的,例如李笑来、古典、李尚龙等曾经都是新东方的名师,通过各种线下大课在学生心中打下了认同的基础,通过出书、自媒体渠道等,一步一步打开了个人品牌的各种可能。 做教育投入非常大,需要构建“招生+教学+教务”三大体系。 第二是出版出版赛道:我要一鸣惊人,快速打出营销力。 专业性很强的知识IP出版是打造个人品牌的一条路,但又容易被忽视。如何把书做成一堂可以重复销售的课程很关键。 第三是培训赛道:最容易赚钱也最容易看到天花板。 培训一般是短期课程,帮学员解决关键问题。是一个普通赚钱最快的方法,但无法走量很容易遇到收入天花板。 第四是咨询赛道:用专业知识为高质量用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咨询行业是非常依赖个人能力的,谁能够快速的地帮助当事人做诊断、出方案、解决问题,谁就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第五是社群赛道:小圈子的意见领袖,朋友圈里的种草达人。 擅长做社群的人一般擅长人脉链接、运营策划、电商带货,他们不一定会写公开的自媒体,但朋友圈和微信群写的内容很受社群成员喜欢,推荐商品大家都愿意购买。 第六是网红赛道:直播、短视频、带货,一个不能少。 无论是淘宝的薇娅和李佳琦,还是快手上的辛巴,亦或是喜马拉雅上的紫荆等等,让无数素人燃起了网红梦。 然而这条看似简单的赛道对于大多数知识型IP转型网红有很大的障碍,第一个障碍来自身份障碍,从专业人士到推销产品的转变,会让用户对自己的专业性产生利益相关性的质疑;第二是自我认同,专业人士更多是对同行、对自己是专业认同,一旦转变为推销说服自己需要一个过程;第三来自能力,很多专业人士不一定会讲课,会讲课不一定会销售,会销售的不一定会直播,要玩网红打法,还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打法 第七是创世人赛道:打造个人人设,带动消费者认同 创世人打造个人品牌的价值:第一打开圈子链接资源,第二是获取流量联系产品,第三是提升转化。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三):7种思维建立个人品牌
如何去建立个人品牌呢?我们每个人自己依靠自己的能量去建立自己的K个人品牌,有非常大的挑战,而且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所以建立个人品牌必有一方法论,在个人品牌7堂课这本书里面就给到大家非常清晰的7种思维和方法,让大家去建立个人品牌。
第1种思维称为平台思维,在这个思维里面分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第1个是有平台怎么来做,没有平台怎么来做?如果我们现在有一些平台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维度来去卡我们的平台思维,第1个是高质量的内容,第2个人风格,强烈的个人风格,第3个打爆一个平台。
在这个在这个章节里面,你如果没有平台的话也给到了大家一些方法,因为对于我们大部分的素人来讲都是没有平台的,在这里面第1个呢先做一个测评,就看看你有哪一些核心的能力,比如说演讲写作沟通啊,思维导图等等,哪这张这个书里面呢,给到了大家一个表,你可以去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哪些能力,当你测评完了之后呢,就来给自己一个灵魂三,问你准备好了吗?你思考一下你有没有对标的人物,是能否通过模仿和练习培养持续稳定输出的能力,能否在这种能力中加入自己独有的特色和风格,我觉得这灵魂三问是特别关键的,因为这关乎于你是不是能够持续的长期的来做,因为品牌不是一天就做成的,它是一个冠军加围城策略,也是这本书里面讲到的。
第二是定位思维,我们可以从4个标签数我们可以从4个要素上去做定位:标签长板榜单光环。
第3种思维是赛道思维,在这里面也给到大家几种不同的赛道,比如说出版培训教育咨询社群网红创始人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去确定自己的赛道,我们也可以通过找对标了解市场定策略来去运营。
第4种思维是团队思维,这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在一个个人品牌的团队里面,有内容人,产品人,运营人,渠道人。在团队思维里面还重点强调了社群是放大器。
第5种思维是产品思维,里面讲到了电线产品矩阵产品,影响力产品,现金流产品以及知识产品加电商产品的矩阵。你有没有发现有一些卖爆了某一个课程或者变现了一把,然后就销声匿迹的那样的一些个人品牌,实际上他们就在于自己的产品思维,没有去很好的建立,没有建立自己的矩阵。
第6种思维是运营思维运营思维里面讲到我们要有好故事,要不同的在三个阶段去赋,能以及如何来去出圈,借势造浪整合,通过这样的一些综合的运营手段,把我们的个人品牌做大。
这种思维是流量思维流量思维里面我认为有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就是流量池,我们如何把我们新增的粉丝放在有我们的流量池里面进行商业变现,让粉丝有关规模,反复触达关注的粉丝持续的进行运营,这里面关注到几个点,第1个呢就是我们引流的时候流量大不大成本高不高,转化率高不高。
看完这本书整体会有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建立这7种思维,以及通过里面的一些方法工具,帮我们去更好的建立一个人品牌就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以及更有的放矢的一些策略方法。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四):打造个人品牌,你需要这7堂课
曾经说自己欠债6个亿,已经还了4个亿的罗永浩,再次被限制高消费了。同时有网友爆料,他在直播间带的货是假货。直播间里卖的羊绒衫并非真正的羊绒制造。
无论是谁碰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一个头都有两个大了,但是罗永浩和他的团队还是很快做出了回应,承认审核了所有的手续,货源还是出了问题。并且坦言正在起诉真正的责任人。同时他承认有100多个官司缠身。不过这一波操作还是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让罗永浩的个人形象、个人品牌,更真实的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这次罗永浩赢得了人心靠的还是他的人设,之所以这么快就还了4个亿,靠的是他的个人 IP。
不仅这些网络牛人要打造自己的IP,我们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人都要有个人IP的意识,把自己看作产品,不断的进行打磨。秋叶老师带领团队推出了一本新书《个人品牌7堂课》,书中用7个思维阐述了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如果把自己看成产品,怎样做成受人欢迎又能带给人价值的好产品呢?
01.定位思维
好产品外观会让人很舒服,与同类产品也会有相当的辨识度。定位思维很重要的一点是给自己贴标签,让别人一眼就清楚你是谁。
这个过程中要挖掘自己核心的优势,也就是让自己的长板更长,而不是不断的去补自己的底板。底板是知识的积累,并不是知识的积累要足够大才能够去运营自己的品牌。而是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持续的输入并输出的过程中加固底板。
给自己定位时,除了贴上主要的标签,如果能有一些闪光的服务标签,比如你不仅是一个专业人员,也是一个有个性、有温度、有趣的人,那将增加大大的好感。
要想让大家认识自己是一个好产品,就要进入到你所选择的平台打造的榜单中。在这个平台中卡位,让所有人都能看见你。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就要在一段时间内把所有的精力、资源、资金都投向这个点,使之成为最长的板。
除了找好自己的定位,还要把自己这款产品放入到产品体系中去推广。
02.产品思维
在产品思维方面,要学会搭建有回报的产品体系,要建立产品矩阵。产品矩阵的核心是有三类产品:引流型产品、利润型产品和锚定性产品。引流型产品成本低但价值高,可以批量的复制。而利润型产品要和引流性产品强相关,这样能保证引流过来的流量后续有进一步的转化。锚定型产品相当于旗舰店,并不是为了大批量的卖出,而是树品牌、立标杆。
产品思维除了要建立核心的三类产品,还要围绕空间和时间设计现金流产品矩阵。比如,一是在产品的单价上拉开消费空间,另一个是在客户的生命周期上延长消费时间。
要想让产品更好卖,还要学会给产品定价。常见的有固定定价、阶梯定价、规模定价、时效定价。特别提醒,成本、时间、质量不可能三者同时最优,对于一些技能类知识快速达到一个基础质量比打造一个完美产品更重要。这样才能把握住招生的黄金时间段。
打造出好的产品,还要建立渠道思维,让好产品进入可持续的流量池。如何搭建可持续的流量池,靠的是渠道思维。
03.渠道思维
很多人会建议将产品多渠道分发,但即便是多平台分发也要选择主攻一个平台。当在一个平台打造出良好的业绩时,其它平台也就更容易展开。运营一段时间,在有了一定个人品牌影响力后,依然要明确自己的主流量池。集中主要的精力,给主流量池持续的引流。
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现有部分的粉丝会流失,有些人会比较担心,希望一个粉丝都不下降,这是不可能的,也并非健康的状态。正常的状态是增加的粉丝远远超过流失的粉丝,流失掉的粉丝也是一个自然过滤的过程,只要在增加粉丝和流失粉丝之间有一个不断增长的动态的趋势就是合理的。
运营个人品牌也要了解各个平台流量成本的大趋势。一般来说平台初创时期是流量的红利期,成本比较低,后期平台发展起来,流量成本会急剧的增加。
渠道思维是个人品牌运营的重要思维,包括粉丝的管理,用户的沉淀,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秋叶老师在《个人品牌7堂课》当中还提到了平台思维、赛道思维、团队思维和运营思维。在互联网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打造自己的IP。打造个人 IP,七个思维不可少。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五):当妈后想自由职业?弄清楚这几个问题再说……
前段时间有一位读者留言,如果要在家自由职业,应该从何处着手。 说实话,这个我还真答不上来。读我的历史文章,你会发现,我一直在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间摇摆。一方面,是舍不得孩子,另外一方面,是回归职场后,几乎从零起步。 事实上,我身边也有不少妈妈选择在家。有的是婆媳关系不和谐,只能自己上;还有的是家里有矿,育儿是这阶段的重点;还有的是之前就有一门技能,可以养活自己了。 最悲惨的就是我这种,生孩子之前没有积淀,生娃后想要离开没有底气。当然,也有妈妈干脆冲动离职,一边啃老本一边思考怎么办。我不想这样。 所以,为了解答自己和大家的困惑,我最近读了一本书——秋叶的《个人品牌7堂课》。秋叶大叔是从PPT制作开始,慢慢积累,最终开始做职场训练营。最开始,他只是因为PPT能给他带来收入,而去专攻,慢慢地,抓住了各平台优势,成长为大咖。而这本书也结合他自身经历,讲了很多扎心的真相。 对于想要入场自由职业,打造个人品牌的妈妈们来说,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误区一:有个人品牌后赚钱更轻松 有很多人也许会觉得,打造了个人品牌,然后就可以自由职业,比如一边旅行一边写稿,还有钱。看起来多美好呀! 在秋叶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打造个人品牌,尤其在初期,就是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对人的要求也更高了。 记得我有一天跟爸爸聊天,我说:“不想上班,想找一份工作,不坐班就好了,或者自己干。”当时爸爸跟我说:“不是说不能自己干,那很辛苦的,很多要操心。” 爸爸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爸妈做生意的很多场景。比如年关将至,为了更多地销售年货,常常是一整天忙的没饭吃。再比如爸爸那时候收药材收茶叶,风里来雨里去,回到家都半夜了。 在别人口中,一句“彭老板”,可是背地里爸妈要付出很多心血。 在母婴领域,年糕妈妈是头部大号了,我有一次看她的视频,透露的一个信息让人心疼。在最开始写公号的时候,她几乎都是等年糕睡着后,夜里写文。在视频里,她说起这事儿的时候,眼泪都快出来了。 所以,如果我们确定不做职场妈妈,而是自己干,就必须明白:我们选择的也许是一条不那么容易的路,并不比上班轻松。 误区二:自己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很多职场妈妈之所以想自己干,是因为受够了职场上的某些事情。比如奇葩的领导、烦人的甲方、每天要打卡…… 事实上,自己干,你也会面对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 就拿第一步说,要想自己能养活自己,得赚钱,那得让更多人知道你,买单吧?那么,我们就需要拥有个人品牌。 然而在品牌打造中,平台的扶持是关键。秋叶在《个人品牌7堂课》中提到:平台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一定要记得你是被选中的,要顺势而为。 因为我是做媒体的,所以这一块的感触比较深。如今,各平台都加大了对视频的扶持力度。比如知乎,它有一个等级成长记录,最近它在推文章自动转视频功能,你会发现,当你用了这个功能后,等级分嗖嗖涨。最近,我正在参加它们家的训练营,我才发现,如果我在某个问题上特别执着,而这个问题却不是它们这段时间的运营重点,那很可能传播效果不会很好。 是不是很扎心?如果你是一个只喜欢写文自嗨的人,什么都是自己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只专注内心窥探,不关心外部变革,那很可能走不远。 作为自媒体,黎贝卡的异想世界我想很多人是熟悉的,作为一名传统媒体工作者,她对文字表达可谓是真的有执念。但你观察她的公号会发现,除了文字表达以外,她还会运用很多赏心悦目的图,后来她也拍视频了。 有一句话是,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关于如何得到平台的扶持。秋叶在书中也给出了具体方法:持续高质量输出、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先打爆一个平台。如果感兴趣,大家可以继续深入阅读。 误区三:谈钱太俗了! 记得几年前,有个人来找我写东西,问我价格是什么。那时候,我也没写过,然后就没要钱,最后就是我第一稿写完自己特别嗨,人家不太满意,我就拜拜了。 是不是很傲娇?是不是很有骨气?可是,如今我回头看,如果当时自己开价了,会不会结果好一点。一方面,我有物质收获,另一方面,我也知道那个体例的文章如何写。 有的新手妈妈们,在考虑辞职回家的时候,只注重了一时的感受而没考虑金钱的情况。比如,“只想在家待一段时间,歇歇再说吧。”我们不反对妈妈们休息一段时间,但在休息之前,先盘算下手里余粮有多少。如果失去了经济收入,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会如何?短暂休息后,我们该如何回归?或者如何开启新的赛道? 在开启新赛道的时候,更应该从钱的方向进行考量。秋叶在《个人品牌7堂课》里重点强调了这一点。 一方面,在你选择赛道的时候,要思考怎样才能赚钱。这是建立在对市场的分析上的。比如,现在短视频很火,作为妈妈的你也许会说,我自己拍抖音啊,带货啊。这时候你要去考量,目前做的最好的是谁?这个市场还有没有空间?持续性如何?所得能不能覆盖你的付出。在这一点上,秋叶自己的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他刚开始做ppt的时候,研究了市面上很多已存的玩法,然后找到了自己的细分领域,所以才有了他后面的长远发展。 另一个方面是,找离钱近的路。看完第一个方面,你可能会觉得好难哦,好像比工作爽不了多少。事实上,确实如此。所以,如果妈妈们想辞职在家的时候,想一想,目前的情况是不是自己完全不能承受了。如果不是,又恰巧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开启赛道,还不如好好工作。 是的,好好工作,或许正是你离钱近的那条路。但这时候你的工作是必须有重点的,比如专注自己的核心能力,比如选择最能赚钱的工作和项目。一句老话,叫人识货钱识货,在人才市场上是同样的道理。 这里不得不提斜杠青年。在秋叶看来,盲目斜杠,还不如好好打造自己的工作能力。“主业做不到优秀,还指望斜杠,不太现实”。世事有很多种,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背后的原则也就那些。无论是在公司干,还是自己干,很多问题是相通的,难题也是相通的,所以需要的能力也是相通的。 对于妈妈们来说,如果你还没有能力斜杠,说明还需修炼。如果有能力自己在家干了,那已经没必要斜杠了。还有一种就是本职工作和斜杠互相促进,所以,斜杠带来的能力,相反促使了主业的发展。 怎么样?这三个误区你是不是正中招,其实这只是秋叶《个人品牌7堂课》的一部分,也是给初有全职在家想法的妈妈们的参考(大头棒和!)后面还有团队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值得阅读,帮助辞职在家的妈妈们更理智地认识自己的想法。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六):建立个人品牌的可行方式——《个人品牌7堂课》
2020是特别的一年,很多人的生活被疫情打乱了。待在家里的那几个月,大家都意识到在网上赚钱是多么重要。于是,不少朋友想起了前些年微博、公众号的火爆和个人品牌变现的故事,又纠结于红利期已过,现在建立个人品牌是否还能赚钱。还有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个人品牌。 这些问题,在秋叶老师最近出版的《个人品牌7堂课》里,都可以找到一些有启发的建议。秋叶老师从平台思维、赛道思维、定位思维、团队思维、产品思维、渠道思维、运营思维等七个方面,详细给出了建立个人品牌的方法,以及对这些担忧的看法。
封面秋叶老师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说不好普通话、发际线保养得很好、坚持日更、喜欢在朋友圈带娃的二宝爸爸。他是武汉工程大学的副教授,而他的成名之路,很是波折。他从2002年的一个论坛的潜水者,到2004年开始在博客上尝试做个人品牌,写出了一些阅读量过百万的文章,但是这个时候他只是有了第一批粉丝,并没有变现。他与PPT结缘,也是2008年年底,刘俊老师问他能不能讲PPT,一天给5000元。那时秋叶老师在大学工作,一个月工资只有1400元,总在做兼职多赚一些钱,这个机会他自然要抓住。也是这个机会,让他看到了PPT课程的市场潜力。2009年,秋叶老师趁热打铁,开始出版一系列PPT图书。之后的微博阶段和微信公众号阶段,他都抓住了红利期。现在,他带领团队创建了秋叶商学院,将个人品牌继续做大。他是一个亲自打造出个人品牌、并且将个人品牌做大的人,他的建议都很实际,并不是那种热血鸡汤。 以下就是《个人品牌7堂课》里的七大思维:
平台思维:所有个人品牌的兴起,都是无数传统行业供应链重新再造的过程,并非一个人的事。现在的微博、抖音等平台用智能算法给流量,没有得到平台支持、出现违规内容或行为,流量就会骤减乃至归零,不再是粉丝多就有流量。另一方面,新平台会给一些流量扶持。相比较而言,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比一次性爆款更重要。 赛道思维:个人品牌的运营,包括教育、出版、培训、咨询、社群、网红和创始人等等不同的赛道。如果想做头部,又有强手,就应该做腰部市场,沉淀铁粉。知识型的IP调研,应该以平台细分频道里已经成名的IP作为调研对象,再研究该领域的畅销书,看市场需要什么,自己能否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考虑自己是要采取投入大量资源、一举成功打造个人影响力的冠军战略,还是因为缺乏资源,只能积累力量,每天让一部分人知道你的围城战略。规划清晰,才能不浪费流量。 定位思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打造个人品牌,专业人士应低调。做斜杠青年的基础,是起码有一项特别拿手的本领,无论是主业还是副业。先有赚钱的本事,再去考虑副业。选好自己的关键词作为标签,让标签展示出自己的个性、能力和温度,有助于让别人知道你是谁。不要各方面平均用力,做好长板最重要。一定要重视榜单效应。 团队思维:个人品牌的背后是一个团队,要明白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到哪里去找这些人才。个人品牌运营团队有三种成长路径,包括做自媒体、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做内容电商、做老师开展知识付费项目。另外,要充分利用社群,做好推广与产品销售的工作。 产品思维:先定位卖什么,再想怎么涨粉。要有意识地引导用户形成从免费到付费的思维。设计有影响力的产品,为品牌带来流量。在产品定价方面,不能太低,会把市场做小。建议用增加产品品类和提高产品使用频率的方式,打造现金流产品。另一方面,应该打通知识产品和电商产品,这是为了留住学员。留住老用户的成本远低于开发一个新用户。 渠道思维:有个人影响力,不等于有流量池。做分享之前要做好导流设计,这样才能把流量导入自己的流量池。无论是出书还是做自媒体,要与读者和粉丝互动,才能有后续的产品销售。不要奢望免费的流量,应该用自己富余或不稀缺的资源去换流量。多设计新活动来带动老用户,可以带来更好的口碑和长期的流量。 运营思维:好故事有助于打造个人品牌,但是有好故事,还需要将它扩散出去,形成影响力,这是真正的赋能。所谓“赋能”,就是做的事让别人觉得你了不起,甚至帮你传播。影响力不能局限在同质化的圈子里,而是要到不同的圈子导流。运营人要有“三重造浪”的思维,首先打造一篇爆款文章,然后将爆款文章吸引人的知识点列在海报上,找人转发海报,吸引人们点击和关注公众号。另外,在海报上还应该提出加群可以免费分享,这就是第三重造浪。这样的三次刷屏,远比一次刷屏更能快速沉淀品牌印象。 这七种思维中,平台思维、赛道思维和定位思维是打造个人品牌的基础,团队思维、产品思维、渠道思维、运营思维都是关于个人品牌团队运营方面的思维方式。要成功打造一个个人品牌,需要将个人影响力与团队运营相结合,才能让个人品牌立住脚,良性发展下去。 在我看来,打造个人品牌的过程,有这样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不要急于求成 很多人看了一些热血鸡汤类的打造个人品牌的书和文章,就误以为这是一夜爆红的事。实际上,很多个人品牌是长期积累的,三年的积累期是最常见的。这本《个人品牌7堂课》的作者秋叶大叔,积累了七年的时间,才出版了PPT图书,真正开始个人品牌之路。 2、不是一劳永逸 出现爆款文章,也不意味着一夜爆红,后续的动作才是能否成功导流、涨粉、变现的要素。缺乏运营思维和企图一劳永逸,是很难把握住爆款文章带来的机会,只会白白浪费流量和机会。 3、不嫌与粉丝联系麻烦 很多人文章一发,就不想再管了,对于新涨的粉丝也仅仅是看一眼数量,就没有后续了。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她曾经写出过一篇爆款文章,但是觉得和粉丝联系很麻烦,没有固粉,后续变现就很困难。这样的处理方式不能增强粉丝粘性,不能与粉丝更好地建立信任感。当开设知识付费课程的时候,愿意买单的粉丝就很少。应该主动建立起与粉丝的联系,既可以固粉,也方便后续的一系列运营。 在这个不断出现爆款文章和新生个人品牌的时代,《个人品牌7堂课》算是一股清流。秋叶老师不给大家打鸡血,不误导大家,而是诚恳地建议大家量力而行,起码有一个赚钱的职业,再慢慢积累粉丝和口碑。这就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帮助大家认清打造个人品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脚踏实地地输出、积累和运营。有句话说得好:慢慢来,比较快。我想,这也适用于打造个人品牌,你觉得呢?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七):李子柒打败上市企业证明:在今天,每个需要打造个人品牌的人,都需要看这本书
01 个人品牌的影响力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同样是做10亿元的生意,传统企业需要1000人,电商企业需要100人,而网红企业只需要10人。
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无疑反映了当前的商业特点。个人品牌吸引粉丝形成私域流量,可以实现产品代言、直播卖货、联名款商品等变现形式。
比如李子柒分享视频,单条短视频播放量最高达3亿次,YouToube粉丝高达735万,她的天猫店推出一年,销售额就超过了7000万。
这就是个人品牌的影响力。
秋叶大叔在他的新书《个人品牌七堂课》里指出个人品牌的定义:
你的定位在大众化人群中有广泛的知名度。大家认可且喜欢你这个人,是因为你的专长,才华及个性。不是因为你背后的单位。
比如央视主持撒贝宁,因为参加综艺里面的幽默表现,获得了远比在《今日说法》栏目获得观众更多的喜爱。
也许你会问,他们都已经是头部大咖了,普通人也做不到那个程度,还需要做个人品牌吗?
2.为什么你需要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七堂课》里提到,有7类人非常适合打造个人品牌。
体育明星。娱乐明星文化名,文化名人,媒体主持,企业创始人或专业人士,电商网红。
那也许你会问,我既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是电商网,网红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还需做个人品牌吗?
随着个人品牌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素人也开始有意识无意识的发展个人品牌了。
自媒体平台上,很多Vlog博主多的几百万粉丝,少的几千粉丝分享自己的干货和经验;小红书上的种草达人,就是小的意见领袖;甚至你身边的一些宝妈,她们建群分享服装百货赚取佣金。
虽然我们做不到头部,但是只要你能影响身边的一小部分人,你就可以开始副业,甚至当有一天你的副业超过你的主业,你完全可以自由职业,干自己喜欢的事还赚钱,多美好啊!
此外,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小领域的意见领袖,你找工作都特别方便。有些公司招聘时明确指出想要抖音
粉丝多的,运营过自己公众号的,不管是对大学生还是毕业几年想要转行的人来说,有播放量的作品、有自己的粉丝都会被雇主青睐。
3.学完后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秋叶大叔出这本新书《个人品牌七堂课》的目的就是教大家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如何打造知识型IP的个人品牌?
秋叶大叔总结出七大方法论,分别是:
平台思维、渠道思维、定位思维、团队思维、产品思维,渠道思和运营思维。
拿平台思维举例,有些人文章写得很好,粉丝和阅读却不多,因为不重视运营。每个平台都有每个平台的规则和推荐算法,比如今日头条是内容推荐,小红书重在收录。
现在的内容运营已经不单单写好内容了,还需要分析平台的智能算法定义的粉丝喜好做选题。发平台认可的内容,田家平台的相关话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获得平台流量推荐,从而加速个人品牌的建设。
秋叶大叔认为,获得平台扶持需要最对三件事:
1. 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内容,比一次性爆款更重要。
2. 要给内容加上鲜明的个人风格,才能脱颖而出。
3. 不要一开始就企图多平台卡位,先打爆一个平台。
没有平台扶持的素人,该怎么打造个人品牌呢?读完这本书,按照秋叶大叔的7P模型,你也可以为自己的个人品牌之路做一番细致的规划。为了职业自由和财富自由加油吧!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八):丁真火了,“做题家”们也火了:丁真火背后品牌打造值得关注
文|橙果妈妈
图|网络
在知乎上热榜上,最近一篇如何看待媒体评论文章《「做题家」们的怨气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火了,这篇文章再次让我们将焦点放在丁真身上,也对其中的一些观念产生了争议。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丁真的现象,如此火爆持续热度下不去,让人再次看到了个人品牌打造,是在网络环境下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话题。结合秋叶大叔的《个人品牌7堂课》这本书,可以总结来看一下这个丁真现象热的路径是如何打造的?
我们都知道丁真是摄影师无意间发布了一条7秒左右的短视频而让大家熟知,在视频中,丁真纯真干净的笑容,以及特有的高原红、淳朴的脸庞,这种原生态、纯真又混合野性的气质,一下子打动了网络屏幕前的网友,转发留言让丁真一夜爆红。
“丁真现象”迎合了这个网红时代的发展趋势,一夜爆红后,又持续曝光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知名度,他旅游大使身份也让家乡四川理塘当地旅游信息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过程中,央视和很多地方平台的互动,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丁真这个个人品牌IP的打造,其实这背后离不开丁真走红后续的推动者杜冬冬,他签下丁真并为丁真策划和规划未来发展,他对当下丁真热现象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采访中说过,“新媒体就像一条鲸鱼,它来了,我们只能勉强在它背上坐一会儿,它的去向和发展不会听你指挥。”
正如秋叶大叔在书中所言,一个“个人品牌”的持续发展,不是依赖于个人的努力,这背后一定是依托某个产业链,打造出新的商业模式,而新的商业模式更青睐有“观众缘”的个人成为品牌或产品的代言人。是产业链、商家、平台、经纪公司一起创造了以个人品牌为中心的经济繁荣。
那么,对于普通人素人一个,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呢?
秋叶大叔先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他建议大家理性思考一下,是否做好了打造个人品牌的准备了?打造个人品牌,背后付出的成本和所承受的竞争压力,也要超过99%的人,还伴有各种偶然性的事情。同时,还需要在积累足够的专业积累之外,培养大众化传播需要的技能。
想清楚了自己要打造个人品牌,就需要考虑如何选择选对平台弯道超车?如何选择方向避免走弯路?如何搭建团队从0到1?如何规划产品开始变现?如何留存铁粉做大规模?如何做好运营提高效率?如何选择赛道规划发展路径?这也是书中提到的7P思维:平台思维、定位思维、团队思维、产品思维、流量思维、运营思维和赛道思维。
这些思维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在打造个人品牌的路上,少走很多的弯路,也能查缺到自己内心一些错误的逻辑。
比如:打造个人品牌就是先出名,有了名气就有了钱?不对。没有持续的流量,随着事业规模扩大会焦虑。
比如:有了个人的影响力,就有了流量池?不一定。没有粉丝为之买单,也只是一个粉丝数不错的账号。
比如:寻找团队的合作,是先做事再谈钱?不对,是先谈钱再做事。初步评估合作可能性之后,就要进入商业汇报沟通。
比如:在合作做事情时,是边做边调整?不对,是提前将所具体负责的工作量都标准化。
这本书是一本很难得的个人品牌建立和运营书籍,这其中提到的7种思维,可以帮助想要打造个人品牌的读者,对个人品牌的打造、从赋能自己能赋能别人,都有规划好的发展路径。有打造个人品牌想法的伙伴,秋叶大叔的这本书不可错过。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九):让自己站在离钱最近的地方没有错
如果离开了当下工作的平台,你到底是谁?这是一个既简单又难以迅速回答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正式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也困顿迷茫了许久。直到有一天,再也没办法从口袋里小心翼翼的掏出名片,礼貌的说一句“我是XX公司的客户经理,请多指教”之后,接触陌生人时的自我介绍,就只能变成“我是XXX,请多指教”。
2020年最火爆的关键词莫过于个人IP,在我的眼里,其实个人IP的打造是有别于“成为一个网红”,而网红只是个人IP的一种。
至于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人设定位,归根到底还是得着眼于市场需求。
大家都是俗人,个人IP到底有什么用?说白了就是能够帮你赚钱。如何选择定位?在《个人品牌7堂课》中提供了如下思路:
1.打造个人品牌的必要性
务必要明确一点的就是,你的收入来源面向是个人受众还是企业受众?
比如李子柒李佳琦薇娅这样的电商直播网红,所面对的就是大众消费者,被个人用户所喜欢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种,如果面对的是企业受众,其实在专业领域做出品牌,很多是未必被大众所熟知,比如科技大牛,咨询顾问,广告策划等等这些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和行业去解决问题的人。
其实像我目前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小说的创作,一方面是写剧本,其实影视剧本的受众是影视公司,毕竟大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首先能记住的人都是演员,导演,能够走进观众心里的编剧寥寥无几……
选择开始之前,起步的赛道要找到最合适自己能够赚钱的位置,毕竟走进沙漠是砍不到木材的。
2.是否斜杠青年的模式做个人品牌
近几年斜杠青年、跨界这些潮流的兴起,让我们很容易跃跃欲试的想,用玩手机的那些时间是不是做点别的也能赚钱?于是斜杠了一大堆内容,最后没有结果草草收场,得到的结论是丧气的说自己竟然什么都做不好。
是否能够斜杠的前提是——本职工作做的足够优秀。在原有的岗位上,收获到了良好的能力,借助能力和资源,再去拓展一个或多个斜杠的领域,才会不被挫败感击倒,反而成了走出舒适区迎接新挑战的一个渠道。
当然,周围的朋友也聊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斜杠领域才不会出错?
答案是:多试试。
哪里有没有出错的人生路,刮彩票第一张就中头彩的也非大多数,尽管有些天之骄子能够出道即巅峰,但我们这些平平无奇的凡人,还是尽量相信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踏踏实实的走。
试错并非是件浪费时间的坏事,在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我换过十多家公司去打工的事我会到处说?
3.让别人清楚看见你到底是谁
在任何平台打造个人品牌,要树立自己明确的标签。
简单的说,这个标签就是关键词,大家想到这个关键词就会想到你。这个标签可以围绕你的专长,或者是你的擅长领域的连接,比如李佳琦的关键词是直播,周六野的关键词是健身,想到这个领域都能够记得你。
但是在这个标签基础之上,需要不断深化个人在这个专业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做好垂直市场的挖掘,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增加你的粉丝受众的粘性。逐步发展,在不同的平台做个性化的拓展开发,把自己和标签牢牢捆绑住。
4.挖掘自己的核心优势
自己的核心优势,是指自己综合技能当中,最长板的技能。在《个人品牌7堂课》书中,作者提出了长板理论。长板理论是什么?
与传统木桶的短板理论不同的是,要通过自己的最长板优势被人看见,吸引到注意,注意说白了就是流量,随后才能够进行其他的转化形式。
因为现在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一个桶,就好比说淘宝店铺,我们在选择购物的时候会怎么做?是先选择能见的那个桶。
在我们的身上,最能够拿的出手的东西就是能被别人看见的机会,让自己闪光点足够耀眼,被看见才是最重要的。
找到核心优势的下一步,就可以计划品牌升级,自己有了桶才能被发现,然后赚了钱小桶换大桶,还可以找合作伙伴来补足短板,一步步壮大。
5.主关键词之外的其他闪光点
任何行业,都会存在着强势的竞争者。你有没有发现那些人到底为什么会被人记住?比如讲脱口秀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李雪琴会一眼就成功吸引了注意?
在专业标签之外,有趣的灵魂也是必不可少的展示项。怎么才是有趣的灵魂?那一部分就是能够与你产生共鸣的内容,比如李雪琴的丧,也许我们每个人在面临挑战前,都会有过就这样吧算了吧的颓丧情绪,反而她的真实情绪表达,击中了大家共同认可的情绪点。
比如很多女明星,在演戏唱歌之余,还会在网络上晒美食,健身,穿搭等等,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也许别人的专业我们永远无法企及,但是这些生活里的亮点,让人显得更为真实立体,也有新的话题和粉丝们互动。
6.找到留存下来的口碑容器
什么是口碑?
比如说我们要上网购物,一定会看看其他顾客的评价。出去吃饭,在大众点评翻翻别人吃过的感受。
那么来找到你的客户们,能够从哪里看到其他客户对你的反馈,这个是至关重要的。
服务好客户,得到他们的认可,这只是第一步。口碑容器,是能够让你的潜在客户看到别人对你的评价的地方。
比如通过各种平台的搜索入口,搜索你的名字,是否有其他网友主动对你的推荐和评价?也许通过这样的方式,你不用自己做推广,其他有需求的人会主动找到你。
在《个人品牌7堂课》中,对于个人品牌的打造,还有更为详细的说明与规划。以下是我读书时做的思维导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阅读其他内容。
《个人品牌7堂课》读后感(十):个人品牌的建立,其实有章可循,秘籍都在这里!
这是麦冬的第59篇原创文章,一个不断读书成长,希望带领更多人越吃越健康的90后新媒体人,期待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在我现在的工作当中,经常碰到很多人提问的问题就是,个人品牌到底是什么?和我自己有什么关系?这个在我的很多线下培训、微商团队的招募与培训当中,都是被多次提到的问题。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很多有个人品牌意识的人,不知道怎么来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没有章法和计划的努力,会让你事倍功半,那么做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大体框架、具体操作到底是什么样的?
秋叶大叔的这本《个人品牌7堂课》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是让你在建立个人品牌的路上,真正做到有章可循的操作指南,而且还是一本实实在在的经验合集。秋叶大叔本身就是一个打造个人品牌非常成功的IP,从秋叶PPT到秋叶商学院,到现在的集团化公司运营,秋叶大叔完成了个人品牌的打造,到个人品牌的升级,再到公司品牌的打造,这样完整的链条,能够帮助打造个人品牌各个阶段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自己目前也处在打造个人品牌的道路上,在有意识的规划下,至少在个人品牌建立的初期,走在了合理的方向上,下面简单说说这本书给我的三方面启发,抛砖引玉,希望《个人品牌7堂课》也能帮你实现建立个人品牌的事半功倍。
一、人人都需要具有个人品牌的思维
最近有一个比较热门的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在第二季节目当中,何炅介绍每个加油团成员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不在线的法学保研生,撒贝宁;职场进修生,周深;职业犀利女老板,杨天真;拥有老板野心的零零后,范丞丞;惜才的律政飒姐,徐灵菱。
这其实就是个人品牌当中自我介绍时候最常用的方式,不是长篇大论,也不是孤单单的一个名字,而是一个有温度、活生生的品牌人,更容易让对方记住,同样,在职场上,也会是很好的敲门砖。就像节目中实习生的“背水辉”。
这样的介绍方式其实就是运用到了建立个人品牌的思维方式。
虽然在新媒体时代,很多人都说需要人人建立个人品牌,但有些行业或者工作,会觉得并没有必要。但是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上,我们都需要搭建自己的人脉矩阵,这样会给自己赢得更多潜在的机会,让你的生活或者工作都会更加便利。
所以,个人品牌的思维方式,是人人都需要的,而且也是每个人都能学得会的。
《个人品牌7堂课》中的7种思维方式能够让你看到全面的思维与做法,是不可或缺的一本案头书。
二、影响力和变现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固有的,也是最常见的思维方式是,我先打造影响力,然后就能自然而然的变现。这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就算对于明星来说,前期也是一边拍戏挣钱,一边磨练演技,而不是一味的磨炼演技,等成熟了再挣钱。
在《个人品牌7堂课》当中,秋叶大叔提到了,其实对于个人品牌来说,更能坚持的方式是,先考虑和你的个人品牌相结合的变现方式有哪些,一边做,一边挣钱,然后挣到钱,继续扩大影响,打造更好的产品与运营,这样可循环的方式,才能帮你越走越远。
毕竟对于个人来讲,烧钱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前期不考虑变现,那么或许你还没等到你认为的能变现的时候,就已经做不下去了。这也是很多自媒体账号,昙花一现的原因。流量再大,无法变现,那么无数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都打了水漂。
这个方式其实对我自己来说,今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之前我更多的是,拼命输出,不收费,或者很少收费,但是长时间来说,没有付费,市场反馈就是不真实的,我自己的产品与内容打磨也很快进入瓶颈。
后来改变思路,一边变现,一边提升影响力,后期有了变现能力,才有资金投入更多的事情,打造更好的产品,提升更大的影响力。而且,在付费的情况下,市场反馈相对更加真实,对于自己接下来的运营与产品都有很好的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三、矩阵的方式让所有打法升级
从单兵作战,到西部战线,再到全面爆发,这样的词语我们在战争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或者小说当中,经常会看到,最后的全面爆发不仅意味着战争的升级,也意味着某一方面的优势会更容易扩大形成指数量级的优势,甚至对整场战争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全面爆发的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就是:矩阵。这也是建立个人品牌的七种思维方式中,秋叶大叔多次提到的一个方面。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矩阵、多方面矩阵定位、合理的团队矩阵、产品矩阵、整合之后的运营矩阵,等等。这些都会指数量级的放大你现有优势,让你从自行车速度实现到火箭速度的快速升级。
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矩阵”这两个字在我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不仅仅是在个人品牌这里,其实这样的框架思维,真正的让我意识到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到“一鸭多吃”,而且面对事情的时候,自己会不自觉的想一想,怎样做效率最高,怎样做变现最大化。
这本《个人品牌7堂课》当中,大叔其实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思维方法,不仅对于个人品牌的建立,当你具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其他方面,也能够帮你打开新的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突破,推荐案头常备。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