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年老的勇气》是一本由[日]岸见一郎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一):面对父母老去 我们都没有准备好
正当我们为生活营营役役的时候,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我会心怀感恩的去对待陌生人,但却羞于对自己的父母说出一句感谢。我陷入一种困惑:我是不是从来都没有学会如何和父母相处?
这是一本小小的能够安静读完的书,既不提供医学常识也不涉及生死哲学,只用一件件小事描绘作者与父亲相处时的画面,一个个与父母相处的故事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能够一窥作者是如何和父母相处,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作者曾因为心肌梗塞而病倒,而之前连声音都无精打采的作者的父亲突然像年轻了十岁一样变得神采奕奕,作者的父亲大概是觉得儿子病倒了,自己得打起精神来才行。作者由此得到一个观点:最好的孝顺就是不孝。
这个观点我很赞同,我的外公心肺功能一直很不好,严重到不能下床进入重症监护室,父母一度觉得外公不行了,默默地提前准备后事,但是父母和外婆一直都悉心照顾在左右,外公身体虽然不见好转但也没有生命危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外婆的生命,但是外公身体却渐渐好了起来,慢慢的甚至可以自己做饭,在门口走动走动了,全家人都很惊讶。
曾经因为生病而无法动弹的人应该可以理解,无法动弹又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若要相信自己的生命还有价值需要极大的勇气,其实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小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会想,如果父母不在了,自己该怎么办?想着想着就会流泪。为过去种种后悔,为未来种种不安。但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未雨绸缪不是坏事,但不到当下就无法知道究竟发生什么,放弃预测,活在“当下、眼前”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初入职场更能够感受生活不易,因为亲近,我们很难发现父母变老的痕迹,往往是偶然间发现他们多了很多白头发。以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总得做点什么,回家也需要一个理由,其实静静陪在身旁就有意义,就是一种贡献,觉得没有意义的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只以生产力来判断一件事的价值。同样的,年老的父母只要健健康康的活着,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对于家庭来说就是一种贡献,他们并不再需要做些什么。看起来毫无作为的父母,只要活着,就成为能凝聚全家人的向心力。
喜欢腰封上的这句话:真正面对父母的老去,开始为告别做准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你多年轻或是多成熟,这都是一个困难的人生难题。
希望你翻开这本书,得到你需要的勇气。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二):面对年老的父母的勇气
书名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是面对青春不在、岁月易老的勇气,其实是讲如何与年老的父母相处的一本书。
很多内容是作者在照顾老年痴呆的父亲和过早离世的母亲过程中,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体会。
第一章 父母教会我的“人生意义”
亲口告诉父母,活着就有价值。非常认同,已经在去年某同事父亲因病主动选择离开家人时,告诉我妈了,活着就对我很重要。
-----------------------------------------------
第二章 接受现实的勇气
想到老年痴呆的姥姥,不知道她生命最后几年的时候,我妈心里是什么感受。作者重点强调的就是,父母无论变成了什么样,都要去接受现实,其他选择均于事无补。如果父母忘了过去,那就重新开始吧。
-----------------------------------------------
第三章 与年迈的双亲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一章里的启发稍多一些,摘录如下:
1. 子女无法让父母幸福,人只能自己让自己幸福
2. 子女不要阻止父母想做的事,有时,我们的阻止只是怕自己因此跟着遭遇麻烦,实际该做的是帮他们实现并远离危险
3. 不能期待父母说“谢谢”,也没必要
4. 待在身边,就是一种支持,陪伴很重要啊
5. 不需要对父母激动或争执,冷静说出自己的想法,撑不住就寻求帮助,激动没用
6. 默认对方“动机纯良”,这条不仅适用于父母,也适用于和他人相处,这样就不会因为对方一句话或者某件小事而困扰自己了
7. 做得到的人,在做得到的时候互相帮助,才是可以安心养老的社会
特别受不了这本书经常会有章节在观点上出现重复,啰嗦。
-----------------------------------------------
终章 乐在“当下、眼前”
有效率的人生,没有意义——我不这么觉得哈,虽然走的慢一点可以享受生活,但如果走的慢只是逃避现实,那还是忙碌一点的好
不需要为了“下半辈子”而改变生活方式,是说如果有问题,就积极改进,不用考虑自己到底后边还要活多久……
人生不要拖延,最后这一节转的很好,事例也非常精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中描述的死刑犯的反应真心亮了,有意思。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三):即便你忘了我 我也会努力记得你
姥姥晚年的时候开始愈发痴呆,最初只是脾气和行为古怪,比如早饭时把粥倒进袖口里,逮到好吃的东西撑得哎呦哎呦,和当时才五六岁的表妹抢苹果吃等等,家里只当是又多了一个“老小孩儿”。
直到后来开始叫不出家人的名字,坐在三层的楼梯上找不到在二层的家,然后连儿女也不记得,家人才意识到姥姥的老年痴呆已经很严重了,以前不知道“阿尔兹海默”这么洋气的名字,只知道姥姥变傻了,亲友会像逗孩子一样问她“你知道我是谁吗?”,然后不忍她拼命努力却依然迷茫的眼神,便告诉她,她一遍一遍复读想要记住,但记忆却早已失效。
姥姥走的时候,浑身脏器衰竭,大小便失禁,连句遗言也没有。从患病到生命的末期,整个过程太过漫长而又折磨,然而痛苦的不仅仅是姥姥,更是这些被她遗忘的家人,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妈妈和姨妈舅舅们都对“老年痴呆症遗传几率”这个问题人人自危。
我妈妈一直对我姥姥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不满,所以当她开始成为母亲并感受到女儿的贴心时,她开始想要用事实和我姥姥展开理论,可惜那个时候姥姥已经开始生病了,生病的姥姥有时显得刻薄而又尖酸,她忘了我妈妈是谁,于是毫无顾忌对着我妈大谈特谈“女儿没用,泼出去的水”之类的言论,以至于我妈心怀愤恨却无处释放,这种情绪转化成对“老年痴呆”的深深恐惧,她总是担心地问我:如果妈痴呆了,像你姥姥那样跟你说话,你会不会恨妈啊?
在我的生活经验里,很多人是没有勇气面对衰老这件事的,大多数为人子女者也不愿意接受父母在日渐老去的现实,因为那意味着无条件为我挡风遮雨的港湾在日益萧条直至不在,以至于我与死亡之间再无遮挡,我将独立面对风雨并硬着头皮为身边人撑起伞,无论坚定还是犹疑,都要独自面对生命接下来的路——通往终点的旅程。
《忘不了餐厅》口碑那样惹火,但看了两集之后,我却不敢继续再看,我哭着跟我妈说“妈,我不怕你痴呆脾气变坏,但我怕你会忘记我”,我没有办法想象自己在我妈的记忆里消失这种事情,有点像被否定了存在,那么多的时光只剩我一个人知道,于是幸福不能再被共同回忆,变成了一个人的秘密。
面对年老的勇气,不只是面对父母的年老,还有随着父母一起老去的自己,小时候总有种感觉:只感觉得到自己的长大,却看不到父母的变化。直到成年或者离家,隔开时间和空间,才能发觉衰老的发生。父母不是突然变老的,大都是在孩子独立探索生活的时候发生的,是孩子的成长把他们拉下了全能的神坛,开始意识到父母的局限和那些无能为力的时刻,他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孩子,哪怕有天你忘记了我,我也会努力记得你——连同你的记忆一起!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四):所谓亲人,只有一次缘分
高中时,曾经读到香港电台主持人梁继璋写给儿子备忘录里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以至于五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在屏幕面前坦然有序的敲打,那句话是“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而读这本书时,作者的情理至深处,总会让我想起这句话。
我以为自己足够年轻,读这本书为时尚早,可能无法产生共鸣,但其实我们比父母更应该拥有这种勇气,尤其是当我们发现我们一直年轻帅气的爸爸开始佝偻,当一直勤劳漂亮的妈妈眼角有了很多皱纹,偶尔抱怨起来下雨天腰会痛。接纳最爱的人变老有的时候比接受自己变老,难得多。
没有通篇说教,也没有罗列道理,他只是让我想到了如果多年之后我的父母也在病榻上无法自理时,我会有的反应,然后一点点的以过来人的身份解释着此情景的人的悲欢与考量。我仿佛明白面对年老的勇气不是面对未知的盲目自信,而是面对既定事实的坦然接受。
1.
“接受父母真实的样子”
我以前总在想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我想要的教育方式去教育我呢?为什么永远是打击在先,零星的表扬。读完想想,也许他们也正在希望我,多去接纳批评,不要因为些许成绩就沾沾自喜。我们渴望改变彼此,却应该有一方先明白,亲近仍保留尊重,是亲情里每个人的必修课。不去改变他是一种尊重,坚持自己是对自己的尊重。
2.
“我们觉得陪伴没有意义是因为社会往往用生产力评估价值”
有些时候,陪伴就是最后的力量,有你在我很安心。假期每次跑出去玩,妈妈总会坚持等到我回家再睡觉,除非我晚的过分,不然在我蹑手蹑脚开门的时候总会听见她问我回来了吗。
社会用生产力去评估效率,可是在情感里,永远是过程大于结果。哪怕今天我陪着妈妈躺了一天,没有聊多少,更谈不上什么共识,但也许多年后,回想起来和妈妈的幸福时光,可能就是那个毫无意义的下午。
3.
“感情就是彼此见证,如果有一方忘却,就近似为零”
我把和妈妈的幸福瞬间罗列,可是当她全然无印象的时候我就会怀疑究竟是不是自己臆想的场景或在书中看到的亲子瞬间。大多数时候对方说自己全然不记得了,我会怀疑我自己。若只有我记得我会觉得幸福感减半。大概就是这样吧,人都希望被记住与被珍视。
4.
“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因为父母变老而恐惧时间,也曾因偶尔出现的细纹而懊恼。想着自己十年以后也许就会有很多钱孝顺父母,可也许爸爸妈妈想的就是大家一起吃顿饭。
大概未来不可知,才会显得现在稍加确信的每一秒都尤为珍贵。年轻总是想着未来,可真正年长才知道过往不可追,未来无法期。希望我对时间的从容不是因为变老,而是读懂了变老。
也希望你们在读完之后,能够更好的接纳父母,也接纳那个叛逆的自己。既然不会再见,那就让我们好好的走这一遭。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五):家到中年,开始学着做子女
人有中年,家庭也有它的中年时代。
我正处于一个“中年家庭”。
爷爷奶奶70多岁,不大不小的病缠了满身;父母年近五旬,智力和体力都已经在走下坡路,但仍要努力当好家中的顶梁柱;我二十出头,刚刚毕业,经济勉强独立,成家遥遥无期。就这样,年龄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老中青三代依偎在一个大家庭里,没有新成员,没有惊奇事,甚至因为我的成年而没有了生命成长的喜悦。
家到中年,日子迟缓,重心改变。
一
第一次感到家庭重心的变化是在两年前,爸爸在附近的小区买了个二居室,爷爷奶奶开始搬到城里来住。
爷爷奶奶来到城里,成了完全依靠子女的人。
我的爷爷是个脾气固执的怪老头,在搬家之前,他百般不愿意,不是今天刮风下雨,就是明天不宜出行,好说歹说就是不想住到城里。最后是爸爸的一通脾气让他妥协,爸爸说:“你们不搬家,我就要每周回来看你们,路上开车多么危险啊!”
这简直是一种威胁。
但很有效。
某种程度上说,苍老的爷爷奶奶已经不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跟着儿子儿媳去住,依靠孩子,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我的爸爸是个善良的儿子,他为父母在城里买房的事迹传遍了老家那个小村庄。他也很得意,时不时便问爷爷奶奶:“我对你们好吧?我给你们买的房子住着舒服吧?暖气比老家暖和吧?”
问出这些话,爸爸并无恶意,但我隐隐感到,爷爷奶奶在这个家里,好像只有点头说“对”的份儿了。
迟缓、苍老、被时代抛弃的老人,在家庭里仿佛也到了边缘。
二
第二次感到家庭重心的变化是去年,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不再伸手问父母要钱。
我成为了家庭里的经济来源之一,并且迅速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我过年为每个长辈包了红包,春天的时候,我给父母每人买了新手机。
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到,我成为了这个家庭里,新的重心。
我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求自己的话语权。
妈妈打电话来,讲邻里间的趣事,我说你不要讲这个好浪费时间啊,你知道互联网+吗?妈妈说又有同事的孩子结婚啦份子钱交了好多,我说你不就是想催婚吗,单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会妥协的。
下班早的晚上,和父母视频,看着屏幕中他们清晰的图像,我总会邀功请赏:“怎么样,我给你们买的手机好吧?流畅吧?视频再也不卡了吧?”
突然间,我想到了爸爸问爷爷奶奶房子好不好住的样子。
一样的说者无意,听者尴尬心伤。
三
最近一直有人在说,“一想到做父母竟然不需要职业考试就害怕”。但其实,做子女的又何尝不需“持证上岗”呢?
我们花大价钱去学怎样做好爸爸好妈妈,如何带孩子度过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却一直忽视了,如何面对日渐老去的父母,怎样做一个好女儿好儿子。
前天刷微博,看到一名读书博主推荐一本叫《面对年老的勇气》的书,推荐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温柔牵起父母的手,告诉他们‘不要怕有我呢’,就像多年前他们对我们说的那样。”读完顿时泪流满面,赶紧下单买回家。
这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的书,他的母亲早逝,父亲虽得八十九岁高寿,但在晚年罹患失智症,神志不大清明。他在照料父亲的过程中,一点一点修复了父子关系,重新享受到了良好的亲子互动和生活中的安宁与幸福。
在某一章节中,岸见一郎写道:“希望父母感谢的人,就同不夸奖便不乖乖行动的小孩一样。”
那一瞬间我被精准地击中。我给父母买手机,如同爸爸给爷爷奶奶买房子一样,一半出于爱,一半则出于被夸奖的虚荣。我们用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在父母的夸赞中暗暗宣告:从今往后,你们该听我的了。
多么幼稚的心理和举动啊,竟需要一本书来点破。
四
忘了读过哪篇文章,这样形容一个家庭:
你被温柔地孕育,被抚养长大,然后背起书包去上学,母亲在窗口目送并早早备好晚饭等你回家。你长大远行,父母逐渐老去,老巢只有在你带回伴侣孩子时重归热闹。而在你的小家,你温柔地抚养你的孩子,你为他背上书包,你成了目送的那个……
家庭,人生,一辈一辈,如此轮回。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的老去便是一种预演。在家庭重心转移的时刻,在一个大家庭进入到“中年状态”的阶段,在亲子关系重新建构的时候,我们都需要静下心来,再次学会做子女。
学会不叫嚣,不冷漠,不邀功请赏,学会温柔牵起父母的手,与他们共享生命美丽的黄昏。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六):我们都应该有面对年老的勇气
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90后已经被扣上了“年老”的帽子,网上的评论动不动就说90后开始脱发了,90后已经是油腻的中老年人了。虽然是开玩笑,不过也说明90后已经走出学校这个象牙塔,挑起生活的重担,开始成为社会上的主力军了。与此同时,我们的父母却是真的在逐渐老去,体力下降、行动迟缓、头发花白,需要别人照顾。我们每家都会有老人,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年老的一天,当我们躺在床上,身不能动,嘴不能说,又该如何探寻人生的意义。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二十五岁时母亲得了中风,当时他才刚考上研究生,正打算在学业上大展身手,因为母亲得病,只得休学照顾母亲。他守在母亲病床前照顾了三个月,母亲还是去世了,只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岸见一郎的父亲虽然得享高寿,却在晚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岸见一郎与父亲的关系本来并不是很好,但在照顾失智父亲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所学到的阿德勒心理学知识,轻松重建了与父亲濒临崩溃的父子关系,并将这些经历都写在自己的著作《面对年老的勇气》这本书中。
这本书汇聚了岸见一郎多年来亲自照顾父母所获得的经验,带我们直面生老病死这一人类永恒的课题。 2、接受父母现在的样子
父母在我们眼中一直是无所不能的形象,似乎不管我们遇到什么问题,父母都能解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逐渐长大,父母却在慢慢的变老,终于有一天,你会发现,父母已经白发苍苍,行动迟缓,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了,此时就需要我们来照顾父母了。 我们首先要放下脑海中父母年轻时无所不能的印象,接受父母现在的样子。
岸见一郎的父亲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之后,表面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是只要一开口说话,就会就会显出自己的“不正常”。父亲无法区分过去与现在,说出来的话常常不符合逻辑,并且还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常常在吃过饭之后又问别人自己吃过饭了吗?
但是只要父亲不会因此遭遇危险,就不用对此太紧张,不需要纠正父亲的错误,也不需要强迫父亲想起过去的事,父亲忘记了过去的事,说明那些事对他没有意义,我们只要尊重父亲的选择,并且像父亲说的那样,一切从头再来就好。
3、多顺从父母,少与父母起争执
久病床前无孝子,照顾年老的父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每天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工作一天已经够累了,回到家之后还要照顾行动不便、神志不清的父母,难免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但是就算心情再不好,也要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向父母发火,更不要说一些伤人的话。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日子过一天少一天,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多想想和父母一起生活,感情融洽的时光,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后悔自己平时没有好好对对待父母。
4、多想想父母言行背后的深意
在与父母的日常相处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言行举止,努力看懂这背后的良好立意。同样一句话,父母说出来的意思,和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可能并不完全一样,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岸见一郎有个妹妹,妹妹出嫁后,父亲便住到了妹妹家附近的一个房子里,岸见一郎当时和父亲的关系并不好,所以他以为父亲是不愿意和自己住一起,才住在妹妹家附近。直到多年以后,岸见一郎才在父子俩的一次闲聊中得知,父亲之所以这样选择住在妹妹家附近,并不是因为讨厌岸见一郎,而且对妹妹放心不下,想住得离妹妹家近一点,这样万一妹妹出了什么事,父亲也可以及时提供帮助。
父亲本是一番好意,却因为没说出口,而导致岸见一郎产生了误会,可见充分沟通有多重要。
所以我们在平时要和父母多沟通,多了解父母言行背后的深意,并且我们要怀着善意的目光去看待父母的言行举止。不要自己想当然的认为父母很讨厌我们,要知道天下的父母,一般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所以我们也要用爱,来看待父母的言行举止,用爱与父母相处。
5、最好的孝顺就是不孝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教授请学生到家里吃饭,用餐完毕却谢绝了学生想要打扫卫生的好意。而是把自己的老母亲喊过来收拾碗筷。老太太已经80岁高龄了,行动迟缓,走路颤颤巍巍。但是一听到“洗碗”这两个字,却仿佛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一般,瞬间精神焕发。老太太走到洗碗池边,慢腾腾的洗完碗筷,教授一边夸奖这还是母亲洗的碗干净,一边拿了块干净的毛巾给母亲擦手,然后将母亲扶回房间。这之后,教授将母亲已经洗过的碗筷从柜子里拿出来,又重新洗了一遍。
面对学生们疑惑的目光,教授笑着解释,“作为母亲,总是希望能为自己的孩子做点什么。但是我母亲年纪大了,干不动重体力活,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所以我们就每次吃完饭之后让母亲洗碗,使母亲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每天的生活过得也有意义。"
都说中国的父母是最无私的父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劳碌了一辈子,就为了能让孩子过上理想的生活,年纪大了又担心自己给孩子带来负担。因此,让父母有事可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对于父母来说非常重要。父母年纪大了,干不了重体力活,我们可以像这个教授一样,让父母帮家里干些轻松的家务活,既可以让父母锻炼身体,也能使父母觉得这个家庭离不开他,自己是被需要的,对各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6、 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当他们年老时,我们应该好好照顾他们,从而能让父母安心、舒适地安享晚年,就像面对年老的勇气一书中所写的,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面对老去的父母,或者面对自己的老去时,固执的抗拒一切,假装自己仍然年轻也是一个办法,却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我们应该坦然的面对这一切,拥有面对年老的勇气。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七):此生平安活到老,是一种幸运好福气!
当你年轻时,努力产出“生产性贡献”;当你年老时,好好体味自己的“存在性价值”,就会一生充实、不惧死亡!
2020鼠年春节期间疫情严重,大家过节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害怕感染疫病。岳母为了调节心情提议家人一起拍全家福,照片拍出来用手机软件投射到电视屏上放大欣赏,没想到岳母无意间说了一句,“哎呀,没想到我都老成这个样子啦!”当时气氛略显尴尬,大家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老人。岳父岳母都是满头白发的七旬老人,就像歌词里的唱的那样,辛辛苦苦把儿女拉扯到,而自己却不知不觉就老了。
其实我当时真想多嘴一句,想说“您知不知道一个人能够平平安安活到老是多大的福气啊!”且不说这次肺炎疫情导致不少本该平平安安活着的人不幸感染死亡,就是平常日子里,各种意外、疾病、灾难也从未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过。
从小到大,跟我同龄的同学、友邻之类,因各种意外和疾病而少年早夭者、青年离世者、中年殁者,扳起指头算少说也有七八个了。他们的命运转眼间就“被抛在了时光河流之外”,不再像活着的人,能够随着时光河流一起慢慢变老。所以说对于大多数能够平平安安活到老的人来说,其实不是悲惨、而是多么幸运美好的一件事。
这一段时间因为疫情防控,城市公共交通停运,上下班我都搭乘老领导的小轿车。老领导还有几年就快退休了,他说自己现在看电脑眼睛都有点老花,很容易串行之类。虽然目前我还无从体会这种感受,但我想随着岁数增长,大多数人的眼睛迟早都会老花,身体机能都会逐渐变得衰朽、退化,甚至脑筋也变得迟钝,直到走到人生尽头,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言,“死亡从来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我觉得人不是一下子衰老或死亡的,而是一天死一点、一天死一点就像“温水煮蛙”一样慢慢不知不觉死掉的;只不过是各种意外或疾病(比如这次肺炎疫情),无意间放大或加速了人生这种不确定性的死亡进程,才会让我们很多人产生强烈的死亡恐惧。
虽然在客观层面或者说知识层面,人人都清楚只要活着都难逃一死,正所谓“生者必灭”。但每个人自己在面对死亡时则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无意识防御心理,十二万分坚信“每次死的都是别人,绝对不会轮到自己”。这种非常主观荒谬的信念,却可以有效帮我们阻挡死亡恐惧的侵袭。
除了无意识地主观否认、抗拒乃至逃避“自己终究会死”这个客观事实之外,还有一种有效缓解死亡恐惧的方式就是追求人生价值与意义。就像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所言,“那些勇敢充分活过的人,才能坦然面对死亡。”虽然人生终局不可改变,但整个人生过程能否过得充实精彩、美好而有意义,我们自己还是有着非常大的自主权和行动力的。
我们可以选择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满足于吃喝玩乐这些低级本能和简单乐趣;也可以选择努力奋发向上,通过不断努力工作、贡献价值而追求自我精神成长与人格完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就是一个谜底未知的复杂游戏,人生尽头的黑色幕布后边到底是什么?永远没人知道。那么人生的意义或目的何在?有人认为是吃喝玩乐、尽情享受,反正人死如灯灭,啥啥都头来都是一场空。而像稻盛和夫、王凤仪、王阳明等先生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让你临死那一刻的灵魂比出生时能够净化一点点,那就是成功。
那么如何在漫长一生中“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呢?很简单,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尽量做到“动机至善、私心了无、向上向善、奉献价值”,听起来好像又是陈腐无聊的道德说教,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人生至理箴言。虽然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可能做不到“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但也可以通过努力工作、善待他人等,多多为团队、为他人、为家人、为社会奉献自身价值。当你每天持续产出“生产性贡献”时,你内心就会油然而生成就感、自豪感、意义感、归属感等人生美好感受,你会由衷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有意义,此生无憾,从而不惧死神。
当然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老、都会衰朽,面对年老、当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的老人无法再产出“生产性贡献”时,难道他的人生从此就失去意义了吗?当然不是!日本哲学家、心理学家岸见一郎先生在其著作《面对年老的勇气》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除了“生产性价值”,还有“存在性价值”。当一个人因疾病、意外或年老而无法工作,没办法再产出“生产性价值”时,他依然有着始终如一的“存在性价值”。
就像自己家里的老人、孩子一样,没有人会因为他们无法工作而抛弃他们,相反会非常爱护或呵护他们。他们的“存在性价值”之一就是至少满足了我们想要奉献自身价值照顾他人的价值。当然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上天的宠儿,都是具有与生俱来、天然自足的存在性价值的。
总之,当我们年轻力壮,有生产力时,要抓紧时光多多为他人和社会产出“生产性贡献”,从而不断实现自己的“生产性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克制私心、向上向善、磨练心性、提升灵魂;而当我们因患病、意外或年老而失去生产力时,更要坚信自己的“存在性价值”。说白了就是既要去勇敢爱他人、爱世界,也要相信自己始终被他人所爱、被世界所爱,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天然自足、不惧死亡恐惧侵袭的存在性价值吧。
最后再说点题外话,前几天走在街上无意间看到一只耳朵耷拉、踌躇独行的小狗,我就在想它上辈子会不会也是人啊?可能是因为上辈子没抓住机会好好做人、好好努力工作、好好善意待人,只顾混吃混喝,这辈子才托生为只能囿于本能欲望牢笼的狗狗吧(当然这么说没有歧视可爱狗狗的意思,本来就是我的胡思乱想嘛)。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八):当你老了
这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从自身经验(母亲49岁离世,父亲高寿却患阿尔茨海默病)出发,回忆起作为子女的若干想法,介绍成年子女如何与父母重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进一步讨论家庭养育方面各成员的相处关系。
与人相处,不免遭人憎恨或厌恶,甚至有人因此想要离群索居。人际关系虽然可能造成痛苦,然而脱离了人群,也就无法感受到生命的喜悦与幸福了。
对人类而言,幸福究竟是什么?无法动弹、失去意识时,还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吗?曾经因为生病而无法动弹的人,应该可以了解,无法动弹又需要人照顾时,若要相信自己还有生存的价值,需要极大的勇气。
其实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而非终有一天能恢复到年轻的状态,再次像以前一样工作。生病并不表示掉入最低的层级,病人比健康的人更加贴近人生的真理。大脑虽然是心灵最重要的工具,但毕竟只是工具。无论大脑产生产生什么问题、言行因而受到什么影响,大脑主人的人格(心灵)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当然,大脑出现问题或是死亡,导致大脑停止活动时,就无法像以前一样发出声音,也无法自由活动,所以家属再也无法听见亲人的声音,看见他们的面容,拥抱他们的身躯。失智症患者的清醒,并不是想起过往的记忆,而是了解自己身处何处和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勉强父母想起过去。老化是过滤器,因为某些理由而忘记,又因为某些理由而记得。就算忘了过去(不愉快的过往),重新建立关系就好。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想起和对方一起生活、感情融洽的时光,便是所谓的‘尊敬’。抛弃以往什么都做得到的理想父母形象。接受现实的双亲。父亲除了用餐时间外,多半在睡觉,醒来时不是发呆,就是在清理毛衣上的毛球。父亲生活中没有任何乐趣。曾经希望父亲不要只是睡觉,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然而这不过是子女单方面的愿望。事实上看起来无所事事的父亲,也不一定就是不幸福。
子女必须了解自己能为父母做什么、不能为父母做什么。为了避免父母日益退化消沉,子女应该适时陪伴在父母身边,防范遭遇危险,而不是从一开始便打消行动的念头。待在身边,就是一种支持。不要期待父母说‘谢谢’。尽管子女希望父母了解自己的付出,但父母往往无法满足子女的期待。尽管用心照顾也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但父母需要照顾时,子女不可能什么也不做。然而就算一心想要把父母照顾得更好,或是不断思考该如何照顾父母,在该做的事、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之间,子女真的做得到的,还是只有能做的事。
如果无法明确区分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恐怕很难把看不见终点的照顾坚持到底。心态认真和心态沉重是两码子事。照顾父母一定得心态认真,却不需要心情沉重。但是照顾者不需要为了强调照顾很辛苦,而皱起眉头、大声叹气。照顾者表现出辛苦的姿态,有一个理由是希望受到照顾的父母,能了解照顾究竟有多辛苦。希望别人帮忙,直接开口要求就好了。当然也要有心理准备,就算开口要求,对方也不一定会帮忙。不需要对父母激动。
子女想占上风,就会从小事开始与父母争夺权力。与父母争执,不会改变与父母的关系。觉得自己对而对方错时,就已经陷入权力斗争。解决权力斗争的唯一方法就是放弃斗争。放弃争权,并非‘认输’。照顾父亲领悟到,子女不能带给父母幸福。人这一生,无论什么时候,都无法真正带给他人幸福,也无法通过别人获得幸福。
就算是父母,也无法负责子女的人生。认为对方‘动机纯良’,便能改变人生的看法。发现行动背后的心声,便能改善亲子关系。人人都戴着角色的‘面具’。面对父母时,可以以‘人’的身份,而非‘子女’的身份听对方说话。父母活着,便是对家庭有所贡献。通过对父母表达感谢之意,让父母感受到自己对子女也有贡献;只要觉得自己有贡献,就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年迈的父母会因为渐渐失去能力丧失自信,觉得自己一点用也没有,还可能钻牛角尖,认为自己还不如早点撒手而去,甚至认为自己在家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
当父母能做的事越来越少,子女就要对父母‘还健在’一事表达谢意,无需特别留意是否‘做了’什么、‘做得到’什么,要不着痕迹地让父母决定自己对家庭的确有所贡献。年迈的父母制造麻烦是为了吸引子女注意,并确保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所以只要父母相信自己有价值,便不会如此了。父母会在孩子需要自己时,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打起精神。做得到的人,在做得到的时候互相帮助,才是可以安心养老的社会。
许多事情会因为人的老化而做不到,老人也不能因为当年曾对子女付出,而要求子女回报。子女不会了解、父母也不会告诉子女家庭的财务状况。子女无法报答父母的付出。
持续‘当下、眼前’做得到的事,不要放弃。不是为了今后一定会开花而浇水,就算今后再也不会开花,也不会放弃浇水。与其等别人对自己说‘谢谢’,不如自己开口说‘谢谢’。就算父母什么也做不到,子女还是可以让父母知道,活着就是一种贡献;而子女觉得自己有贡献,认为自己有价值也很重要,这跟是否受到父母的认可或感谢,并无关系。
感受昨天与今天相同的喜悦。该注意的,不是失去哪些能力,而是还做得到什么。不要错过突然造访的‘幸福瞬间’。未雨绸缪不是坏事,但是不到当下,无法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放弃预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绕路或停下脚步都不算浪费时间,多花点时间也没关系。不需要为了‘下半辈子’而改变生活方式。
眼前的父母可能忘记刚刚做过的事情,无法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甚至连家人都不认得。即使如此,也不会改变父母身为人的价值。家人无须在意父母忘记一切,和之前一样以平常心对待就好。就算父母离开人世,家人对父母的思念也不会受到影响。父母和之前一样,永远活在心中。
无须计算时间的生活,指的不是随便度日,而是摆脱时钟计算时间的束缚,获得自由,才能享受当下的意思。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九):面对年老的勇气 | 今天要说的不是中年危机,而是正在一点一点老去的父母
引言:开始为告别做准备,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道困难的人生课题。
1.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前几日有一则广告在朋友圈刷屏。
视频讲了一个在美国留学的男孩伊恩,有一天和朋友聚会,每个人都要准备一道菜。小伙伴们都准备好了,可是伊恩的迟迟没下锅。他想做一道最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可是连应该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鸡蛋也拿不准。
情急下,他给远在国内的父母发去了求助微信。父母在电话那头语音指导,伊恩还是搞不清状况。最后,妈妈干脆系上围裙,跑进厨房亲身示范,爸爸拿着手机拍下整个制作过程,伊恩这下总算成功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番茄炒蛋。这道中国国民家常菜得到歪果仁一致好评。
派对间,朋友问起伊恩,中国和美国的时差,伊恩才忽然意识到,爸爸妈妈给他远程视频指导时,正是中国时间的凌晨四五点,他们在睡梦中接到儿子的信息,下床炒菜、演示,还在微信那头一直等待他的消息。
虽然看到最后发现是一则信用卡广告,但网友们纷纷表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谁的身边没有一两个这样敢为孩子两肋插刀的父母?
2.
我的父母也是这样的。虽然我已快人到中年,在爸妈眼里,我和小时候没什么两样。只要他们在,我就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以撒个娇,发发大小姐脾气。
前几天加班,回家时打上车已经快夜里10点,接到妈妈的微信:“女儿,我先睡了。但是爸爸坚决不肯睡,说要等你回来给你做个汤。”等我进家门,爸爸正在厨房炒菜,叮叮当当,热火朝天,完全不像深夜,要知道平时老爷子9点就上床了。不一会儿,四个菜一个热汤端上桌。妈妈也从屋里走出来,她说睡不着,又起来帮我削了一个桃子。
龙应台说:“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
可是作为子女的我们,对父母的感受是什么?恐怕也像龙应台说的那样,“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
父母在已成年单飞的孩子心中,也许多半是一种尴尬的存在——内心是爱的,却又找不到爱的语言。
3.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离开父母,来到遥远的北方,一个人生活。每年只有春节,才勉为其难回几天家,如应卯一般。看不见父母的时候,几乎从来不会想起他们。每周打电话,也是应付差事,后来干脆电话都少了。要不是有了微信,与父母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失联”状态。
我既不想了解他们,也认为他们根本不了解我。我曾在朋友圈发过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能用一句话向父母解释清楚自己的工作吗?得到的回答几乎清一色:不能。
生活上更是格格不入。每年父母来我在北京的家之前,我都要扔一遍东西,好腾出空间来给他们塞满那些百年不扔的旧物件;等他们一走,我又要再扔一遍东西,因为家里已经被他们塞到忍无可忍。
我有很多雅致的餐具,可不知为什么,他们一来总能找到最难看的盘子碗(多半也是他们给添置的)装饭盛菜。厨房永远是插不进脚的,阳台总是晾满东西的。
哪怕我自己的孩子都已经跟我们同桌吃饭,他们还是不停给我碗里夹菜,叮嘱我吃这吃那,怕我饿着;我在房间里工作,他们三不五时就会进来问我要不要吃点什么,就像我小时候写功课时一样——我常对他们说,不要这样对我的女儿,因为那会破坏她的专注力;而我自己的专注力就很差,难说是不是他们对我造成的坏影响。
我从小就特别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因为我真的打从内心认为,只有独立,才能远离父母的唠叨,才能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我对“独立”的要求过高,以至于任何事情都不愿意“麻烦”父母,因为不想给他们对我指手画脚的机会。
4.
可是,从某一天开始,我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再不“麻烦麻烦”父母,恐怕以后想再麻烦他们都没机会的年纪了。
原本一直活泼热情的婆婆,从去年开始,身体忽然变差了起来。先是腰疼导致腿疼,走路都困难,看了很多专家,做了不少治疗,也没有见好。后来,心脏也出了问题,从轻度房颤(大致就是心跳不匀,跳得很快中还会漏跳几拍)变得越来越严重,有时一发就要好几个小时。最近做了手术,恢复期间,又出现了其他问题。一天半夜,老公陪着去看了急诊,八十岁的公公在家不放心,坚持要跟去医院。公公上了年纪,有点糊涂,在医院还要担心他不小心走散迷路。总之,很不容易。
我自己的父母小公婆一些,身体在同龄人里还算不错,但是一看体检报告,也是把我吓一跳。各种要求专科复查,不是这个指标高了,就是那个指标低了。我赶紧把报告拿给闺蜜的妈妈、一位专家审读,答复说,没大事,都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悬着的心才算落下一半。
就在我们为了生活营营役役时,父母正在一点一点地老去。不管怎样,他们都不会变得更好了,不再更坏就已经是最好的消息。
有一天,我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您退休了,整天在我家待着,在北京既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没有社交,也无事可干,这样下去,人会迅速变老的,还会变成老年痴呆。父亲愣了一下,对我说:我不会的。然后就进屋了。
后来我想想,那一刻我可真是残忍极了。我对他说话的口气,就像一个指责自己孩子再也不会有出息的家长。
5.
最近读了一本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面对年老的勇气》。这是百万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心理学家岸见一郎,撰写的人生中最难面对的一道课题——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去,并开始为告别做准备?
岸见一郎的母亲在四十九岁时离开人世,只留下他和父亲单独相处。父亲虽得高寿,却在晚年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在照顾失智父亲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他学习的阿德勒心理学知识,重建了与父亲濒临崩溃的父子关系。
这是一本需要勇气去翻开并读下去的书,因为读到的不仅是作者本人的经历和方法,也是我们正在或者即将面对的生活。面对老去,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健康每况愈下,越来越需要我们照顾,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来照顾我们的父母;还有面对疾病、死亡,我们还能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还是变得心灰意冷,甚至怀疑生命的价值。
“对人类而言,幸福究竟是什么?无法动弹、失去意识时,还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吗?”这是本书最大的拷问。
婆婆患病期间,有一段时间在我家小住。她也是很爱做饭、非常勤快的女性,可是因为身体不舒服,那段时间几乎什么也干不了。她常常一脸歉意地对我们说:唉,真是没用了。尽管我们有阿姨,本来也不需要老人帮我们干什么。
《面对老年的勇气》里就提到:年迈的父母会因为渐渐失去能力而丧失自信,觉得自己一点用也没有,还可能钻牛角尖,甚至认为自己在家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但是作者也强调,“用生产力判定人生价值,是错误的想法。”
他说:“认为只有生产才有价值的人,等到年迈什么也无法做的时候,就会因为悲伤失落而决心逃避现实,这正是失智的心理因素背景。”他认为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评断人的价值时,不应该以做得到什么为标准,而是着重对方的‘存在’……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而非终有一天能恢复到年轻的状态,再次像以前一样工作。”
6.
也许,面对父母老去,也是在为我们自己终将到来的老去做准备。岸见一郎说:“如果无法以肯定的态度面对自己的衰老,等到父母无法自理而需要照顾时,就会很难接受父母需要照护的这个现实。”
“如同人生不能后退,身体的退化也不可逆,没有人可以摆脱衰老。人的年龄不断增长,并不仅仅代表从青春高峰走下坡路,我们应该从年龄增长中找到值得肯定的意义。”
这个肯定的意义是什么?
或许,鸡汤的说法,就是岁月赋予我们的智慧啊,从“看山是山”进阶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的彻悟。但是《面对老年的勇气》给我们的答案并不是这个,它给出一个更简单,也更有力的回答——“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等到父母无法自由行动,越来越健忘时,也一定要告诉父母,他们光是活着,便是对家庭有贡献了。”
我忽然意识到,督促父母注意健康(就像他们总是念叨让我们少加班、多休息一样),并不是表达爱最好的方式。我再也不会对父亲提起老年痴呆,而会尽力帮他安排他喜欢的事儿,陪他去旅行,或者帮他设计旅行行程;再也不会表现出对母亲唠叨的烦躁(也许内心还避免不了),尽力多夸赞她的厨艺,尽力早回家,陪他们一起吃晚饭。
我应该把他们用心准备的每一餐都吃光,谢谢他们帮我折的衣服尽管常常还得重折一遍,让他们帮我解决一点小麻烦然后再告诉他们的外孙女,外公外婆一定有办法……即便——我真的很认真地把下面这句话告诉了我的老公——到了那一天,父母什么也做不了了,也要告诉他们:只要有你们在,我们就还是一个家,我们就还是有人疼爱的小孩!
人人都会老,但因为彼此,我们度过了不一样的人生。感谢我的父母大人!
本文首发于本人的公众号:开心(wechat ID:luck-is-an-attitude)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十):『阅读』改变自己,重新学着做女儿
首发于公众号:杰德自修室
《面对年老的勇气》是作者岸见一郎结合阿德勒心理学和自己照顾父母的经验而写成的一部作品。作者的回忆和感悟占大半篇幅,文字较感性。内容方面,仅看目录,清晰明了;深入内容,却感觉有些松散,条理性稍欠。个人感觉,本书与《不管教的勇气》有一个明显的相似点:注水。不过,关键性的思想和文字都展现了,我相信每一个做子女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会在心中留下独属于自己原生家庭的烙印。
本书具体有四个章节:
第一章 父母教会我的“人生意义”
第二章 接受现实的勇气
第三章 与年迈的双亲建立良好的关系
终章 乐在“当下、眼前”
对我而言,意义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占据大量篇幅的第三章,而是第二章,接受现实的勇气。我发现自己作为女儿,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尊重父母真实的模样,关注父母最好的一面
作者提出,子女需要“接受眼前的、当下的父母”,而不是自己理想化了的、无所不能的父母,让父母无需在子女面前装模做样,倍感压力。在我和母亲的相处中,我就是这个理想化父母形象的子女。从小,我就觉得我妈特别牛,身为母亲、女儿、儿媳、同事和朋友,她总是那么完美。但实际情况是,母亲不止一次地提醒我说,她并没有我想的那般完美。可是,我充耳不闻,自动屏蔽了这些话。后来的很多事情也证明,母亲会有不知道的事情,母亲也会犯错。其实,从我上高中开始,只有早晨和中午在家吃饭,晚自习回家就是做作业、睡觉。再后来,离开家乡,出去念书,在外呆了6年。25岁回家工作,我对母亲的很多美好印象依然停留在初中阶段,全然忽视了“母亲快60岁了”这个事实。
最明显的一个事件是17年时,我和母亲开始规律地练习瑜伽,当时我俩都感受到了健身带给自己身体的积极变化。后来,我开始找相关书籍看,希望瑜伽习练不再停留在健身层面。那时,母亲大概只是好奇地翻了几页纸,说了一句“有兴趣”,我便给她也买了一套书,还叮嘱她有空就多看。
后来,那些书在她家里盖了一层浮尘。我心里有些不快,问起母亲阅读的事。老妈拿着遥控器,一边换台一边答到:“不想看。”现在想想,我真庆幸我家老太太没有因为我的要求感觉鸭梨山大,而是“心安理得”地拒绝我。虽然我的出发地是好的,希望母亲能好好锻炼身体,增加一点兴趣爱好,但是我这种做法,似乎更像是要求妈妈按照我理想化的母亲形象进行生活。
2.鼓起勇气,接受面对现实的痛苦
作者的父亲晚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在恢复神智时,他会发现自己与正常人的不同和被照料的身份,这些都让他倍感痛苦。但处于云里雾中时,反倒有些许幸福。虽然我未曾经历过作者父亲的混沌状态,但是那种痛苦体验却大体相近。不同之处在于,我遭遇变故时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压抑和否认。
最初的两年,一到中秋节前,我就会睡不好觉,有时还会梦见父亲。书中提到,“经常梦见已过世的人,表示你认为和对方之间还有未竟的话题”。我的未竟话题大概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在”吧。
13年,父亲走了。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断了社交网络和电话联系,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我想与自己和解,却始终无法控制各种后悔和假想:我后悔自己当年选择读研,如果我本科毕业就回家工作,那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我后悔给父亲买了新手机,却没有耐心告诉他该如何使用,我到现在还是会介意自己当年被父亲的手机铃声吵醒时的不耐烦情绪;我后悔自己在父亲病重时仍放不下工作,即便当时我被瞒在鼓里(我已经成年,但是我当时心理上又是否真正成年)!这种又愧又悔的感觉积压在心底,慢慢生根发芽,渐渐像千斤顶一样压得我透不过气,我吼不出也叫不出,因为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资格。
直到那年的小年夜里,我第一次梦见父亲。梦里的爸爸一身洁白的长衫,轻盈地站在空中,对我露出圣洁地微笑,笑得那么安心。我想去握住父亲的手,但总是抓不住。我想对爸爸说对不起,但无论我怎么喊都发不出声音。我着急着不停地哭喊,父亲却只是慈爱地看着我微笑。最后,被母亲叫醒,我才发现自己是在做梦。时隔半年,我终于第一次撕心裂肺地哭出了声音。父亲真的走了,我开始接受这个现实和它带给我的痛苦。(这段文字对我而言很重要,我需要把这个梦境和自己的愧疚一五一十地写下来,我要正式地跟过去和过去的负面想法说再见。)
这两年,我和母亲再谈起父亲时,更多的是温暖的回忆。我们不会刻意把老照片收起,而是将其摆在书橱里,每次经过,打眼一看,淡淡一笑,心里依然会感受到暖意。这大概就是文中“每当想起过世的人时,对方就会近在身边”的意义。
3.父母的健在就是对家庭的贡献
作者的这一观点对我们一家三口、我的原生家庭和公婆一家人都很重要。在书中,作者提及并否定了一种观点:现代社会惯于用生产力评判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如果我们以生产力为衡量标准,当一个人无法进行生产并创造价值,那么此人活着的意义会被周遭质疑,此人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我看过的一部非常荒诞的单元剧也很契合上面被作者否定的观点:一个单身的退休银行职员,因无法忍受无人肯定的退休生活,便加入了诈骗团伙,利用自己以前的职务之便,协助骗取钱财。每次骗财成功,他都会受到团伙头目的夸赞和奖励;而他仅接受夸赞,不接受奖励。因为他做这些,只是为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那在我们家里,我更希望各位长辈能好好享享清福,关注当下,开开心心地过好人生的下半场,无需刻意强调自己的身体有多么硬朗,也无需刻意强调自己还能为家里出多少力、赚多少钱。如果一定要强调价值,那就是好好地活,开心地活,父母的健在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最后,我摘录书中两句话来作为结语:“平稳安顺的日子,总是容易让人忘记家人、伴侣、子女和双亲,不会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事实,总要等到有人突然罹病或是遭逢变故,才会发现和对方共度人生,并非理所当然的事”。“为了将来不要后悔,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想起和对方一起生活、感情融洽的时光,这便是所谓的‘尊敬’”。
注:
1、作者岸见一郎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咨询师,其最有名的作品《被讨厌的勇气》将晦涩难懂的阿德勒心理学以通俗易懂的对话形式展开,帮助很多仅知弗洛伊德的大众了解到了阿德勒心理学,是畅销度和普及度都非常高的一部作品。
2、《面对年老的勇气》一书的译者与《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和《不管教的勇气》的译者不同,前者是陈令娴,后者是渠海霞。个人偏爱后者。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