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是一本由胡迁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一):活着?
我知道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已然不在人世,心怀敬意!生存与毁灭,共生与断裂,每个人都活在挣扎中,清醒的沉沦。到那里之前,总要骗个谁。可是到了那里又是哪里,为什么到那里,到了那里,又能怎么样?
我向来不喜这种阴暗的东西,生活本就如此艰难,倘若再不愿意看一些太阳,人又如何活着?
纵然人人都是向死而生。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二):冷漠与渴求
对于不可求认同的事物的冷漠。 当找到同类后,还未明白同类的冷漠就和自己一样,自己并不是同类认同的对象。如果大象是没有权势的人,他大概会在排队等你说无聊笑话的时候,想往你光亮的皮鞋上吐口水。 这回到了早上的平静,不是平常心的平静,是难过的,没有起伏的平静。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压抑,到现在也不知道,也没有了知道的必要。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三):评《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我没有看,只是看了一些影评,也关注了一下作者得风格。得知作者胡迁于17年自杀,有些惋惜。但无论多大的难,人还是得努力的活着,也无论多么悲观,也要从中看到希望。如果抛开作者的自杀,从处女作角度来看,胡迁的确有才华,多线叙事的掌控能力,语言的犀利和朴实,多镜头的切换和氛围烘托,的确有一种电影小说之感,算是一部合格的堕落文学作品。不过小说里面各种屎尿横飞,各种昏天暗地。里面除了黄枪和小峰还算正常外,就没一个好人。从大量细节中提现了人性的丑陋和生命的绝望,我本人不是赞同。仅从体验和学习堕落文学的角度来讲,可以读来试试。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四):小区与满洲里
这无疑是一本不太好阅读的象征性表现手法。刚开始的时候我的阅读始终进不去胡波的小说场景中,但总感觉有种无可言说的绝望与虚无,有种捉握不住的局促感,还有种无可名状的无力感。胡波的小说世界让人陷入混沌与绝望,似乎每个人都走向未知的恐惧,那种丧与颓废压抑着我们每个人的神经,总是使我们感觉有鲠在喉,难吐难咽。胡波的一闪即逝,犹如昙花一现,他的精神世界如此洁净,如此纯粹,始终让我们动容,让我们感觉信仰与真理的伟大。但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入他的思想里,因为我已经在现实世界里游荡久远,对于太多的东西妥协的没有了自我,胡波的精神只是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世界,他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真正的未来!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五):人头与花
他把小区写成了一个生命,有血管,有心脏,有一群游离的坏细胞,像癌症一样随便生长,却又生命力顽强。谋杀事件就好像是一颗脓头,它长在脸上的时候,其实背后的某个组织已经烂透了。
天才。诗性的语言写了一部叙事长作品,每个长段落都有优美无情的句子,很残酷,又因为作者的天性克制,带着一丝温柔。视觉听觉触觉描写的随意切换,这种流畅本身就是一个极大天赋的人的随意挥霍。
人头与花,人头,花,人头,花,人头,花,人头,人头,人头,人头,人头,花。
想到作者本人,是一个被痛苦浸润了的人,对黑暗的敏锐感知,寻常人理解不了,就像狗和人的听力的区别。他感受的赤贫不是隐匿的精神上的分裂,而是直接的,物理的,化学的黑暗,渗出来的黏腻被风干以后结成灰蒙蒙的痂。变成无法探寻踪迹的某种笼统的东西。
他挣扎了好久,想想看,我这就去***算逑吧。
不算是放弃,不算是解脱,只是为了完成。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六):也许,胡波已经见到他的大象了
现在距离电影《大象席地而坐》获得金马奖已经过去两年时光。而同名书籍上市也有一年了,它收录了胡波的处女作长篇《小区》和完整的《大象席地而坐》剧本。 《小区》以双视角交替叙事,用硬币的“花”和“人头”分别命名两条线索,少年与成人这一小一大的视角展现90年代的风貌。相比他的前两部已出版的书籍,《大裂》回溯大学时期,荒诞离奇的《牛蛙》用来反映现实,而处女作似乎是在反思他的少年时代。可能《小区》对于同年龄段的我们来说晦涩难懂,但是它可清楚地窥见不一样的角落。那里灰暗挫败、痛苦丛生,没有光明与希望,却可以探触到少年与成人的恶意与真实。 词藻的堆砌不能称之为文学,拨动心弦的文字才可以。胡波在他的文字里不断呐喊同一个主题:“世界是一片荒原。”固然,荒原一望无际凄凄凉凉,但荒原也充满无限可能。属于少年人的热血持续沸腾,在荒芜青春的土地上绽放迷人光彩。 “万物皆有裂隙,万事皆有定时。这是最初的,也是最后的告别。”也许,胡波已经见到他的大象了。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七):“花”与“人头”都回到1996.10.13。
长篇小说《小区》太适合拍电影了,简直是浑然天成的剧本,我都能想象到那些空镜、那些转场。局外人陈江、小区的观察者“猴子”、二狗阴郁的面容,这些角色都具有独特的典型性……看似复杂,其实纯粹得只剩下迷人。 《小区》先于《大裂》这本集子,可以看出胡迁前期的小说对于伤痛的揭示更为直白,我是喜欢这种几近憨直的直白的。 某些对白确实有些不符合人物身份,但这就像戏剧的表达方式,用语言揭露内心思考吧。毕竟虽然黄枪不太可能会这么说,但这很像他的思考,从前文可以看到,黄枪是个很有思考的人。但我觉得,胡迁这篇小说中,每个人物的思考路径,仿佛都是隐含作者的思考方式,显得比较同质化,仿佛他们都只是为了替隐含作者发声。 陈沉的形象应是作者对自己的认知,可以说是自己童年的分身;而黄枪类似于隐含作者,作者借他说出自己的思想和态度。陈沉和黄枪互为参照,是作者的幼年自我和中年自我的相互观照。而这种复合语调,正是这篇小说最重要的地方。 很贴近我的心灵了。写得真好啊。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八):读胡迁
仿佛有位作家讲过“是秘密让我们彼此区分”,然而在胡迁构建的世界中,秘密在耻感与罪的底色下使得人们浑同,不分彼此。 小区少年陈沉活在庸俗得邪恶的当下,粪水的气味笼罩不去,构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他依然幻想一种救赎,却像看见开裂与血光的异类黄枪,终于被排挤出一切道路,走向疯狂。实际上,他渴望杀人以求解脱、他鼓起的邪恶裤裆,这证明他和他鄙弃的一切毫无分别。 明天就是没有明天,希望就是没有希望。 胡迁停在这里了吗?他没有。他不是兜售虚无招徕文青的那类王八蛋,他总是让我想起我高中的一堂地理课。阴天的时候太阳在哪里?我说,没有出来。地理老师白了我一眼,说,当然出来了,但是被云遮住了。 要是总是阴天,怎么办?他仿佛推开门迎接命运,他被挫伤了。 胡迁的苦难是丰富的、洞察的,他的苦难像尖刺一样扎在我脑门上。我们想起他、阅读他,就像看见我们自己。我该说什么来祭胡迁?或者说,来祭奠我死去的一切。
坚持就是一切。我们是充满错误的族群,但至少还能选择一些事情、做出一些决定。当然有光的,当然了。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九):大象席地而坐
文字不错,表达力可以。文字作为材料胡迁很会使用。
作品的每一句都写着生活是没有好事的,人都要毁灭就对了。对他的情感我真的毫无感觉。我的痛苦不是这种痛苦。胡迁的故事里有一种向下的超越性——糟糕到最深处,于是超越一切。单就事件本身不至于,但人物态度如此。 我看不到什么特别。读的感受是“如此而已”,他想说的似乎也是这个。如果是的话他确实达成了作品目的和读者(我)感受的一致。我不觉得他的思想有高度。但高度是值得追求的吗?据说作品应该追求思想高度,那么展现不可能获得高度的人类也是一种高度吗?但他的展现让我觉得没意思。展现之后呢,我无论如何只能感受到“就这样而已”。我能体会一些人的才华,他的不能。除了如此而已,还想说什么?他想说(应该 可以 可能 其实)更好吗,我看不出,否则就是太傲娇了,而我讨厌傲娇。 想到小时代“我们今天欢聚在这里,是为了庆祝我们共同的好朋友顾里的生日……祝她的人生和我一样,发烂,发臭!”救命啊,不可抑制地笑起来。社死组的这个帖子在我的搞笑榜上可以和假酒歌并列。
《大象席地而坐》读后感(十):1.9-1.15《大象席地而坐》 胡迁
《大象席地而坐》是电影的主线和名称,原改编小说名称《小区》。
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一个有姿色、独居、精神有问题的女人的死剥开了整个小区的人心,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小说主要讲的是四户人家的心理变化、事态发展、人物命运。通过“花”和“人头”分别对应大人、小孩两种视角叙述,描述一个阴暗、复杂、污秽的环境和人心理变化,最后将大人和小孩两种主线连接,揭开女人如何死亡的谜底。胡迁笔下的“小区”是一个复杂而且绝望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想改变命运却最终还是逃离不开这样的环境和命运。
我认为这本小说蛮符合胡迁的人生经历,事业不顺,经济拮据,恋情告吹,加上精神压力,最后因为《大象席地而坐》电影意见分歧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胡迁从不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绝望,而是从生活绝望的夹缝中寻找难能可贵的美好。电影中那头满洲里的大象,虽然席地而坐的大象本身就是绝望的代名词(大象只有腿折了才会被迫坐下),但它依然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白月光,是个遥不可及但又可见的希望。
读完书马上找了电影资源,3个小时的未删减电影。还找了胡迁的其他系列书来看,下一部准备看胡迁的《大裂》《牛蛙》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