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内向的人通常说话很被动。
也就是说,他们一般不主动参与话题的构建和挖掘,而是以“别人提问,他们回答”的方式被动聊天。
这种聊天方式的缺点是缺乏与他人的“互动回应”,不能使对话更具建设性和意义,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
那为什么内向的人不能自由的和别人聊天,这样他们才能轻松的回答,很有幽默感?原因有三:
1.缺乏相关的聊天技巧和经验;
2、缺乏良好的心态,总是担心自己说的不够好;
3.坚持自己内向的状态,抵制与外界的接触;
第一个原因,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应的聊天技巧,让自己积累相关聊天场合的经验,基本就能解决。
第二个原因,我们需要加强和提升自己的自信,让自己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身处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是“好”,说什么话是“不好”。有了这些新的认知,基本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篇文章,只要针对前两点,希望能帮助想和别人聊天却不知道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内向者,变得更健谈。
怎么做?分享三个规则!
聊天前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当我们每个人面对一个陌生的情况时,出于人类的本能,我们的内心会有一点恐惧或不安。另一方面,内向的人对此更为强烈。
因为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所以能“完美”的应对现状,又因为害怕自己应付不好而丢脸,所以这种心理压迫会导致他们选择逃避。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你要做到这三点:
第一,给自己培养一个表达的“万用模式”;
内向的人不懂得随机应变,所以在面对一些社交场合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好好表现自己”。
虽然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场景,但这并不是说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处理每个社会场景。我们可以掌握一种沟通的“通用模式”,然后根据每次面对的不同场景,修改表达的“通用模式”,这样才适合现在的情况。
比如社交场合,一般都要和别人打招呼打招呼,然后聊几句这些模式。如果你理解了闲聊的开场白和一些拓展话题的技巧,基本上就能应付绝大多数类似的场合。
有了这些“通用模式”的表达,无论是参加朋友的婚礼,还是公司的年会,都可以通过这种通用模式与他人互动,达到沟通的基本目的。
第二,找到导致自己紧张的核心因素;
有时候,即使你做了所谓的“准备”,你的内心还是会不自觉地感到紧张。这时,你需要在头脑中进行干预,思考你紧张的核心原因。
为了找出你紧张的原因,你最好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通过问自己这些问题,我当前讲话最担心的什么?这种担心,是不是在我掌控的范围内?,当我做不好,最糟糕的结果呢?而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又是什么?,这种担心的感觉,可不可以在我的调整和改进之后,获得缓解呢?和导致我担心的情况,有哪些地方可以凭借我的努力而改变得到的?可以让你理性地看待当前的紧张局势,从而更好地抑制你的情绪。
第三,构建一个专属的聊天新角色;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面具。
你想想,当你面对好朋友的时候,你会表现出怎样的沟通态度?面对家人会有什么样的聊天?或者说面对陌生人或者喜欢的人,你是什么样的反应状态?
其实这是一种面对不同情况时,我们下意识地给自己戴上的“面具”。这些面具有的是为了自我保护,有的是为了释放情绪,有的纯粹是为了自我隐藏。
很多人说话的时候,都会利用自己固有的角色来处理问题。如果换一种方式做,会觉得虚伪,不习惯。
但是,如果你能为自己建立一个新的角色来处理聊天,你也可以在聊天的情况下,利用这个角色的反应来处理当前的聊天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构建这个说话新角色,你可以参考那些说话厉害的人,学习他们的角色,用他们的方式模拟说话,直到你形成自己的风格.
私下练这个角色。当你对这个角色有了熟悉的感觉,一旦身处社交场合,就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个新角色的性格来处理社会问题。
久而久之,你在家里扮演一个角色,和一个角色进行社交,这样你就不用用家里那个角色的心理去影响你的社交态度。
知道如何建立一个闲聊的话题
题目很重要。内向的人,因为不知道如何主动搭建和拓展话题,容易喜欢沉默寡言,不参与聊天。
一般来说,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时,我们通常会关注三种聊天形式:
1,提出问题(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2,陈述事实(自己的经历,看到的事情,读到的信息);
3,表达观点(自己的看法和分析);
这三种聊天形式构成了我们整个谈话的全部内容。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都会用到这三种聊天形式,唯一的区别在于每种形式的使用比例。
不过我建议聊天的形式不要太多,不要陷入问答的局面,适度就好。例如:
A:听说小明攒够钱去外国旅行了,你知道吗?(提出问题:封闭式问题)
B:我想应该是。他之前一直在兼职挣钱,很努力。(陈述事实)
A:那真的要替他高兴了,希望今年也可以到外国走一趟。你呢?有什么旅游计划?(表达观点+提出开放式问题)
B:都没有时间,工作上的事让我走不开,我也想去旅游放松一下啊!(陈述事实)
A:有这么忙吗?(提出问题)
B:不想忙也得忙,我还有房贷要还,这种生活上的压力,比工作上的压力还要大!(陈述事实)
A:对啊,上一年听你说要买房子,没想到现在你都已经在还房贷了!(陈述事实)
B:生活就是这样子,很多我们以为还轮不到自己去做的事情,渐渐地慢慢地,我们都统统要去做了。(表达观点)
A:确实如此啊!
以上对话混合了提问、陈述事实、发表意见三种聊天形式。通过连续的穿插,这种闲聊终于形成了。
那么如何选择一个话题作为闲聊的内容呢?有几种常用类型:
第一类:生活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问题或者工作问题,比如如何教育下一代,如何让网购更便宜,如何与情侣或者情侣相处,如何与同事社交等等。
平时多关注对方的近况,可以选择这类话题作为闲聊的内容。
第二类:娱乐与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做什么运动,看书或者看电视剧,去哪里吃名菜,如何安排假期等等。这些都是普通人感兴趣的话题。
第三类:有趣的经历;
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和异性聊天的时候,在语言上被误解的时候,甚至旅行的时候,遇见一个人的时候,今天工作出了什么事,这些都可以作为笑话分享。
当然,我们不能取笑别人,但如果别人分享了自己的糗事,我们也可以分享一件事,我们自然会在笑声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第四类:新闻热话;
比如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也是很好的八卦素材。如果你对某些事件有自己特殊的见解和看法,那就围绕这件事交换意见,相信时间过得很快。
总之,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只要用心观察,就很容易找到对方聊天的“点”。然后,我们聊天的时候,可以聊自己想聊的话题,同时让对方很快熟悉你。
慢慢的,彼此的适应心理就自然建立起来了。
组织语言,使表达更有逻辑性
在普通聊天中,除了提问和回答问题之外,有时还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点,形成系统的、逻辑的表达。
内向的人一般不敢长篇大论,因为怕自己说不好,又因为不知道怎么说,会说更多“有分量”的话。这时,你需要知道如何组织语言。
一般来说,组织语言啰嗦的叙述有三种形式:
金字塔表达法则:先观点,后论述理由,然后再给出具体例子。,叙述: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的顺序讲述事情,适当加上插叙和倒叙。和总分总:先概括,然后拆分几点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只要根据这些表格,做相应的内容填充和扩展,比如:
1,观点:我找到了非常适合我的女朋友。
2,佐证观点的故事,也就是理由:一起旅游的时候,女朋友对我照顾得很好。
3,对观点进行总结,结束语。
针对这个表达公式,在思考了每一点的内容之后,就可以把这三点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表达“内容包”,开始和家人一起表达:
“爸爸妈妈,我有一件很开心的事要告诉你们,就是我找到了一个女朋友,她是我的大学同学。我觉得这个女生很适合我。我很爱她,她也很爱我。(主要观点)
我们大学的几个同学去之前.旅游了。她是一个女同学的朋友,和她一起去玩了。她坐高铁的时候刚好坐在我前面,我们就有机会聊天,成为朋友。(叙述事情的发生经过)
没想到,她的爱好和我的很像。他们都喜欢阅读、旅游和看电视。他们听歌的口味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她和我们住在一个城市!(拆分讲述作证观点的理由)
有一次我在后来,淋雨生病了,我不得不睡在宿舍,但我根本没有精神吃饭。但是那天她只想还我书。她得知我生病了,赶紧给我买了吃的和药,让室友送回去。她非常关心我。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对她有感觉。我觉得这个女生很适合做我的另一半。(拆分讲述作证观点的理由)
现在,我们在一起快一年了。我们都打算毕业后回老家工作。爸爸妈妈,有机会我会带她回来见你们。希望你也会喜欢!"(结束语,总结)
只要我们对所讲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用这些表达方式来组织语言并不难。
再举个例子:
“我之前去4S买车,看到那边出了一款很好看的新车型,颜色淡雅、时尚,尤其是车身的流线型设计,再加上车灯的精巧,给人非常优雅、大气的感觉。而且听说车子耗油量不高,坐上去又舒服。如果当时预算足够,我肯定要买它了。”
这个表情没有错。但要想提高表达的逻辑性,丰富表达的内容,就需要对这段话进行润色。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用总分的形式将其分为三种逻辑关系,第一句话是表达汽车的外观,第二句话是汽车的性能,第三句话是表达汽车的舒适性。然后我们把它们展开,以便形成一个逻辑叙述。
根据这个表达框架,我们可以这样说:
“之前去4S买车,看到那边出了一款很好看的新车型。
这辆车的外观给人很优雅、大气的感觉。淡雅的颜色,陪衬着流线型的车身,加上精巧的车灯设计,就给人一种很好的时尚感。
而且听说这辆车的性能很不错,耗油量不高,动力感却很强,对油门的反应比较灵敏,开起来会有一种‘斯文野兽’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还是坐在车上的舒适感啊!座椅软硬适度,对身体的包裹性又很足,不会坐久了就觉得难受。要不是当时预算不够,我还真想买这辆车了。”
这样是不是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有层次感,更容易理解?
通常根据表达的场合,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编排内容,组织语言,让人说得很好,看起来很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