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是一本由[英]毛姆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7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性的枷锁》精选点评:
735页我可以!总觉得人生之体验,莫如今是而昨非。 (姑且不论)译者大失刀锋水准。
仿佛旁观了一个人的一生,一边观看一边审视自己。
读到差不多一半,感觉自己的三观即将崩塌,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菲利普还会二次被侍女骗,心甘情愿的被骗。当时一度觉得读不下去了,还好坚持了下来。就像看了一部好看的电视剧终于看到好结局一样的心情,人生就是一条长河,每个人都会编织自己的画面。菲利普不断成长,不断自我反思,就是一部成长史呀。荒诞中带着真实
归于平淡
他无法甘心接受生活是无意义的,但他目睹及思索的一切都只是令他更加确信这一点。倘若生活再无意义可言,那么它就不那么可怕了,而他也能以一种奇异的力量坦然面对。
生命本无意义,要是活着要是没点滋味,要意义又有什么用处呢?当信仰、爱情、理想、艺术、现实的枷锁到访时,主人公做的不过是将头一伸——只求套上的时候别把自己弄得太痛就好。合上这本书,令人不禁自问:人生,究竟是一场华丽的冒险?还是不断用千篇一律的枷锁,套上百无聊赖的皮囊?
译文较好
他无法甘心接受生活是无意义的,但他目睹及思索的一切都只是令他更加确信这一点。倘若生活再无意义可言,那么它就不那么可怕了,而他也能以一种奇异的力量坦然面对。
读这本书的时候因为有太多共鸣,引得我常常去想“如果我在20出头的时候读到这本书会有怎样的感悟呢?40岁的时候再读又有怎样的收获?” 伟大的小说也许就是有这样的魔力,除了解析社会现实,还能让每一个人在书中找到共鸣。生命中的每一个“啊哈”时刻总是那么适时,小说最后这一段也可以说是全书的主旨,正好也是休假几天所悟,所以读到它的时候很是惊喜。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活在当下。”
提笔不知如何写!借用无问西东里的话: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 有一种麻木的踏实 但丧失了真实 你的青春也就不过那么点日子 你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做什么 和谁在一起 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 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不放弃,然后努力!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一):
今天把它听完了,果然是好长好长的故事,听完,故事的结局挺好的,而我的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小说好几个转折点,比如从信奉上帝中解脱出来,从画家路途中果断放弃,从友情,爱情的枷锁中解脱,从自卑到释怀,从放弃个人对未来的远大计划到选择与萨利结婚,每个节点对内心的挣扎都描述的恰当好处,代入感很强,都难感受到菲利普的自卑,与爱的歇斯底里,人们往往都喜欢天上皎洁的月亮,而忽略了脚下的便士。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二):人生本无意义
因为疫情宅在家里,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刚开始阅读到许多关于宗教、文学、哲学的内容,满篇注释,我想我真是无聊透顶才能坚持读完,读到菲利普从寄宿学校离开一心要前往德国,我合上书在替菲利普思索,他是否会后悔,当一名牧师,不也是极好的选择,他的离开是否只是因为同学关系的不融洽激怒了心底的火气和执拗。然后主人公来到德国求学,之后又去了向往的巴黎,作者笔下的菲利普各种思绪以及对自己的反思,让我不时联想到自己的过往经历,我深知我的人生后悔的时刻事情太多了,人生的轨迹真的变化莫测,某个时点不经意的念头和决定影响着你未来的生活,我试想自己就是菲利普,是会好好在德国学习,还是在剑桥读书,我会不会努力当好会计师,告诉自己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枯燥,还是根本不会有冲动要去巴黎,或者同克朗肖一样每天浑浑噩噩的却异常清醒敷衍着自己过活,我知道我绝无可能会对米尔德里德那般柔情永远无私付出,可是我去无法质问自己如果我真心投入一段爱情,是否也会这样盲目。 这部作品是作家毛姆的半自传,而菲利普真实的就像我自己的写照,也像每一个身边的普通人,年轻时大家都有轰轰烈烈的梦想,意气风发,觉得满脑子的创意不停涌现,但没法接受自己真的是如此平凡,像父辈一样上班、工作、成家、养育孩子。 大学思修课第一节就是人生的意义,我记得我做了一个ppt,被选为作品展示,我那时就明白人生本无意义的道理,但老师问我:如果你知道现在你的生命只有一个星期,你怎么选择?我答到我会在路上。多么理想化的一个答案啊,我深知我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我不爱畅想当下的未来,却总觉得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虽然我明白,如果生命真的只有一个星期了,哪也去不了,最尤其在疫情的档口,在网上了解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绝望,我没法去真正有效地帮助他们,现实真的很令人无奈、沮丧。 这本书我真的很有必要再重读一遍,但是此刻,我需要审慎地看待自己的决策,我为自己的生活烦恼,我每一刻都像菲利普一样安慰自己做好眼下无聊透顶的工作,一门心思设定自己的人生计划。可回过头来想,人生哪有什么正确可言,我选择什么职业,选择哪一份工作,和哪些人是朋友,谁给你判断正确啊,一路上,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得自己磕磕绊绊经历一番,人生不能只拿成功来衡量,生活也不能只追求快乐,痛苦必然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只希望,我后悔的时刻能愈发减少。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三):一只自由的小鸟——读《人性的枷锁》
两册书,十一天,仿佛旁观了菲利普的前半生。
童年失去双亲,寄宿以牧师为业的伯父家,套上宗教道德思想之枷锁;青年聪慧过人成绩优异,却因天生坡脚而自卑,只想离开,放弃一切光明、摆脱一切不堪,套上闯世界追艺术的青年热血之枷锁。
在海德堡求学时,受无神论者影响摆脱了宗教的枷锁,却保留了对美好道德的信仰。在法国学习艺术后,摆脱了青年对艺术之盲目热血的枷锁,面对并接受自身艺术天赋之不足,毅然决定回到伦敦学医。
菲利普在爱情中跌倒、爬起、跌倒、奔跑。威尔金森小姐让他在情窦初开的年纪感受爱情与性欲之分别,摆脱了性欲的枷锁。诺拉让他感受何为被爱与舒适。米尔德里德让他体味爱情的激动、痛彻心扉、难以自控与消磨殆尽。与米尔德里德的几次纠缠让他彻底放下对人性的苛求,体悟出唯一理智的方法就是接受人类的优点,耐心对待他们的缺点;放下怨恨,原谅他们并不自知的所作所为。“遇到”长成的萨拉时的菲尔特不再纠结彷徨,他勇敢而坚定,与萨拉的相处平等而舒适。萨拉的健康纯洁与明媚的爱慕让他彻底放下青年那颗飘摇的心,放下对身体残缺的难堪,回归平凡而安稳的幸福。
读到最后,我衷心为他感到高兴。一切自以为的放弃和牺牲,其实是走向更好明天的一段曲折的向前的路,从未后退或偏离方向。他最终并没有放下看世界的自由理想,没有放下对爱情的执着,没有放下对喜爱事业的追求。行医的乡村让他得到了脱离伦敦在异国般的自由和新鲜,同时发生的等量爱意才是爱情的美好一面与无须言语的舒适来源,从宗教到会计,从艺术到医学的周折过后在而立之年找到热忱所在又何其幸福。
他始终都是自由的。不论是事业和爱情的追求,他都是自由的,他一直在做“有意义的事”,没有屈从选择短期看来体面优渥的权宜之计,即便在追求的过程中头破血流,承担压力。但他没有压制和遗忘心中萌生的愿望,他努力地去试图实现过,尝试了,尽力了,便没有了遗憾,这个维度上讲他从未背负枷锁,他是自由的。
他一直在这般自由的野蛮生长着。这个成长是心理上的成熟。今日读到一个理论,讲到心理的成熟有两个维度,一是对深层和优质关系的渴望,二是对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渴望。首先,对深层和优质关系的渴望表现在他从对性欲的沉溺,到单方面热烈到畸形的爱恋,再到单方面享受关爱的懒于经营,到最后与萨拉产生无需言语舒适却不乏激情的优质深度的爱恋关系。而对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渴望,贯穿在青年时斗气式地加倍用功名列前茅,对会计和百货商场工作的毅然放弃,对艺术近乎盲目的热情追求,以及最后因天性善良有爱心而更为享受的坚持行医。
人性本无枷锁,只是人需要时间和阅历变得豁达大度。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四):人生的枷锁还是人性的枷锁
读毛姆是一定不会漏掉《人生的枷锁》的,这部1915年面世的小说通常被看做是关于毛姆的半自传,小说自诞生以来一直畅销全球,不仅被译为各种语言,同时还在不同年代一版再版,仅中文版就至少有十家出版社的版本。小说的书名在中文版有两种译法,一种译成“人生的枷锁”,还有一种译成“人性的枷锁”,虽一字之差,意思却各有侧重,看完小说你又会觉得两种说法都各有道理。
小说的前半部分,也就是主人公菲利普的童年时代,基本就是毛姆童年的翻版,正因如此,评论界公认这部小说带有毛姆的自传色彩,但菲利普成年后的人生可就和毛姆分道扬镳了。菲利普为金钱所困,曾过着一段靠朋友救济的日子,而毛姆靠自己的版税几乎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作家,还时常救济别人;菲利普为情所困,几乎成为米尔德里德的爱情奴隶,而毛姆虽然被迫和西里尔有过一段婚姻,但其私生活却一直非常混乱,如果硬要往毛姆自传方向上靠的话,那只能说在菲利普情感上的羁绊还能找到些毛姆的影子。
事实上,毛姆自己也否认了小说是自传这种说法。“《人生的枷锁》并非自传,而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里面事实与虚构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我只是使用小说家的权限,炮制了若干故事来写我创造的人物。”
菲利普九岁时,母亲因难产而离世,在此之前,父亲也早已去世了,从此他成为了一个孤儿,只能寄养在做牧师的大伯家。菲利普离家前,毛姆是这样描写的:
菲利普打开大衣柜,里面挂满衣服,他一脚跨进柜子,张开手臂尽可能多地抱一抱衣服,将脸埋在衣堆里。衣服上温馨犹存,那是母亲生前所用香水散发出的香味。然后,他拉开抽屉,里面放满了母亲的衣饰用品。他细加端详:内衣里夹着几只薰衣草袋,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阵阵清香。屋子里那种陌生气氛顿时消失了,他恍惚觉得母亲只是刚刚出去散步,待会儿就要回来的,而且还要到楼上幼儿室来同他一起用茶点。他的嘴唇甚至依稀感觉到了母亲给他的亲吻。这段描写读来让人心疼不已,毛姆在写这段的时候大概也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吧。之后的日子,菲利普就和大伯和伯母一起生活了。做牧师的大伯,一副严肃古板的模样,让菲利普无法特别亲近,伯母虽然心里是爱菲利普的,也心疼他失去双亲,但因为自己没有小孩,不知如何表达这份对孩子的爱。因此菲利普从小是缺爱的,在亲情方面的缺失,令他显得更为孤独了。
之后凯里夫妇将菲利普送进了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并为他设计好了今后的人生,希望他将来可以继承伯父的牧师职位。然而菲利普因为自己的先天跛足,在学校里受尽了同学们的欺辱。他虔诚的希望上帝能帮他治好跛足,但他多次向上帝祷告却无果,伯父告诉他“上帝还没帮你,是你心还不够诚”。经过和伯父讨论上帝后,菲利普开始动摇了这种唯心的宗教信仰,他对当牧师已经失去了兴趣,最后冲破伯父的阻拦,去了德国留学。
在德国时,同公寓的凯西莉私奔事件让菲利普开始了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并也曾幻想过一场艳遇。他曾喜欢同公寓的另一个女孩赫德韦格,只是对方已经有了心上人。后来在回到伯父家与威尔金森小姐见面后,这种荷尔蒙的爆发,令他陷入了一场情感的漩涡中。菲利普非常清楚自己不爱这位比他大且年龄成迷的女人,但却依然无法抗拒和威尔金森小姐发生点什么。这段关系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尽管威尔金森小姐最后动了情,菲利普还是无情的利用距离将她抛弃。
当全情投入感情的菲利普同样也被米尔德里德无情抛弃后,他曾感同身受的体会过威尔金森小姐当时的心情,那种肝肠寸断的痛苦令他印象深刻。但当他重逢米尔德里德时,却又再次把另一个爱他的女人诺拉置于同样无情的痛苦之中。爱情有时候也像一道枷锁,通常你爱的人不爱你,爱你的人你又不爱。最后菲利普牵手了自己朋友的女儿莎莉,尽管他也不爱她,甚至还纠结在她和旅行之间如何二选一,但她喜欢他,也愿意和他在一起,谁又敢说他们就一定不会幸福呢!就像莎莉的父母阿特尔涅和贝蒂,一家人虽然平凡,却其乐融融,尽享天伦。
每个人的人生或许都曾被设计,然而最终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按计划走。凯里牧师希望菲利普继承牧师,菲利普却放弃了上帝跑到了德国,凯里伯父又为其找了分会计的工作,菲利普又中途退出,最后还是和父亲一样去学医,而学医也并非他的最终梦想,只是一种谋生手段。
菲利普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意义,甚至希望克朗肖可以告诉他答案,但老克朗肖却说这个只能靠自己。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抱怨“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道理都是别人的,而人生是自己的,一旦你拾起了别人的人生意义,可能也就给自己的人生套上了一道枷锁。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五):人生,究竟是一场华丽的冒险?还是不断用千篇一律的枷锁,套上百无聊赖的皮囊?
罗曼·罗兰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整个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剧。没有信仰,生命顿时就毁灭了。坚强的灵魂在驱使时间的土地上前进,就像“石头”在湖上漂流一样。没有信仰的人就会下沉。”而年纪小罗曼·罗兰八岁的毛姆却在《人性的枷锁》这部小说中完整地描述了一个人的信仰是如何破灭的。
菲利普先天跛足,九岁时母亲因难产而死,被寄养在从事牧师工作的叔父家里。残疾的身体令菲利普的年少时光受尽了嘲笑和冷眼,也学会了用眼泪和撒谎博取同情。他一再向上帝祷告令自己拥有健全的身体却一次次失望,小小的他认为是自己不够虔诚、信念不够的缘故。随着阅读的深入,菲利普一步步背离到牛津念书做牧师的人生规划,想要接受圣职的愿望和热情早已荡然无存了。冲动之下菲利普辍学到德国学习各种语言和课程,看到同学们为宗教和哲学探讨争论得不可开交,还有些人为了理想和自由落魄到空有一身本领却饿肚子的田地,使得菲利普开始对宗教教派产生怀疑,不明白一个人究竟为什么要相信上帝,随即抛弃了信仰。
然而没有信仰,灵魂何以为寄?总该有个地方安放它吧。菲利普就把人生寄托到另外两件事上——艺术和爱情。
在叔父的逼迫下,菲利普去当了一阵子会计很快就放弃。初恋喜欢上年纪大自己很多的威尔金森小姐,她时常高谈阔论吹嘘巴黎的生活和自己的艳遇故事,让菲利普对巴黎心生憧憬。菲利普有些喜欢她,尽管伯母说她应该已经37岁了,然而缠绵后激情很快冷却并迅速分手。其实,他那时不过是因为刚在德国见证了一位中国男性和一个法国小姐不顾周围人的目光,在众目睽睽之下相爱并私奔的情事。被爱的力量折服赞叹,自己也想陷入爱河。而爱并不是有意而为之的热情,更加不是拿着肉麻当有趣。这个短暂的爱情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菲利普热恋时写给好友海沃德一封信来描述自己对情人的爱恋,结果收到对方回信时,热情早已燃烧殆尽了。
菲利普决定追随内心艺术的火焰——绘画。他义无反顾,动身到巴黎学画,尽管手头有点拮据。在巴黎,菲利普结识了一众艺术追随者。有“除了天赋拥有一个伟大作家的一切品质”的西班牙人米格尔,愤世嫉俗且从不给别人看自己作品的克拉顿,只擅长人物画的劳森,画技精湛的弗拉纳根,劝他放弃绘画早日脱身的朋友克朗肖……其中,毛姆最下功夫刻画的是一个不美且脾气很坏的女人普莱斯。她原本在英国做家庭教师,放弃一切来巴黎作画,画的很糟但对自己的才华深信不疑。如果她真的拥有天赋或才华的话,或许会成为女版的梵高,或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查尔斯。然而她没有,天赋不像钱,没有还可以赚。对学艺术的人来说,没有天赋简直想像判了死刑一般,永生都在求而不得中徘徊挣扎,家境好的还能玩一玩甩手走人,经济条件差的只余穷苦、空虚和落寞。很遗憾,普莱斯属于后者。她在饥寒交迫的窘境中选择自杀,结束了凄苦的一生。菲利普则是发觉自己没有才华后果断放弃,去伦敦学医。很久以后他才意识到,艺术,真的可以治愈人的灵魂。
接着就是陷入爱河,菲利普爱上了一个浅薄、撒谎成性、毫无同理心的女性招待米尔德里德。她心安理得地挥霍着菲利普的钱和温情,可以在狠狠拒绝他以后拿出账单要他付自己裙子的钱,怀孕被人抛弃后厚着脸皮恳求飞利浦的照顾,更是明目张胆地背叛菲利普与他的好友交往。菲利普发疯般地爱着这个“二流货”,认为她没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才沦落至此。三番五次的包容和谅解换来歇斯底里的背叛和伤害,菲利普终于死心,结束了这段疯狂的恋情。
没人能想到生命中会出现哪些可怕的意外,菲利普投资股票破产了。原本还算阔绰的他一下子连房租都付不起被赶了出去,伯父拒绝帮忙,声称可以等自己死了继承遗产但只要活着一个子儿也不会出了。他不得以辍学去找了份工作维持生计,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遇到了低潮时不离不弃雪中送炭的朋友。待伯父去世便可以继承遗产复学,他不会想到,生命的下一场追逐又会被新的事物所取代……
毛姆刻画群像的功力令人叹服,这部耗时30年搜集故事资料书写而成的《人性的枷锁》更是让每一个出场人物都有了交代和归处。时间线跨越的很长,然而寥寥几笔出场的人物性格和言谈都能前后呼应上,每一处都埋了很深的伏笔。《人性的枷锁》塑造的主人公菲利普多年来一直被各路批评家文学家诟病,只因这是个一步步走向平庸,几乎没什么挣扎和反抗就和现实妥协的小人物。他要退学后面有点后悔,只因为骑虎难下坚持了;才发现自己资质平庸就马上放弃了绘画;才失恋就跑去找曾深深迷恋自己的女人那里求安慰;才要展开新生活追求点什么就被眼前的温情绊住改变志向了……这哪里像是一部宏大小说里的主人公,同身边蝇营狗苟的芸芸众生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这个角色最大的魅力恰恰就在于他的平庸,懂得趋利避害,随波逐流。在最庸常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最朴素的智慧——识时务者为俊杰。菲利普真的挣脱了什么枷锁和桎梏,获得灵魂的安宁和自由了吗?当然没有。他从青年时代就看到有人为了得到思想和行动的自由而套上了贫穷的枷锁,有人为了逃避现实而套上了名为理想的枷锁,更有人脱不开枷锁索性带着镣铐醉生梦死……所以,当信仰、爱情、理想、艺术、现实的枷锁到访时,他做的不过是将头一伸——只求套上的时候别把自己弄得太痛就好。
毛姆对金钱的重要性描写的仍然是那么犀利残酷,如果说《月亮与六便士》还只是说心怀理想的人不畏环境的艰苦,《刀锋》只是说有追求的流浪者不拘泥于稳定工作的话,《人性的枷锁》则是赤裸裸地写青年菲利普每月能领到多少钱,成年菲利普继承父亲遗产后共有多少家财,去巴黎玩一趟要花多少钱……每一项入账和开支都直接给出了数字,主人公每到一个阶段都会算一下,自己还有多少可支配的财产,哪些开销是自己负担不起的,看到家里有钱的朋友出国旅游给自己写的信是多么令人心焦。哪怕失恋、艺术梦碎都没有一蹶不振的主人公在露宿后想着自己要是以后自杀也只会是因为没钱而死,多么赤裸而现实!当现实压下来的时候,要锋芒有什么用处呢?索性与现实握手言和,乖乖地套上人性的枷锁,只求生活虐得轻一就够了。
私以为,这种价值观才是最接近毛姆本人的。他不是天才更不是疯子,不过是个看透了生活本质的辛辣智者罢了。生命本无意义,要是活着要是没点滋味,要意义又有什么用处呢?合上这本书,令人不禁自问:人生,究竟是一场华丽的冒险?还是不断用千篇一律的枷锁,套上百无聊赖的皮囊?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