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是一本由杨沫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5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之歌》精选点评:
林道静未免也太“单纯”了吧,看书过程中不止一次发出过“真是个憨批”的感慨♀
瑕不掩瑜。
果然复习周读书效率最高
三十七万字,六个半小时,粗略看完。在知道了故事主线之后跟随着故事情节大致阅读。十七年文学必读书目之一,一开始就带着任务的心态去阅读。而且在大致了解了作者生平之后,再读这本书未免会带上一些不客观的感情色彩。好像本书也是主观情绪比较多。说实话,有隔阂。我好像有点理解当时那个年代的人与事,但是毕竟没有切身感受,对于书中一味的渲染林道静的主角光环,我不大喜欢。一旦涉及到政治,思想,整本书就一直在喊口号。未免太过刻意了。但有时候偶尔表现出来的一些配角会比较有吸引力,例如王教授。就这样吧,到时候还要写小论文。
一个时代文章的代表,不生于那样的时代是无法理解,也无法切身体会的,没有更多的感慨,有的仅仅是对广大爱国学生的同情与敬佩!
特定时代的产物。我相信那个年代的人的思想是单纯的,对革命信仰是忠贞不渝的。但以身处2020年当代的我来看,这活像一本洗脑实录,我没有完全相信的东西,没有什么信仰,对很多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唯一觉得言之有理的可能就是确实要珍惜当下和平安稳的生活。 更新:看完作者杨沫生平,我更觉得这是一本美化的洗脑实录了。作者有明显的人格缺陷,作品文字也平平无奇,毫无艺术价值,这样的作品一文不值。
通过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故事来表现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无产阶级党员的故事 书中的林红 卢嘉川的事迹总让我联想到《红岩》还是会被感动 不愧是“教育”人的一本读物
“对‘革命’本身的否定性评价,导致其无法讨论革命与女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可能有点这种因素,但是还是很鄙薄这种叙事方式。把女性的解放,表现得极其肤浅,与其说是天真,不如说是愚蠢。 随着时间,更加不喜。
文学艺术性不强,但确实是那个时代的畅销书,十七年文学必刷书籍…
林道静主角光环太亮了……
《青春之歌》读后感(一):幼稚而然真诚
“无穷尽的人流,鲜明夺目的旗帜,嘶哑而又悲壮的口号,继续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矫健的步伐也继续在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前进…” -好像一本教科书,虽然某些苍凉斑驳的地方让人感动激动,但更多是的不停地说教 -为什么共产党在发现戴渝是汉奸的时候不杀了他,不然哪里还有这么多破事 -反动派都发现林道静是赤色分子了,为什么不杀了…解释不通啊 -书里的胡适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有读书救国,投靠国民党吗 -开头那个在海边夜色里救下林道静的人,后来真的会变得这么坏吗 -文学只是书里脆弱的外壳 政治啊政治,厌恶你又有什么用,越想逃离反而与你的联系更加盘根错节 /整本书都像林道静一样 热情而幼稚 /但是 那一点热情 那一点真诚 那一点在国家大难前生死不惧的伟大情感 还是会千百次的感动我 原来书里大部分的都是真实的人和是啊 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本书我想着日后看的人会越来越少吧,究竟是这本书自身的缺陷,还是时代的悲哀 本来不太喜欢这本书的,就是概念化地认为它是“概念化的作品”,但看了作者的后记,又有些犹豫了…
《青春之歌》读后感(二):信仰的力量
这是今年的第二次入魔了吧,一点也没心做其他的事情,只是担忧着书中人物的命运与革命的起起伏伏,有人质疑说十七年文学没有非常辉煌伟大的巨著,这部也不差,只是可能由于作者自身经历的局限,对一二九爱国运动的描写不是很丰满详细,虽说一二九每年都在纪念,但我从这本书里所了解到的还是多于历史书里写的和平时宣传的。 你记忆里最疼的一次皮肉之伤是什么?也不过是小打小磕一类的伤罢了,可是身处水深火热的那个时代的青年们,他们受着牢狱里非人的酷刑,卢嘉川被老虎凳轧断了双腿,还忍痛挣扎着去为革命做贡献,林红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人遭受折磨,在赴死的前一刻还在为革命而工作,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还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平凡英雄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坚信,胜利一定会到来,革命一定会成功,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自会有千千万万个人跟上来,要把这群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从我们这片拥有五千年辉煌文明的中国大地上赶出去,要让那些趋炎附势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颜面扫地。邪恶和污秽永远战胜不了正义和热血,只要还有热血的爱国人,再强大的敌人也妄想摧毁我们的土地!
《青春之歌》读后感(三):林道静的青春之歌是我的悲歌
读《青春之歌》是带着目的性与随意性的,读的时候也挺敷衍,快三十八万字的书六七个小时就看完了。只能说是快速浏览了一遍,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没有特别深切细致的去体会书中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动。因为一开始就带着满满的嘲点去阅读,所以在后面的叙述中也难免会带有主观情绪,做不到公正公允。
既然被载入文学史,作为十七年的经典书目,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客观上讲,《青春之歌》真切的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之中的选择与走向,也完全符合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群众的心理状况。可以说《青春之歌》是给那一代人的记录与馈赠。记录他们曾经为了革命艰苦奋斗的那一段岁月。说是馈赠,则是因为这本书是对那些革命热血青年的赞扬与称颂。作为后人的我们,即使不曾经历过那一段岁月,但这本书无疑也向我们讲述了那一段历史。
如果说全书之中有打动我的地方,那应该是王教授夫妇示威游行那一段。当你看到一个年过半百、 半生严谨治学的老学者因为心中的正义像个年青人一样去游行示威,内心里还是会有触动的。这是书里不多的一个没有被批驳的知识分子。就像书里讲的那样,在决定去游行示威前,王教授不无矛盾。可是当他想到,在他看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还有那么多的热血青年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他个人就不能不为之震动。毕竟人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情怀的。其实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身处那个年代,我也是会很容易地跟随着社会潮流走向革命之路的,不是说我现在作为一个后人提前得知了百年前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而是说我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情怀的年青人,如果我生存在这样一个落后破败的国家,目睹他被欺凌被侮辱,难道我心里就一点不气愤,一点都不想为国为家做一些事吗?不是说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在国家大事面前,这些东西都不值一提了。但是,在说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之前,我们首先还是一个人,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自由人。书中的时间线刚好就是五四运动后的十来年,想必当时的民主与科学,独立与自主还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或许他们怯懦,苟且,贪生怕死,但是说实在的,他们也只是一群小老百姓。其实在这样的情境下,只要他们无害国家人民,缩起头来做乌龟,我们也不能说什么。就像余永泽,这个兼具骑士与诗人风范的北大学子,一心埋首故纸堆。难道他做的事情就没有意义吗?不然,或许百年后的今天,他的研究就成为我们的瑰宝了。只是身处那个年代的他,作为一个陪衬与烘托的人物,他就带有一种嘲讽性的悲剧色彩。这是作者笔下自私,怯懦的余永泽。再说,虽然革命存在渲染的情节,但如果自身信念不够坚定,也是很容易成为叛徒的,例如书里的戴愉。经过一点点的诱惑与劝说,就立刻弃械投降,害人害己。
除了王教授这一个形象之外,对我而言,最值得赞赏的人物无疑是卢嘉川。这个完美,正直,光明,勇敢,坚韧的青年,这个为了革命真正抛头颅洒热血勇于献出生命的青年。他是完美的人物,他是理想的人物。他的存在象征着光明的意义,可以说是他指引着主角林道静走向革命的道路,并且永远的活在了女主的心中。或许卢嘉川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确实实又是许多优秀革命者的缩影。有时候,不得感慨一下,幸好他在那个灿烂光辉的年纪早早的献身于革命。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这本书。就像前文说的那样,因为一开始是带着目的性去阅读的,在读过程一度不曾尽心尽力,或是愉悦自得。毕竟我不是林道静。我身边也没有林道静这样的人。我生活的年代和林道静完全不一样。我尝试着去理解30年代的林道静和50年代的作者,可毕竟我生活在21世纪。一部文学作品固然逃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但如果单单是为了时代而创作,那么,这部作品在文学意义上是失败的。即使《青春之歌》是载入文学史的,但对于我们这些后来的读者来说,它失去了被亲近的机会。
这本书过多的无美感无艺术性的环境渲染与口号般的政治宣言一度让人生厌。虽然文学史上说这是一本革命加爱情的书,但革命与爱情的联和在书中未免有点牵强。虽然讲的是女主的进步历程,但给人的感觉是女主不是主动的向前迈进,而是一种凌霄花般攀缘式的依附。从余永泽到卢嘉川再到江华,感觉每个人都是林道静向前的一个跳板。再说,除了林道静以外,书中其他那些与林道静理念不和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悲催结局。这种极致的对比与烘托,根本不存在意义。《青春之歌》虽然说是探索的是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人生道路问题的小说,但总感觉作者在书写过程中过多的贬损了知识分子,例如被黑的很惨的胡适。但是事实上,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胡适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无与伦比。这种带着目的性的贬损不具备让被烘托对象升华,反而让人怀疑和探究。而且,这本书着实是语言粗糙,内容空洞,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运用了大量重复琐碎的语言。对于除了林道静以外的人物,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不是选择和而不同的模式,而是不同则多加贬损,例如王晓燕、李槐英还有王校长等。为了过多的烘托出女主这个白月光的美好形象,作者对于其他人物的描写都过于失真。
《青春之歌》完全就是时代的产物,意识形态模式化。它就像摆在神坛上的点心,地位尊贵,但却让人难以下咽。
《青春之歌》读后感(四):时代的选择
前三分之一,林道静离开压迫她的地主家庭,与相当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画像的余永泽恋爱,受到作为共产党员模范的“进步青年”“学运领袖”卢嘉川影响后,走上革命之路,与余关系破裂,然而卢也被捕就义。之后可以不用读,林为了避风头,去到乡下做教师,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被左倾路线欺骗,鼓励学生反抗校长等统治阶级,事败流亡定县,在党的安排下到地主宋贵堂宋郁彬家教书,与贫苦大众交往,目睹农民起义。宋郁彬起疑,辗转回北京,不慎被抓入狱,在狱中参与斗争,和共产党员林红的交往完成了她的入党教育。出狱后到北大发展党支部 ,战胜国民党特务和反动团体,领导学生抗日运动,全书至一二八事件终。
作者试图展现女性如何在集体斗争中获得独立,也通过林道静和王晓燕、王教授、李槐英等人说明知识分子在时代潮流下从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的必然性。虽然延伸了五四文学的独立女性形象,也是近代史给“娜拉走后怎样”的答案的回声,但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同情,光看林道静这个形象人格之薄弱、心智之幼稚,选择的必然性实在不能叫人信服。
林道静一度有过犹豫,余永泽和卢嘉川,那种主义才是真?
“挂羊头卖狗肉?……卢嘉川、罗大方、许宁……这些人可能吗?不!不!”她竭力拂去余永泽给她心上投来的暗影,“不,不要信他的!不要信他的!”她在心里呼喊着、挣扎着,眼睛忍不住潮湿了。决然地说,“你折磨得我够瞧了,我相信他们,我一定相信他们!如果我错了,我自己负责;如果因为这个我变坏了或死了,我谁也不怨!”(第十四章)彻底断绝和余永泽的关系后,林道静已经把过去的情史克服了
我已经摆脱过去的彷徨、犹豫,坚决地和你走到一条道路上了。我已经战胜我身上那种可怕的小资产阶级的毒素——留恋旧的情感、无原则无立场的怜悯,而投身到新的生活中了。具体地说,我已经离开余永泽了。想起过去一年多的日子,朋友,我是多么沉痛、悔恨、羞愧难当呵!(第二十八章)书中的个人主义自然是污名化的:
几个月来,图书馆成了他(余永泽)的避难所。当他感到了私人生活的不如意,当他在林道静的面前感到了自己的软弱,以及在某些浪潮中感到自己已经丧失了青年人的锐气因而也激起了某些矛盾或羞惭的情绪时,他就赶快藏身到图书馆里去。这里的环境是安谧的,空气是柔和的,这里没有斗争,没有喧嚣和呼喊,人们默默地读着书,谁都是互不相扰。于是,每每当他心情极端恶劣时,他就到这里埋头坐上几点钟,厚厚的线装书一翻就什么都忘掉了。而且如果能够在某一种书籍中,某一些章句中,找到了可供参考的有用材料,那他就更加欢喜更加得意地忘掉了一切烦恼。(第十六章)到了后半部,人物一律概念化,对话是政治口号和斗争纲领的复读,情节也只是意识形态的图解。或许是读到后面印象冲谈了,江华和作者钟爱的卢嘉川差别似乎只在于前者地下工作者的身份性格,本质上都是集成的理想型。结果戴瑜这个懦弱的叛徒成了书中最有心理深度的人物。所谓大时代,贴在林道静的生活背景,贴在叙述的舞台后面,就像隔着图书馆玻璃窗听到的怒号和炮声。群众游行是作者努力呼唤的历史性场面,一到这时,个人消弭在“势力”中,如果不给被打的示威者特写镜头,我们只能看到人潮如何被狗军警拦下,又如何冲破了障碍,占领了学校。
不过,读这本书,要注意的就是作者的自传书写。杨沫如何用文学手段理解和还原自己与时代的关系,我们要像破解“伪书”一般对待这种“还原”,这样就能听到文本忸怩造作的歌声下真正的嗓音。这本书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技术来达到它的“说服”的,比如已经有书评指出推翻旧制度的合理性是通过展现它破坏人们的感情(尤其是王老增为饿极的孙女偷麦,并讲述了地主如何夺走麦地一事)论证的,但青年选择了革命事业也需要抛弃甚至反过来攻击落后的家庭。
林道静什么时候和余永泽离心。余永泽只希望林道静做一个教授太太,甚至害怕林找到工作,林渴望的独立地位,余不想给,却在学校的激进青年群体中感受到了。国家、人民、革命等等能指的照耀下,男性和女性乃至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你,静,你真像一匹难驾驭的小马,总爱东闯西闯。但是,这有什么用?理想是理想,事实又是事实。我相信你不久就会撞得精疲力尽的。(第八章)“什么?找到了工作?”余永泽好像挨了一棒子,赶紧问,“谁替你找的?”(第九章)独立的道路是艰难的,林道静已经见到曾经一腔热血的女生做了阔太
“陈蔚如,我想不到你变得这么快。”道静坐在沙发上,忧郁地看着陈蔚如弯弯的黑眉毛,一字一板地说,“你还记得咱俩在西河沟一同咒骂着黑暗的社会,要誓死保住清白之身的那些话吗?你还记得我妈妈不供给我上学、逼迫我嫁阔佬,你急得直哭,同情、鼓励我和他们斗争的那些事吗?怎么才隔了一年多,你也想劝我嫁个阔佬来了?难道阔佬真这么可爱?”早先在学校里的事,那还不都是些小孩子的幻想,想不到你还都记着。我觉得人总要实际一点……”(第九章)“难道中国妇女的出路就只是当太太吗?(下部·第十五章)在卢嘉川的教育下看到了“狂风暴雨的时代”,但林道静想的仍然是个人的解脱,这是党的纪律不接受的。卢看出来了:
你的动机是为了拯救人民于水火呢?还是为满足你的幻想——英雄式的幻想,为逃避你现在平凡的生活?(第十三章)写农村的历练对于林道静的性格发展确有必要,她直观地接受了阶级情感的教育:
他(“姑母”的儿子)说,她是地主家的小姐,他们不是一个阶级。她对他天好,他也不能爱见她。(下部·第八章)(看看当代文学怎么写这样的故事)——阶级意识不够坚定这长工立场多么坚定,见解又是多么尖锐。她感觉出来他和姑母有许多共同的、而又是她身上所没有的东西,可是究竟是什么,她也说不大清楚。也许就是他们的阶级出身、他们劳动者的气质和她不同之故吧?认识这些人,向这些人学到许多她以前从没体会过的东西,她觉得高兴;可是和这些人来往,又使她觉得不大自在,使得她身上隐隐发痛。仿佛自己身上有许多丑陋的疮疤被人揭开了,她从内心里感到不好意思、丢人。赎罪?……她要赎罪?一想到这两个字,她毛骨悚然,心里一阵阵地疼痛。不过,后来她又想到,可能满屯不了解她过去的真实生活,所以才这样说她。她又好受一点了。(第十章)——满屯是林道静父亲的佣农,地主出身的“罪”她猜度着,忧虑着,也深深地对自己恼恨着——她不相信满屯的话,还以为宋郁彬和他的父亲不同,还以为他善良、仁慈,被家庭所累。多么天真,多么无知,又是多么糊涂呵!宋郁彬走了三天,道静有两个夜晚都不能入睡。她为自己的错误感到从没有过的痛心和羞耻。直到这时她才明白自己比起许多人——甚至比许满屯、郑德富都差得很远。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风暴担惊、不安。(第十三章)——阶级意识但是她看到的农民起义仍然是浪漫的色彩,这几乎是作者站出来抒情了
当她站在房上向四外望去时,啊,一种美妙的好像海市蜃楼的奇异景象立刻使得道静眼花缭乱了!那是什么?在黑黝黝的原野里,四面八方全闪起了万点灯火,正像美丽的星星在灰色的天幕上眨动着她们动人的大眼睛。在不甚明亮的闪闪灯光中,有无数黑点在浮动。这不是幽灵,也不是萤火虫在夜风草莽中飞舞,而是觉醒了的农民像海燕一样正在暴风雨的海上搏斗……她太高兴了,她激动得几乎想大喊:“啊,党,你是多么伟大啊!……”(第十二章)两个人疾速地走在沉睡的田野里,谁也不再出声。夜,挟着凉爽的微风,吹过滴着露珠的高粱叶,吹过哗哗作响的白杨树,吹过闪着光亮的河水,也吹过浑身发热的林道静俊美的面颊……多么美丽的夏夜呵,晶莹的星星在无际的灰蒙蒙的天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蝈蝈、蟋蟀和没有睡觉的青蛙、知了,在草丛中、池塘边、树隙上轻轻唱出抒情的歌曲。而辽阔的田野在静穆的沉睡中,那碧绿的庄稼,那潺潺流动的小河,那弯曲的伸展在黑夜中的土道,那散发着馨香气味的野花和树叶,那浓郁而又清新醉人的空气,再加上这传奇式的革命斗争的生活,都在这不寻常的夜里显得分外迷人,分外给人一种美的感受。看到了并且感到了这些的林道静,一霎间老毛病又犯了。(第十四章)——逃亡的路上当林道静得知卢的死讯后,反应是否合理:
看完了这第一封也是最后的一封信,道静的眼泪反而停止不流了,她的脸色突然变得异常冷静。她站在地上好像一座美丽的苍白的大理石塑像。虽然他已经牺牲了,不在人世了,但她没有白等,多少忆念的眼泪没有白流。他是无愧于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好同志,他是默默无声地爱着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想着自己的人。这时在绝望的悲哀中她反而感到了深沉的慰藉与温暖。这温暖和慰藉是和那个不朽的人同样永不衰朽的啊!(第二十五章)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