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假象》是一本由[英] 马修·萨伊德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假象》读后感(一):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
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读完本书,我决定通过练习成为下一个马云。
《天才假象》读后感(二):天赋还是努力?成功的决定权从基因回到了你自己手里。
首先感叹一下11年的书七年之后才被翻译到国内,知识的延迟太可怕了。
获益匪浅,真的是获益匪浅。道理清楚而且有大量的实验(虽然是别人的实验)的支撑。不得不说作者循序渐进,整本书的节奏把控的非常好。
第一章“天才神话”一步步引入天才背后奋斗的真相,一万小时理论,目的性训练的重要性,以及豁然开朗和动力对人奋斗的影响。本章唯一困惑的地方是“零和博弈”,感觉实验理论和作者的推论实在顾左右而言他。
第二章“思维悖论”更有趣了,与第一章的普遍定律不同,这一张集中于对虽然概率极低却会对结果产生几乎决定性影响的事件的分析。与大多数人支持的“一以贯之”不同,在关于choking的第六节里,作者提出了外显系统和内隐系统交替的观点,并且指出,在关键时刻需要自我暗示来抑制外显系统的激活。我暂且认为这一个观点仅适用于运动心理学,像商业上的博弈,真的可以用潜意识来应对吗?这一章内的所有理论都值得细细推品。
第三章“深入思考”谈了两个独立的科学观点,习惯性盲视和种族理论。推翻了我一直以来也认为的“黑人在运动上有与生俱来的优势”。
总的说,这本书对我这种对科学知之甚少的人是一场盛宴,可能不适用于高水平知识分子。作者试图推翻当今社会盛行的“天赋论”,转而之“付出等于回报”。这样的观点不仅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革命性促进作用的。由于自我暗示的神奇力量,天赋论的盛行会导致过分恐惧失败,欺瞒,自我否定等一系列足以扭转个人一生负面走向的事情发生。而相应的,努力论给予每个人相同的成功自由选择,无疑是非常正面的影响。
我希望我个人能秉持努力论的观点,并坚信自己拥有与“天才”一般的成功机遇,一直努力下去。
《天才假象》读后感(三):每当有所懈怠时读的书
被后浪的公众号忽悠买了这本书。
后浪公众号的文案很好,看了就让我有买的欲望。
不过这种畅销书基本都还是老的套路,给大家总结一下。
理论就一个:这个世界的专家、成功者都不是靠所谓的天赋,都是很小的时候开始练习练出来的。
接下来根据这个理论开始填充各种条件,摆出各种事实。
主要的条件是:必须专注且有热情发自内心的练习一万小时才有用,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能成为领域内的专家。
然后就是各种体育明星的例子,因为我对体育运动没什么兴趣,所以里面大部分例子,我都不是很懂,不知道运动规则。了解且喜欢运动的同学们应该看起来更容易。
书里面的理论论证和依据很少,大部分都是例子。不过,我买这本书也不是为了较真理论论证是否正确,我只是想在自己有所懈怠的时候用这种书给自己打打气,打打鸡血。很多时候努力很累也很难坚持,这种书就是在这个时候看,你明明对这些大道理全都懂,而且你也是对坚持练习抱有坚定信念的人,但是还是需要这种充满表面成功的例子时不时激励下自己,不然还是很容易懈怠的。如果总想着人家成功背后都有关系,那就会失去努力的动力。时不时让自己糊涂点,被鸡汤鸡血下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这种书的出版是很有必要的,严肃的东西看太多,时不时用畅销书调节一下,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更加严肃的研究和努力。
这是最近几年我才发现的畅销书的价值,存在必然是有合理性和广大受众。用放松的心态看看也不错,只要书不是很贵就可以了。
还想再说一句,平时不需要鸡血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理论不需要出本书,光后浪那篇公众号就能满足把这个道理讲清楚的目的了,简单明了。给后浪文案点赞!
《天才假象》读后感(四):成功者的新衣
从客观来讲,成功的因素在于刻意练习(方法)、内动力(动力源)以及先天条件、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下的共同作用力。作者针对的是天才命运赋定论,并对于刻意练习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见解。 一、刻意练习 这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概念,由于过于流行,导致大多数人都是对这一知半解:只用练习到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却忘了刻意练习需要在学习区(也就是非舒适区,还达不到恐慌区的程度,而是努力一下就可以学会的)。并且进行分解,最终目的是使某项技能达到内置系统的程度,如庖丁解牛,不见全牛只见脉络。 二、动力 动力分为外动力与内动力。内外之别在于自己挡不住的冲动还是外在环境(如父母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名利的驱动等),是自己还是外在占了主要比例。只有纯粹的动力是有缺憾的,当内动力为主导,外动力为正反馈,才能成为永动机——不断提供动力。恰恰相反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动力,但抗压能力弱,复原力不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动力一份耕耘。 三、精神信仰 人要有点“迷信”,信点什么,这也就是精神信仰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好自己的事,把成与败交给老天,交给信仰的“迷信”,也是减轻心理负担的方式。要是都押给自己,要么精神强大成为狂人,要么承受不住自己崩溃。这种信仰可以是任何佛神自己、也可以是公平正义忠诚美,前提是不对自己与他人造成伤害。 四、内置系统与外显系统 刻意练习的目的是通过目的性练习,将一个个外显系统打包,成为内置系统,也就是俗称的直觉、自动化。出现“宕机”就是由于压力等外部环境,使得内置包打散,完全占据了认知通道。而不是像平时有快捷方式一样,由于有内置包,可以自动化处理情况,自己有多余的认知通道去思考更好的策略,这也许就是卓越与优秀的区别。 五、双重思想 刻意练习时否定自己死抠错误,退出来后了,肯定自己无与伦比。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成功,这是相反的思想,但都是真理,用夫之道,存乎一心。 六、认知错觉 每个人认知的通道、学习的速度、正常的起点,这些起点大致是相同的,终点却有天壤之别。由于不了解那些所谓成功人士的历程,只看到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忘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付出,以为天赋异禀才是王道,从而心安理得的作犬儒状,这也许就是认知的错觉吧。 这一切,有可能都是错的。
《天才假象》读后感(五):假象背后是什么?
这本书是我读得最快且最通畅的一本书,作者是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其他的运动技能也很好,书中举的很多例子都是来自体育界的。虽然我对体育界几乎是一无所知,但是通过作者以慢慢引导,整个阅读过程非常有趣。很多时候我希望不停地往下看,看看最后发生了什么。
整本书其实就是在反复论证一个观点“练习理论”。从第一章开始就之处练习的重要性,甚于人们口中的“天才”。最后一章是从基因的方面来谈的,谈到人们常见的偏见,就是黑人的运动细胞比白人或其他人种的运动细胞发达,换句话说他们有运动天赋。作者通过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的论证和数据,让你相信,这种偏见的毫无根据。事实上,人类的基因变异总是存在于各个人种,我的理解是,每个人拥有的基因大部分是相同的,约有85%。我们通常看到的黑人的黑皮肤,白人的白皮肤、金黄色头发,黄种人的黄皮肤、黑头发,这些外显特点其实受控于非常少的基因。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空口无凭地打破“天才”观,而是很有逻辑地一步一步深入,首尾呼应。
作者首先提出“练习理论”,让我们慢慢了解那些看似异于常人的优秀运动员,或者是那些国际象棋大师等,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我们简单地看到那样,天才般的存在。背后的努力和汗水,才是他们真正得以成功的原因。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不仅是努力,更是资源,作者从小有一个球技高于自己的哥哥一起练习,家里有一个标准赛制的乒乓球板,我觉得这个是他培养兴趣爱好的非常重要的资源,这种资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但是那些“天才”,在小小年纪身边就有导师级或者教练级的人物指导,所以他们的拥有的资源是大部分人没有的。若是我从小长在运动员冠军的家庭里,身体健康的我肯定能够有很大收益。但是如果我长在普普通通的家庭里,或许再好的身体素质也都不会有专业指导的资源。所以,我觉得资源非常重要。
然后作者从“练习理论”深入到“目的性练习”,这就是作者的策略,慢慢引导,慢慢理解深入。目的性练习更像是在意识到自己在做练习,而不是兴趣培养之后,对自己有意识的监控。有的时候进步了,不是因为有目的地训练和反馈而进步了,仅仅是因为莫名地进步了。这种情况其实不太有利于长远的发展。没有目的的重复性练习,就不会得到预期的反馈,就不会有更长足的进步。不仅是练习,反馈也非常重要。这就是作者提出的“事半功倍”,其实道理很简单,你需要明确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做完之后可能是什么情况,如果不是自己预期的情况,应该如何调整。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是真正做起来就很容易陷入自动化的陷阱中。我记得以前练毛笔字时,机械性地练了一个又一个,不觉得有任何长进,笔法和结构依旧很糟糕,但是后来老师指导之后,我有意识地专门调整某一笔,或者某一个结构,就可以看得见进步,至少看得见改变。
这本书还运用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比如动机、安慰剂效应、视觉信息加工等。
总之,觉得这本书简单易懂,而且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让人不停地想继续看下去,而且多以例子讲述,不会觉得枯燥。这估计是我读非小说类书籍最快、最流畅的一本书了。
《天才假象》读后感(六):你以为的天才是真的天才吗?(三)
第三个重点内容:正确的培养方式才能实现卓越成就。
相信许多人已经对“天资成就卓越”这个观点有了自己的判断。既然卓越的成就靠的是后天努力,那么正确的培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自家的宝宝呢?
我们已经知道了,成功的人,都要经历一万小时的严苛训练,但是呢?经历一万小时的严格训练,未必能取得成功。学钢琴的孩子那么多,成为郎朗的才有几个?难道其他孩子真的就不如郎朗努力吗?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放平心态是最重要的。家长一定要明白,卓越的成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刻苦训练仅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如果琴童的家长,本着让孩子成为钢琴家的目的培养孩子,把孩子的业余时间全部押在练琴上,放弃了培养孩子其他能力的可能性,如果孩子最终也没有成为钢琴家,其他能力却比同龄人短了一大截儿,这样的培养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因此,当家长决定培养孩子某一特长的时候,一定要想明白,这件事情到底值不值得你花费巨大的精力?到底值不值得让孩子放弃其他的可能性?也一定要做好孩子未必能取得成功的心理准备。
如果家长做好了所有心理准备,剩下的就是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了。马修也提供了几个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家长需要敏锐感知孩子的天赋。有的家长说,孩子好像有音乐才能,运动天赋也不错,还有点绘画才能,我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培养呢?这时候作为家长就要适当取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
第二,实现卓越的成就需要自己有一种内在动机,那就是,我想这样做,我不怕这一路的艰难险阻。但是被家长逼迫的孩子,出于逆反心理,往往缺乏这样的动机。所以家长在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引导孩子的内在动力,让孩子发自内心愿意去参加训练。就像泰格·伍兹说的那样,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强迫他打高尔夫。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父母希望孩子来打球。
第三,不要用“你真聪明”来夸奖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付出的努力。因为总是被夸聪明的人容易形成一种固定思维,觉得自己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是因为自己天赋好。长此以往,面对成才路上的一点点不顺利,他们会埋怨,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所以才达不到目标。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常常被鼓励付出努力的孩子比较容易形成“成长型思维”,他们更相信天道酬勤的力量,面对这些不顺利的时候,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才会失败,下一次会奋起直追,更加勤奋,努力达成目标。这才是成功的正确打开方式。
成就天才的路上,天赋只是引导,下苦功和好心态才是关键。如果我们想让自己或者自己的下一代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就要抛开“天资成就卓著”的观念,既要遵循“一万小时法则”苦练自己的专业技能,又要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避免关键时刻掉链子。
《天才假象》读后感(七):你以为的天才是真的天才吗?(二)
前一篇我们提到:
每一个获得卓越成就的人,都要经历一万小时的锤炼。但是,我们也见过许多优秀的人才,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他们同样也经历了艰辛的训练,你总不能说他们还不够勤奋吧!但是他们并没有登上巅峰,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重点:拥有一颗大心脏,关键时刻表现佳。
关注奥运会的朋友们都知道,说起奥运史上的悲情人物,如果美国射击名将马修·埃蒙斯自称第二的话,估计没人敢称第一。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他在总分领先3环的情况下,最后一枪脱靶,将金牌拱手送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样的项目,这次领先达四环之多,但他的最后一枪仅打出4.4环,再次和金牌失之交臂。转眼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第三次倒在了最后一枪,仅仅打出7.6环,把本来有可能到手的银牌变成了铜牌。为什么这位射击名将,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掉链子呢?
许多经历过高考的朋友在毕业多年以后,仍然常常会做这样的一个梦:坐在考场上,看着试卷上的每个题目都很熟悉,但是大脑却一片空白,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而且是越着急越写不出来。为什么题目好像都会,可就是答不出来呢?
想要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们就要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大脑。其实,我们的大脑是存在一个双重系统的,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为外显系统和内隐系统。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就是大脑的外显系统在工作。等我们把知识技能完全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时,这些知识技能就进入我们大脑的内隐系统了。
就拿射击运动员来说,经过十几年的专业训练,射击动作早已进入内隐系统,从瞄准到射击,这一整套连贯动作,就像出自本能一样一气呵成,不需要特别关注其中的哪个环节。而坐在考场上的考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复习,那些熟悉的做题环节也已进入了内隐系统,应该在看到考试题目的时候就能迅速进入作答状态。
可是,大脑这套精妙的系统,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时,会混乱。当大脑的外显系统控制了运动员的身体和意识时,内隐系统的一套精妙配合的动作派不上用场,顶级运动员就会变得跟新手一样了。考生的状态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因为有掉链子的可能性,我们就不需要勤奋了吗?当然不行,因为克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现象,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参加比赛,让内隐系统控制自己的身体反应,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只有勤奋的练习才可能达成。只有练习足够多,质量足够高,我们大脑的内隐系统才能盛得下足够多的技能。见的越多,在重大比赛场合才越容易调用内隐系统,同时不会让外显系统在关键时刻出来捣乱。
除了保持平常心,一些特殊的仪式也有助于在关键时刻保持好心态。
喜欢看体育比赛的观众会发现,很多运动员都有他们特殊的仪式。比如说,网球运动员纳达尔在比赛的时候,就一定要把两瓶水放在自己准备比赛的那一侧场地的边上,而且商标必须对着自己。再比如说,我们的国羽名将林丹,比赛的时候必须带六副同样的球拍,尽管三副球拍其实就足够了。还有像是篮球飞人乔丹,比赛时必须得穿大学时的短裤,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小癖好,或者说有点迷信的行为,都是好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运动员自己也知道,这些习惯并不能带来所谓的好运气。但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安慰剂一样,能给运动员增加胜利的信心,而这个信心对最终的比赛结果却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现在你还能记得,我们当年参加考试的时候,早餐要吃一根油条和两个鸡蛋,这个有点迷信的仪式,好像真的有可能帮助我们考一百分呢。
所以说,在成就卓越道路的关键节点上,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同时还可以让自己带上一些安慰剂,增强自信心,成就更好的比赛结果。
《天才假象》读后感(八):一事无成,跟天赋无关
音乐神童莫扎特,六岁就能弹得一手好琴,十岁就能创作出不少曲目,人们惊叹于他的天赋异禀,认为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天生才能,他生来就是一块美玉,不需要再雕琢,就能令世人瞩目。 人们对天赋有种莫名的崇拜,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想看有没有天赋,并且认定没有天赋,是做不好一件事的,这些“天赋论”的拥护者不相信努力的意义,只要没有天赋,再努力都没有用。 难道我们这些没有天赋的普通人就注定了平庸一辈子吗? 《天才假象》这本书能帮我们揭开神童背后的秘密,让我们了解到神童到底是否天生才能,没有天赋的人怎样才能成就卓越?成就卓越的关键点是什么?这本书都将给我们答案。 本书的作者马修▪萨伊德,是英国著名的乒乓球名将,并在国际赛事上获得金牌。现在是《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曾荣获“年度体育记者”称号和“年度体育特写”奖项,畅销书《黑匣子思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当我们看到神童莫扎特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时,忽略了他的家庭因素和环境因素。事实上,莫扎特的父亲是著名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在莫扎特三岁时就开始让他练琴,父亲对他近乎苛刻的训练,才让他能够再6岁就演奏出优美的曲子,这时,他的练习时长已经达到了3500小时,而他10岁时谱的曲子也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的。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明白了,莫扎特的年少成名,里面掺杂着勤奋、长时间的练习、父亲专业的指导等因素,而不仅仅是人们说的天赋使然。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可见努力占得比重要比天赋大得多,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本书主要讲了那些所谓的天才,都是经过了不懈努力才取得成功,那么,我们普通人怎么才能跟他们一样成就卓越呢?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天才”的成功秘诀,我们可以学习起来,告别平庸,成就卓越。 一、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成就天才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本书的作者通过自身的经验,与其他体育界与音乐界名人的例子,向人们证实了,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才是天才们的法宝。就像我们开头说的音乐神童莫扎特,他练习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万小时,他的成功是必然的。 重要的一点要明白,这一万小时里的练习,都必须是有目的的练习,而不是盲目地机械式练习,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在达到一万小时的时长后,才能成功。 二、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 人们的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就是“天赋论”的拥护者,他们推崇天赋,害怕改变,认为努力无用,遇到困难就会放弃,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他们遇到问题,常常用惯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根据问题的本质去分析,去解决,固定型思维的人喜欢待在舒适区,不喜欢挑战,他们不喜欢批评,更不会去改错。 成长型思维的人刚好相反,他们会主动寻求挑战,喜欢新事物,主动学习,他们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不怕失败,失败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堂课,他们不存在失败一次就一蹶不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是终身学习者,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三、内在驱动力 所谓内在驱动力,就是你做一件事情需要的动力。比如你立志要减肥20斤,你的动力来源有可能是漂亮的衣服、暗恋的男神、或者是别人的嘲笑。内在驱动力是做任何事情之前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动力,将坚持不下去。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呢? 首先你思考一下,审视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而这个好处就是你的内在驱动力。有内在驱动力的人,做什么事情不需要别人监督,半途而废的都是内在驱动力不足。 看完这本书,你会明白天才是不存在的,想要变得优秀,需要的依然是那句老生常谈:勤奋刻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你终究会变成更好的自己。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天才假象》读后感(九):学习天才的方法论,让成功不再遥不可及
相信看过《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朋友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其中有一个波尔加三姐妹的故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波尔加三姐妹是非常著名的国际象棋大师,多次取得世界冠军,且多次打破世界记录。不了解情况的人也许会猜想,她们可能天赋异禀,她们也可能有一双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父母而得到遗传。而这些猜测统统不对。
其实波尔加三姐妹的父亲是一位心理学家,只是爱好下象棋而已。她们的母亲甚至连业余爱好都算不上。而波尔加三姐妹的成就完全是起源于她们的父亲拉斯洛•波尔加的一项实验。
拉斯洛•波尔加认为“练习成就卓越”。于是他在波尔加三姐妹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她们下国际象棋。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一万小时定律之说。
是不是只要练习时间达到了一万小时,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了吗?是不是有很多人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就开始进入了一种盲目地刻意练习之中了?
近日看了一本书叫做《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里策略到认知陷阱》。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想要成功,远远不只是去进行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就可以的事情。然而,只要掌握了刻意练习的方法,成功亦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里策略到认知陷阱》这本书的作者是雄踞英国乒乓球榜首近十年的英国乒乓球名将马修•萨伊德。他通过自学考试考入牛津大学以一等成绩毕业。他活跃于英国的电视,报纸等,并且获得很多奖项。
一直以来,人们总会认为一个人如果在某个领域有杰出的才能,那么这个人定然在这个领域中有高于常人的天赋。可是,作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以自己的经验,以及大量体坛和乐坛的领尖人物的成功经验,来告诉大家,其实成功与天赋的关系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成功与刻意练习的关系大于成功与天赋的关系。
首先,作者分析了很多关于天才的成功秘诀。
他褪去冠军的光环,先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分析了一下。说自己并没有在这方面有过于常人的天赋。只是他从小的练习,以及后来的一些际遇,才导致他的成功。然后,他把已经成功的那些冠军的从小到大的经历都拿出来分析了一下。这个分析,更加证实了他的观点。
接着,作者又分析了一下关于成功路上的一些思维模式。
比如,关于信仰的重要性。书中提到,宗教信仰类似于一种安慰剂,其作用甚至超出了身体健康领域。虽然作者对于宗教的信仰不完全认可,但是,却肯定了宗教信仰在成功路上的重要性。作者提出双重思想的这种方式,是一种促进成功的思维方式。
另外作者就自身的经验,以及历届比赛中那些众人眼里天才的反常经历告诉我们,如何避免“死机”大魔咒。也许没有参加过比赛的人难以理解那种“死机”了的感觉,就像是被人操控一般。但是,只要经历过的人都明白它的真实性以及不可控性。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践告诉大家,“死机”之后如何重启。
最后,作者就所有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思考。
他谈及了视错觉和透视眼的一些事例还有黑人称霸径赛的谜团。如果,在这之前,你还对天才存在幻想,看完这最后的关于深入思考的部分,你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并不是知道了那些天才其实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知道了,如果想在一个领域得到很好的成就,你就必须付出努力。
我加入过一个写作班。老师会有给大家讲义学习,然后推荐大家签约各个平台。可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签约的同学大都是拿到讲义就开始练习。而那些整天问老师如何才能签约,签约平台有没有饱和的同学,最后都没有签约成功。
原因在哪里?想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签约的同学把努力用对了地方,而没签约的同学大都是没有怎么努力却想得到回报。
所以,天才并不神秘,天才也需要努力,但是,切记,要把努力用对地方!如果你不知道方法,那就参考这本《天才假象——从刻意练习、心里策略到认知陷阱》。
《天才假象》读后感(十):一万小时+刻意练习+运气=卓越
不知为什么对写作有些许恐惧感。 相比写作,看书更轻松,因为看书时可以神游,而写作不行,需要动用各种感官,更辛苦一些。 但还是得逼着自己去写,唯有多写才能有所进步。可是,当一切准备好可以动笔了却发现一个字也憋不出来,很痛苦。犹如便秘坐在马桶上始终拉不出屎一样。 呃,好像扯远了…我想说的是,写作明明那么痛苦却还是想尝试,让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因为我觉得写作可以让人变得更好,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它算是一个工具,一个很高效的工具,可以让繁琐的工作变得更简单,可以让平凡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正是有了这个信念,才有了要把写作练好的目标。但心有余力不足,写出来的东西更像是零星的感受,而不是文章,毫无逻辑可言。 这在以前,我根本没有这个感悟,以为文章能写出来的人都是有天分的人,像我这种毫无天赋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经过这段断断续续写东西的经验发现,写作还是可以练习的,通过不断看不断写,会有那么一天可以写出让人感同身受的文章来。 以前,我真的是一个字也憋不出,现在还是可以写千字文的,虽然毫无逻辑性,但还是很开心。特别是看了《天才假象》,信念更足。 书中一开始就提出,让自己脱颖而出的唯一方法就是志在必得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想要在任何复杂领域达到世界顶级水平,至少需要练习10年,从艺术到科学,从下棋到网球,都是如此。这也是刻意练习的含义,不过作者把它称之为“目的性练习”。 在我们的观念中,天才、神童都是厉害人物,都是命中注定,由天赋决定。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表象,天才、神童背后付出了比常人更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 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我就随手拿一个例子说说。 泰格.伍兹是世界顶级高尔夫球选手,很多人称赞他天赋异禀,生来就是打高尔夫球的料。殊不知,他在还不满1岁时就收到了一支高尔夫球杆做礼物,不到2岁就已经打过人生中的第一场球,5岁前积累的练习时长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一辈子的练习时间,还没到15岁,就已经全身心投入地练习了一万小时。 不止伍兹,莫扎特,贝克汉姆,你能想到的所有名人,无论古今中外,都如此。一万小时的练习才有可能让你脱颖而出,成为天才,通往卓越之路。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出租车司机,很多出租车司机开了一辈子的车,时长早已超过一万小时,为什么他没有成为专业的赛车手? 原因就在于,司机们并没有刻意练习。 有研究发现,大脑具有很强的塑造性,想要大脑得到塑造,得到反馈,刻意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刻意练习也可以让人们完成创新之举。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目的性练习不仅改变了个体,还使改变个体的方法发生了改变。第一阶段,业内专家参与目的性练习,然后新技能得以发展。第二阶段,其他个体捕捉到这些新方法,增加了练习功效,引发了第三阶段的新一轮革新,如此循环往复。 再回到出租车司机的身上,不能说他们完全没有刻意练习过,在刚开始考取驾照时,他们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练习,分成科目一二三的一个个练习突破,这也是刻意练习。但当他们拿到驾照并熟练后,就停止了这种行为,开车时开始干别的事,比如想着今晚吃什么,明天会不会下雨等问题,因此导致大脑没有形成反馈机制。所以他们也就没法成为赛车手。 想要成为卓越之人,除了一万小时和刻意练习,运气也是不能缺少的选项。 这里举一个例子,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如果你没有遇到好的教练,没有好的练习场地,没有和高手过过招,没能接触到最发人深省的训练体系,你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所以,环境和机遇深深影响着每一个追求高水准的成功人士,而且这种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是绕不过去的。 而作为一个不想成为顶级人才的普通人,这种观念有什么用? 我觉得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更轻松,当我们想要达到某一目的,我们可以参考这种方法,更快地达到目的地。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每天我练英语半个小时,想要达到顶级的水平,我必须练习50年,这对我来太恐怖了,50年能坚持地下去吗? 不过后来转念一想,我想要的目的并没有那么高,不过是可以看懂美剧,看懂原著和歪果仁正常交流,这么一来,十年五年也可以了。要是再努力点,也许两三年就开窍达到另一个层面呢。 所以,人生还是需要点鸡汤,《天才假象》这碗鸡汤就很美味,值得一尝。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