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ear
导读:“恋爱脑”形成机制,不盲目的那不叫爱情
作为写作中的“神经病”和写作外的“狂热粉”,我在没有什么业余时间的业余时间断断续续看了一部恋爱综艺《女儿们的恋爱》,对这部综艺里面有一位努力红到终于红了的金莎莎莎子印象非常深刻。
从娱乐圈的角度,金莎人美歌甜又不浮躁,不红没天理,所以二十年前她就红了,而红了两三年之后就再也不红了。从情感分析的角度,金莎人美歌甜又不浮躁,没人爱没天理。但爱情最终的决定权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所以金莎在寻寻觅觅中依旧孤寡,而女儿们的恋爱作为金莎在浪姐之后的又一部作品,让我们在看到金莎除了认真做演艺人员的同时,也依旧有一颗美好的少女心。
本文从金莎在女儿们的恋爱中的花痴表现出发,讲述恋爱脑的表现和爱情为什么让人盲目的生理学成因,并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爱情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盲目到坚持的过程,并得出“追求真爱要勇敢,爱情来了不要慌”的结论。#今日头条年度娱乐大赏#
金莎看盛况眼镜里有小星星,恋爱脑的金莎其实很勇敢
“真爱就是一场冒险。我不能放弃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想赌一赌真爱还是会发生的。”金莎的这句话听上去是一个特别恋爱脑的一句话,但仔细分析里面包含了爱情里最可怕和最准确的科学——概率论。
说它科学是因为概率论是数学,研究的是随机现象数量的规律。而真爱其实就是概率论。撇开感情因素和心理动机,真爱或是灵魂之爱本身就是一个概率问题。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可以找到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是你可能找得到你的真爱这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漏洞的结论。
作为科学中基础学科数学,最真实地反映了爱情中最深刻地道理——你必须承认爱情真的是在碰运气,但中奖的前提是你必须买彩票。所以研究概率论地数学家地恋爱成功率特别高,当然实践过程也特别辛苦。
本文就不在过多展开数学家如何寻找爱情,但是我还是想举个例子来说明其实人在恋爱中地盲目仅仅是一个角度。而盲目地另一面很可能就是伟大地坚持。
2010年,单身三年的数学家巴克斯写了一篇《我为什么没有女朋友》地论文。文中提到了“德雷克方程”的数学公式,通过设置“我周围住了多少个女性”“多少人和我年龄相当”“多少人和我气味相投”类似地问题,分析出每天他有1/285000的概率。数学家一边计算一边绝望。
但故事的结局是数学家还是找到了属于他的伦敦女孩罗斯还结了婚。
说回金莎,节目组给金莎安排了外形性格不同的约会对象,对于帅气的盛况,金莎第一次约会过后在对方已经友好表达又继续的意愿的同时表达拒绝,但是在和其他约会对象相处过后金莎发现自己还是很喜欢盛况,于是托人把盛况找了回来。
两人关系的未来走向我们需要继续期待,但至少从最新一期节目看来,两人还是甜的。不浮躁的金莎居然还主动说起了土味情话。其实金莎在自我突破的同时也说明了恋爱确实需要那么无厘头一点,那究竟爱情盲目的背后有什么科学含义呢?先卖个关子,再给大家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一下爱情如何让人类盲目。
恋爱中的人会写诗,恋爱中的人确实有点傻
男:“我有缺点吗?”
女:“有啊,像繁星一样多。”
男:“那我有没有优点吗?”
女:“有啊,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少。”
男:“那你为什么还喜欢我?”
女:“因为太阳一出,星星就不见了。”
看了这段对话,我在感慨恋爱会让普通人变成文学家的同时,也从科学家的视角发现了很多问题。一,太阳和星星其实就是宇宙中的不同天体,也就是太阳也是星星。二,太阳指的是白天我们看到的太阳,而星星多指夜晚看到的星星。既然不在同一个时间层面上,哪来的太阳和星星前后制约的关系。三,优缺点的多少大小不能相比。太阳的质量是很多天体的综合,所以一个太阳顶很多个小星星。所以从太阳的少推断出应该选择星星的多,这个是有逻辑错误的。根据人类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只要优点大过于于缺点,而且缺点对本身的安全不造成威胁。恋爱中的人是会选择更有用的太阳而对星星作出适当妥协。
恋爱的盲目被人挖了商机
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相亲网站意外走红了。这个相亲网站名叫“TerpMatch”,创始人是由学校计算机科学系的一名大四学生布兰登·费瑞尔。
相亲网站的使用规则很简单。学生只需要先用学校邮箱进行注册,然后输入自己“心上人”的名字,等待即可。网站不支持学生发消息、传照片等其他互动功能。极简的相亲方式让学生更专注于恋爱本身的盲目,因为只有当两人互为“心上人”时,系统才会揭晓彼此身份,否则系统不会做出任何反应。
而马里兰大学的教授Hank Van Steenburgen的教授也做了一个恋爱中的认知能力测试。通过对43个刚交往6个月之内的脱单的参与者的研究,这些人被要求执行一些特定的任务,比如把关联和无关联的信息区分开,结果显示这部分参与者并不能显示出能够区分信息的能力。”存在于浪漫关系早期一个人的这种高程度的激情与削弱的认知控制有关联.”教授说道。
无独有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美学教授泽米尔·扎基的一项实验也证明了恋爱会让人变“傻“。通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志愿者的脑部,对比志愿者观看他们爱人或 “仇人”的照片差异,发现志愿者观看爱人照片时,研究对象大脑中负责判断和推理的前额叶皮层活跃度降低。扎基说,“当你看到热爱对象时,固然大脑的某些区域变得活跃,但一个更大区域变得不活跃”。
从“一见钟情”到“天长地久”,爱情从疯狂到平稳经历了什么一见钟情
人在恋爱时会产生一种最基本的物质“phenylethylamine”(苯基乙胺),简称PEA 。而PEA作为神经兴奋剂,容易让人有精力和兴奋的感觉。通过PEA的作用,人会呼吸加剧,心跳加速,脸泛红晕。好的于是你就爱上了。Then,you had a crush on him.
热恋期当人们经历爱情热恋期时,身体会多巴胺(dopamine),给人特别美好的感觉。热恋的人们的大脑会自然产生活跃的奖励机制,而奖赏的后果就是会分泌多巴胺,所以人因为贪念多巴胺的美好想赶紧和对方呆在一起。
与此同时,大脑的四个认知区域处于关闭状态,这些区域负责人的决断和人的负面情感。所以,你一旦恋爱就没有了判断的能力,你的理性思维被感性情感做代替,你从此无法客观的评价这段恋爱。也就是,恋爱使人变得盲目。
但是热恋的效果不会特别久,一般是两到三年。所以三年之后,crush的化学作用逐渐消失,你也会恢复理智,重新用大脑去分析扫描伴侣。而血清素的水平也在恋爱中产生了变化。
血清素的水平会直接改变杏仁核和前额叶的情绪感知状态,杏仁核的功能亢进会抑制前额叶的情绪和逻辑功能。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一激动就容易忘乎所以。所以当我们感觉幸福美好的时候,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受到限制。
当然,恋爱中血清素不会长期维持在高水平。恋爱的曲折会让血清素水平暴涨,所以那些久别重逢,生死之恋总是会让人特别深刻,甚至会让人奋不顾身,不怕牺牲。
婚姻期当恋爱双方互相认定结为夫妇之后,多巴胺就不再起多大作用。这时候婚姻中人们的身体会分泌内啡肽(endorphin),区别于多巴胺短暂的愉悦,内啡肽算是长久的幸福,内啡肽多出现在大量体力或者脑力活动之后,比如长距离跑步和长时间思考。婚姻中的两人在各种磨合和生活的考验之后变得关系稳定,其实也就是内啡肽弥补多巴胺的结果。
给大家分享一段一对老夫妻在长达70年的爱的体会:
“爱情一开始美好而激烈,但刺激一定会消失,
不可能一直都保持这种节奏。
在我看来,真爱需要在这个时候开始起作用。
当迷恋减缓的时候,
明智的人就该在这个时候缔造美好的婚姻。”
神准爱情心理测试:你在爱情中盲目的等级
赶着和另一半约会的你,出门后才发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A 没带钥匙
B 忘记换衣服
C 搭错公交车
D 手机忘记充电
E 记错约会地点
A. 没带钥匙:你对爱情非常执着,不太容易变心,每件事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十分重视对方的感受。即使对方有外遇,你还是会选择原谅他,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你的盲目指数70%。
B. 忘记换衣服:你是个理性的人,从来不会盲目崇拜另一半,即便是被对方吸引,你也只是暗自较好,并不会表现出来。你在爱情中并不盲目,不会把对方的缺点都看成优点,盲目指数30%。
C. 搭错公交车:爱情是盲目的,完全就是来形容你的,只要爱上对方,他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为了对方改变自己的习惯甚至三观,所以在爱情中,盲目指数100%。
D. 手机忘记充电:你在爱情中还是可以保持百分之百理性,从来不会顺从对方,也不会轻易表达自己对对方的赞美和欣赏,所以另一半通常会抱怨你不浪漫。甚至你自己潜意识认为自己才应该是被崇拜的一方,盲目指数0%。
E.记错约会地点:你偶尔会为了逗对方开心,而说些美丽的谎言,或对对方流露崇拜之情。然而,你自己知道对方有什么缺点,和真正值得自己欣赏的地方。所以在爱情中,盲目指数50%。
新的一年,简报祝单身狗早日可以撒狗粮,祝爱情或是家庭生活中的神仙眷侣们长长久久
你以为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当然不可能。盲目的爱情究竟对人类的智慧有多大的负作用,而真爱的力量对科学的发展又有多大的正向推动,其实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不太主张所有关于人类情感或者心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动机考量和行为分析,这个仅仅是从认识客观的人来考虑,而丧失了主观部分的感受。而人的意识究竟是不是像量子力学中的脱离离子的纯能量,这个还有待证明。但是,作为独立的心理学研究者,我个人认为,成功和奇迹或是人类许多的美好瞬间都来自于不刻意和不科学。1650年一个下午,52岁的笛卡尔正在街头研究数学问题。这位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因为黑死病的流行逃到了瑞典,而全部财产只有自己身上那套破衣服和几本数学书。
笛卡尔专注的神情吸引了路过的18岁少女克里斯蒂娜。她拿起笛卡尔的数学书和草稿纸,和他交谈起来。不久后,笛卡尔接到国王的通知,被聘请为小公主的数学老师。克里斯蒂娜就是这个公主。而两人因为数学产生了爱情,但却遭到了国王的反对,国王听到这件事之后下令马上将笛卡尔处死。最终,在公主的哀求下,笛卡尔被遣返回法国。
笛卡尔心形函数。
笛卡尔回国后很快染上了黑死病,生命所剩无几。在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他仍然思念着克里斯蒂娜,每天坚持给她写信,希望得到回音。但是这些信都被国王截了下来。当笛卡尔寄出第十三封信后,他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封最后的情书没有写一句话,只有一个方程式:r=a(1-sinψ)。
看不懂这封信的国王马上召集了全城的数学家希望解开这封信的谜底,但没有任何人能解开这个方程式,直到国王把这封信交给了公主。拿到信的克里斯蒂娜立刻找来纸和笔,将这个函数方程在坐标轴上画了出来。这个方程,就是著名的“心形函数”。
当然,这个不是最真实的版本,最贴近历史的是笛卡尔确实是公主的数学老师,但两人有没有爱情不知道,但是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确实因为和公主的多次交流产生了哲学的相关灵感,而其哲学巨作《灵魂的激情》也应运而生。而公主的真人版波西米亚国王腓特烈五世的长女伊丽莎白公主也因为笛卡尔的哲学拒绝了他国国王的求婚,理由是“我爱上了笛卡尔的哲学,并希望为此奉献终身。”
所以说,与其去思索为什么和怎么办,不如轰轰烈烈爱一回?或者不轰轰烈烈,平平淡淡也好。爱情心理学里有无数个效应,说的无非是爱情的盲目和不可救药。而为了避免盲目,心理学家也有无数个解决方法。我只想说,生命只有一次,生活也是你自己的,可不可以自己去评断一下爱情的盲目究竟是好是坏。毕竟,爱情里的人是幸福的呀。
《心理学简报》原创|禁止转载
文章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审稿|心上田 (《心理学简报》审稿人)
获取更多专业的心理学科普知识,欢迎关注@心理学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