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继而一往而情深这件事,看似非常美好,但是修成正果的却极少。
感情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的,你一下子投入太多,反而会把人家吓跑。
就像你在路上,突然遇到一个人对你非常好,请客吃饭还送钱,你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感激,而是怀疑对方的目的了。
感情也是一样,一下子一见钟情,然后付出100%,爱到死去活来,最后的结局有两个,如果对方是个靠谱的人,那么对方肯定会被吓跑。
要是对方是个自私的渣,那么你更惨,你会被他榨取最后一点价值,然后被随手抛弃。
所以,最好的爱情,是双方一步一步的靠近,你一见钟情,然后付出5%,对方也对你有好感,接纳了你的好以后,回给你10%,你觉得对方靠谱,值得相处,就继续20%,对方也感受到了你的诚意,自然回你30%,这时候就可以确定关系了。
至于接下来是40%的热恋,60%的誓言,80%终生陪伴,还是100%的生死依托,就要看你们能走到哪一步了。
每一个用数字量化的百分比,都有相对应的关系浓度,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那么一个逻辑。
所以亲人,朋友,合作伙伴,都可以在用这个百分比去进行量化,只是和人相处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每个人精力都非常有限,超过20%以上的人,自然也有限。
亲人算一个,好朋友算一个,恋人自然也算一个,这么算来,也许你身边绝大部分都是1%左右的弱关系,3%-5%左右的普通朋友不会超过10个,5%以上的好朋友不会超过3个,20%以上的好兄弟也许只有一两个,至于另一半,咱们一夫一妻制下只有一个。
问题就在这里,不是每一个恋人都是可以从初相见的1%,走到生死相随的100%,这里中间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去面对,去磨合,去妥协,每过一个坎,关系就更亲密一层。
不同的百分比背后,是存在道德和法律的权利和义务的,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男女朋友之间确定关系与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守则,而结婚与否背后则存在法律上的义务和权利。
结婚我们可以理解,有非常明确的标志,那就是领证。
但是确定关系这一关,界限感就差了很多,到底是不是男女朋友,用什么来证明?暧昧和背叛的界限在哪里?
在这方面,西方年轻人的恋爱套路会分的更细一些。
首先第一步就是获取对方信息,就是认识人,知道双方存在的1%。
然后第二步,如果互相比较感兴趣,就会进入一个seeing someone的状态,就是约出来单独玩耍,多次接触就可以达到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5%-10%状态。
注意,这个状态男女双方都可以同时seeing 好几个人,他们会相互独处的时候聊各种价值观,观察对方是否有趣,是否真如自己喜欢的那样?
然后第三步,才是dating,这一步会去一些男女约会才会去的比较正式的地方,男的会打扮正式来表达对于女方的尊重,就像谈判前的礼仪。
其实这一步基本上会从之前漫无目的的聊,深入到了正式的个人兴趣爱好,恋人相处遇到问题怎么办?家庭情况等比较隐私的问题了,这其实是10%-20%的突破了。
等到了第四步,其实就是真正的确定关系,这一步是可以正式向各自朋友,或者正是场合里介绍——这是我的男/女朋友的阶段,是需要对各自有契约精神的阶段。
也就是说,要对这段关系忠诚的阶段,这时候如果你还seeing someone,那就是背叛和出轨了,就会变成渣。
最后一步当然就是承诺签约,也就是正是确定要过一生的阶段,这个阶段是需要对于双方都有足够的了解,甚至取得对方家庭的同意,才能去求婚,去登记,去举行婚礼。
这一步和我们中国差不多,都是需要获得对方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继而重新组成一个家庭,除了要对这段关系负责以外,还对于双方的家庭负责。
因为你的行为会损害到对方的家庭利益和荣誉。
越是重要的关系,越是需要仪式感,需要界限感。
最怕你以为你是对方的另一半,对方却觉得你就是一个someone,男/女朋友,丈夫/妻子,这个称号背后,是关系到了一定阶段后需要背负的道德和法律责任。
而不是你主观觉得感情到了,就可以胡乱用的称呼。
否则就会像抖音里面的剧情一样,一方觉得你只是一个考察中的对象,另一个却觉得已经是男/女朋友了,觉得你是备胎的还在到处撩,觉得自己已经是男女朋友却在伤心太平洋。
这时候,觉得西方年轻人恋爱的标准化套路,反而会给男女双方更大的确定感,或者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