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20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一):生命的热情
从蒋勋先生的《西方美术史》在看《高更生命的热情》在他的笔下描写的每个事件和人物都更加的真切。19世纪后期法国的印象派。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同为后印象派的梵高着力于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线条奔放。高更的画多具有象征性的寓意和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高更一个对自由追逐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美”他离开欧洲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和土著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他去探寻那片原始、未开发的纯真。他把“野蛮人”理想化,认为是受本能引导、接近自然的人,是真正创作的泉源。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黄色基督》图中黄色基督像上的十字架分割着画面,红叶树点缀着原野上的小土丘,前景很大胆地配置了三位布列塔尼农妇,农妇身上的青色衣服,使整个黄色基调更显得皎洁;在明快而柔和的色彩下流露出凝重、忧郁的情绪,虔诚的农妇似祈祷又似休息着。可见布列塔尼当地人对宗教的虐诚信仰。他对南太平洋热带岛屿的风土人情的痴迷,在蒋勋先生的笔下让我加深了对高更的理解。每幅画的的创作背景也有了更加真实的画面,通过这本书不仅更了解了高更的作品也更加的了解了高更的生活方式与他不平凡的一生。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二):值得一读
蒋勋老师的书看过很多本了,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特色,蒋勋谈高更配上了大量的图片,有图有字,让人更好的了解高更。色彩是画家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高更曾一语道破:“色彩是思想的结果,而不是观察的结果。”他一生的创作,表明色彩运用呈现出一种由外部描摹向内心深入的轨迹。高更与塞尚、梵高被称为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起伏多变的生活境遇,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高更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难于理解。但是,他画中那种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粗犷的用笔,和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感。20世纪以来,随着对原始艺术的再认识与研究日渐盛行,高更的艺术风格影响后来许多艺术家。画面上的物象不应与实际对象完全相似。凡以线条、色彩和体块组成的形象,应有自己的情感形态。一句话,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高更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了一大批画家,被誉为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画坛上产生重,高更晚年的生活孤独抑郁,其间创作的重要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反映出了他极端苦闷的思想这一恒久的哲学命题,这个既朴素又深刻的问题,将永远不会逝去,它和高更的作品一块留给我们,面对着画家穷尽毕生心力找到的问题,我们将没有躲避回答的可能。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三):画布,是艺术的天堂,蛮荒,是生命的乐园,热情而孤独的神在狂欢
封面红色主色调很像高更对艺术的追求,可以摒弃一切孤独与苦难。生命将会永远充满热情,永远光彩夺目。图书装帧精美,全彩印刷,原汁原味再现了高更的作品,值得收藏。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汇集了大量的名画,使读者既能通过文字了解高更的生平,也能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高更的艺术世界,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书中的赏析文字不但着力介绍画作内容、特点,更着重体现其看点、欣赏角度、欣赏思路以及背景故事,有效地拓展了信息量,既满足绘画专业阅读群体的需求,又可作为休闲阅读,增长知识。
对于普通人而言欣赏印象派名画和欣赏歌剧差不多吧,经常是看个热闹看个云里雾绕,如果没有人解读没有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是很难的。但是有了蒋勋老师的解读,因为贯通艺术、美学、文学、绘画等领域,他涉猎广泛,并且都有着极高的文化造诣,他会铺垫出许多细水长流的故事,他的经历,他的感受……所以那些文字也变得真挚,有说服力,易于理解和感受。
高更的画作,色彩丰富强烈充斥着神秘的象征色彩,满是原始情调,但本质上却是孤寂的。而看似隐逸、自由的塔西提生活,于高更而言,更像是一场孤独而旷日持久的修行。然而孤独也沉淀了高更的艺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是高更最为宏伟的一部作品。那时的高更贫病交加,心情沮丧,他曾决定自杀,喝下毒药却被人救活。就是在这样极端孤独中,高更以巨大的热情完成了此画。唯有画,才能释放出内心孤独中那种潜藏着的热情与奔放。这幅画展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意向绵密,极具象征意义,是高更的巅峰之作。
像高更一样的画家当他们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全情投入,他们感到“幸福”。对他们来说,也许绘画是一种宿命。遇到了之后就再也撇不开,就算有别的事物在旁吸引阻挠,但是却不想打破和绘画之间的亲密感和自我实现感。他们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四):高更——回归原始寻找自我路上的独行者
在读这本书之前,与早期高更的朴素和深沉相比,我更多的是喜欢梵高的浪漫和狂热。但这本《蒋勋谈高更》让我对高更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让我看到了足可以与梵高媲美甚至胜梵高一筹的高更。
先从这本书的封面开始说起吧,打眼一看是高更的一幅自画像,上面书名的所在看似是腰封,但实际上打开一看则是高更的其他几部作品,可以看出出版商在封面设计上的别出心裁,也让我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读下去的欲望。厚厚的一本书,看似沉重却以高更的作品居多,纸张的质量很用心,很好的展现了作品的色彩对比和质感。
接下来便是内容。其实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很简单,是世人对高更的几个疑问和几部主要作品,给我的感觉更像为第三部分做铺垫和暖场。而第三部分则是以时间为主线,在讲述高更人生主要经历的同时,为我们揭示了人生遭遇和选择对高更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通过本书,我们不难看出高更生命的底色中本来就有着一抹浓重的原始色彩,即便高更成长在文明的法国社会中,经过不断的努力奋斗成为高收入的社会上层人物,事业有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但在接触艺术成为一名画家之后,却坚定立场决然放弃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奔赴南太平洋的热带岛屿只为实现自己回归原始寻找自我。这样的举动即便在“说走就走”的现代社会中也会被世人诟病,何况在当时。高更不是没有过犹豫,但是几经周折之后他认识到在文明社会中他根本无法实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因此高更不贪恋名誉地位,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出走,可见高更的决心。出走后的生活贫困,身体饱受病痛的折磨,似乎都没有成为他艺术创作上的阻碍,反倒使他能够更加专注于艺术,让他的回归之路更加纯粹,因此在高更后期的作品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与前期作品相比,更具个人特色,也更加回归原始。
艺术创作之路向来都是需要独行的,梵高如此、贝多芬如此、高更更是如此。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阻断了自己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更加的专注于艺术、专注于自我的寻找,他们创作的作品才更加的震撼人心,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息。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五):力荐!
书收到了,很喜欢,又入手了一本蒋老师的书。整个书的质量非常棒。装帧精美,爱不释手。
19 世纪产生的后印象主义,无论是风格还是形式都是对传统绘画的一大颠覆,然而它却促进了现代艺术的产生。我们所熟悉的画家塞尚、高更、凡高等人就是这个画派的杰出代表,他们各自对艺术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追求,各自探索着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后印象主义中,高更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画家,他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模式,绘画的风格和形式都追求自由,摆脱了传统绘画中对自然的死板模仿,创造出了一种表现自我的艺术观。作为一个艺术家,高更所追求的自由既是精神上的自由,也是绘画形式上的自由。在高更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印象派注重的光影,以及他们所注重的科学与客观的态度。高更对艺术的坚持与追求,体现在画面中的主观色彩、线的装饰性的手法,这种执着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后来一些艺术流派的产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高更绘画中所体现的既具有装饰性又包含着象征意味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纳比派是个很好的借鉴,为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思路。高更的艺术贡献不仅体现在理论和形式上,更在于对绘画本质的理解上。他善于在画面中注入幻想性的元素,他把绘画看成一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强调通过非再现性的色彩、线条来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高更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原始的状态,它引导我们更接近自然,在人性与自然中追求艺术的和谐。艺术就是他所向往的某种生活方式:随意、自由、神秘、原始,那种能够和他内心达成共鸣的艺术的生活方式。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尽管它可能是抽象的。高更的绘画便是艺术与生活相融合的体现。高更的一生,永远徘徊在逃避与追求之间。逃避令人窒息的现代文明,追求自然与人性的完美结合,替文明本身找到了避难所。他的画作充满了音乐般动人的节奏感和优雅的装饰意味。他不受任何外力的阻挠,哪怕是病魔缠身、饥寒交迫,都不能阻止他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参考资料:《高更绘画艺术浅析》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六):高更其人...
看完后有点小失望,但又不可否认这正是蒋勋这几本艺术史的一贯风格,以作品时间线为主,引出作者创作的动念,但对于作品的解读并没有太多的肯定,常给人一种不过是蒋勋自己看这些作品的体会......
这和之前看中野京子解读希腊神话题材的油画作品时的感受很不一样......或许和画作的主题呈现也有关系吧,以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为题材的画作,更容易解读也更有故事性,而到高更所在的时代,本就是对传统艺术题材和风格的创新、突破,甚至是颠覆,自然也不能相提并论。只是,蒋勋先生在评画的过程中,语气也未免太过 “小心翼翼” 了~~~这让我看的着实有点不得劲。
不管怎样,这本书的语言还是很友好的,也是一贯的蒋勋风格,如口语般亲切。书里并没有完整介绍高更的生平,至少对他的出生呀,青少年时期等基本上都是略过不怎么提及的,但这也并不影响我们对高更的粗浅了解,而且呀,即便是如蒋勋先生这般,只是淡淡的提及高更后期的为人处世,也已足够让我对高更很没有好感了(好吧,我承认,自己也是尽量在避免使用太直接的感情用词)。
都说作品如人,可是在看待高更的画作时,我第一次有种宁可不了解作品背后的作者为人的感触。爱屋及乌的情感投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不了解作者的话,那我们看画的意义又少了很多,毕竟一幅画作的诞生,无一不是带着画家的经历和情感的浓缩的。
无可否认,高更最伟大的作品系列是他在塔希提岛上生活期间的那些带着原始的蛮荒气质的画作,可是当我大致了解他的经历后,再看这些画作,竟不能带着平常心去欣赏了,比如说《亡灵窥探》这幅,当我们感慨高更将画作中的少女那种惊恐的眼神表现得极其传神的时候,我们又忍不住地会猜测,或许让那位少女真正惊恐的正是画家高更本人呢?毕竟他在塔希提岛上的那些生活行为可并不磊落,甚至到如今还一直为人所诟病呢。
Anyway,毕竟也才看了蒋勋先生对高更的粗浅解读,尽管已经确认并不是我喜欢的菜,但还是会想再看看毛姆这位大作家,以高更为原型的《月亮与六便士》,又会是怎样的表达。
另外,有机会的还会想看看高更自己写的那本《诺阿诺阿》的传记,如果注定要讨厌一个艺术家的话,那也不妨多看几本介绍,来个彻底的决裂吧!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七):生命的颜色
高更生命的颜色应该是什么呢?他曾经过着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兢兢业业地工作,循规蹈矩的生活,那个时候的高更没有任何不同,他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在一片汪洋的人海中保持着最初的静默。这时的高更,生命大概还没有染上属于他最绚烂的色彩,直到那次背离一切的远行,从此之后,炫丽的红成为最适合他的那一个颜色。
蒋勋老师的《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讲述的,就是高更的生命和他的画作,在南太平洋小岛上度过的后半生里,他的骄傲、他的执着、他为人们所批判的理由,都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逐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书划分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简洁的文字介绍,关于高更其人、关于他的画作、关于他的评判、关于…第二部分是蒋勋老师对于一些作品的解析,用温润的文字,解读作品的内容和执笔者所处的状态;第三部分是关于高更的一生,他的平凡、他的逃离、他的高贵和挫败,直至他生命的终结。
高更的一生,塔希提岛开启了他生命的另一段旅程。从这里开始,他完全舍弃了自己曾经隶属于的欧洲文明,试图将自己融入最原始、最野性的浪漫与美丽。他在这个小岛上绘画的作品,以一种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也正是他从这里开始的生命,也始终存在着被质疑的声音。他舍弃文明世界里了一切,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可为他的任性买单的,是那个被孤零零遗弃在巴黎的女人,抛妻弃子的作为,无论怎样看都是他不负责任的举动。而且,在无限接近原始社会的生活中,高更几次与十三四岁的少女缔结婚姻。这是他将自己融入他所向往的那个世界的方式之一,可那些少女呢?她们的现身,是源于爱情?还是无奈的献祭呢?高更无数次的把自己的新婚妻子画进画面,画面里少女脸上的惊慌到底源于何处,我们大概已经永远没法知道答案了吧。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男主人公为了绘画、为了遥不可及的月亮终究客死他乡。高更就是那个故事的原型,我们可以不论功过的去看待他的作品,但是高更其人,他生命的轨迹所描绘出的色彩,或许始终都是因为他有所追求,他一直不曾放弃所有想要追求的追求。这种生命的热情,是最炫丽的红。蒋勋老师谈论高更的这本书,以“生命的热情”为名,以红色为封面的主要色调,这大概是最契合高更生命的颜色了吧。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八):我们到哪里去
看我们汉民族的历史,一般会认为宋朝是文化艺术的高峰,文学书画陶瓷等作品,保留到今天都是世界各国博物馆顶级馆藏,成为无法逾越的艺术之巅。然而经济的繁荣富庶、文化的光华璀璨却成为外族觊觎的目标,大宋帝国终于倒在蛮族的铁骑之下。事情也都有其两面性。经历过五胡乱华时期和元清两代的民族融合,我们的血液里是否多了些强韧的基因,可以使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永续?
艺术发展的曲线也有相似之处。欧洲绘画到十九世纪末,走过了亦步亦趋的宗教描摹,技法上已经完全成熟,画家们迫切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高更的出走就成了一种必然。他敏锐地感觉到城市文明的孱弱、虚伪与矫饰,他选择走向自然。就如同六朝骈体文到了只剩下华美的空壳时,宋朝的文人转而向历史深处回望,在传统中承继魏晋风骨一样,高更把眼光投向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和他们的历史,画风有了明显的变化。作于1886年的<牧羊女>,天空、土地、山坡、牛羊、少女,全部组合成一种秩序,仿佛是一种亘古的存在,人与天地万物融为和谐的一体,在时间与空间里生生不息。高更望向土地的视角刚开始是保持着距离的,他置身事外地观察,试图保护那一片宁静与安详。作于1888年的<布道后的幻象>,是高更第一次把人脑海中的布道内容具体地描绘在画面中,既是他个人一系列梦境画作的开端,也开启了此后象征主义的大门。 高更对美术史的意义在于,历史总是蛮族对文化的毁灭,高更则是反向的,由精致走向荒蛮,向原始与传统汲取养分,开创新的天地。直到1891年,象受到一种感召般,高更踏上塔西提的土地,他心中那团火终于燃烧起来。他热烈赞颂那些充满生命力的身体,他们自然健康丰腴饱满,如丰美的果实,带着阳光与大地的味道。他们或坐或卧,眼神时而纯粹、时而怀疑、时而恐惧,画家之于他们,亦是异族的侵入者,平静生活的干扰者。高更开始思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南太平洋上的土著人群,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时间缓慢地流淌。是航海与殖民打破了这种平衡,强势文化的侵入与渗透挤压了原住民的文化空间,加速了原始文化的消亡。高更不但用画笔记录下他们,还用文字写下他的自省。这时的高更已经身体力行地变成一个塔西提人,与现代文明彻底地决裂。他对生命的终极思考成就了他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 >。画面里包含了天地、万物、生死、神明,还有人类长久的疑问。
不知道他个人的微薄之力是否对管理者与当地人有一点警醒之功。不得不说的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旅游度假之风对世界各个角落的无孔不入,已经把许多地方的土著人生活习俗变成了各种表演。而现代文明也仿佛给土著们开了一扇大窗,各种光怪陆离蜂拥而至,他们自己或许也愿意融入所谓先进快速的生活,世界终于变得扁平。
高更的经历后来被毛姆写成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想来高更已经摘到属于自己的月亮,而芸芸众生们还在为六便士沾沾自喜。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九):他是高更,不是思特里克兰德
打卡Mark
这本写得一般,远不如德加好看,可能因为高更的故事太耳熟能详了,特别是《月亮与六便士》的加持,让这个世俗社会的叛变者具有了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成为很多在滚滚红海中挣扎沉溺的人心中虚幻的救命稻草。真实的高更比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单纯形象更为复杂,但书里写的太过简略,抒情多于描述多于剖析,最主要的收获是按照时间顺序捋了一遍高更的作品。
高更最开始受毕沙罗影响很大,他俩有着很多特殊的相似之处,比如都出身优渥,都有在殖民地海岛的童年生活记忆,都是无政府主义者(高更的外祖母是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人物),都追求个体的解放,比起印象派对城市的关注,他俩更喜欢描绘朴实的乡镇与自然。但显然,年轻的高更更为激进,在他决定辞去工作的时候,毕沙罗在信中写道:高更比我想象的还要天真。而高更的理由简洁有力:到了某个年纪,人不能同时保有两个目标。
按照通常的叙事,高更抛弃的不只是家庭和优渥生活,也是欧洲文明的苍白虚伪和矫情。他被土著美学征服,暗示着白人殖民文化的破产,是艺术领域中后殖民主义的反省与赎罪。在高更看了,现代文明的匮乏在于失去了古老符咒文化的神秘性。所以他孤身前往布列塔尼,在这个现代文明未曾触及的荒蛮飞地中安置自己的怀旧情绪。那个时代,不少画家选择逃离城市,卢梭、米勒去巴比松,梵高去阿尔,都是从小镇中寻找工业文明中流逝的信仰。
在布列塔尼(先后两次常住),他的艺术风格开始稳定下来,强烈的色彩撞击和平涂笔法,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在宁静中重构人类笃定踏实的永恒信仰。画中的人是自己的主人,不为画家摆弄姿态,也不理会大都会人的大惊小怪,有一种超然之感。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野兽派与表现主义的意思。再到后来的代表作《布道后的幻想》,脱离写实走向抽象,算是开启了象征主义,把美学带向心灵与象征的世界。
高更在阿尔与梵高的相聚,算是艺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其实只有两个月而已。梵高亢奋狂热,推崇杜米埃、卢梭的主题意识,高更则沉静苦闷,喜欢安格尔、拉斐尔、德加等关于技巧与形式的革命。两个人在一起,都失去了孤独和纯粹的自我,互相冲突干扰,最后不得不一拍两散。那个时期高更留下了不多的几幅画,对照着梵高的来看,也蛮有意思。
1891年,高更终于去了塔希提。他在那里观察到了心灵的寂静,在信中惊奇地描述,当地土著们可以在海滩上坐几小时,互不言语,只是忧愁地凝望天空。他在信中告诉妻子:我足够强大,可以不被尘世左右,艺术中心在脑中而非欧洲大陆。但通过频繁往来的书信还是能看出,他承受着对欧洲的强烈乡愁和致死寂寞。他沉醉于浮世绘、扇面山水、印度佛像、埃及壁画、当地土著的制陶和木雕艺术,创作了塔希提少女系列,但并未在巴黎引起足够的注意。直到晚期,创作出了经典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对个人艺术生涯作了一个漂亮的总结。
除了反抗姿态和美学革新,高更留下的还有文化冲突和伦理难题,他在塔希提先后与3个14岁少女结婚或同居,以致于激怒了当地的法国官员和神职人员,被来自所谓文明社会的规则宣判。他究竟是真正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还是沉醉于土著美学的奇观效应和自我陶醉的幻想中?在殖民文化背景下,一个法国人能否真正走入另一种前现代的文明状态中?抑或是他只是在享受逃脱秩序和责任的快感?这些问题总是困惑着人们,但又永远无解,那么便只好看他的画吧,是真的很好看。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读后感(十):高更——呼唤大地的蛮荒
拿到手里,是沉甸甸的一本。书皮上亮眼饱满的红色,仿佛就像高更毕生追寻的蛮荒梦境——无序,灿烂,耀眼。
蒋勋老师的书不是第一次拜读了,每次都是心灵的冲击。高更后期的画作本就震撼,带着哲学意味的冲击,加之蒋老师细腻的解读,就好像眼前是盛夏瓢泼雨幕的气势,却拂着烟雨江南的微风。这一系列的书纸张都很好,最大的在纸面上还原了油画的质感,那种或明亮或暗沉颜色的交错,值得这个价钱。
说说书吧!蒋勋老师对高更的解读,像是从其顺序重要画作的回顾中,看见了画家跌宕的一生,以及画作后面的故事,浑然一体,这样,读者能更好的了解高更此人,了解画作背后的意义。作为表现主义的画家高更,自成体系的画作中保留了太多的神秘感和隐喻,他的一生也仿佛写了太多太多的信,其中深意,或许能结合信中所谈,随笔所写,窥探一二。光靠自己看,怕是很难有这个悟性,蒋老师将这个部分做得很好!书中提到了毕沙罗、梵高等随高更影响巨大的人物,前者算得上高更入门的导师,引导了他前期印象派的画风,与那个时代莫奈、毕沙罗如出一辙的细腻笔触和光感变化,是年轻时衣食无忧的高更。高更遇到梵高时,已成为一个潦倒的全职画家,两位美术史的巨匠,都在舔舐孤独的绝望,对彼此惺惺相惜。可惜追寻自我的道路也终究是孤独的,他们没能一起走下去,与梵高的相遇促使高更彻底叛离欧洲文明,来到他精神家园——塔西提。高更在塔西提的画作我太喜欢了,那种粗犷的,原始的美,好像你在高原上看到的牛羊,层峦叠嶂下的草场滩涂。当地土著的眼神与高原上的牛羊、鹰犬无异,这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至高的赞美,与自然的结合,难道不是难以企及的高度?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土著,尤其是女性,仿佛是自然的果实,甜美而饱满。与那赭红色的土地融为一体,闲适自然,不得不提《白日之梦》,这是我眼中,高更最好的一幅画,画中女性棕黑色泛着光泽的躯体,坦胸却毫无尴尬的自然姿态,朴琢的脸庞带着意味不明的神情,一眼便以吸去大半心神,左下角还有熟睡的婴孩,在当地神明的雕刻、图案的围绕下,一切都是这么安详,泛着大地的馨香,是高更内心的蛮荒。
我想,有过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人们大多都是向往自然的,那种蛮荒的质感,空气中或炙热、或冰冷的分子,草地石头里细碎的声响,太自由了!越是走在文明中越久,越是心生怀念,我觉得毕沙罗对高更的一句评论很对:“高更比我想象得还要天真。”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